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检测卷一(一、二、三专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亚里士多德这样评价某次改革:“(它)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因为这次改革()A初步改变了雅典贵族统治的局面B在雅典实现了以法治国C促进了雅典经济的发展D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解析:梭伦改革通过废除债务奴隶制、确立财产等级制等措施,初步改变了雅典贵族统治的局面,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拯救了雅典,故A项正确;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并未实现以法治国,故B项错误;C项是梭伦改革对经济的影响,与材料无关,故排除;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与材料“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
2、,拯救国家”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2“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梭伦在改革中“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体现在 ()A组成四百人会议 B发放公职津贴C颁布解负令 D成立十将军委员会解析:由“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而今已重获自由”并结合所学可知,梭伦在改革中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禁止以人身和土地做债务抵押,拔除作为抵押土地凭证的界碑,故C项正确;组成四百人会议、发放公职津贴和成立十将军委员会与材料无关,故A、B、D三项错误。答案:C3亚里士多德认为废除债务奴隶制是梭伦采取的最具民主
3、特色的措施之一,以下说法可以支撑这一观点的是,这一措施()A解决了雅典公民内部贵族与平民的矛盾B四个等级的公民都可参加四百人议事会C铲除世袭贵族的特权,促进公民的平等意识D确保了公民集体的稳定性,巩固了城邦的社会基础解析:废除债务奴隶制会缓解贵族与平民的矛盾,但体现不出“是梭伦采取的最具民主特色的措施之一”,故A项错误;B项与废除债务奴隶制无关,故B项错误;C项是财产等级制的影响,故C项错误;废除债务奴隶制避免平民沦为奴隶,保障了公民的成员构成,稳定了城邦社会基础,故D项正确。答案:D4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梭伦。他一面颁布解负令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组建四百人会议和
4、陪审法庭提高平民政治地位;一面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保护贵族政治特权。由此可见梭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A提高平民地位B调和社会矛盾C保护贵族权益D未改善奴隶的生存状况解析:从其改革内容一方面提高平民政治地位,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可知其改革的最大特点是中庸,以调节社会矛盾为主。答案:B5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肯定的是梭伦改革()A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度B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C创立抽签和差额选举公职制度D确立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解析:注意抓住材料的关键
5、点,本题中“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这句是解答问题的关键,因为它强调了梭伦改革打破了氏族血缘关系,而起到这一作用的是梭伦改革中实行的财产等级制度,即用财产多少代替出身高低划分等级。答案:B6孙膑兵法说:“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商君书也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可见兵家和法家都主张重视战争,赢得战争他们出现这种思想的社会根源是()A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B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争霸频繁C思想学术自由,出现“百家争鸣”D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重视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社会根源”,思想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大动荡,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战胜强立”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历史
6、的主线。答案:B7史记商君列传载:“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商鞅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取信于民,树立政府威信B以此挑选有胆识者C建立个人威信,笼络人心D显示其权势,以警告反对者解析:变法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法令能否得到贯彻执行。首先得建立起政府的威信,取信于民,真正做到令行禁止,为变法做准备。商鞅将五十金兑现给移木之人,旨在表明政府说话算数,千万不要将政府的话当儿戏。因此答案是A项。答案:A8史记商君列传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
7、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一措施()A废止了贵族等级爵制B摧毁了宗法分封的制度C健全了官吏选拔制度D推动了政治制度的转型解析:材料信息是调整等级爵制的选定方法,并不能说明废止,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摧毁了宗法分封的制度,且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是调整等级爵制的选定方法,并不能说明健全了官吏选拔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按军功授爵制度,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也促使选官制度转变,故D项正确。答案:D9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A旧贵族 B商人C新兴地主 D
8、农民解析:“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体现出赏罚的依据是功劳和能力而不是身份,这事实上冲击了传统的“世卿世禄制”,打击了旧贵族的特权。故A项正确。答案:A10王安石的咏商鞅诗: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据此,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在于 ()A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B秦孝公的大力支持C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D取信于民,重视承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本题要抓住诗的内容,由“信诚”和“一言为重”可知,商鞅变法注重诚信和承诺,故正确答案为D。其余三项均不能从诗中体现,可排除。答案:D11孝文帝下令改鲜卑姓为汉姓,并亲
9、自主持“定姓族”的工作。既肯定了汉族士族的法律地位,又为鲜卑贵族确认了士族的身份。这一措施()A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B提高了少数民族的素质C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D有效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汉化政策,促进了汉族与鲜卑族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答案:A12北魏孝文帝针对流弊,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并产生积极影响,以下搭配不正确的是 ()A生产力水平落后,租调繁重推行均田制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B统治阶级内部危机四伏革除旧俗,全面胡化巩固了与汉族地主的联系C旧都平城人口承载量小,保守势力大迁都洛阳为推进改革提供条件D官吏贪污成风,私取租调推行官吏俸禄制减轻官吏对百姓的掠夺解析:本题考
10、查学生比较判断能力。孝文帝改革前统治阶级内部危机四伏,他为革除旧俗,推行汉化,加强与汉族地主的联系,而不是推行全面胡化,B说法错误。答案:B13人云:“及神州陆沉,中原故族十去其七,胡汉之民日日相攻,无月不战,逮孝文帝之时,兼济万民,重拾农桑,人心归化,终一统中原。”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因素有()适应了中原原有的农业生产得到所有鲜卑贵族的支持中原封建文化本身的先进性北方胡汉各族民众都支持改革A BC D解析:孝文帝改革没有得到鲜卑贵族和胡汉各族民众的广泛支持,而是面临重重阻力,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项。答案:A14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
11、主要的表现是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D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解析:两次改革的相同影响较多,但最主要的是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即社会制度的变化。故选B。答案:B15我们说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这种时代的潮流是指()民族融合的潮流北方地区封建化的潮流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潮流南北朝时期各国纷纷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的潮流A BC D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南北朝时期,除了北魏孝文帝进行了重大改革以外,其他少数民族和南方的汉族政权大多未进行改革。故不是当时的时代潮流之一。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5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3分,第19
12、题15分,共55分)16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顾准希腊城邦制度材料二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材料三(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
13、论是罚金或是判刑。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5分)(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6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4分)解析:第(1)问,题干要求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所以要再认和再现梭伦改革的措施。第(2)问,“新贵”要结合梭伦改革背景中的“海岸派”的主张,推导出其为“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要从“分享和转移的角度
14、”,指出梭伦“缓释”新贵不满情绪的措施,即梭伦改革中打击旧贵族的措施:实行财产等级制、建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等。第(3)问,从梭伦改革对民主政治的促进作用及改革的局限性角度作答。答案:(1)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力;赋予他们选举权(或表决权)。(2)阶层: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缓释途径:确立财产等级制;设立四百人会议;部分司法权转移到陪审法庭;最高决策权转移到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3)理由:拥护者:梭伦改革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或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反对者: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或贵族政治
15、没有彻底改变)。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齐威王当上霸主以后,燕、赵、韩、魏等国都来朝贡,只有西方的秦国没有来。中原各国叫它“西戎”,把它看做野蛮民族,瞧不起它,很少跟它来往,还不时派兵侵夺它的土地。秦孝公下“求贤令”: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商鞅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班固汉
16、书食货志(1)根据材料一,扼要分析秦孝公要变法图强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据材料三说明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是什么。(4分)(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内容。(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如被中原各国称为“西戎”、“派兵侵夺它的土地”等,注意回答时语言要简洁;第(2)问,再现教材所学可知法家思想是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从“及秦孝公用商君”可知法令之所以得以推行是因为最高统治者的支持;第(3)问从材料三中概括得出,注意不要照搬原文。答案:(1)秦地处西陲,位置偏僻,思想保守
17、,受中原各国歧视;经济落后,国力较弱。(2)理论基础:法家思想。原因:秦孝公的支持。(3)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重农抑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采纳赵郡汉族大族李安世的建议,颁布均田令丁男(15岁以上的男子)受露田40亩,妇女20亩;丁男受桑田20亩,妇女5亩。奴婢与平民一样受露田和桑田,数量相同。耕牛每头受露田30亩,限4牛。所受露田,(注:露田基本上是无主荒地,需休耕轮作)凡两年轮耕一次的,加一倍,三年轮耕一次的加两倍受田者年满70岁或死亡之后,其所受露田交还国家,并且不准买卖。桑田则不在还受之限,可以世代相传,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买卖。詹子庆中国
18、古代史材料二(太和)九年,(北魏孝文帝)下诏均给天下民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露田)诸土广民稀之处,随力所及,官借民种莳诸地狭之处乐迁者听逐空荒,不限异州他郡。唯不听避劳就逸。其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相付。卖者坐(处罚)如律。魏收魏书食货志(1)请概括北魏均田令中鼓励农耕的措施。(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句)(4分)(2)分析说明北魏均田令中奴婢、耕牛受田与鲜卑贵族封建化的关系。(4分)(3)根据材料,北魏均田制对豪强地主兼并土地能否起到一定抑制作用?说明理由。(5分)答案:(1)有劳动能力的男女均授田;农
19、民、奴婢、官吏均授田;耕牛授田;因轮耕而加倍授田;在地广人稀的地方可任意垦荒;鼓励地少人多之处的农民迁移垦荒。(2)鲜卑贵族拥有较多奴婢和耕牛,可以通过均田令中奴婢、耕牛授田的规定获得大量露田的使用权、桑田的所有权,进而转化为封建地主,加速封建化进程。(3)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无地少地的农民可按劳动力的多少得到土地,北魏政权以法律形式确认受田者对土地享有使用权和所有权。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孝文帝)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赵翼廿二史劄记卷十四魏孝文迁洛材料二孝文帝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抛弃狭隘的民族偏见,坚决推行改革政策,对北方的经济发展、政
20、治安定、文化复兴、民族融合都作出了贡献。肖黎魏孝文帝评传(1)孝文帝针对“以华风变之”的改革措施有哪些?(5分)(2)两位作者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有何不同?并指出影响评价改革的因素。(10分)解析:第(1)问,孝文帝针对“以华风变之”的改革措施,主要是从制度、语言、服饰、婚姻等方面采取的汉化政策,依据教材内容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材料一中“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作者认为孝文帝改革导致北魏由盛转衰,加以否定。材料二中作者肯定了改革“对北方的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复兴、民族融合都作出了贡献”。第二小问评价者的立场、选取的史料、时代背景都会影响评价的结果。答案:(1)措施:行汉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2)不同:材料一对孝文帝改革持否定态度,认为改革是北魏走向衰落的转折点。材料二对其持肯定态度,认为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因素:评价的角度和立场;历史的时代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