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广州市2020届高三历史三轮冲刺模拟考试试题(二)(含解析)第卷(选择题)1.有学者论及诗经中的“风”和“雅”时认为,“风”是一国之音,带有鲜明的地域特点,“雅”是“四方之风”,为天下正音。这反映了A. 分裂动荡的社会现实B. 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C. 多元一体的政治特点D. 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风”是地方之音,带有地域色彩,而“雅”是天下正音,体现了多元性和统一性,即多元一体的政治特点,C正确;“雅”为天下正音,说明当时并不是分裂动荡,排除A;“风”“雅”体现的不是平民和贵族之间的差异,排除B;D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2.董仲舒虽强调“夷夏之辨”,但认为天下
2、之人都是君主的臣民,夷狄也不例外;君主如要推行王道,天下一统,就必须将夷狄之民也纳入到统治范畴之内,并以仁爱之心对待夷狄。这一观点A. 迎合了当时政治统治的需要B. 体现了以民为本的统治思想C. 削弱了地方诸侯的政治实力D. 改变了先秦儒学的民族理论【答案】A【解析】【详解】董仲舒对夷夏之辨的理解是在“大一统”前提下进行的,即首先承认天下之人是君主的臣民,然后在此前提下通过王道、仁爱之心对待夷狄之民,这符合当时统治者的政治需要,A正确;题干与民本思想无关,排除B;题干主要介绍的是董仲舒对夷夏之辨的理解,即对少数民族的态度,而非对地方诸侯的态度,而且观点本身不能削弱诸侯国实力,排除C;董仲舒承认
3、夷夏之辨,说明其继承了先秦的民族理论,排除D。3.宋代规定地方刑事案件须在一个月内审结,但对地方民事诉讼有“务限法”,即地方司法机构以每年二月初一到九月三十日为“务限”,停止审理民间的上诉案件,至每年十月初一“开务”后,始行受理。这一举措意在A.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B. 保证农时不妨农务C. 强化中央集权制度D. 确保地方司法公平【答案】B【解析】【详解】每年二月初一到九月三十日是农业生产较为集中的时段,这一时间段内停止审理民间的上诉案件,这样有利于保证农时,不妨碍农务,B正确;“务限”的规定不利于提高民间上诉案件的审理效率,排除A;题干内容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C;题干仅仅涉及司法审理的时间规定
4、,这一规定不能导致司法公平,排除D。4.自清代雍正、乾隆年间起,在台湾岛、四川多山地区、广西农村、湖南贵州交界、闽粤山区等地,频繁发生当地土著居民和流入迁徙民众(客民)的乡村宗族械斗,有些械斗甚至发展成反抗官府的大规模起义。这反映了当时A. 人口增殖带来新的社会问题B. 中央集权强化激化官民矛盾C. 土地兼并引发民众强烈不满D. 经济重心南移诱发资源争夺【答案】A【解析】【详解】台湾岛、四川多山地区、广西农村、湖南贵州交界、闽粤山区等地流入人口众多,引发了客民和土著的械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雍正时期对赋税制度改革,促进了人口增加,因此出现了客民和土著的械斗,这是人口增殖引发的社会问题,A正确;
5、题干与中央集权强化无关,排除B;题干中的乡村械斗现象不是因为土地兼并导致的,排除C;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就已经完成,但是题干现象出现在雍正以后,因此D不能作为该现象的原因,排除。5.五口通商后,列强在中国设洋行收购生丝。洋行按先给生丝定级,再按级定价的方式收购。当时,在国外市场出现中国的低级丝质量反优于其他地方高级丝的现象。这反映出A. 中国缫丝业执行更严格的标准B. 中国生丝具有更强的竞争力C. 中国的生丝遭到列强低价掠夺D. 通商促进中国缫丝技术提升【答案】C【解析】【详解】由于中国生丝顶级定价权在洋行,所以会出现国外市场出现中国的低级丝质量反优于其他地方高级丝的现象,这说明列强通过生丝市场
6、中价格的主导权,以低价掠夺中国的生丝,C正确;生丝品级是由列强制定,由此不能说明中国的缫丝业执行更严格标准,排除A;B只是现象而非本质,排除;题干未提及中国缫丝技术的变化,排除D。6.据1919年新青年的调查,上海有各类工厂2291家、工人18万,加上交通运输码头工人12万、手工业工人20万,共计50万,约占当时上海城市人口的四分之一。这一状况说明上海A. 利于孕育引领中国社会变革的力量B. 已经完成重工业主导的工业化C. 是中国西方色彩最为浓厚的城市D. 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答案】A【解析】【详解】上海工厂众多,交通便利,有大量的工人,这构成了较为坚实的无产阶级基础,五四运动期间,无产
7、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中国社会变革的有力力量,A正确;近代上海依然以轻工业为主,而且通过题干无法判断上海的产业结构,排除B;题干未将上海和其它城市进行对比,因此无法得出其是西方色彩最浓厚的城市,排除C;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排除D。7.建国初期,中国史学界对“五朵金花”问题(如下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这可以用来说明A. 历史研究时代性B. 历史发展的延续性C. 历史解释的多元性D. 历史考据的科学性【答案】A【解析】【详解】五朵金花关照的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历史前途、阶级问题、农民战争的地位问题、社会形态的演进以及民族问题,这种研究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8、时代特征,A正确;题干未提供“五朵金花”之前和之后研究情况,因此无法得出历史发展的延续性结论,排除B;“五朵金花”研究多是从意识形态角度分析,是单一的历史解释,而非多元,排除C;“五朵金花”更多的是理论性研究,而非考据,排除D。8.1988到1992年间,我国结束了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敌对状态,实现关系正常化;进一步发展了与日本、印度等国的外交关系;恢复或建立与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文莱、韩国等国的外交关系。这一时期外交的丰硕成果A. 有利于改革开放的发展B. 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C. 有利于团结第三世界国家D. 推动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答案】A【解析】【详解】1988年至1
9、992年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有了较大好转,这样的好转为我国改革开放提供有力的外部环境,A正确;题干涉及的主要是亚洲国家,排除B;题干中所列的日本、韩国等国家不属于第三世界国家,排除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2001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9.罗马法规定,儿子在出卖土地后,父亲如能证明买方使用诡计和阴谋进行了欺诈,或者揭露对方以残废为威胁及施加肉刑,则该买卖契约无效。查士丁尼时期法律规定,当丈夫挥霍财产时,其妻子可以请求返还嫁资。由此可见,罗马法A. 重视维护平民利益B. 强调保护私有财产C. 渗透公序良俗原则D. 法律体系比较完整【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买卖契约因使用诡计和阴谋进行
10、欺诈而无效,丈夫挥霍财产妻子有权请求返还嫁资做法都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契约买卖与家庭生活稳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即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未体现维护平民利益,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在维护公共秩序、社会道德风俗方面的作用而非保护私有财产,故B项错误;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罗马法律体系比较完整的推论,故D项错误。故选C。10.15世纪晚期,印刷术传入英格兰。英语印刷品的生产和广泛传播使英语逐步摆脱中古时期的口语化和地方性,而且印刷书在短时间内的大量生产和传播,使得书写英语迅速固定化
11、,并催生了阅读群体的出现。这一状况A. 使英语成为世界性语言B. 是宗教改革广泛发展的结果C. 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基础D. 推动英国民族认同感的形成【答案】D【解析】【详解】印刷术的传入使得英语逐渐突破口语化和地方性的语言,受众日增,印刷品的广泛传播使得英语书写逐渐固定,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在英格兰的广泛使用,利于推动英国民族认同感的形成,D正确;题干仅仅涉及英格兰地区,而且英语成为世界语言的时间晚于15世纪,排除A;题干强调的是印刷术对英语传播的重要性,而非宗教改革,而且英国的宗教改革时间是在16世纪,排除B;资产阶级革命的基础是英国经济的发展,而非英语的传播,排除C。11.1913年美国成
12、立了联邦储备委员会。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监管下,把全国划分为12个储备区,成立了12个联邦储备银行,各区所有的国民银行都必须加入储备系统,成为新系统的成员银行。这种组织形式A. 强化了对金融市场的统一监管B. 借鉴了计划经济的经验C. 标志美国推动银行业的国有化D. 克服了生产社会化的挑战【答案】A【解析】【详解】1913年美国成立联邦储备委员会,监管全国12个储备区的国民银行,建立联邦储备系统,这种组织形式强化了对金融市场的统一监管,A项正确;1913年还未出现计划经济,无法借鉴其经验,B项错误;联邦储备委员会监管银行形成储备系统,并没有推动银行业的“国有化”,C项错误;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监
13、管并不能克服生产社会化的挑战,也没有消灭经济危机,D项错误。12.新样态史料指以数字文本、音频和视频形式呈现于专业网站、网络数据库中的史料。数据库或专业网站制作者的分类原则和问题意识,使原来以实物遗存或纸质文献形式零散存在的历史证据或史料整合起来,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系统性。由此可知A. 历史学家的研究能动性将受到限制B. 历史学研究的专业技能将拓展C. 技术进步将削弱历史学的社会功能D. 历史学研究与大众的距离拉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新样态史料指以数字文本、音频和视频形式呈现于专业网站、网络数据库中史料使原来以实物遗存或纸质文献形式零散存在的历史证据或史料整合起来,具备了一定程度
14、的系统性”可知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历史的研究不再仅仅依靠孤立的考古实物,纸质资料等,而是通过储存的各种史料数据,进行比对整合,利用互联网传输速度快,大数据等方式加大合作研究,从而将历史学研究的专业技能加以拓展,故选B;新样态史料通过专业网站或数据库的整合而将研究能动性进行扩大,A错误;数字文本、音频和视频形式等直观化展示将进一步加大历史学的社会功能,C错误;人们通过专业网站和数据库更加方便进行学习历史,也使历史学研究拉近与大众的距离,D错误。第卷(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的度量衡制度萌芽于原始社会。夏商周时期,度量衡制度逐渐形成,其标准单位与人体、自然物或人工制造物
15、联系紧密,如以某一位贵族的跨步、手掌等作为长度标准,以生产工具斧在冶炼过程中青铜块的质量为“斤”的计量单位,这其中蕴含了“天人合一”的观念。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铸造标准器进行度量衡检校制度。秦统一后,制定了全国统一性的度量衡标准,并以严苛的律法保障了统一度量衡的实施,此后的2000多年的时间里,尽管由于历史条件不同而使度量衡标准不断变化,但秦的度量衡检校制度、基本单位和相互比值的制度长期保存下来,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赵晓军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研究材料二 统一度量衡标准的最早三次努力是希腊人、罗马人和查理曼大帝快速扩展并巩固其帝国和扩大其税收的副产品,但最终都以失败
16、告终。古代社会多数标准都是拟人化的,如臂(一寻)足(一尺)以及肘(一大匙)。不仅如此,商人们常为了价格差异让度量标准不同。至18世纪末期,法国大革命创造出米制系统并加以传播,该系统建基于非人格化且恒久的天文计算法,一米是赤道到北极的子午线长度的千万分之一。因此,“米”需要一场思想革命:商品化进程的发展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随着工业化和商品为远方市场而生产,工业标准化的度量衡方式逐渐被传播到世界各地。摘编自【美】彭慕兰、S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西方度量衡标准的共同点及各自产生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西方
17、度量衡变化的原因及意义。【答案】(1)共同点:度量衡标准单位拟人化;追求度量衡统一;缺乏客观的度量衡标准;服务于国家赋税;起源早,历史悠久;简易实用性强;政府为统一度量衡努力(有制度性保障)度量标准不断变化;源于生活、生产需要。历史背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生产力相对落后,科技不发达;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计量作为国家统治权力的象征(国家治理的需要)。西方:政权统治区域的扩张;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人文精神的影响;宗教与社会文化的影响。(2)原因: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发展;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的影响;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展;适应工业化、标准化生产的需要(或工业革命);对
18、古希腊古罗马计量方法的继承与创新;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意义:促进经济发展,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进一步的保障;有利于规范经济秩序,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利于各国经济往来与交流;推动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科技交流与发展;促进经济的交流与发展;便利民众日常生活;促进近现代计量体系的建立。【解析】【详解】(1)共同点:根据材料“其标准单位与人体、自然物或人工制造物联系紧密”“古代社会多数标准都是拟人化的,如臂(一寻)足(一尺)以及肘(一大匙)”可知,古代中西方度量衡标准单位拟人化;根据材料“秦统一后,制定了全国统一性的度量衡标准,并以严苛
19、的律法保障了统一度量衡的实施”“统一度量衡标准的最早三次努力是希腊人、罗马人和查理曼大帝快速扩展并巩固其帝国和扩大其税收的副产品,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可知,追求度量衡的统一;根据材料“由于历史条件不同而使度量衡标准不断变化”“商人们常为了价格差异让度量标准不同”可知,缺乏客观的度量衡标准;根据材料“统一度量衡标准的最早三次努力是希腊人、罗马人和查理曼大帝快速扩展并巩固其帝国和扩大其税收的副产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西方的度量衡都是服务于国家赋税;根据材料“中国的度量衡制度萌芽于原始社会”“统一度量衡标准的最早三次努力是希腊人、罗马人和查理曼大帝”可知,中西方度量衡起源早,历史悠久;根据材料“
20、标准单位与人体、自然物或人工制造物联系紧密”“古代社会多数标准都是拟人化的”可知,度量衡简易实用性强;根据材料可知,中西方的政府都在为统一度量衡努力(有制度性保障),而且度量标准不断变化;根据材料“如以某一位贵族的跨步、手掌等作为长度标准,以生产工具斧在冶炼过程中青铜块的质量为斤的计量单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西方的度量衡源于生活、生产需要。历史背景:中国: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铸造标准器进行度量衡检校制度。秦统一后,制定了全国统一性的度量衡标准”可得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根据材料“标准单位与人体、自然物或人工制造物联系紧密”可知,生产力相对落后,科技不发达;根据材料
21、“其中蕴含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可知,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度量衡的标准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一统王朝下,计量有利于国家征税,是国家统治权力的象征(国家治理的需要)。西方:根据材料“统一度量衡标准最早三次努力是希腊人、罗马人和查理曼大帝快速扩展并巩固其帝国和扩大其税收的副产品”可知,政权统治区域的扩张;根据材料“商人们常为了价格差异让度量标准不同”可知,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根据材料“古代社会多数标准都是拟人化的,如臂(一寻)足(一尺)以及肘(一大匙)”可知,人文精神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度量衡的标准受到宗教与社会文化的影响。(2)原因:根据材料“至18
22、世纪末期,法国大革命创造出米制系统并加以传播,该系统建基于非人格化且恒久的天文计算法”可知,米的概念得益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发展;根据材料“一米是赤道到北极的子午线长度的千万分之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的影响;根据材料“随着工业化和商品为远方市场而生产,工业标准化的度量衡方式逐渐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展,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适应工业化、标准化生产的需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西方的度量衡是对古希腊古罗马计量方法的继承与创新;根据材料“法国大革命创造出米制系统并加以传播”“思想革命”可知,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和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意
23、义:根据材料“随着工业化和商品为远方市场而生产,工业标准化的度量衡方式逐渐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米”制的出现促进经济发展,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进一步的保障;根据材料“工业标准化的度量衡方式逐渐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一的度量衡有利于规范经济秩序,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从全球经济交流来看,统一的度量衡有利于各国经济往来与交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西方创制的度量衡在世界通行,推动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从技术角度看,统一的近代度量衡体系有利于世界科技交流与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范围内统一的度量衡能够促进经济的交流与发展;对民众生活而言,统一便利的度量衡体系
24、便利民众日常生活;从计量体系来看,统一的度量衡促进近现代计量体系的建立。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根据上面地图中的一幅或多幅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说明。(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示例一:图一: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人观念中的世界就是地中海世界。该图以地中海为中心,包括环绕地中海的欧洲、北非和小亚细亚,这是当时希腊人所了解的世界。凭当时的航海技术,希腊人主要在地中海沿岸活动,地理知识也受到限制,所以古希腊人的世界地图只有地中海沿岸,不可能出现未知地区。在与小亚细亚和北非的交往中,古希腊人吸收当地的文明成果丰富自己的文明,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示例二:图二和图四:两幅图反映出人类(欧
25、洲)对人类的主要活动区逐渐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图二反映出公元二世纪,欧洲人对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较广阔的的地区有了较多的了解,在此过程中,技术进步、丝绸之路的开通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当时欧洲人还不知道非洲的南端、美洲等地区。图四是1570年的世界地图,已经有了美洲,这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对人类主要活动区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地理知识进一步丰富,世界地图变得更加精确。随生产力的进步,人类活动能力不断提升,地理知识不断增加,世界地图日益准确。示例三:四幅地图。世界地图反映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四幅世界地图依次反映了古希腊时期、公元2世纪、15世纪晚期和16世纪晚期,欧洲人对世界的认知。古希腊时期,航海技
26、术水平较低,古希腊人的“世界”主要是地中海沿岸。公元2世纪,技术进步,使欧洲人对欧洲之外的北非、西亚、南亚也有了更多了解,世界范围扩大。15世纪晚期,欧洲人发现非洲南端好望角。1570年,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人对没有也有了了解。可见,随时代的发展,欧洲人“世界”观念的内容不断扩充,这也是人类生产力水平提升、活动能力日益增强的结果,反映了人类历史的不断进步。【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要求“图中的一幅或多幅拟定一个论题”,结合图一内容,米利都所绘地图范围,可以提出观点: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人观念中的世界就是地中海世界。说明:说明过程围绕地图涉及范围说明古希腊人所认为的世界范围及其形成原因。具体说
27、明如下:该图以地中海为中心,包括环绕地中海的欧洲、北非和小亚细亚,这是当时希腊人所了解的世界。凭当时的航海技术,希腊人主要在地中海沿岸活动,地理知识也受到限制,所以古希腊人的世界地图只有地中海沿岸,不可能出现未知地区。在与小亚细亚和北非的交往中,古希腊人吸收当地的文明成果丰富自己的文明,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15.材料 清代在官学制度上照袭前朝,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国子监在设施、制度与管理上较为完备,府州县学在各地的分布更为广泛,布局亦更为合理。清代官学集尊孔、科举、礼仪、养士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新旧递嬗之际,作为清代官学核心的国子监也不得不改办新式教育,先是在原有知识框架内增
28、设算学,终至完全按照新式学堂规制来办学,在南学开办新式学堂,由完全讲求中国传统之学的中央官学转而努力成为新式教育中的正式一员,但在新教育中已不具有其在传统教育中的尊崇地位。科举制度废除后,国子监并归学部,除原有礼仪职能仍予保留外,教育职能则完全归于新式学校。霍红伟清代官学在近代教育转型中的改制与变迁(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国子监发生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原因。【答案】(1)变化:教学内容从儒家经典变为近代科学;地位从中央官学变为新式教育中的一员;科举制废除后,国子监仅保留礼仪职能,不再有教育职能。(2)民族危机严重;传统教育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西学东渐;进
29、步人士和政府的推得动。【解析】【详解】(1)根据“新旧递嬗之际,作为清代官学核心的国子监也不得不改办新式教育”得出教学内容从儒家经典变为近代科学;根据“由完全讲求中国传统之学的中央官学转而努力成为新式教育中的正式一员”得出地位从中央官学变为新式教育中的一员;根据“国子监并归学部,除原有礼仪职能仍予保留外,教育职能则完全归于新式学校”得出科举制废除后,国子监仅保留礼仪职能,不再有教育职能。(2)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从民族危机严重、传统教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西学东渐的影响和进步人士与政府的推动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16.材料 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和文化传统受到诸多因素冲击
30、,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环境污染即公害问题从50年代开始便不断发生。因肥料工厂向海水投入含汞废水,导致多人食用海鱼后中毒的“水俣病”事件震惊世界。至70年代,水俣病、四日市哮喘病、骨疼病、阿贺野川水俣病“四大公害”案引起了日本政府的重视,采取了一些保护环境的对策,然而企业界为利润而推卸责任,使公害问题悬而未决。“老年人自杀、中年人蒸发、青年人犯罪”是日本当代社会问题的形象概括。青年人不能赡养老人,社会又采取低福利政策,使老年人生活和心理压力大,自杀率高;中年人常因压力大,而用离家出走的方式逃避生活的负担,犹如“蒸发”;青年人犯罪率超过成人犯罪,引发社会担忧。为此,日本政府通过发展教育、提高社
31、会福利、增进就业等方式加以努力,收获一定的效果。摘编自吴于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篇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日本社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战后日本政府针对社会问题做了哪些努力?对当代中国社会有何借鉴作用。【答案】(1)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养老保障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社会心理问题。原因:过度追求经济发展带来的弊端;企业财阀势力庞大,影响政府政策推行;社会竞争加大,福利保障不到位;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导致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重。(2)努力:发展教育;提高社会福利;增进就业;加强政府干预。借鉴作用: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发展
32、);既要发展物质文明,也要发展精神文明;重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提高环境保护质量,增加政府立法和监督;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政府要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养老保障法制化;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要齐头并进,缩小社会差距,增强社会责任感与认同感。【解析】【详解】(1)问题:根据材料“环境污染即公害问题从50年代开始便不断发生”可知,环境污染问题;根据材料“青年人不能赡养老人,社会又采取低福利政策,使老年人生活和心理压力大”可知,养老保障问题;根据材料“青年人犯罪率超过成人犯罪,引发社会担忧”可知,青少年犯罪问题;根据材料“中年人常因压力大,而用离家出走的方式逃避生活的负担,犹如蒸发”可知,社会心理问题。原因
33、:根据材料“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和文化传统受到诸多因素冲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在战后过度追求经济发展带来的弊端;根据材料“然而企业界为利润而推卸责任,使公害问题悬而未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企业财阀势力庞大,影响政府政策推行;根据材料“社会又采取低福利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加大,福利保障不到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日本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导致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重。(2)努力:根据材料“日本政府通过发展教育、提高社会福利、增进就业等方式加以努力,收获一定的效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采取了发展教育、提高社会福利、增进就业,加强政府干
34、预等努力。借鉴作用:开放性试题。从生态问题得出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另外可以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齐抓、以人为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立法、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等角度回答。17.材料 冯子材广东钦州(今广西钦州)人,晚清抗法名将,民族英雄。早年归曾国藩部下,曾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后帮办广西军务。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年近七旬的冯子材在镇南关合理部署防线,修筑长墙多次击退法军的进攻。后法军兵分三路来犯,情势危急之下,冯子材对将士们说:“要是法军再打入关内,我们有何面目见广东父老?一定要拼死把守关口!”清军士兵气势高涨,当地壮、瑶、白、彝、汉等各族人民和1000多名越南人民也赶来助战
35、,冯子材率各军乘胜追击,取得了重大胜利,史称“镇南关大捷”。法军的惨败导致了法国茹费理内阁的倒台,法国在政治上军事上都陷于混乱,形势对抗法斗争十分有利。但是,清廷的本意是求和,下诏停战,冯子材愤而请战不被批准,只得班师回国,越南人民夹道啼哭送行,冯子材也挥泪不能自已。据清史稿冯子材传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冯子材率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镇南关大捷”的历史意义。【答案】(1)原因:实战经验丰富,面对强敌合理布防(优越的军事才能);善于激励士气,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善于团结各民族、各国与西方侵略者作战。(2)历史意义: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交融;对
36、国际反殖民斗争起到了鼓舞作用;延续了清政府的统治,维护民生稳定;击退进攻的法军,致使法国内阁倒台,从根本上改变中法战争形势,维护边境安全,战后清政府国家意识增强。【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归曾国藩部下,曾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后帮办广西军务”“合理部署防线,修筑长墙多次击退法军的进攻”得出:实战经验丰富,面对强敌合理布防;根据材料“要是法军再打入关内,我们有何面目见广东父老?一定要拼死把守关口!”“清军士兵气势高涨”得出:善于激励士气,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根据材料“当地壮、瑶、白、彝、汉等各族人民和1000多名越南人民也赶来助战”得出:善于团结各民族、各国与西方侵略者作战。(2)根据材料“当地壮、瑶、白、彝、汉等各族人民和1000多名越南人民也赶来助战”得出: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交融;根据材料“法国在政治上军事上都陷于混乱,形势对抗法斗争十分有利”得出:对国际反殖民斗争起到了鼓舞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延续了清政府的统治,维护民生稳定;根据材料“率各军乘胜追击,取得了重大胜利,史称镇南关大捷”“法军的惨败导致了法国茹费理内阁的倒台”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击退进攻的法军,致使法国内阁倒台,从根本上改变中法战争形势,维护边境安全,战后清政府国家意识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