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提升作业 二十七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4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CO2产生后直接释放到细胞内液中B.组织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可以直接来源于血浆C.血浆渗透压主要通过血浆蛋白、Na+、Cl-维持D.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解析】选D。细胞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2.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相关内容()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
2、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解析】选B。根据题图所示,由构成,属于细胞外液。与可以相互渗透,只能向渗透,只能向渗透,则可推知为血浆,为淋巴,为组织液。组织液与细胞内液可以相互渗透,为细胞内液。3.(2016长沙模拟)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B.含有尿素、HC等化学成分C.组织液和淋巴可以相互渗透D.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有影响【解析】选C。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尿素、HC等物质由组织细胞经过细胞代谢后释放到组织液中,因此内环境中会有这些物质;组织液的一小部分
3、可以形成淋巴,淋巴最终回流到血浆中,不能返回再形成组织液;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其中的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4.内环境的稳态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图为人体内环境部分结构示意图,对该图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的3和5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氧气和养料及代谢废物主要是由3来运输的C.图中的3和5可以相互转化D.在3中的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解析】选C。图中3表示血浆,5表示组织液,人体的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氧气主要是通过红细胞运输的,不是通过血浆;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相互渗透;血浆中的蛋白质为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5.(2016青岛模拟)如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示
4、意图,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A.内产生的CO2,从生成场所到达至少穿过10层磷脂分子B.如果该组织为肝脏组织,则饥饿时A端比B端胰高血糖素浓度高,但葡萄糖浓度低C.通透性大于,从回收的大分子蛋白到达至少穿过4层生物膜D.存在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不会透过,所以抗体的运输不会是由到达,有些情况下可以由到达【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通过图示能够判断内环境三种成分:血浆、组织液、淋巴。【解析】选C。为细胞内液,为血浆,内产生的CO2,从生成场所到达需要经过2层线粒体膜、1层组织细胞膜、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共有5层生物膜,10层磷脂分子,A正确;饥饿时,血糖水平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使肝
5、糖原分解成葡萄糖,A端为进入端,所以A端比B端胰高血糖素浓度高,但葡萄糖浓度低,B正确;为毛细淋巴管壁,为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允许大分子通过,通透性大于,大分子蛋白从淋巴直接进入血浆,不经过生物膜,C错误;淋巴细胞位于淋巴和血浆中,组织液中没有;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正常情况下抗体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发生过敏反应时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可允许部分抗体通过,D正确。6.(2016信阳模拟)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 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
6、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解析】选A。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 NaCl溶液),钠离子主要保留在细胞外,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促使细胞内水分渗透出来,达到治疗的效果;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有利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不会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会增加细胞外液液体总量。【加固训练】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其原因是 ()A.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B.使体内增加水分C.使体内增加无机盐D.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解析】选A。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目的是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7.
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神经递质等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解析】选D。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这里的体液是细胞外液,即内环境;血浆的成分中有CO2;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间隙中的液体是组织液;大部分组织液能够被毛细血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少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时,机体达到稳态。8.如图表示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
8、、组织液和血浆B.细胞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是生物体的内环境C.甲、乙、丙和淋巴构成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维持丙的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解析】选C。图中甲表示细胞内液,乙表示组织液,丙表示血浆;细胞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是生物体的内环境;乙、丙和淋巴构成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维持丙的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如氯化钠)和蛋白质。【延伸探究】(1)比较甲、乙、丙中的CO2浓度大小。提示:甲乙丙。(2)CO2由甲运输到丙至少经过几层磷脂分子?提示:10层。线粒体膜(2层)、细胞膜(1层)、进入毛细血管壁(2层),共5层膜,10层磷脂分子。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
9、态范畴的是()A.细胞核中DNA含量相对稳定B.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C.血糖含量相对稳定D.血浆pH相对稳定【解析】选A。细胞核位于细胞内,DNA含量稳定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范畴;血浆渗透压稳定属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稳态;血糖含量相对稳定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的稳态;血浆pH相对稳定属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稳态。10.(2016太原模拟)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甲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进行细胞免疫B.若乙表示垂体,对其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只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丙可能是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运输到内
10、环境D.信息分子可以通过靶细胞上的受体影响细胞代谢【解析】选D。图中甲为B淋巴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应为体液免疫,A项错误。若乙表示垂体,对其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除了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外,还有甲状腺激素(反馈调节),B项错误。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运输到突触间隙,C项错误。信息分子可以通过靶细胞上的受体影响细胞代谢,D项正确。11.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寒冷时打寒战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C.接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增殖和分化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解析】选B。内环境稳态包括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11、的状态。寒冷时打寒战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地收缩产生热量维持体温恒定;接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清除抗原;饮水不足,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以维持渗透压平衡。出现肺水肿说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从而导致组织液含量增多,故说明内环境稳态被破坏。1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解析】选D。若毛细淋巴管阻塞,会使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增多,引起渗透压升高,从而使血浆中水分及细胞内液中水分更多地渗透到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
12、当乙酰胆碱受体受到的刺激传导到肌肉细胞内质网中时,内质网中的钙离子便释放到肌肉细胞质中,帮助肌丝完成收缩,如果肌肉细胞质内的钙离子本来就非常多,那么,乙酰胆碱受体的这种信号作用就被削弱了,从而导致肌丝收缩无力。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会引起过敏反应。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无机盐大量丢失,但不会导致体液中的蛋白质丢失。13.(2016鹤壁模拟)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消化、循环、呼吸等系统的共同参与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解析】
13、选B。内环境稳态是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受到破坏时,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会保持动态平衡;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共同参与;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14.(能力挑战题)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血浆pH的稳定主要与HC、P等离子有关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液等维持细胞内液、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无机盐分别是K+、N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建立血糖调节模型实验中,只有物理模型构
14、建A.B.C.D.【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1)渗透压、体温、酸碱度是内环境稳态的三项理化性质指标。(2)稳态是动态变化。【解析】选D。血浆pH的稳定主要与HC、HP等离子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K+在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消化、循环、呼吸、神经等系统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但调节能力有限。建立血糖调节模型实验中,模拟活动本身就是在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再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知识总结】血浆pH调节的过程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4分)15
15、.(14分)(2016郑州模拟)如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_(填标号),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填标号)。(2)如果该图为肝脏的局部结构模式图,则B端与A端的液体相比,明显增加的物质有_等。(3)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体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说明: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解析】(1)图中为细胞内液、为血浆、为组织液、为淋巴、为毛细血管壁。组织细胞与组织液、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物质交换;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2)图中箭头表示血流方向,由于组
16、织细胞代谢,B端流出的血液中含有较多的CO2、尿素等。(3)注意该概念图是根据内环境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来构建的。成熟红细胞将携带的氧气释放并扩散到其细胞外液即血浆中,血浆可以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而组织细胞又可直接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注意实线箭头表示O2,虚线箭头表示CO2。答案:(1)与、与(2)CO2、尿素(3)如下图所示:16.(14分)(2015海南高考)Na+在人体的内环境稳态维持和细胞兴奋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Na+和Cl-对维持血浆渗透压起重要作用,将红细胞放入0.9%的NaCl溶液中,细胞形态_(填“会”或“不会”)改变。(2)Na+可与_、_等无机负
17、离子共同存在于血浆中,一起参与缓冲物质的构成。人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_。(3)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主要是由于Na+_引起膜电位改变而产生的。当兴奋沿细胞膜传导时,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与受刺激点相同的_。【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和神经兴奋的有关知识。(1)0.9%的NaCl溶液与人的体液的渗透压相当,是等渗溶液,将红细胞放入0.9%的NaCl溶液中,水分进出平衡,细胞形态不会改变。(2)正常人血浆pH的范围是7.357.45。人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HP等无机负离子有关。(3)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内流,产生兴奋。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沿细胞膜传导时,整个细胞膜都会经
18、历与受刺激点相同的电位变化,形成动作电位。答案:(1)不会(2)HCHP7.357.45(3)内流电位变化17.(16分)(能力挑战题)下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虚线内总称为_,其中A代表_,B代表_,C代表_。(2)图中D、E系统的名称分别为_。(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_系统、_系统。(4)一般情况下,A与B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解析】(1)图中虚线内是内环境,其中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淋巴。(2)D是消化系统,E是泌尿系统。(3)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4)血浆与组织液的区别是血浆中含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答案:(1)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2)消化系统、泌尿系统(3)消化循环(4)A中含较多的蛋白质,B中一般含较少的蛋白质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