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12014年“十一”长假期间,“国内游”“出境游”市场出现人次和消费的双高增长。近年来,我国假日旅游火爆的主要原因是()A“十一”假期时间长,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加B我国经济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C居民消费观念转变,更加重视享受性消费D旅游消费带动力强,能促进相关行业发展解析:选B。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是近年来假日旅游消费火爆的主要原因,故选B项。22014年8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7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 974亿元,同比增长12.1%。这反映出()我国经济企稳,居民消费信心增强居民偏好储蓄的消费观根本
2、改变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收入预期向好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A BC D解析:选C。由材料可知,我国居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升,这是我国居民消费信心提升的表现,体现了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居民消费信心提升;我国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收入预期向好,符合题意。错误,我国的居民偏好储蓄的习惯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变;不是我国居民消费提升的原因。3消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居民收入直接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在下图中,合理表示居民收入与居民消费需求量的关系的是()AA1曲线 BA2曲线CA3曲线 DA4曲线解析:选A。此题考查居民收入与消费需求的关系,A1曲线正确。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
3、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故A4曲线错误。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消费,即便是没有收入,也不可能没有消费,所以消费的起点不应该是0,故A2、A3曲线错误。4“选商品,点鼠标,然后坐等快递送货”的网络消费方式逐步走入我们的生活。从交易方式来看,这种消费方式一般属于()A生存资料消费 B租赁消费C享受资料消费 D钱货两清的消费解析:选D。本题考查消费的类型。按交易方式的不同,消费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网络购物属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属于钱货两清的消费,而不是租赁消费,故B项不符合题意,应选D项。A、C两项是按消费目的分类,不
4、符合题意。5.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新的经济形式。小明是一位“换客”,他将自己闲置的物品发布到相关网站,注明自己所需求的物品,然后等待网友来交换。“换客”这种流行方式()A是一种商品流通B属于租赁消费的类型C符合绿色消费的要求D可以实现商品价值的最大化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正确消费观的理解。“换客”是用自己闲置的物品换别人闲置而自己所需求的物品,这样既节约资源又满足了双方的需要,符合绿色消费的原则。6土豆效应,又称“土豆悖律”,是指在大萧条时期,消费者舍弃高端奢侈品而转向中低端产品,并导致对后者的需求上升,进而推高低成本产品的价格和销售。这里把“土豆”看作广义的便宜低端食品的代名词。由此可见()经
5、济越萧条低端商品利润越高供求关系决定着“土豆”的价格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求实心理主导这一消费效应A BC D解析:选D。在经济大萧条时期,人们的收入会减少,消费者舍弃高端奢侈品而转向中低端产品,这说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此时消费者坚持了求实的消费心理,符合题意;说法过于绝对,是不科学的;价值决定价格,说法错误。7近年来,“低碳生活”已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表现在家居装修上,很多人不再追求高档豪华,而是追求绿色环保。这反映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A求异心理的影响 B从众心理的影响C攀比心理的影响 D求实心理的影响解析:选D。家居装修追求绿色环保,是一种求实心理,A、B、C说法不符合题意。8
6、“面子”一词,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在消费领域,“面子”的影响也随处可见。这种“面子”消费,归根结底是虚荣心在作祟。“面子”消费属于()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解析:选C。本题考查不同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面子”消费体现为消费追求高标准,这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C正确。9“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这几年超前消费、负债消费俨然已经成了潮流。然而在超前拥有了更多的财富之后,不少人却感叹,背着债过日子实在不是滋味。这启示我们()A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需要协调发展B要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C要降低生存资料消费,扩大发展和
7、享受资料消费D生活消费必须与家庭收入相适应,坚持适度消费解析:选D。本题考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少人却感叹,背着债过日子实在不是滋味”,说明生活消费必须与家庭收入相适应,坚持适度消费,故选D项。A、B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102014年9月22日,“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继续在全国开展,承诺参加活动的城市已达154个,无车日活动的影响逐年增强。开展这一活动旨在()A保护环境,绿色出行B增强科技创新能力C减少家庭支出,勤俭节约D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析:选A。本题考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知识点。开展“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旨在推进城市交通领域节能减排,预防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降低城市空气污染
8、,倡导绿色出行,符合绿色消费、保护环境的消费理念,故选A项。B、C、D三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11调查显示,近40%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有很多只用一时便不再用的东西,这些商品多是凭一时冲动而购买的,很快就被闲置一旁造成浪费。所以我们应该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下列符合理性消费观念的是()要避免盲目跟风,不随大流购买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要避免情绪化消费,不冲动购物要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要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A BC D解析:选C。凭一时冲动购买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是不理智的,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符合题意;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还要求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符
9、合题意。中“要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是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要求,与题意不符。12近年来,现代都市中出现了一类富有浓厚时代气息的特殊人群“拼族”,他们“精打细算”:“拼车”可以节约50%以上的车费,“拼饭”可以品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等等。这种消费时尚()有助于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应成为每一个消费者追求的目标 有助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不利于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A BC D解析:选C。本题考查人们的消费行为。“拼车”“拼饭”这种“精打细算”的做法是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的具体表现,是科学合理消费的表现,因此符合题意,故选C。二、非选择题1320
10、14年7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发挥好消费的基础作用,顺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不断释放消费潜力。为此,必须解决居民“有钱花”“敢花钱”“会花钱”等问题。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扩大消费需求,不断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解析:本题以政府扩大消费需求,不断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知识范围限定是“影响消费的因素”。设问的主体是“政府”,问题指向“如何做”,属于“措施类”题目。回答时,可依据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社会总体消费水平高低与收入差距
11、的大小有密切关系、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等知识,从政府角度逐条提出针对性措施。答案:(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政府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2)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乐观,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加大。政府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人们的后顾之忧,提高消费预期。(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4)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能力。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物价基本稳定。(5)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政府
12、应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增强消费意愿,促进消费的健康发展。14材料一近20年来我国汽车价格与人均年收入水平变化情况注:汽车行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对购买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材料二伴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针对汽车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G市出台了相应措施。措施1增加或调整公交站点,同时开展公交运营秩序整治行动措施2取消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对机动车征收环境税措施3开展“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月”宣传活动(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的经济原因。(2)结合材料二,分析G市政府治理汽车拥堵措施的经济学
13、依据。解析:第(1)问,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的经济原因,首先要看清图表的标题,其次要注意观察图表中两条曲线变化趋势,不要忽视小注,结合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相关知识作答即可。第(2)问,要仔细阅读每条措施,联系相关理论作答。措施1:增加或调整公交站点,同时开展公交运营秩序整治行动,可联想到替代品的相关知识;措施2:取消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对机动车征收环境税,可联想到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措施3:开展“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月”宣传活动,可联想到消费观的相关知识。答案:(1)居民收入增长是汽车保有量增长的根本因素。汽车价格的降低,使更多的人有能力购买汽车。国家宏观政策的扶持,推动了汽车销量的增加。(2)公共汽车作为家用轿车的替代品,其需求量增加,会导致家用轿车需求量减少。通过取消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和开征环境税,会增加购车、开车成本,从而导致汽车需求量减少。通过宣传活动,可以引导消费者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