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训练八语言基础知识诗歌鉴赏一、语言基础知识(9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21世纪是信息时代,一个人如果整日充耳不闻,不去了解大千世界的变化,是不可能有大作为的。B针对某些编辑师心自用、乱改典籍这一不良现象,北京大学的吴小如先生进行了毫不留情地批评。C当社会各阶层人士都在为受灾的同胞慷慨解囊时,这位据说身家过亿的富豪却细大不捐,引起了大家的议论。D在我们都为“中国梦”而心劳日拙的时代,不妨赋予“生无所息”这句格言以崭新的含义,写在引领我们奋进的旗帜上。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某些“雷人”抗日剧虽然有可能提高收视率,但若靠调侃甚至是恶搞进行创作,无疑是背离了电视
2、剧引领人们的精神境界健康发展的初衷。B很多人违反了交通法,不但不以为耻,还振振有词地和交警叫板,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弱势心理在作怪。C防范“舌尖上的腐败”,一方面要从源头上控制,建立起有效的预算监督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启动问责机制,真正做到令行禁止,让这种腐败失去生存空间。D在中日关系陷入低潮的背景下,作为民族伤痛见证的“万人坑”在喧嚣的商业利益下消失,无疑会引发国人内心深处的伤痛,产生强烈的反感。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重金属指比重大于5的金属,包括铜、铅、锌、钴、镍、汞等。重金属的污染具有特殊性,_。_,_。_,_,_。因为它具有富
3、集性,如随废水排出的重金属,会被鱼和贝类体表吸附不少有机化合物完全可借助自然界本身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净化但是重金属很难在自然环境中降解从而产生食物链浓缩,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从而使有机化合物污染造成的危害降低或解除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污染明显不同ABC D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_,_。(李贺雁门太守行)(2)佩缤纷其繁饰兮,_。_,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3)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_,_。(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三、诗歌鉴赏(22分)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11分)渔家傲朱服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
4、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城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1)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词上片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情感的。(5分)答:_(2)下片中说“而今乐事他年泪”,周颐在蕙风词话卷二中评论说:“二语合参,可悟一意化两之法。”即“一语两意”,请简要赏析。(6分)答:_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11分)途中见杏花吴融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1)诗的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5分)答:_(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所表
5、达的惜春之情、流离之感和故国之思。(6分)答:_训练八1B解析 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A.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与语境不符。B.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望文生义。D.心劳日拙:费尽心机,不但捞不到好处,处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贬词褒用。2C解析 A“精神境界健康发展”搭配不当。“精神境界”改为“思想”。B.“原因可能是弱势心理在作怪”句式杂糅。D.在“产生强烈的反感”前面加“使人”。3A解析 句承接横线前的句子,引出“重金属的污染”与“有机化合物污染”的对比。句“从而”承接句说明有机化合物的污染造成的危害会降低或解除。解释重金属污
6、染的特殊性,据此可得出答案。4(1)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2)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3)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5(1)答案 上片即景抒情。(1分)写暮春时节,纤风细雨,烟笼杨柳,郁郁葱葱,万家屋舍掩映在杨柳的青烟绿雾中。(2分)水流花落,春光将尽,惹人愁思,借湿花恋树寄寓人的恋春、惜春,表现了作者的感伤情绪。(2分)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上片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色,重点描写了小雨纷纷之中的湿花因恋树而不忍飞,但又不得不和春天一起随着水流归去的愁苦。作者通过描写湿花对树的留恋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留恋,从而传达出恋春、惜春之感。(2)答案 一方面写今日
7、在春风里买醉的快乐,实际表达的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3分)另一方面写借想象将来追思今日之乐而不可再得的悲凉。何况今日买醉,仅为驱遣春愁,又非真正的赏心乐事,进一步突出人生失意的哀愁。(3分)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而今”句表明而今的暂时欢乐,又预示了他年回忆此时情景,将成为兴感的来源罢了。从这句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由而今而念及他年,又由他年回思而今。显示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常常使人有哀乐不同之感。参考译词纤纤小雨,轻轻春风,杨柳含烟,千家万户都掩映在和风细雨之中。满怀着对树枝的依恋,被春雨淋湿的花瓣想飞也飞不起来。这种景色,真让人惆怅不已,只能眼看着春光和东流的江水一样悄
8、悄逝去。九十天的春光,极其短暂,说去也就要去的,能经得起几番风雨?即使解尽金龟换酒相留,也不能挽留住春天的脚步。我要委托东城酒店的老板来为我沽酒。今天要喝他个一醉方休,就算将来是一场伤心的回忆,那就让他年忆旧时的凄苦之泪尽情奔流吧!6(1)答案 颈联描绘了诗人在路途中看到的一幅凄凉的画面。(2分)树木枝梢空疏,傍晚只有归巢的黄莺到来,空气中的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连喜欢采蜜的蝴蝶也不见飞来。(2分)衬托了独自开放的杏花的孤寂之感。(1分)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作品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颈联“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是全诗唯一写景的一联,此联写景颇具特点,前句是眼前之景,后句为想象之景
9、;前后互为补充,虚实结合,营造出作者笔下那种凄冷、孤寂的早春氛围,同时也衬托出首联一枝红杏独自开放的寂寞。(2)答案 本诗通过花开易落、青春即逝,写出了自己的惜春之情;(2分)通过自己行色匆匆、难以驻留、等不及花朵开尽,写出了流离之感;(2分)从眼前的鲜花联想到往年在长安看到的千万树杏花,表明诗人深深怀念长安的生活,写出了故国之思。(2分)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诗人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首联传递出诗人对春天的独有感觉,睹物思人,浮想联翩,感慨青春即逝,人生短暂,这种惜春之情是古代很多诗人的普遍心理。颔联一句“可堪逢处更难留”点明了标题中的“途中”二字,同时也传递出诗人漂泊在外,行色匆匆,无心也无时赏花的行旅之苦。尾联正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首联行人“独愁”的症结所在,“更忆帝乡千万树”流露出诗人的故国之思。参考译诗一枝淡红的杏花探出墙头,而墙外的行人(作者)正在伤春惆怅。这枝杏花好像跟我一样伤春惆怅,我们不能经受在这春去匆匆难相留的时节相逢!天色已晚,寂静的树林中黄莺最先归来;春色尚早,杏花在料峭的春寒中独自绽放,却没有蝴蝶来采蜜。这时候我更怀念长安的千万株桃浓杏淡的景色,可淡淡的暮色已经笼罩住了夕阳的光辉,整个神州一片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