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7174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3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模块复习课件:专题8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WORD版含答案.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9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2-1.(2018北京卷)2018年4月,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图示区域()川藏铁路沿线区域简图 A.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B.河流的流向自西向东 C.自然景观为高寒荒漠D.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D-3-(2018北京卷)读下图,完成第2题。四个大洲不同海拔面积比例及纬度范围 2.四个大洲中,()A.甲地形复杂多样,中低产田多,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B.乙平原广,高纬地区受寒流影响强,港口封冻期长 C.丙纬度跨度大,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是水稻主产区 D.丁为高原大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城市化水平高 C-4-(2017全国卷)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

2、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第35题。-5-DBD3.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4.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5.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6-6.(2017江苏卷改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

3、(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材料二 下图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图1 -7-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图2-8-(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及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2)为积极参与全球分工,1992年国家选择浦东设立新区,旨在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指出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

4、及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4)指出雄安新区的设立与深圳、浦东的成功经验体现的地理科学重要思想。-9-答案:(1)状况: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特点:邻近香港。(2)滨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大。(3)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快速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4)因地制宜。-10-一 二 一、区域特征分析 例1(2018全国卷)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2)。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图 1图 2-

5、11-一 二(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1所示的()A.地附近 B.地附近C.地附近D.地附近(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A.收集雨水 B.方便通信C.增加采光D.通风换气(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室温不变 冬暖夏凉 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B.C.D.BDB-12-一 二 解析:第(1)题,考查自然环境整体性特点。图中地为澳大利亚西海岸珀斯,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地为澳大利亚中部库伯佩迪,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与材料中的自然环境特点符合,故该类住宅可能分布于地附近;地为澳大利亚北部城市古德帕拉,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地是澳大利亚东海岸城市悉尼,该地为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

6、候。第(2)题,考查读图判断地理事物的能力。据图看出,该住宅位于地下,与地面有一定深度,通天井为一竖井,通过通天井进到室内的光线很弱,主要起着通风换气的作用。该地降水稀少,且收集雨水的器具应放置在地表。第(3)题,考查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据材料,该地气温年较差大,夏季高温而冬季气温较低。该住宅在地下,温差较小,与外界相比冬暖夏凉。其自然环境特点及房屋的位置更接近黄土高原的窑洞。蒙古包是游牧区方便迁徙而形成的特色住宅。-13-一 二 例2(2017全国卷)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

7、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4-一 二(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 CDD-15-一 二 解析:第(1)题,图示信息显示,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据此判断淮河在洪泽湖以东无对应的自然

8、标志,C项正确,B项错。虽然无对应的自然标志,但仍可通过气温、降水等作为划分指标依据,A项错;秦岭淮河线在江苏段两侧自然、人文地理特征的变化具有过渡性,没有明显的界线。D项错。第(2)题,注意“突出体现”的限定要求。长江作为苏南和苏北的界线,因河流阻隔导致苏南和苏北交通联系不便,故C项错,D项正确。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在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分异并不显著,故A、B两项错。第(3)题,由“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可推断,多座长江大桥加强了苏南和苏北的交通运输联系,进而促进了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的流动和市场的融合与拓展,故D项正确。-16-一 二 归纳提升 1.区域

9、地理特征描述 地理要素 描述角度 地理位置特征 纬度位置(南北半球、热量带、气候类型)+经度位置(大洲/大洋归属,东、西岸及内陆,气候类型)+海陆位置(气候类型、交通通达度)+相对位置(下垫面环境的特殊性)分布特征 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地形特征 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起伏(地势倾斜方向、坡度陡缓、相对高差)+海拔高低+特殊地貌(冰川、荒漠、黄土、海岸线曲折/平直)等 气候特征 气温(气温高低、日较差和年较差)+降水(总量、季节或年际变化)+水热组合(如雨热同期)天气特征 气温(气压)高低+阴晴+雨雪(降水强度大小、雨区范围)+风(风向、风速)+光

10、照 -17-一 二 地理要素 描述角度 水文特征 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凌汛)+落差+流速 水系特征 流向+流程+流域面积+支流多少+河网密度+河道深浅/弯曲/宽窄+水系形状 地表环境特征 地形地貌+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水系(河湖多少及其突出特征)农业生产特征 农业地域类型+农业部门结构+农业生产对象+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单产高/低+商品率+机械化水平+地区生产专门化 工业生产特征 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原料、市场的对外依赖程度等 区域地理特征 自然环境特征(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资源)+社会经济特征(产业活动、交通运输、城市、人口

11、等)-18-一 二 2.依托区域图分析区域特征 区域综合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在哪里:定位、分布,即区域的空间位置有什么:在这个区域当中,有哪些地理事物和现象怎么样:这些地理事象有何突出特征为什么:区域内的地理要素有何联系,如何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成因如何办:分析区域发展中人地关系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以下图为例,分析说明依托区域图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19-一 二(1)空间定位:根据图中经纬度,参照标志性地理事物可知,该岛屿地处热带,位于西半球、北半球,是加勒比海上的岛屿。(2)要素提取:结合图例找出图中的关键地理事象及其特征。如图中标注了经纬度、加勒比海,主要显示了该岛屿的山

12、峰和河流分布: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部山脉横贯东西,南北为狭窄的沿海平原;南部河流少、流程短,北部河流多、流程长。-20-一 二(3)推理判断: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判断区域所属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结合地形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以及植被类型等。根据人地相关原理推断区域自然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由地形、气候等条件可确定区域农业类型;综合考虑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因素,可以推断区域人口、城市、交通线、工业等的分布。其思路如下图所示。-21-一 二 如图中所示岛屿,根据图示信息可以进行如下推断。气候:经纬度地处东北信风带中部山脉北侧因地处信风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山脉南侧为热

13、带草原气候。水系:山脉北侧地形比较开阔,降水丰富,河流众多,流程长,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山脉南侧地形比较狭窄,河流短小流急,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4)综合运用:运用人地关系原理评价这些自然、人文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确定区域发展方向。上图所示岛屿北部土层深厚,水热条件优越,适宜种植甘蔗、咖啡等热带经济作物;中部山脉降水丰富,森林茂密;南部地处东北信风背风坡,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该岛北部尤其是东北部沿海平原农业比较发达,邻近世界主要航线,海运便利,是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区。-22-一 二 二、区域差异比较 例3(2018全国卷)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

14、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A.欧洲西部 B.中亚 C.中东D.撒哈拉以南非洲 A 解析:考查区域特征及差异。油纸伞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故油纸伞应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地区使用,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湿润,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而中亚、中东和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干燥,不适宜使用。-23-一 二 例4(2017江苏卷改编)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时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4-一 二(1)改革开放以

15、来我国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的特征有()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一直领先全国 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呈加快的态势 19781990年,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相同 1978199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 A.B.C.D.(2)19782015年我国人均GDP年均增速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对东、中、西部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性 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不断加快 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中西部增速 21世纪以来,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局发生了变化 A.B.C.D.B A-25-一 二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只有19902000

16、年,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领先全国,错;三个时段,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一直上升,正确;19781990年,人均GDP年均增速东部地区最快,其次是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最慢,错;1978199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正确。故选B项。第(2)题,19782015年,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差异较大,说明改革开放对东、中、西部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性,正确;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改善了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促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使其人均GDP年均增速不断加快,正确;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是东、中、西三个地区综合作用的结果,东部地区GDP总量大,人均GDP年均增速始终在

17、8%以上,错;21世纪以来,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依次升高,但从GDP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看,仍然是东、中、西三大地区依次降低,错。故选A项。-26-一 二 归纳提升1.区域差异分析的线索(1)依据区域的整体性特点,执因索果层层推理自然环境差异:位置气候(结合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2)按照“遵地之规、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分析自然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从产业活动(农业、工业等)、交通运输、城市化水平、人口状况等方面比较人类活动差异。-27-一 二 2.区域差异比较的类型(1)位置、轮廓相似的地理事物相比较。如马达加斯加岛和台湾岛纬度位置(回归线穿过)接近,轮廓相似

18、,可对比两岛半球差异、气候差异等。(2)两区域气候、地形等地理要素比较。如刚果河和亚马孙河两大河流水文特征及综合利用比较,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和南纬20大陆东岸热带雨林气候成因差异比较,南美洲热带沙漠气候与非洲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及成因比较,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地形比较等。(3)区域经济特征比较。如鲁尔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对比;我国东北与美国中部地区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比较;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人口集中在东南部的原因比较。(4)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面临问题的比较。如黄土高原与东南丘陵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的比较等。-28-1.(2018北京卷)(10分)中国和意大利都有悠

19、久的历史,两国文化交往源远流长。中国原创歌剧运之河在意大利罗马、米兰等地演出,引起当地民众广泛关注。京杭运河简图 为进一步向意大利民众介绍京杭运河,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据上图简述京杭运河沿线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29-答案: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中部及南、北两端略高,其余地区主要以平原为主;淮河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北向南有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河流流过。(10分)解析:以京杭运河为背景,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自然地理特征主要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植被及河湖等角度进行

20、表述。-30-2.(2016北京卷)(36分)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31-古人登上大别山主峰,不禁感叹南北两侧的景色:“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1)推断古人登山的季节,分析该季节南北景色差异的原因。(8分)图示灌区是我国高产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该区水利工程具有“蓄、引、提、排相结合”的特色。(2)简述形成该特色的自然条件,说明灌区水利工程在高产农田建设中的功能。(10分)(3)分析甲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的原因,概述该公路对大别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0分)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为大别山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新契机。(4)阐述

21、大别山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利因素。(8分)-32-答案:(1)春季。(2分)位于亚热带北部,(2分)主峰海拔高,气温低,有季节性积雪;(2分)山北为阴坡,山南为阳坡,阴坡气温低于阳坡。(2分)(2)地势低平,河网密布;(2分)年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在夏季,(2分)降水量年际变化大。(2分)灌溉,抗旱,(2分)蓄洪,排涝。(2分)(3)经过山地、河流,需要修建隧道、桥梁。(2分)扩大对外联系;(2分)缩短距离,节约时间;(2分)带动相关产业;(2分)增加就业。(2分)(4)政策和技术支持;(2分)农产品资源丰富,接近原料地;(2分)距合肥、武汉等大中城市较近,市场广阔;(2分)修建高速公路,交通运

22、输条件改善。(2分)-33-解析:第(1)题,由“山之南山花烂漫”可知古人登山的季节为春季。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分析大别山南北两侧由于气温的不同导致景观的不同。第(2)题,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文三方面分析;由材料信息水利工程具有“蓄、引、提、排相结合”的特点可知,该灌区水利工程在高产农田具有灌溉、抗旱、蓄洪、排涝的功能。第(3)题,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应从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方面分析;交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对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加强联系、扩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两方面分析。第(4)题,考查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从土地、水源、原料、能源、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等方面结合图中信息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