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212KB ,
资源ID:36671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6671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月期末热身考试试题.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月期末热身考试试题.doc

1、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月期末热身考试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2分,共48分)1在商代早期甲骨卜辞中,“帝”的卜辞较多,其含义往往指“天神”。到商朝末期,“宗”类卜辞的增加,“帝”逐渐消失,“帝”成为先王的祭称。这反映了A.宗教祭祀仪式简化 B. 天人合一理论成型 C. 宗法嫡庶关系确立 D.人的主体意识增强2.王惠岩、张创新著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周代这种自上而下的分封制,造成了比夏、商二代更为统一的国家,权力更为集中。”这可以表明A国家统

2、一必须借助分封制 B. 分封制加强了专制王权C. 从夏至周中央权力在加强 D. 西周是统一国家的开端3.左传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无适:没有嫡子)这段记载反映出A.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 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方式解决继承问题C.周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 D.贤德是宗法制下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4下表中所列言论,其共同的着眼点是言论作者出处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柳宗元封建论三代至秦,浑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张居正杂

3、著三代至秦A秦国奠定霸业 B秦朝制度创新 C秦朝速亡原因 D始皇个人品行5.两汉时的察举制,地方官推举人才主要参考乡闾评议;魏晋时九品中正制由中正官品评人才等级,中正官须为中央任职的官员;隋唐以来科举制选官由中央部门主持,有时皇帝还亲自参与人才的选考。上述材料所述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反映了A才学成为选官的唯一标准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官员选拔的标准完全不同 D科研人才大量涌现6.孙中山在与刘成禹对话中写道:“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结合所学,关于科举制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举制以官举士,破除世家

4、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B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相对公平公正 C明清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D科举制有利于扩大官吏来源,促进重学风气的形成7.中国古代王朝为加强对封建官僚的监督,建立了相对独立于行政系统的监察系统,在中央和地方均设置监察官。下列负有监察职能的官职是A御史大夫、刺史 B三司使、刺史 C监御史、枢密使 D御史大夫、节度使8.“在中枢系统中,内阁有票拟权,司礼监有批朱权,是内外相维的双轨制。双方权力的大小,又是以皇帝的向背为转移而互相成比,因此,他们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相维相济,而只能有对权力的激烈争夺。皇帝宠信司礼时,司礼尽夺内阁权力;否则就是权相出现。”材料旨在说明A宦官参政妨碍相权

5、是导致明朝政治黑暗的重要原因B明朝内阁制度是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式的新变化C明朝内阁与司礼监太监相互牵制争权夺利现象严重D内阁和司礼监的设置调整是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产物9.1841年12月,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亚当斯发表演说指出:“(鸦片)战争的原因是磕头,他认为中英外交礼仪的争执导致了战争。这一看法A揭示了战争的根源 B. 忽视中西文化差异 C. 掩饰了战争的侵略性 D.渲染了冲突的必然性10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曾写道:“这是一场悲壮的斗争。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因此,他

6、们悲壮的事业中又有着一种历史的悲哀。”材料中这场“悲壮的斗争”是指A虎门销烟 B三元里抗英 C太平天国运动 D反割台斗争11. 甲午战争时,日本以“文野战争”之名,举国之力上下整体动员起来对中国作战。而黄海战后,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李鸿章说:“以北洋一隅之力,博倭人全国之师。”郭嵩焘也说:“中国官民之势,悬隔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这反映出A. 日本己经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B. 中日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备战上C. 中国缺乏现代民族国家意识 D. 洋务运动未能实现中国的富强民主12. 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

7、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从1909年起,美国将庚子赔款的“退款”用于办学。可见美国资助中国留美学生的目的是A. 推动中国教育发展 B树立其主持正义的国家形象C. 建立中美友好关系 D培养中国精英控制中国发展13中国共产党“一大”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二大”将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影响这一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B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帮助C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D中国共产党对国情认识的深化14右面漫画作品名为革命歌声

8、。漫画中一农民正手举锄头“锄”向帝国主义和军阀;帝国主义吓得趴在地上,军阀倒在他身上作惊恐状。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义和团运动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15.1928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以孔子与现代思想自由原则及三民主义相违背为由,取消国家祭孔。1934年,国民政府将8月27日孔子诞辰定为“国定纪念日”,举行盛大纪念典礼;1939年,将孔子诞辰日定为教师节。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战时教育亦为国本 B时局紧张凝聚人心 C缓和矛盾转移视线 D国民政府消极抗日16某历史档案馆记载:“中国共产党及各地根据地政权承认国民政府颁布的宪法法律的效力,根据地的法令以上述宪法法律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并根据各

9、根据地的特殊情形予以制定。”材料表明A民族矛盾推动中共政策调整 B中共坚持“工农武装割据”道路C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国民党强化一党独裁专制统治17.以下是某位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到的图片,他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刘永福 邓世昌 张自忠A.近代中国的制度革新 B.近代中国维护主权的斗争C.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D.近代中国的反封建斗争史18下表为1949年美国时代周刊有关中国的政治类报道的倾向性统计表,这主要反映出期目标题主要内容倾向性1949110Sugar- Coated Poison蒋介石期待和平1949110NOW that the Kettle IS Ours共产党将进入北

10、平,如何治理北平19491 24High-Flying Terms在和平解决北平问题上,共产党设定期限1949418City of Victory国共两党和谈失败19494 25Ultimatum共产党放弃和平,选择战争1949627Window-Drcssing共产党推行民主政治1949718A Few Truths美国对蒋介石失去信心(注:对国民党正面报道;对共产党负面报道;对共产党正面报道)A美国对蒋介石逐渐丧失信心 B解放战争胜利开展C意识形态影响报道的客观性 D美国放弃扶蒋反共19古希腊人常在重大场合及庆典活动中举行竞技比赛以展示男性的力量和勇气,优胜者将获得橄榄枝花冠并彰显父辈和城

11、邦的荣耀,他们会获得城邦人民的敬重、塑立雕像和唱颂赞歌。这表明A竞技精神是人文主义的体现 B成年男性公民是民主的基石C公共活动能够凝聚城邦力量 D英雄人物塑造源于竞技比赛20. 西方文明史称:“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梭伦在改革中引入的“民主原则”体现在A. 颁布“解负令” B. 组成“四百人会议” C. 实施陶片放逐法 D. 成立十将军委员会21观察下表,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点是第一表传唤内容一、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三、如被告

12、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四、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以充任。六、如当事人不能和解,则双方应于午前到广场或会议厅进行诉讼,由长官审理。A内容相当广泛,阶级性强 B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C条文比较明晰,实用性强 D贵族可以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22PJ马歇尔曾指出:“尽管公众舆论的力量非常强大,但是根据1832年改革法前后代表制度的性质,光是人数不能在下院变成票数。”PJ马歇尔的话表明,当时英国A君主立宪制度逐渐完善B人民享有比较充分的权利C实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D贵族及资本家掌控议会23 有人说,美国“这些

13、分立的机构,以精心创造的牵制与平衡的方式相互钳制,任何一个机构若得不到另外一些机构的支持和认可,就不能有效地行动”。据此推断,美国的政治体制A.影响了行政效率 B.贯彻了联邦制原则 C.削弱了中央集权 D.具有人民民主色彩241807年普鲁士王国所有城市规程规定:国家只保留对各城市的最高监督权和司法权,其余权力归城市所有。但因反对势力强大,规定成一纸空文。在法国“二月革命”影响下,德国爆发革命并通过1849年宪法,内容涉及联邦制、议会制等。但普鲁士国王不合作,宪法流产。1871年德国宪法通过,实行君主立宪制,但保留专制色彩。德国60余年的探索充分体现A法德两国合作源远流长 B工业革命保障政治发

14、展 C启蒙运动促进政治变革 D政治民主化具有艰难性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52分,其中25题24分,26题28分)25(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

15、飞跃。摘编自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此变化的政治原因。( 8分)材料二 天安门就像一位沧桑的历史老人,它目睹了近代中国人追求民族复兴的奋斗历程。1912年天安门城楼见证了最后一次“金凤颁诏”,宣统退位。1919年的天安门广场人群汹涌,“还我青岛”的呼声惊醒国民。1949年的天安门欢呼一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传遍神州。(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民主革命历程中的哪三个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各自具有怎样的里程碑意义?(9分)材料三 抗日战争胜利大事记(部分) 1941年 1

16、2月 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 1942年 1月 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 1944年 3月 中国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1945年 4月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 5月 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7月 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8月 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反攻。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 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 10月 台湾光复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族

17、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并概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7分) 26.(28分)法律乃人类秩序的规则,法治乃当世共通理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法律是可以移植的,人类社会很早就开始通过移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来建立自己的社会秩序,法律移植也一直被当作促进社会变革的最直接、最有效率的工具。立法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在立法过程中对其他国家相关规则的考察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早在古罗马时代,罗马的立法者在立法之前也总是要派代表去其他城邦考察。从历史发展来看,欧洲国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对罗马法研究和移植的热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从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27年,罗马法体

18、系发展的主要历程,概括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的重要地位。(10分) 材料二 从19世纪后半叶起,亚洲国家开始移植西方法律,比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更多地表现为接受外来规则和本土习惯法的融合,从而呈现出法律的现代化特色。 材料一、二均摘自信春鹰主编全球化与多元法律文化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例,概括其“移植西方法律”“接受外来规则”的相关内容。(6分)材料三 任何一部宪法都是一个内在矛盾的体系,而宪政的意义就在于将诸多矛盾统一起来,并通过宪法解释、宪法诉讼等措施,在宪政体制内遮蔽或化解。摘编自翟志勇八二宪法的生成与结构(3)根据材料并结合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史实(至少两例

19、),概括并论证材料阐述的观点。(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南山中学2020年高一上期末热身考试 历史试题 答案解析1.【答案】D 【解析】“宗”代表着祖先,它的数量增多表明对祖先更为重视,“帝”成为先王的祭称说明对人的重视程度更大,因此本题选D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祭祀仪式的问题;B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强调天人合一的内容;C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说到嫡庶尊卑的问题。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A项表述错误,排除。根据题目中“比夏、商二代更为统一的国家”,而且西周时期没有加强专制王权,可知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周代这种自上而下的分封制权力更为集中”

20、可知C项正确;D项所述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3.【答案】C【解析】材料大意是周王没有嫡子,就立庶出长子为王位继承;如果王子年龄相同,就以德行好坏为依据选择继承人,若道德好坏没有大的差异,则以占卜结果为准,由此不难看出周代宗法制有一套比较完整周密的规则,故答案选C项。4.【答案】B 【解析】题干表格中“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表明司马迁赞扬秦朝的法律制度,“公天下之端自秦始”表明柳宗元赞扬秦朝所开创的郡县制,“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表明张居正赞扬秦朝所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据此可知,表格中的三个史料的着眼点是秦朝所进行的制度创新,故选B项;题干表格中的三个史

21、料赞扬的是秦朝,而不是秦国,排除A项;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在于秦法的严苛,而该内容在题干表格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在题干表格中的三个史料中没有涉及秦始皇的个人品行问题,排除D项。 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两汉时的察举制主要参考乡闾评议;魏晋时九品中正制中正官须为中央任职的官员;隋唐以来科举制选官由中央部门主持”可知古代中央对选官制度的控制权逐渐加强,故B项正确;才学并不是唯一标准,过于绝对化,排除A项;古代选官制度虽有变化,但也并非完全不同,都是由中央任命官员来负责,排除C项;古代选官制度是为政治服务,并不是培养科研人才,排除D项。6.【答案】A【解析】科举制不是以官举士,而是分科考

22、试取士,A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项;题干中“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有利于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相对公平公正,扩大官吏来源,激发向学风气,明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扼杀创新精神,所以BCD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干要求。7.【答案】A【解析】御史大夫始设于秦朝,负责监察百官,刺史始设于汉朝,为地方的监察官,故选A项;三司使是始设于后唐并被宋朝沿用的主管财政的官员,不负有监察职能,排除B项;监御史是秦朝郡的长官,负责监察,但枢密使始设于唐后期,在不同朝代的职责不尽相同,但并不负有监察职能,排除C项;节度使是唐朝地方官员,掌管军政大权,

23、但并不负有监察职能,排除D项。8.【答案】D 【解析】材料“双方权力的大小,又是以皇帝的向背为转移而互相成比”“皇帝宠信司礼时,司礼尽夺内阁权力;否则就是权相出现”说明内阁和司礼监的权力均来源于皇帝,即内阁和司礼监的设置调整是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产物,故选D项;君主专制的强化是导致明朝政治黑暗的重要原因,排除A项。内阁制度体现的是君主专制的强化,并非政治形式的新变化,排除B项;据材料“他们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相维相济”可知,“相互牵制”说法片面,排除C项。 9.【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出鸦片战争是由于礼仪外交的争端而导致的,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性质,故C正确。材料认为鸦片战争的原因是礼仪外交的争

24、端,没有揭示出战争的根源,战争的根源是英国工业革命要打开中国市场,排除A;材料说到了战争的原因是礼仪外交的争端,没有忽略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排除B;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战争是必然的,排除D。故选C。10【答案】C 【解析】题目中“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反映的是太平天国利用拜上帝教发动起义,“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体现了太平天国要求推翻清政府反封建的积极作用,同时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使他们无法提出符合时代潮流的政治纲领,太平天国运动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虎门销烟并没有借助宗教同时没有反封建的作用,故A项错误;三元里抗英是近代第一次群众自发的反侵略斗争,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反

25、割台斗争同样没有借助宗教也没有反封建的作用,故D项错误。 11.【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材料“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中国官民之势,隔悬太甚”,“日本以“文野战争”之名,举国之力上下整体动员起来对中国作战”“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反映了中日两国在对外战争上有不同的表现,从而说明了两国民族意识的不同,中国还没有形成近代的民族意识,社会政治还是一盘散沙的状态。中日军事装备虽然相差不多,但实质差异在制度、观念和民众状态,故C项正确。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强国是在一战后,排除A项;B项与题意不符;D项从题干中体现不出来。12.【答案】D 【解析】A项

26、是美国资助中国留美学生的客观影响,故A项错误;B项不是美国资助中国留美学生的目的,故B项错误;C项不是美国资助中国留美学生的目的,故C项错误;通过资助中国留美学生,美国向其灌输自己的思想文化,培养中国精英控制中国发展,使美国“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故D项正确。13.【答案】D【解析】据材料“一大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中国共产党二大将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情况可知“二大”的目标更符合当时的国情,故选D项;“二大”召开时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

27、党的帮助属于外因不是主要因素,排除B项;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是1924年,二大召开于1922年,排除C项。14 【答案】D【解析】由材料“农民正手举锄头锄向帝国主义和军阀;帝国主义吓得趴在地上,军阀倒在他身上作惊恐状”可知为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故选D项;义和团运动是反帝爱国运动,当时没有军阀,排除A项;辛亥革命没有反军阀,也没有直接把斗争矛头对准帝国主义,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农民,五四运动由青年学生发起,工人广泛参与,排除C项。1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取消国家祭孔”“举行盛大纪念典礼”“将孔子诞辰日定为教师节”等关键信息可知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对孔子诞辰的重

28、视是为了在抗日战争时期能够凝聚人心,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故选B项;材料涉及主旨为对孔子态度的变化,并非“战时教育”,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为抗日战争时期,中日矛盾是主要矛盾,服务抗战是这一时期主要任务,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为全民族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积极抗日,排除D项。16【答案】A 【解析】材料“承认国民政府颁布的宪法法律的效力”这反映了随着民族矛盾的加深,中共的政策不断调整,实现了国共合作抗日,故A项正确;B项是土地革命时期;C项是国民革命时期;D项是解放战争时期。点睛:材料“承认国民政府颁布的宪法法律的效力”是解题的关键。17. 【答案】B 【解析】刘永福是反割台斗争

29、的领袖,邓世昌是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张自忠是枣宜会战抗击日军壮烈牺牲,他们都为捍卫国家主权作出了贡献和牺牲,所以研究的的课题最有可能是近代中国维护主权的斗争,故B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18【答案】C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美国时代周刊对中国的政治类报道的倾向性,美国对蒋介石逐渐丧失信心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故A项错误;解放战争胜利开展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B项错误;根据统计表可知时代周刊对中共的报道以负面为主,说明意识形态影响报道的客观性,故C项正确;美国并未放弃扶蒋反共,即使新中国成立后也没有放弃,故D项错误。19.【答案】C【解析】题干中提及优胜者“获得橄榄枝花冠

30、并彰显父辈和城邦的荣耀”、“获得城邦人民的敬重、塑立雕像和唱颂赞歌”,可知一些“重大场合及庆典活动中举行竞技比赛”可以团结雅典城邦民众的凝聚力量,故选C项;竞技比赛可以展示出雅典城邦男性公民的英雄主义,与人文主义无关,排除A项;题干述及了通过竞技比赛可知展现男性的力量和勇气,没有提及雅典民主政治制度,排除B项;英雄人物的塑造与竞技比赛有一定关系,但不能说源于竞技比赛,排除D项。20.【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项是梭伦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措施,体现不出民主原则,排除;B项成立四百人议事会,成员有抽签选举产生,体现了民主的色彩,故B项正确;C项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排除;D项是在伯利克里时期出

31、现的,排除D。21.【答案】C 【解析】从表中信息不难看出罗马法的条文比较明晰,实用性强,故选C项;从表中信息无法看出罗马法的阶级性如何,排除A项;B项是万民法的特点,表中信息所体现的是十二铜表法,排除B项;D项是习惯法的特点,排除D项。22【答案】D【解析】1832年改革法是英国在1832年通过的关于扩大下议院选民基础的法案,然而马歇尔认为,“尽管”广大公众的力量非常强大,“尽管”1832年改革使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议席,“但是”广大公众的利益在下院依然无法体现(不能在下院变成票数),因此这说明当时贵族及资本家掌控着英国议会,故D项;材料不能反映当时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完善,排除A项;人民

32、即“公众”没有享有比较充分的权利,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排除C项。23【答案】A 【解析】由材料“这些分立的机构,以精心创造的牵制与平衡的方式相互钳制,任何一个机构若得不到另外一些机构的支持和认可,就不能有效地行动”可知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行政原则,权力分散使用并彼此制约会影响行政效率,故选A项;材料强调分权制衡原则而非联邦制原则,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政治体制而非中央集权,且美国的联邦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美国政治体制的弊端,排除D项。24【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仅有“在法国二月革命影响下,德国爆发革命并通过1849年宪法,内容涉及联邦制、议会制

33、等”,不能充分说明法德两国合作源远流长,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工业革命,故B项错误; 18世纪中期,启蒙运动进入高潮时期,但是材料中“德国爆发革命并通过1849年宪法(这已经是19世纪中期,启蒙运动早已经结束),内容涉及联邦制、议会制等但普鲁士国王不合作,宪法流产”不能充分说明启蒙运动促进政治变革,故C项错;根据题干“规定成一纸空文”、“普鲁士国王不合作,宪法流产”、“但保留专制色彩”可以知道,反映德国60余年的探索过程中政治民主化具有艰难性,故D项正确。25(24分)【答案】(1)变化:由土地和心理层面的统一到制度层面的统一;从天下共主/统一礼仪到中央集权。(2点4分,言之成理即可)原因

34、:秦灭六国实现了全国的统一;民族融合推动了国家认同感的增强;秦朝建立中央集权体制的推动。(4分,任答2点即可)(2)辛亥革命(清帝退位),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中国成立(开国大典),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进入到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9分,其中事件各1分,意义各2分)(3)地位: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1点2分,2点3分)胜利原因: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低柱;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团结协作、配合

35、作战。 (1点2分,任意2点4分)26.(28分)【答案】(1)历程:公元前449年颁布了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共和国建立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所产生的所有法律,统称为公民法。伴随着扩张和政治经济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万民法体系。共和国晚期,西塞罗提出自然法思想。(8分)地位: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2分) (2)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主权在民);国民享有人身等自由、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自由平等);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司法独立(每点2分,任答3点6分)(3)(12分)示例一:观点:

36、宪法/宪政的形成是矛盾斗争和妥协的产物(2分)阐述:英国权利法案是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主义矛盾统一的产物。1787年美国宪法是南北、大小州等多种势力较量的结果;美国独立宣言宣称“人生而平等”,但1787年宪法却未能保障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1791年之后,美国不断通过宪法修正案及司法案例,化解宪法在公民权利规定方面的不足,使宪政不断完善(美国宪法史实任意阐述一个方面即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资产阶级、容克地主与封建势力相妥协的结果。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保皇派与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8分,阐述任意两例即可)总之,近代西方国家宪政的形成是矛盾调和的产物,体现了新阶级与旧势力的妥协。其形成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政局,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分)示例二:宪法/宪政的形成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