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圆明园:中华民族辉煌与屈辱的历史见证中华民族高峰期的杰作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出现不是偶然的。它不仅是清王朝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产物,而且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又一高峰期的杰作。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政府平定三藩叛乱之后,中原地区100多年中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人民群众得以休养生息,人口迅速增加,从清初的5000万,到了乾隆末年,增加到3亿。生产的粮食能养活3亿人口,可见清代的农业生产已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外国学者估计乾隆时期生产的粮食占全世界的32,比全欧洲生产的粮食还多。中国的工业(主要是手工业)也是世界领先的。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全世界的工业生产,中国占32,整个欧洲只
2、占27。根据统计,18世纪中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世界第一。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清王朝的财政收入也与日俱增。经过康熙、雍正两朝的积累,乾隆即位的时候,户部库存银已有3000余万两,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更增至7000余万两,相当于清政府两年多的财政收入。乾隆认为“泉货本流通之物,财散民聚圣训甚明,与其聚之于上,毋宁散之于下。”而他散财的方法,就是大兴土木。所以,乾隆年间,北京出现了一个建设的高潮。圆明园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清王朝建立后,就确定了“文教是先”的方针。他们向先进的汉族文化学习,重视学校教育,恢复科举考试制度,两次开设博学鸿词科,举办各种文化
3、工程。康、雍、乾时期,终于出现了文化繁荣的局面。有人统计,这一时期的大小文化工程达170余项之多,其特点是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康熙时编纂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和乾隆时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其他的文化工程如全唐诗、明史、皇舆全图、大清一统志、康熙字典、佩文斋书画谱、三希堂法帖等都是集传统文化之大成、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工程。小说方面,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曹雪芹的红楼梦。戏剧方面,有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被人们称为“国粹”的京剧,也是在这一时期吸收了昆曲及多种地方戏之长而成的。清代的绘画、书法、诗词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乾嘉汉学的兴起,也是传统文化集大成的特点在学术
4、领域的表现。一代名园圆明园,正是在集传统文化之大成的时代建成的。圆明园是一座清代的大型皇家园林,兼有御苑和宫廷两种功能。为了适应清统治者政治上和生活上的需要,圆明园的建筑数量多,类型复杂。殿、堂、轩、馆、楼、阁、厅、室、廊、榭、亭、桥应有尽有。建筑布局,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方式,把绝大部分的建筑物集中为许多小的组群,再分散配置于全园之内。它们分别与自然空间的局部山水地貌和树木花卉相结合,创造出一系列丰富多彩、性格各异的园林景观,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景”。圆明三园共有100余景,从各景的造景取材和命名,都可以看到他们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圆明园,原是康熙赐给皇四子胤禛的一座小园,建于康熙年间,
5、占地面积约600亩。1722年,康熙病逝,胤禛即位,是为雍正。1725年,雍正在圆明园原有“亭台丘壑”的基础上加以扩建。全园面积,增至3000余亩。从此,圆明园成为清统治者经常居住和向全国发号施令的政治中枢。乾隆即位以后,又对圆明园的景观进行充实和调整,并在其东邻和东南邻兴建长春园和绮春园,全园面积增至5200亩。圆明园的造景,有的取材于儒、佛、道的经典。圆明园四十景的九州清宴诗说“九州清宴,皇心乃舒”。这里的九州,来自儒家的经典尚书禹贡。大禹治平洪水,分天下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所以,古人常以九州代表中国。九州清宴,就是天下太平的意思。“万方安和”的卍字,来自佛家的经典。
6、康熙字典在卍字下引字汇补:“内典万字”。内典就是佛家的经典。释迦牟尼塑像胸前有卍字。乾隆在万方安和诗序中说:“水心架构,形作卍 字,略彳勺相通,遥望彼岸,奇花缬若绮绣。每高秋月夜,沆瀣澄空,圆灵在镜。此百尺地,宁非佛胸涌出宝光耶?”最后一句,点出了造景取材的来源。至于“日天琳宇”、“月地云居”之为佛教建筑,“慈云普护”中的道士庐,“方壶胜境”之来源于道家关于仙境的传说,都是显而易见的。由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圆明园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之大成,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法国伟大作家雨果称赞圆明园“荟集了一个民族的几乎是超人类的想像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不但是一个绝无仅有、举世
7、无双的杰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的崇高典范”。雨果的评价,圆明园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见证英国侵略者为什么要烧毁圆明园?按照英国人的说法是因为37名英法俘虏在圆明园受到了虐待,所以,要烧毁圆明园作为报复。事实并非如此。在37名俘虏中,只有巴夏礼等20余人曾在圆明园关押过。9月21日,僧格林沁捉拿巴夏礼等20余人押送圆明园。但是,圆明园并不是囚禁俘虏的地方。所以,第二天就转送刑部,分别囚禁于南、北两监。因为刑部监狱囚禁外国人,是清王朝从来未有之事,所以,刑部尚书赵光和另外两位刑部官员瑞常、灵桂一起到南、北两监查看。令官役禁卒“小心防守,不可凌虐。”在我国,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英法侵略者烧毁圆明
8、园是为了掩盖他们抢劫圆明园的罪行。这好像很有道理。但是,二者之间却没有必然的联系。在侵略者看来,战胜国抢劫战败国的财物,并不是什么罪行。1860年,亲自参加了侵略中国的巴特雷上尉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具有这种心态的人,怎么可能认为抢劫圆明园是罪行,为了掩盖罪行而把圆明园付之一炬呢?英国侵略者之所以烧毁圆明园,真正的原因是要以此对清政府施加压力,使清政府尽快接受他们提出的条件,签订和约,以便他们能按原计划从北京撤离。1860年春天,英法联军从香港出发的时候,军官和士兵穿的都是春装。但是,11月以后,北京的气候就寒冷了,这对英法联军是非常不利的。为了
9、避免重蹈1812年拿破仑进攻莫斯科遭到惨败的覆辙,他们决定,必须在11月1日之前撤离北京。由于英法联军提出的条件非常苛刻,到10月15日,清政府的谈判代表恭亲王奕?还不敢和英法侵略者的谈判代表接触,以致和约无法签订。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深知圆明园在清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烧毁圆明园可以对清统治者产生震慑的作用。所以,编造了一个英法俘虏在圆明园受到虐待的谎言,作为烧毁圆明园的藉口。当圆明园之火腾空而起的时候,俄国公使义格拉底夫就扮演调停人的角色,致函奕?,劝奕?“认明危险,速定和议。”在列强的压力下,奕?完全接受了侵略者提出的一切条件。于10月24日、25日,分别与英国公使额尔金、法国公使葛罗交换了天津条约的批准书,并订立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英法侵略者认为,“烧毁圆明园,大大加快了达成最终协议的步伐。”由此可见,北京条约是被圆明园之火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