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十 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作业(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6747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十 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作业(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十 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作业(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十 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作业(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十 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作业(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十 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作业(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十 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作业(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十 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作业(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十 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作业(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十 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1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K、血红蛋白、淋巴因子B唾液淀粉酶、溶菌酶、抗利尿激素CCO2、维生素、尿素DCa2、载体蛋白、乙酰胆碱解析:内环境中含有多种离子、血浆蛋白、抗体、淋巴因子、葡萄糖、维生素、激素、O2、CO2及各种代谢废物等成分;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唾液淀粉酶分泌到消化道内,二者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是内环境的成分;乙酰胆碱属于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可通过胞吐释放到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答案:C2稳态是生命系统的特征,也是机体存活的条件,它让每一个细胞分享,又靠所有细胞共建。下列与机体稳态有关的表述,错误

2、的是()A神经系统在机体保持协调与稳定过程中扮演了主要角色BCO2是机体代谢产物,需及时排出体外,不参与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C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机体稳态的调节系统D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解析:在机体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所以神经系统在机体保持协调与稳定过程中扮演了主要角色,A正确;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调节机体的呼吸频率,B错误;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机体稳态的调节系统,C正确;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D正确。答案:B3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液调节的信号是化学物质,神经调节的信号就是神经

3、冲动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作用解析:神经调节的信号有电信号也有化学信号,A错误;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正确;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C正确;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其中以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为辅,D正确。答案:A4小明在寒冷的冬季,没吃早饭就去学校,结果出现面色苍白、全身颤抖等症状。关于此生理反应的表述,不合理的是()A此时内环境中丙酮酸氧化分解为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B全

4、身颤抖是因为骨骼肌收缩以加速热量产生C此时小明同学体内血糖含量有所下降,细胞产热不足D小明面色苍白的原因是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解析: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内,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全身颤抖是因为骨骼肌战栗以增加热量引起的,B正确;小明同学没吃早饭,此时体内血糖偏低,细胞产热不足,C正确;小明面色苍白的原因是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D正确。答案:A5半乳糖凝集素3(Gal3)是某种吞噬细胞合成分泌的糖蛋白,可与胰岛素竞争结合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研究发现,某些患糖尿病的实验小鼠血浆中Gal3水平过高。据此推测,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吞噬细胞分泌Gal3时需载体蛋白协助并消耗AT

5、PBGal3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C该实验小鼠胰岛B细胞不能正常合成分泌胰岛素D抑制Gal3基因表达能缓解该实验小鼠的糖尿病症状解析:Gal3的本质是糖蛋白,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出细胞,不需要载体的协助,A错误;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Gal3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胰岛素不能与受体结合,则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B错误;该实验小鼠胰岛B细胞可以正常合成分泌胰岛素,只是不能正常的与受体结合,从而不能正常的发挥作用,C错误;抑制Gal3基因表达,则不能合成与分泌Gal3,胰岛素可以与受体正常结合,从而能缓解该实验小鼠的糖尿病症状,D正确。答案:D6研究人员构建了用特定光

6、束控制脑部神经元X激活的小鼠模型,以考察X神经元对体内水分平衡的作用。当用特定光束照射X神经元时,小鼠的舔水次数明显增加。为进一步探究光刺激下小鼠的舔水行为是否和口渴程度有关,设计了如下表实验,测定在“光刺激”和“测量前48 h限水”情况下三组小鼠15 min内的舔水次数,结果为实验组实验组对照组。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测量前48 h限水光刺激注:“”表示不处理,“”表示处理A神经元X应位于下丘脑,上述过程的调节方式是体液调节B光刺激神经元X一段时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可能减少C实验组小鼠的舔水行为与口渴程度有关D光刺激激活X神经元所诱导的过度饮水行为可能与口渴程度无关解析:

7、调节尿量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分泌抗利尿激素的是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故神经元X应位于下丘脑,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A错误;由实验结果可知,特定光束刺激神经元X一段时间后,小鼠舔水次数明显增加,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使抗利尿激素减少,B正确;实验组测量前48 h限水,舔水次数高于对照组,说明测量前限水的小鼠舔水行为与口渴程度有关,C正确;实验组测量前不限水,光刺激舔水次数高于测量前48 h限水的实验组与对照组,说明光刺激诱导的小鼠过度饮水行为与口渴程度无关,D正确。答案:A7如图为人体血糖、体温和水盐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途径可参与血糖调节,神经元的轴突末梢

8、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细胞B途径可参与体温调节,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C途径属于水盐平衡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激素D是抗利尿激素D激素 A、C、D 都能定向运输到靶细胞和靶器官起作用解析:途径是血糖升高时,通过相关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合成分泌胰岛素,参与血糖的调节过程,神经元的轴突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A正确;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的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进一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错误;抗利尿激素D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由垂体释放,参与水盐平衡调节,C错误;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

9、全身各处,只是定向的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D错误。答案:A8研究发现,人体内一类调节性T细胞能表达出转录调节因子FOXP3,可以调控其他多种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FOXP3可能在免疫细胞的细胞核内发挥作用BFOXP3基因突变可能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失调C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导致癌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免疫DFOXP3基因只存在于调节性T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中解析:根据题意可知,FOXP3属于转录调节因子,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因此可以确定FOXP3可能在免疫细胞的细胞核内发挥作用,A项正确;FOXP3可以调控其他多种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因此FOXP3基因突变可能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失

10、调,B项正确;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导致癌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免疫,C项正确;FOXP3基因存在于所有体细胞中,只是在调节性T细胞中选择性表达,D项错误。答案:D9早在19世纪末有医生发现,癌症患者手术后意外感染酿脓链球菌,其免疫功能增强、存活时间延长,从而开启了 “癌症免疫疗法”的大门。“癌症免疫疗法”是指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来抗击癌细胞的疗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患者免疫功能增强是因为酿脓链球菌侵入癌细胞使其裂解死亡B酿脓链球菌激活患者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消灭癌细胞C癌症免疫疗法主要是通过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来杀死癌细胞D癌症免疫疗法通过改变癌细胞的遗传信息来达到治疗目的解析:患者免疫功能

11、增强是因为酿脓链球菌侵入导致免疫功能增强,效应T细胞攻击癌细胞,A错误;酿脓链球菌激活患者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消灭癌细胞,B错误;由题意可知,癌症免疫疗法主要是通过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来杀死癌细胞,C正确;癌症免疫疗法通过直接杀死癌细胞来达到治疗目的,D错误。答案:C10已知新型冠状病毒在人群中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人感染该病毒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会发挥免疫功能来消灭该病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能产生抗体或淋巴因子的细胞都能对该病毒进行识别B人体内的吞噬细胞能特异性吞噬新型冠状病毒,依赖于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C人体内的新型冠状病毒无论是否侵入细胞,都

12、可以与抗体结合并被清除D人体免疫系统能够消灭机体内的新型冠状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解析: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能产生抗体或淋巴因子的细胞为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其中浆细胞不能识别病毒,A错误;吞噬细胞可以识别并吞噬病原体,但是不能特异性识别,B错误;抗体只能结合细胞外的病毒,不能进入到细胞内,C错误;人体免疫系统能够消灭机体内的新型冠状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D正确。答案:D11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的神经元分泌的突触核蛋白往往异常纤维化成斑块状,该蛋白会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刺激T细胞增殖分化攻击分泌该蛋白的神经元,大脑皮层运动神经中枢在神经元受攻击后,分泌的多巴胺减少,造成

13、患者肌细胞张力增加,出现震颤、僵硬等症状。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异常纤维化的突触核蛋白作为抗原可引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B患者通过体液免疫产生抗体,使产生该蛋白的神经元受到损伤C多巴胺能与肌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改变D产生该异常蛋白的神经元受到免疫攻击属于自身免疫病解析:异常纤维化的突触核蛋白能够引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说明其为抗原,A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患者体内T细胞增殖分化,对分泌突触核蛋白的神经元进行攻击,该过程属于细胞免疫,B错误;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能与肌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改变,引起膜电位的变化,C正确;免疫系统将自身的神经元

14、当成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神经元损伤,属于自身免疫病,D正确。答案:B12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组别处理方式检测结果实验组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对照组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B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

15、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解析:实验证明M细胞为吞噬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使之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A正确;据表格分析,经M(吞噬)细胞刺激后部分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杀伤肺癌细胞,B正确;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会产生淋巴因子,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C正确;本实验不涉及体液免疫,只有细胞免疫,细胞免疫过程中不会产生免疫球蛋白抗体,D错误。答案:D13体温调节的调定点假说认为,视前区下丘脑(PO/AH)的热敏神经元与冷敏神经元起着调定点的作用。当流经PO/AH的血液温度超过37 时,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引起机体散热加快,产热减少;当流经PO/AH的血液温度低于3

16、7 时,则相反。请回答下列问题:(1)机体散热的主要途径有_。(2)乙酰胆碱(Ach)等神经递质能参与体温调节。Ach作用于下丘脑后,最终引起_等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速率加快。(3)受病原体感染后,机体产生的IL1、TNF等内源性致热物质会引起机体发热。这些物质可能在PO/AH区增加了_的放电频率,机体_,从而使体温升高。解析:(1)机体散热的主要途径有汗液蒸发和皮肤毛细血管的舒张。(2)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可促进物质氧化分解,使产热增加,所以Ach作用于下丘脑后,最终引起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速率加快。(3)受病原体感染后,机体产生的IL1、TNF等

17、内源性致热物质会引起机体发热。由于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可引起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所以这些物质可能在PO/AH区增加了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使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变慢,从而使体温升高。答案:(1)汗液蒸发和皮肤毛细血管的舒张(2)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3)冷敏神经元产热增多、散热变慢(或产热量大于散热量)14SIADH综合征也称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增多,从而导致水潴留以及稀释性低钠血症等有关临床表现的综合征。请回答下列问题:(1)ADH是调节机体水盐平衡的重要激素,在_(填器官)内合成。正常情况下,能引起ADH分泌量增

18、加的有效生理刺激是_,ADH分泌的调节属于_(填“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或“神经体液调节”)。(2)抽取患者血液可以检测抗利尿激素水平的依据是_。(3)药物是引起SIADH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同药物引起SIADH的机制也不相同,有研究表明三环类抗抑郁剂(如酰胺咪嗪)可刺激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进而引起SIADH。现以家兔为实验材料对该研究结果进行验证,请写出简单的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解析:(1)抗利尿激素(ADH)是由下丘脑合成的;当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会感受到刺激,并引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2)因激素(抗利尿激素)是由内分泌腺产生,弥

19、散到体液中,并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的特点,故抽取患者血液可以检测抗利尿激素水平。(3)为验证“三环类抗抑郁剂(如酰胺咪嗪)可刺激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进而引起SIADH”,则实验的自变量为三环类抗抑郁剂的有无,因变量为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实验设计应遵循无关变量一致等原则,故可设计实验如下:实验思路:取生理状况相同的家兔若干,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注射适量的三环类抗抑郁剂溶液,乙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测定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预期结果:甲组抗利尿激素水平偏高,乙组正常。答案:(1)下丘脑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神经调节(2)激素由内分泌腺产生,弥散到体液中,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3)实验

20、思路:取生理状况相同的家兔若干,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注射适量的三环类抗抑郁剂溶液,乙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测定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预期结果:甲组抗利尿激素水平偏高,乙组正常。15甲型流感病毒(IAV)是一种会感染人和动物并引发严重呼吸道疾病的病毒。为寻找防控IAV的新思路,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了高脂肪低糖类(KD)的饮食对抵御IAV感染的效果。研究人员用不同的饲料喂养小鼠,7天后再用一定浓度的IAV感染小鼠。统计小鼠的生存率,以及效应T细胞和T细胞(一种新型T细胞)的相对数量,结果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请回答问题:(1)实验组小鼠应用_饲料饲喂。分析图1结果显示

21、_,说明实验组饮食方案可以增强小鼠抵御IAV感染的能力。由图2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效应T细胞的数量_,而T细胞的数量_。(2)研究人员推测,T细胞在KD饮食增强小鼠抵御IAV感染能力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已知A基因是决定T细胞分化成功的关键基因,为了验证该推测,科研人员构建了A基因敲除小鼠,继续进行实验。请写出简要的实验设计思路和预期结果。(3)小鼠肺部黏液能捕获病毒,抵御感染。科研人员发现,(1)中实验组小鼠肺部黏液生成细胞数目高于对照组,而KD饮食的A基因敲除小鼠的检测结果与(1)的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综合上述实验结果,推测KD饮食增强小鼠抵御IAV感染的机理是_。解析:(1)该实验是研

22、究高脂肪低糖类(KD)的饮食对抵御IAV感染的效果,实验的自变量是饮食是否含高脂肪低糖类(KD),所以实验组小鼠应用高脂肪低糖类(KD)饲料饲喂。分析图1结果显示,IAV感染3天后,实验组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饮食方案可以增强小鼠抵御IAV感染的能力。由图2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效应T细胞的数量无明显变化,而T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加。(2)为了验证A基因是决定T细胞分化成功的关键基因,实验的自变量是小鼠种类,即A基因敲除小鼠和普通小鼠;因变量是小鼠生存率;而KD饮食是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实验设计的思路为:取若干A基因敲除小鼠(甲组)和若干普通小鼠(乙组),都用(等量)高脂肪低

23、糖类(KD)饲料饲喂,饲喂7天后再用一定浓度的IAV感染两组小鼠,定期统计两组小鼠的生存率。因为A基因是决定T细胞分化成功的关键基因,如果T细胞增强了小鼠抵御IAV感染的能力,实验预期的结果为:甲组小鼠的生存率显著低于乙组。(3)题图(1)中实验组小鼠肺部黏液生成细胞数目高于对照组,而KD饮食的A基因敲除小鼠的检测结果与(1)的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说明KD是通过诱导T细胞数量增多,从而诱导肺部黏液生成细胞的增殖,产生更多的黏液捕获病毒,以此增强小鼠抵御IAV感染的能力。答案:(1)高脂肪低糖类(KD)IAV感染3天(一段时间)后,实验组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显著增加(2)实验设计思路:取若干A基因敲除小鼠(甲组)和若干普通小鼠(乙组),都用(等量)高脂肪低糖类(KD)饲料饲喂,饲喂7天后再用一定浓度的IAV感染两组小鼠,定期统计两组小鼠的生存率。实验预期结果:甲组小鼠的生存率显著低于乙组。(3)KD通过(诱导A基因的表达)诱导使T细胞数量增多,从而诱导肺部黏液生成细胞的增殖,产生更多的黏液捕获病毒,以此增强小鼠抵御IAV感染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