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年高一地理专题17: 人口分布与人口移动.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6429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年高一地理专题17: 人口分布与人口移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年高一地理专题17: 人口分布与人口移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年高一地理专题17: 人口分布与人口移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年高一地理专题17: 人口分布与人口移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年高一地理专题17: 人口分布与人口移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年高一地理专题17: 人口分布与人口移动.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年高一地理专题17: 人口分布与人口移动.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专题17 人口分布与人口移动【教学目标】识记: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的名称和分布;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理解:“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和“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问题;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与影响因素;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简单应用:阐述人口稠密区或稀疏区形成原因;根据数据分析两类国家的人口问题。综合应用:根据图表资料,预测人口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人口措施。【教学重点】人口分布状况;劳务迁移、难民迁移、智力迁移的流向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难点】案例分析人口迁移的成因,评价人口迁移对迁出地与迁入地的影响。教学安排 2课时。【基本知识梳理】人口分布世界人口稠密地区

2、南亚东亚西欧北美东部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气候条件水资源 土地面积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七分之一,而人口是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人口分布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关系人口分布于历史发展的关系经济发达地区常常是人口分布集中的地方地形条件中国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人口分界线劳务迁移特征概念:劳动力的空间移动难民迁移概念:由于战争或自然灾害等迫使人口向安全地区的迁移智力迁移其他移民概念: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人才向发达国家的迁移和欠发达地区的科技人才向发达地区的迁移智力迁移的原因智力迁移的影响资源开发、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人口迁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向发达国家转移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生活水平【教学

3、思路及学生活动设计】【课堂检测】(默写)课前演讲,教师讲评,导入新课由“2008年春运,全国旅客运量达到20亿,每年春运都十分紧张,甚至一票难求? 民工,探亲,学生等”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折线图(19932003)”和“上海户籍人口发展折线图(19932003)”作为情境,设计问题。“上海自1993年以来人口已持续10多年负增长,但是上海人口总数却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这是为什么呢?”指出情境中的一对“矛盾”,激发学生思维,导入课题。 一、世界人口稠密区1、三种趋势:向平原集中,向沿海集中,向城市集中A、东亚:平均密度250人/平方千米 B、 南亚:300人/平方千米C、 西

4、欧:180人/平方千米D、 北美东部:30-100人/平方千米2、请同学们讨论这些地区稠密的原因A、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B、人口分布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关系二、我国人口分布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东南:人口密度大西北:人口密度小请同学读图,指图分析原因三、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教师提示学生,区分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的判别依据是看迁移是否跨越国界。 人口迁移的分类:标准不同,通常用2种地理范围:A国际人口迁移: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例:战争难民 B国内人口迁移:发生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的人口迁移迁移方向:A由农村-农村 B由农村-城市 C由城市-城市 D由城市-农村1、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5、A、劳务迁移-指劳动力的空间移动看专栏:菲佣讨论:民工潮现象,了解我国劳务迁移的现状B、难民迁移-由于战争或自然灾害等迫使仍然人口向安全地域是迁移。举例:我国和世界历史上出现的几次难民迁移C、智力迁移-人才迁移,头脑外流。指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人才向发达国家的迁移;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向发达地区的迁移。讨论:A、民工潮,洋插队,犹太难民,三峡大移民等分别属于何种类型的迁移?B、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迁移相比,19世纪前的人口迁移在流向上具有怎样的特点呢?为什么?2、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A自然环境因素B社会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 3、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四、人口容量 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类一方面不断

6、地利用自然条件,创造适于自己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另一方面要维持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不断地消耗生产资料,满足生理和精神的需要。污染严重、生态遭破坏,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矛盾日趋突出,自然环境的承受力越来越大,于是人们就提出了人口容量的概念。疑难解析【例1】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特大型工程,其淹没涉及范围之广、淹没损失之大、移民数量之多,在国内外建设史上是空前的。据1992年统计,三峡按正常蓄水位方案,库区淹没涉及21个县,需要移民84万,考虑到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因素,到2009年工程建成,共需动迁113万人。所以有人说,三峡工程的成败关键在于移民,为此,国家设计了多种方案来解决移民问题:城

7、镇新建、农村移民的安置、鼓励农民自愿外迁安置等等。试根据材料,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问题。1根据实际判断分析,三峡移民的主要原因属于-( )A人口迁移的经济因素B人口迁移的政治因素C人口迁移的社会文化因素D人口迁移的生态环境因素2三峡移民有自身的特点,根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峡移民是改革开放以后普遍的国内人口迁移现象B三峡移民属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C三峡淹没区洪水灾害导致大量移民D三峡移民属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所引起的有组织的国内人口迁移【答案】:1B 2D 解析:迁徙和改变栖息地是人类和自然界许多动物适应环境的基本策略,所以,迁移现象不仅在人类社会,而且在自然界都普遍存在。伴随着人

8、口迁移,便出现了移民。移民就是指从某个居住地迁移到另一个居住地的居民。人口迁移受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等许多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由劳务迁移、南美迁移和智力迁移以及资源开发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所引起的人口迁移等。三峡工程是我国举世瞩目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三峡移民是工程建设必须的,是政府有组织的国内人口迁移,属于政治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例2】: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A、目前世界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B、地球上还有许多未开发的资源及未探知的领域,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C、无论生产力水平如何,全球环境人口的容量还是有限的D、随着科

9、学技术的发展,全球环境人口容量是无限的【答案】C 解析:本题需要学生了解在地球上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的问题上,比较典型地三种截然不同的观点(1)悲观者认为:现今世界人口太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依目前情况,不能解决人口过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后果不堪设想。(2)乐观者认为:未来世界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在经济高度发展、科技进一步提高的未来,人类有足够的力量制止环境退化,推动人口与环境关系的良性循环。(3)介于两者之间的观点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公布的报告认为,将全球人口稳定在110亿或略

10、多一些,可使地球上的人维持合理健康的生活。达标测试【基础题】1下列国家中,人口分布不均现象最显著最突出的是-( )A德国 B法国 C埃及 D意大利2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都在发展中国家B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全部分布在亚洲C世界上的平原地区都是人口稠密的地区D世界人口稠密区大多在北半球中纬度的近海地带3形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于密西西比河平原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达 B开发历史长C气候条件优越 D资源丰富4西伯利亚、撒哈拉沙漠、亚马孙河流域、青藏高原人口稀少的共同原因-( )A资源贫乏 B海拔太高C城市太少 D自然环境恶劣5影响人口分布的

11、最基本因素是-( ) A自然环境因素 B开发历史长短C政治经济因素 D人类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方式6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B南方地区人口多,北方地区人口少C高原地区人口多,平原地区人口少 D内陆地区人口密集,沿海地区人口稀少7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直辖市是-(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8影响四川省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C地形 D土壤9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其疏密的分界线大致是-( )A内蒙古的黑河至广西的腾冲一线 B黑龙江的漠河至广西的腾冲一线C内蒙古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 D黑龙江的黑河

12、至云南的腾冲一线10关于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目前地球陆地上的绝大多数地区都有人类活动,主要原因在于人口迁移B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适应、控制能力的增强,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C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均有利,不会加剧迁入地的生态环境问题D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既推动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也给城市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11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很多人向西部迁移,这种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水源条件的改善 B民族政策的变化C交通和通讯的进步 D经济布局的改变1220世纪80年代大量人口迁入深圳、珠海等地,这说明-(

13、 )A民族政策的变化影响迁移 B经济布局的改变影响人口迁移C交通、通信的发展影响人口迁移 D气候条件影响人口迁移 13阅读下列表格,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距海岸带不同距离的人口分布。距离(km)02002005005001 0001 000人口(万)39 05426 74033 45210 344占总人口数()35924330494面积(万km2)97133235495占总面积()101139245515人口密度(人/km2)40720114221材料二我国人口垂直分布。海拔(米)2002005005001 0001 0002 0002 0004 000人口数量(万)73 345119 4278

14、8 647510 0371l 5908人口比重()649171778914面积数量(万km2)144597216253993159人口密度(人km2)50820053425材料三:最新统计(2004年资料)显示,绝对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在西部,仅西部云、贵、川三省就有3000万。与之相邻的西藏不足l00万。(1)据材料一、材料二总结出我国人口分布规律。(2)请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分析云、贵、川三省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3)西藏地区为什么贫困人口数量较少?(4)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人口迁移?14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资料:据在关部门统计,1984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9485万人,到1994年上升到2亿人2000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约3亿人。据估计这些人口中到少有四分之一以上涌入了大、中城市。(1)资料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口始终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大批农业劳动力被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我国已完成了从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转变 A B C D(2)近20年中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_,产生这种流动最根本的原因是_。(3)简要回答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和迁移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回答。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