1、专题检测(十五)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公开宣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压力。”这一讲话标志着()A冷战序幕揭开B冷战正式开始C两极格局形成 D北约建立2.(2015雅安三诊)右图为1947年苏联发表的一幅有关“马歇尔计划”的漫画(图中文字“3AEM”意为“财政贷款”),该漫画意在说明借助该计划()A美国控制了西欧经济B西欧实现了经济复苏C美国和西欧遏制苏联D美国与西欧实现共赢3有学者认为:“民主德国(东德)加入经互会,除经济上日益
2、依附于苏联外,在经济现代化发展方面还是取得某种双赢的结果:资源匮乏的民主德国,能以少量的资金获得发展经济所迫切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其中绝大部分原料和能源来自苏联。”这表明()A“经互会”是典型的区域经济集团B“经互会”阻碍了民主德国的经济现代化C民主德国与“经互会”经济一体化D“经互会”成员国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经济互助4(2015滨州模拟)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主要目的是()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D防止日本经济衰退从而影响自身发展5(2015济
3、南模拟)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意味着()A美国成为全球世界霸主B欧洲与美国、日本三足鼎立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中国成为世界大国6下图为两位学者绘制的20世纪90年代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可见,两位学者对国际格局的认识()A完全对立 B完全一致C无法比较 D基本一致 7(2015宁波十校联考)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材料反映
4、了()A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趋向崩溃B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的困境C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支配地位D世界货币体系内部的欧美矛盾8某西方学者说:“1945年的和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决定性的,从另一个意义上却是制造了分裂,从第三个意义上说,又是目光远大的。”该学者所说的“第三个意义”是指()A世界经济体制趋向制度化、体系化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C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了两极格局D美苏未达成持久共识而爆发冷战9(2015蚌埠二检)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指出:“世界经济在19501973年间比任何时候增长都要快,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黄金时代其原因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下面
5、属于“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内容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经互会世界贸易组织ABCD10(2015岳阳质检)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获得统一后,国内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普遍认识到,德国将会成为一个“正常的、欧洲的国家”,即德国将成为西欧的德国,而不是试图将西欧变成德国的西欧。这种观点的提出是基于()A西欧各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B欧洲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发展C美国霸权地位遭到严重削弱D近现代法德间的冲突及影响112014年7月,世贸组织就中美间部分贸易争端投诉作出裁决,认定2012年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发起的反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相关协议,美国征收了不当关税。这一裁决表明世界贸易组织()A充分照顾中
6、国的经济大国地位B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国际贸易C其宗旨是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D迫使美国摒弃对外贸易壁垒12(2015潍坊模拟)我国学者在研究“全球化与第三世界”问题时,提出了下列不同观点。这说明()房宁“利益损害说”世界潮流中的国家利益,载北京青年报1996年7月俞可平“机遇说”全球化的悖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吴易风“有利有弊说”全球化的二重性,载当代思潮2000年第6期A.只有“有利有弊说”具有合理性B研究视角不同会形成历史观点差异C时代不同会制约对历史真相的认识D研究者的身份会影响历史结论二、非选择题(第13题18分,第14题22分,共40分)13(2015珠海质检)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
7、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对外开放战略。“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延伸到西亚乃至欧洲。隋唐时期全国统一,陆上丝绸之路除沿袭汉魏时的南路、北路外又增加新路,并出现了登州、扬州、明州等著名港口,唐朝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60个以上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二19世纪前期世界殖民和贸易示意图材料三“一带一路”(“丝
8、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必将迎来一个共创共事的新时代。摘编自央视网新闻述评材料四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9、节选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尼国会演讲(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当时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特征。简析当时中国政府是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的?(4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试分析我国实施“一带一路”设想可行性的历史条件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6分)(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2分)14(2015淄博诊断)世界大历史是萨克雷等美国学者集体编著的历史巨著,显示了美国学术界对世界历史的理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史料】材料一全书分为五卷。其总目录是第一卷文艺复兴至16世纪第二卷1571
10、1689第三卷16891799第四卷17991900第五卷1900至反恐战争材料二每卷罗列各时期的重大事件。第三卷16891799的目录是第一章俄国彼得大帝改革16891725第二章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4第三章不列颠第一帝国17011761第四章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17401763第五章启蒙运动约1750年第六章农业革命约1750年第七章美国革命17631783第八章南太平洋的开辟17601790第九章第一次工业革命约17601780第十章亚当斯密、埃德蒙伯克和现代保守主义的基础17701796第十一章大西洋黑奴贸易约17301807第十二章法国大革命17891799材料三
11、每章分为五个栏目。第五卷第八章冷战时期的目录是概述专家点评_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尼基塔赫鲁晓夫_甲“铁幕演说” 乙“欧洲复兴计划”丙第二次哈瓦那独立宣言论著选粹【史论】19世纪称得上是欧洲的世纪,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时许多欧洲中心论者乐观地认为,20世纪,还会是欧洲的世纪。英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1)依据材料一,指出世界大历史的编撰特点。(2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并分析说明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趋势。(6分)(3)依据材料三,为两个栏目命名。从甲、乙、丙中任选一项说明其如何体现本章主题。(8分)(4)世界
12、大历史是否会按照史论对20世纪的预判来写作第五卷,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6分)答 案1选B1946年,英国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标志冷战序幕揭开,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杜鲁门的语言内容可知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故B项正确;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于1955年,北约建立于1949年,故C、D两项错误。2选A漫画体现了美国通过财政贷款实现了对西欧经济的控制,故A项正确;漫画没有体现西欧的经济复苏,故B项错误;漫画没有涉及苏联,故C项错误;从漫画中可以看出美国处于优势地位,没有实现美国和西欧的共赢,故D项错误。3选C“经互会”是两极对峙格局下的特殊产物,带有浓厚的政治意味,其经济功能从属
13、于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的对抗,不是典型的区域经济集团,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经互会”对东德经济现代化的阻碍,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民主德国与经互会已实现资源的内部配置和交流,呈现“经济一体化”态势,故C项正确;材料表明民主德国在经济上日益依附于苏联,这不是平等基础上的经济互助,故D项错误。4选A20世纪40年代末,两大阵营对立,杜鲁门主义出台,由此可知美国扶植日本是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故A项正确;此时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已经确立,故排除B项;二战后美国战略重心在欧洲,故C项错误;D项不是美国的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5选C20世纪50年代后世界政治格局以美苏争霸为主导,直到1
14、991年苏联解体为止,所以美国成为世界霸主与题干中所示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没有提到日本,故排除B项;题干中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和中国的崛起体现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故C项正确;题干中提到的不仅是中国,故D项不全面。6选D第一幅图体现出有四大力量牵制了美国,体现当今世界“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政治格局,第二幅图体现出五方力量维持世界平衡,体现多极化趋势加强,从两幅图的寓意可知二者基本一致,D项符合题意。 7选D材料强调的侧重点是美国只顾本国利益,牺牲他国利益,反映了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对美国贸易政策的不满,故D项正确。8选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
15、度化方面发展,故A项正确;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是在20世纪80年代,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多极化趋势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中的“从另一个意义上却是制造了分裂”相符合,不属于“第三个意义”。9选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于1945年,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部分,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重建与发展,属于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的根基之一,故正确;关贸总协定成立于1947年,符合题干时间范围,作为战后的国际贸易体系,有利于战后世界贸易的发展,故正确;经互会是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经济组织,不是材料中提及的资本主义秩序,故错误;世界贸易组织是1995年出现的,
16、不符合材料时间限制,故错误。 10选B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欧盟的成立反映了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材料关键信息“德国将成为一个正常的、欧洲的国家”,表明德国顺应欧洲一体化潮流,成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故B项正确。11选B世贸作出裁决是按照世贸相关协议进行的,没有反映出“照顾”中国的信息,故A项错误;中美间的贸易争端属于国际贸易纠纷,世贸组织作为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按照共同约定的协议来作出裁决,其本质是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世界贸易的秩序,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意思,故C项错误;材料只表明美国在此事件中征收了不当关税,不能表明美国实行对外贸易壁垒,故D项错误
17、。12选B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对第三世界有利也有弊,但利大于弊,故A项错误;表格中不同观点是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而形成的不同历史观点,故B项正确;19962000年均为同一时代,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研究者的身份,故D项错误。13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将材料以省略号为依据分层,然后分析出其特点。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此时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的特征,即英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殖民扩张和掠夺为主要手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步形成;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初期中国消极应对,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后来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
18、和原料产地。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新时期我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和国际环境方面面临的情形作答;第二小问,可以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局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推动我国经济转型的影响角度考虑。第(4)问,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组织回答即可。 答案:(1)特点:交通发达;范围广泛(涉及亚、欧、非);政府有效管理(或设市舶司管理)。(2)特征:英国主导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殖民扩张和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手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步形成。应对:清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3)条件:改革开放,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主义市场
19、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意义:提高中西部地区进一步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扩大对外贸易和投资,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4)认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全球政治、贸易格局不断变化形势下,中国连接世界的新型贸易之路,其核心价值是通道价值和战略安全。14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全书分为五卷。其总目录是”等信息可知,世界大历史的编撰按照历史阶段编排,以文艺复兴为近代起点,贯穿整个世界近现代史,具有通史性。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第三卷16891799的目录”信息进
20、行概括,从农业经济过渡到工业经济;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中 “第八章南太平洋的开辟17601790和第十一章大西洋黑奴贸易约17301807”信息可知,南太平洋的开辟和大西洋的黑奴贸易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依据材料二中“第九章第一次工业革命约17601780”信息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展,工业化进程开始;依据材料二中“第十章亚当斯密、埃德蒙伯克和现代保守主义的基础 17701796”信息可知,亚当斯密等倡导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推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概括可知,为历史人物,为参考文献;第二小问,首先任选一项,然后用史实说明其是如何体现本章主题的,比如选择甲,理由是
21、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为冷战开始推波助澜,如选择乙,理由是马歇尔计划主张大力援助欧洲,稳定西欧资本主义秩序,遏制苏联社会主义力量。第(4)问,首先对是否会按照史论对20世纪的预判来写作第五卷作出判断,然后进一步说明理由。答案:(1)特点:按照历史阶段编排(阶段鲜明、时序性强);贯穿整个世界近现代史(通史性);以文艺复兴为近代起点。(2)趋势:工业化时代到来。(或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时代、从农业经济过渡到工业经济、从封建经济过渡到资本主义经济。)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展,工业化进程开始;南太平洋的开辟和大西洋的黑奴贸易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亚当斯密等倡导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推动建立市场经济
22、体制。(3)名称:历史人物(或大国领袖);参考文献(或原始材料)。主题:选择甲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主张遏制苏联,发出冷战的信号(为冷战推波助澜)。选择乙马歇尔计划主张大力援助欧洲,稳定西欧资本主义秩序,遏制苏联社会主义力量,是美国推行冷战的重要举措。(4)答法一:不会按照史论的预判来写作。因为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开辟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二战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西欧各国国际地位下降;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世界经济体系;美国成为超级大国,控制西欧各国,并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答法二:按照史论的预判来写作。因为工业革命后逐渐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延续到20世纪前期;二战后,西欧国家通过一体化壮大力量;苏联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为超级大国,一度影响世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