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东阳市南马高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这一时期“私学文化”产生的背景不包括A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形成 B分封制遭到破坏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D小农经济逐步产生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中说道:“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这些商品包括武器、纺织品、陶器、皮革制品、服装和酒等。另外,政府还完全控制了全体人民所需的基本商品的生产
2、和分配,如盐铁等。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因为朝廷官员能够利用他们的特权地位去操纵国家垄断商品来为个人牟利。”这段话揭示了中国A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B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D历代政治出现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3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
3、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4梁启超说过:“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材料中的“其书”最可能是下列哪本著作A李贽藏书 B黄宗羲明夷待访录C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D王夫之读通鉴论5恩格斯针对甲午中日战争曾预言:“它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的但却是逐渐的革命化,意味着大工业和铁路等等的发展使农业和农村工业之间的旧有联系瓦解”。此后符合预言中“革命化”含义的是A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初步发展 B辛亥革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爱国人士大力倡行“实业救国” D南京国民
4、政府深入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6下表是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资料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以下对此表的分析正确的是年代GkStK.Com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GkStK.Com其他收入高考试题库GkStK.Com总收入GkStK.Com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18493281779692342501001885307140392351714977081001911481016204416944451529696100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促使农业税比重大幅缩小工商杂税收入持续上升,成为清政府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外贸易发展促使关税增加
5、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并发展,带动工商杂税大幅度上升A B C D71928年,全国经济会议和全国财政会议相继召开。到1936年,中国关税收入6.36亿元,统税收入1.31亿元,盐税收入2.47亿元,中国财政总收入是1927年的15倍。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南京国民政府大力提倡使用国货运动B北洋军阀政府鼓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C南京国民政府制定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政策D英法为了加强团结废除了对华的关税条约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序言)中写道:“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下列对历史事
6、件的认识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B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是“欧风美雨”的产物C十月革命开创的社会主义是人类近代化的新模式D五四运动是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标志9中共中央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当时“组织起来”的具体措施是A实行土地改革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建立人民公社 D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0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编制
7、的。该表反映出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平均增长率 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消费水平农村8.9%城镇4.5%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11下表是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部分)。可以从此表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有年份总人口(万人)非农业人口(万人)城市化率()1950195755l966465391371061816.5516.42195819606599466207122101373ll 8.5020.7419781984962591034751523019
8、68615.8219.02l9852006104532129315210544207120.1432.53A1950-1957年城市化率低是因为抗美援朝战争造成大量人员的伤亡B1958-1960年城市化提高是因为大跃进运动在一定程度上的推动C1978-1984年城市化率降低是因为农村经济改革推动了城市劳动力向农村转移D1985-2006年城市化率的大幅度提高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成12阅读下列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工业比重图(下图),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列强侵略使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B一战期间重工业获得一定程度发展C大炼钢铁使轻工业比重有所下降 D有效政策使轻重工业比例趋于平衡13
9、民国时期,皖南徽州地区“书报之传递不易也,而新闻绝少货物之输运不便也,出者停滞,入者价贵”。江南铁路通车后,“一般民众往日之穿土布者,今日多改为洋布:往日之用自制器具者,今日多改为舶来品徽州,已变成了都市,徽州人一向守旧的思想,也因而起了划时代的变化。”上述材料说明铁路使徽州商品运输成本提高 市场上洋货流行 思想观念逐步解放 生活习惯日趋文明A B C D141876年,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这反映出A火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 B人们对火车持敌视态度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 D全体中国人已
10、普遍接受了工业文明15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A贸易通道的改变 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C世界市场的形成 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16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第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B第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家C第段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英国D第段说明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17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指出,“联邦政府被
11、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集军队和筹建舰队的专权。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联邦政府权力不受制约 B中央政府与地方分权而治C中央政府权威得到保障 D各州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18有人说: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其中“转变”的含义是A东方从属于西方格局的形成 B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受棉纺织厂管理改革的影响,曼彻斯特一家别针工场也对其生产模式进行改革,将原本由一名工人单独完成的制作工艺分成二十余道工序,致使别针的
12、产量增长。类似的工艺改革普遍发生在A16世纪中叶 B17世纪中叶 C18世纪中叶 D19世纪中叶20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 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 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2120世纪前期,一位美国总统说:“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材料中的“战争”是指A北美独立战争 B美国内战 C罗斯福新政 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22第二次世界大
13、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下表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 所有者年份政府和公共机关法人金融机关其他国内法人外国法人个人其他1950年3.212.611061.311.91960年0.223.117.81.146.311.51969年0.332.221.33.240.12.9对其解读有误的是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D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23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
14、学者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24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有关材料中的“他的经济改革”不正确的是A以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B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C地方权力有所扩大 D推行“新经济体制”,以工业改革为重点25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
15、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这反映了A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包纳金融等更全面的全球化模式B发展中国家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C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二、非选择题(50分)26(13分)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一直追求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于中国现代化历程是始于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还是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观点,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1)你认为中国现代化开始于哪一时期?你的依据是什么?(2分)材料二: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
16、政治体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之三分之二以上可弹劾之”。它还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自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的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2)根据材料,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进步性。史料研习是历史研究的一项重要技能,分清原始史料、史料解释、历史评价等三类内容在历史研究中很有必要,请按这三类标准对材料中数字序号标示的内容进行分类。(5分)材料三:1933年7月申报月刊在创刊周年纪念之际发行特大号,刊出“中国现代化问题号”特辑。针对这一问题,编者
17、明确写道:“须知今后中国,再不赶快顺着现代化的方向进展,不特无以足兵,抑且无以足食”。当时各种现代化思想相互碰撞,其中以热谈苏联和社会主义、探讨苏联“一五计划”成功原因以及表达对其向往的较为醒目。 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3)材料表明,1933年对现代化的讨论出现新的倾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倾向的世界原因。(2分)材料四:对于中国现代化探索道路问题,毛泽东很早就有思考,在1937年6月24日的一次谈话中,明确谈到我们的结论是:中国可以避免资本主义而直接实现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1985年第1期(4)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的角度谈谈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避免资本主义而直接实现社会主义的”。(
18、4分)27(12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中国城市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不同的时期,都打上了时代烙印,也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进程。请据下列材料,在问题的指引下,探究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材料一:宋朝时期,城市开始大规模出现,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其中具有百万人口的城市就有两个,汴京和临安。宋朝人口超过20万的城市有6个,宋朝10万户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10几个增加到46个。在宋代,逐渐打破了坊市格局,街道上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北宋开封已经有6400多家大中型工商业者,80009000家小商小贩。宋代新兴的市民阶层的诞生,安逸的生活使宋人消费意识浓烈,酒楼、茶坊适应商业
19、大潮,如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渴望生活在宋朝(1)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城市发展呈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材料二: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早期,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整体发展缓慢,但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大多数地区则完全处在城市化的进程之外。(2)分析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早期,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不平衡对民主革命产生的主要影响。(3分)材料三:19531977年中国的人口迁移(估计)时期流向人数(百万)万)19531961农村至城市39.2419611977城市青年上山下乡67.25摘自薛风旋著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3)上表人口迁移反
20、映了19531977年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什么状况?试分析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4分)(4)综上所述,城市化的发展在本质上反映了什么问题?(1分)28(13分)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改变着整个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科技与生活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泰坦尼克号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比如航行过程中不断传输的电报,是利用电流交替地通电和切断产生不同的信号,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目的的新工具;再比如船上的电话、电灯、无线电通讯,都让航海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船和船,船和陆地之间不再遥远。泰坦尼克号在撞上冰山后,就曾利用无线电讯息向周围船只求救。纪念泰坦尼克号遇难100周年材料二:科技与扩张“新
21、帝国主义”一词是颇有道理的,因为这种19世纪后期的欧洲扩张就它对殖民地和附属地的影响而言,完全是前所未有的。虽然罗马通过掠夺、通过收集主要以粮食为形式的贡物,简单、直接地剥削其殖民地,但是,它的剥削并不特别地影响殖民地的经济生活和结构。殖民地继续以与过去相同的方式生产几乎同样的粮食和手工艺品。将这种帝国主义与后来侵扰并改造整块整块大陆的那种帝国主义相比,就象将一把铲子与一台蒸汽挖掘机相比。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科技与全球化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指导之下。赵英技
22、术演进与全球化(1)写出材料一中在“泰坦尼克”上所体现的科技成果,并简述其对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4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两种“帝国主义”的区别,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改造整块大陆”这一论断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体现。(5分)(3)材料三中反映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因素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三,谈谈科技对社会发展的认识。(4分)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23、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材料三: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必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材料四:夫治天卞犹曳大木焉,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其实质是什么?(2分
24、)(2)材料二又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与材料一相比有何进步性?(2分)(3)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的基本政治观点。这一主张有何迸步性?(2分)(4)据材料四概括黄宗羲提出的限制君权的具体办法。(3分)(5)材料三、四与材料一相比,政治思想有何变化?导致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3分)27(1)经济功能增强;城市规模大,人口多;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政府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和场所。(3分)原因:商品经济繁荣;政府政策的支持。(1分)(2)影响: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1分)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一方面成为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使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2分)(3)城市化进程由发展到“停滞”。(1分)发展原因:一五计划的实施;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和“大跃进”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2分)停滞原因:国民经济调整;“文革”的影响。(1分)(4)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1分)认识:科技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成为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和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化的工具,加大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4分)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