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6427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39页
《科学备考》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含2014高考试题).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精品题库试题 生物1.(2014江苏,4,2分)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A.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B.范海尔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实验,认为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土壤、水和空气C.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D.赫尔希和蔡斯用35 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1.C 1.孟德尔用豌豆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范海尔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实验,认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水,B错误;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C正确;赫尔希和蔡

2、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错误。2.(2014课标全国卷,5,6分)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A.-2和-4必须是纯合子B.-1、-1和-4必须是纯合子C.-2、-3、-2和-3必须是杂合子D.-4、-5、-1和-2必须是杂合子 2.B 2.由题干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由A、a基因控制),无论-2和-4是否为纯合子(

3、AA),-2、-3、-4、-5的基因型均为Aa,A错误;若-1、-1和-4是纯合子,则-1为Aa的概率为1/4;-3的基因型为1/3AA、2/3Aa,-2为Aa的概率为1/3,-1与-2婚配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31/41/4=1/48,与题意相符,B正确;若-2和-3是杂合子,-4和-1同时是AA或Aa或一个是AA另一个是Aa,后代患病概率都不可能是1/48,C错误;若-1和-2是杂合子Aa,则子代患病概率为1/4,D错误。3. (南通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右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 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 3号、4号、5号、6号

4、、7号均为杂合子 C. 6号与7号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l6 D. 9号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2 3.C 3.由于3号和4号没病,他们的女儿8号有病,所以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3号和4号都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所以7号个体可以是杂合子,也可能是纯合子;由于1号是患者,5号和6号没病,所以5号和6号是杂合子;6号个体为杂合子,7号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是2/3,所以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42/3=1/6;9号个体是纯合子的概率是:(1/3+1/6) 5/6=3/5。4. (湖北武汉2014届高三4月调研)玉米属雌雄同株异花植株,雄穗着生于植株顶端,雌穗位于茎杆中部叶腋间。隐性突变b基因纯合使

5、植株不出现雌穗而变成雄株,隐性突变t基因纯合会使原来产生花粉的雄穗变成雌穗而转变成雌株。若要后代只获得雄株和雌株,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A. BbTt() XBBtt()B. BbTt() Xbbtt()C. bbTt() Xbbtt()D. bbTt() XBBtt() 4.C 4.由题意分析,雄株的基因型是bbT-,雌株的基因型是_tt,雌雄同株的基因型是B-T-。要使后代只获得雄株和雌株,则双亲中只能出现一种显性基因,且另一对基因为杂合子测交,选项A. B. D组合的后代都会出现A-B-雌性同株,所以最佳的杂交组合是:bbTt() Xbbtt() ,其后代只有雌性和雄性。5. (广东省汕

6、头市2014届高三3月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某植物的高秆(D)对矮秆(d)显性,抗锈病(T)对易感病(t)显性,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对DdTt和Ddtt杂交后代的预测中错误的是 ( )A. 由于等位基因分离,后代可出现矮秆类型B. 由于基因重组,后代可出现矮秆抗锈病类型C. 由于基因突变,后代可出现DDdTt类型D. 由于自然选择,后代的T基因频率可能上升 5.C 5.一对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所以由于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离后分离,导致后代出现矮杆类型;亲本的表现型是高杆抗病和高杆易感病,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由于基因重组,后代可出现矮秆抗锈病新类型;后代可出现D

7、DdTt类型,可能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分裂后子染色体为移向两极,属于染色体变异;自然选择,可以使易感病的个体死亡,所以后代的T基因频率可能上升。6.(广州2014届高三下学期调研)某二倍体植物的叶表面无蜡粉和有蜡粉是一对相对性状 (由等位基因E、e表示) 控制,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如下三组实验,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编组亲本组合F1的表现型及比例甲组无蜡粉植株()有蜡粉植株() 无蜡粉有蜡粉=1 1乙组无蜡粉植株()有蜡粉植株() 无蜡粉有蜡粉=1 1丙组有蜡粉植株自交无蜡粉有蜡粉=1 3A实验结果表明有蜡粉是显性性状B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内C

8、三组亲本中有蜡粉植株的基因型都是EeD丙组的F1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4 6.D 6.由丙组杂交实验结果可知:有蜡粉植株自交无蜡粉有蜡粉=1 3,表明有蜡粉是显性性状;由甲组和乙组,正反交结果相同,说明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内;由3组杂交结果,可以得出三组亲本中有蜡粉植株的基因型都是Ee;丙组杂交结果:有蜡粉植株自交无蜡粉有蜡粉=1 3,基因型为:EE、2Ee和ee,所以丙组的F1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2。7. (天津市河东区2014年高三一模)下列有关生物的遗传变异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 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发生性状分离B. 三倍体无籽西瓜不能

9、产生种子, 因此是不可遗传变异C. 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突变是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D. 基因结构的改变都属于基因突变 7.D 7.所谓是指非在形成时的重新组合;Aa属于,那么Aa个体时,由于分离形成了A、a,雌雄随机结合,形成了AA、Aa、aa的后代,即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植物的繁殖除了之外还可以通过扦插等,三倍体可以通过无性繁殖来培育,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染色体变异,但是看不到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是指由于DNA碱基对的置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变化。8.(重庆一中2014级高三月考)下列有关生物学的科学研究与所用的科学方法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

10、项科学研究科学方法A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纸层析法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同位素标记法C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假说-演绎法D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标志重捕法 8.D 8.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所用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9. (2014届青岛高三一模)下图表示某家系中有甲(相关基因为A、a)和乙(相关基因为B、b)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B. 3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YC. 若 3与 7结婚,生一患病孩子的几率是1/4D. 6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 1 9.C 9.由3和4患甲病, 7不甲病,所以甲病是常

11、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所以乙病是伴性遗传病,患病个体中有女性,所以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由于3和4不患乙病,他们的儿子中有患乙病的,所以是隐性遗传病;1不患甲病,所以3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Y;由于遗传系谱图可以推出 3的基因型是aaXBY, 7的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且aaXBXB:aaXBXb =1: 1,所以生一患病孩子的几率是1/41/2=1/8;6患乙病,该病的致病基因来自于4,4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 1。10.(广州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某二倍体植物的叶表面无蜡粉和有蜡粉是一对相对性状 (由等位基因E、e表示) 控制,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如下

12、三组实验,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编组亲本组合F1的表现型及比例甲组无蜡粉植株()有蜡粉植株() 无蜡粉有蜡粉=1 1乙组无蜡粉植株()有蜡粉植株() 无蜡粉有蜡粉=1 1丙组有蜡粉植株自交无蜡粉有蜡粉=1 3 A实验结果表明有蜡粉是显性性状 B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内 C三组亲本中有蜡粉植株的基因型都是Ee D丙组的F1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4 10.D 10.根据丙组实验可以得出:有蜡粉是显性,无蜡粉是隐性;三组实验结果表明,子一代出现性状分离,所以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内,不是细胞质遗传;丙组有蜡粉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无蜡粉有蜡粉=1 3,说明丙组的基因型是Ee;甲组

13、和乙组中无蜡粉植株的基因型是ee,而杂交后代的分离比是无蜡粉有蜡粉=1 1,所以甲组和乙组有蜡粉植株的基因型都是Ee;丙组自交结果是:EE、2Ee和ee,所以丙组的F1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2。11.(北京西城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为获得优良性状的纯合体,将基因型为Aa的小麦逐代自交,且逐代淘汰a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育种方式与单倍体育种相比所需育种年限长B此过程中F1出现aa个体的基础是等位基因分离C育种过程中若不发生突变,则该种群没有进化D可通过单倍体育种方式得到100的纯合品种 11.C 11.与杂交育种方式相比,单倍体育种方式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Aa自交后代出

14、现性状分离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该育种过程中虽然没发生突变,但逐渐淘汰aa,a基因频率会减少,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所以该物种已经发生了进化;基因型为Aa的小麦通过单倍体育种可得到AA和aa纯种。12.(北京西城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研究人员为探究荞麦主茎颜色和瘦果形状的遗传规律,以两种自交可育的普通荞麦纯种为材料进行杂交试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判断不正确的是( )亲本F1 表现型F2表现型及数量绿茎尖果绿茎钝果红茎尖果红茎尖果271 红茎钝果90 绿茎尖果211 绿茎钝果72A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由细胞核中遗传物质控制的B荞麦的主茎颜色和瘦

15、果形状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C荞麦的尖果与钝果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D荞麦的绿色茎与红色茎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12.D 12.由题意知,F1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且具有一定的分离比,故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由细胞核控制;自交后代F2中,红茎:绿茎=361:2839:7,可推知这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尖果:钝果=482:1623:1,可推知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以上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13.(北京海淀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列基因的遗传无法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是 ( )A.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B.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C.一对性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D

16、.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基因 13.A 13.孟德尔分离规律的实质是:杂合体中决定某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彼此分离,互不干扰,使得配子中只具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从而产生数目相等的、两种类型的配子,且独立地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孟德尔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是: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就是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相互分离,分别进入两个细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有可能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这样在进

17、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就不会发生分离。14.(吉林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列关于基因、性状以及二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前端有起始密码子,末端有终止密码子B基因的复制、转录都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以mRNA为模板C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D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 14.C 14.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存在于mRNA上;基因的复制是以两条链为模板;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间接控制性状。15.(吉林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色

18、盲的男孩和一个正常的女孩。问:这个女孩的基因型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 ) A. 1/4 B1/6 C1/8 D1/9 15.B 15.由题意可推得其父母的基因型AaXBY和AaXBXb 。 由于女孩的正常,AA的概率为1/3 ,XBXB的概率为1/2 ,运用乘法原则,纯和的概率为 1/6 。16.(吉林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给你一粒黄色玉米(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请选择一个既可判断其基因型又能保持纯种的方案 ( )A. 观察该黄粒玉米,化验其成分 B. 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C. 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 D. 让其进行自花传粉,观察果穗 16.C 16.玉米胚乳淀粉层颜色有黄

19、色与白色两种,假设这对性状由一对基因Y、y所控制,黄色为显性,白色为隐性,籽粒为黄色的基因型可能为Yy或YY,白色的基因型为yy ,基因无法化验;B选项有两种请况:YYyy或者Yyyy,F1显然有黄色籽粒产生,但是不能判断该籽粒的基因型是YY还是Yy;C选项也有两种情况:YYYY或者YyYy,如果F1有白色籽粒则亲本为Yy,如果没有则为YY;后代能够保持黄色特征;因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作物,不能自花传粉,描述有错误。17.(厦门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正常肢对短肢为显性,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缺失1条号染色体的果蝇(单体) 能正常生存

20、和繁殖。基因型为AaXWXw的果蝇与红眼短肢单体雄果蝇杂交。F1中 ( )A白眼短肢果蝇占l/16B白眼正常肢单体果蝇占2/16C红眼短肢单体雌果蝇占3/16D红眼正常肢雌果蝇占4/16 17.D 17.两亲本的基因型是:AaXWXw和aXWY,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分别是:AaXWXW、AaXWY、AXWXw、AXWY、AaXWXw、AaXwY、AXWXw、AXwY、aaXWXW、aaXWY、aXWXW、aXWY、aaXWXw、aaXwY、aXWXw、aXwY;所以其中白眼短肢果蝇占2/16,白眼正常肢单体果蝇占1/16,红眼短肢单体雌果蝇占2/16,红眼正常肢雌果蝇占4/16。18.(厦门201

2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羊毛状毛发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位表现为羊毛状毛发。下图为某患者家系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由I1I2和5可知,控制羊毛状毛发的基因为显性基因B.人群中表现为羊毛状毛发的人多于正常毛发的人C. 3,和4所生儿子与女儿患病概率均为I2D.图中的患者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 18.C 18.由图中信息无法得出该单基因遗传病的显隐关系;由I1I2和5可推测,一定不是伴X隐性遗传;由3、4和1可知,一定不是伴X显性遗传;所以在人群中表现为羊毛状毛发的人和正常毛发的人的概率会因为显隐性的不同而不同,若为隐形遗传病,3的基因型为aa,4的基因型为Aa,所以

22、所生儿子与女儿患病概率均为I2,则图中的患者只有纯合子,若为显性形遗传病,3的基因型为Aa,4的基因型为aa,所以所生儿子与女儿患病概率均为I2。19.(济宁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人的血友病属于伴性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如果他们又生个女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 ( )A. 916 B. 34 C. 316D. 38 19.B 19.根据题意,男孩有,父母正常,则母亲是携带者,是伴X病,因为父亲正常,女儿不可能得血友病;男孩有,父母正常;属于遗传,则父母均为的杂合子,孩子有病的几率就是1/4;所以女儿正常的几率就是13/

23、4=3/4。20.(济宁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番茄花的颜色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红色为显性。杂合的红花的番茄自交获F1,将F1中表现型为红花的番茄自交得F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F2中无性状分离 B. F2中性状分比离3:lC. F2红花个体中杂合的占25 D. 在F2首先出现能稳定遗传的紫花 20. C 20.将F1中表现型为红果肉的番茄中,杂合的红果肉自交出现性状分离;F1中表现型为红果肉的番茄有AA和Aa两种,比例为1:2,所以自交后代F2中性状分比离5:1;F2红果肉个体的基因型为6AA:4Aa,其中杂合的占4/10=2/5;杂合的红果肉的番茄自交获F1就出现了性状

24、分离,所以在F1首先出现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21. (天津2014届高三七校联考)下列哪项的比例不符合1:3( )A. 酵母菌分别在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情况下消耗等量葡萄糖所释放出的CO2体积比B. Aa与Aa个体杂交后代隐性性状与显性性状之比C. 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与极体数目之比D. 白化病患者的正常双亲,再生下的正常孩子中纯合体与杂合体概率之比 21.D 21.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1摩尔葡萄糖所释放出的CO2为2摩尔,有氧呼吸消耗1摩尔葡萄糖所释放出的CO2为6摩尔,所以二氧化碳的体积比是1:3;Aa与Aa个体杂交后代隐性性状与显性性状之比为1: 3;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

25、裂后形成1个卵细胞与3个极体;白化病患者的正常双亲,再生下的正常孩子中纯合体与杂合体概率之比为1: 2。22.(2014江苏,33,9分)有一果蝇品系,其一种突变体的X染色体上存在ClB区段(用XClB表示)。B基因表现显性棒眼性状;l基因的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XClBXClB与XClBY不能存活);ClB存在时,X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正常果蝇X染色体无ClB区段(用X+表示)。果蝇的长翅(Vg)对残翅(vg)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果蝇杂交实验示意图。图中F1长翅与残翅个体的比例为_,棒眼与正常眼的比例为_。如果用F1正常眼长翅的雌果蝇与F1正常

26、眼残翅的雄果蝇杂交,预期产生正常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_;用F1棒眼长翅的雌果蝇与 F1正常眼长翅的雄果蝇杂交,预期产生棒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_。(2)图2是研究X射线对正常眼果蝇X染色体诱变示意图。为了鉴定X染色体上正常眼基因是否发生隐性突变,需用正常眼雄果蝇与F1中_果蝇杂交,X染色体的诱变类型能在其杂交后代_果蝇中直接显现出来,且能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合理的解释是_;如果用正常眼雄果蝇与F1中_果蝇杂交,不能准确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合理的解释是_。 22.(9分)(1)31121/31/27(2)棒眼雌性雄性杂交后代中雄果蝇X染色体来源于亲代雄果蝇,且X染色体间未发生交换,Y染色体无对应的等位

27、基因正常眼雌性X染色体间可能发生了交换 22.(1)P:VgvgVgvg长翅(Vg_)残翅(vgvg)=31。P:X+XClBX+YX+X+(正常眼)X+Y(正常眼)X+XClB(棒眼)XClB Y(不能存活),所以F1代中棒眼正常眼=12。F1中正常眼长翅雌果蝇(1/3VgVg X+X+、2/3Vgvg X+X+)与正常眼残翅雄果蝇(vgvg X+Y)杂交,子代中全为正常眼残翅概率=2/31/2=1/3,所以子代中正常眼残翅果蝇的概率=11/3=1/3。F1中棒眼长翅雌果蝇(Vg_ X+XClB)与正常眼长翅雄果蝇(Vg_ X+Y)杂交, 子代中棒眼果蝇占1/3(与之前的计算方法和结果相同)

28、,残翅果蝇=2/32/31/4=1/9,所以子代中棒眼残翅果蝇的概率=1/31/9=1/27。(2)由题意知:棒眼(X+XClB)与射线处理的正常眼(X?Y)杂交,F1代中雌性个体有X+X?和XClBX?两种。如果X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则会影响该隐性突变频率的准确计算,所以应选择有ClB存在的雌性个体,故确定让正常眼雄果蝇(X+Y)与F1代中棒眼雌性果蝇(XClBX?)杂交,所得子代基因型为:X+XClB、X+X?、X?Y、XClBY(不能存活)。若发生隐性突变,则可在子代的雄性中直接显现出来,并且根据雄性中隐性突变性状的比例可准确计算隐性突变频率。23.(2014重庆,8,20分

29、)肥胖与遗传密切相关,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1)某肥胖基因发现于一突变系肥胖小鼠,人们对该基因进行了相关研究。为确定其遗传方式,进行了杂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与结论完成以下内容。实验材料:_小鼠;杂交方法:_。实验结果:子一代表现型均正常;结论: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正常小鼠能合成一种蛋白类激素,检测该激素的方法是_。小鼠肥胖是由于正常基因的编码链(模板链的互补链)部分序列“CTC CGA”中的一个C被T替换,突变为决定终止密码(UAA或UGA或UAG)的序列,导致该激素不能正常合成,突变后的序列是_,这种突变_(填“能”或“不能”)使基因的转录终止。在人类肥胖症研究中发现,许多

30、人能正常分泌该类激素却仍患肥胖症,其原因是靶细胞缺乏相应的_。(2)目前认为,人的体重主要受多基因遗传的控制。假如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Bb(A、B基因使体重增加的作用相同且具累加效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从遗传角度分析,其子女体重超过父母的概率是_,体重低于父母的基因型为_。(3)有学者认为,利于脂肪积累的基因由于适应早期人类食物缺乏而得以保留并遗传到现代,表明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这些基因的频率未明显改变的情况下,随着营养条件改善,肥胖发生率明显增高,说明肥胖是_共同作用的结果。 23.(20分)(1)纯合肥胖小鼠和纯合正常正反交抗原抗体杂交(分子检测)CTCTGA(TGA)不能受体(

31、2)5/16aaBb、Aabb、aabb(3)自然选择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 23.(1)要确定肥胖的遗传方式,可将纯合肥胖小鼠和纯合正常小鼠杂交。若正反交子代都表现为正常,则肥胖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则肥胖的遗传方式还可能为伴性遗传或细胞质遗传。检测某一特定蛋白质的方法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法。“CTC CGA”中的一个C被T替换后变成“CTC TGA”,其互补链转录最后形成的密码子为“CUC UGA”,“UGA”为终止密码,此突变导致该激素不能合成。DNA的转录是RNA聚合酶催化的,此基因突变不能使基因的转录终止。(2)在显性累加效应遗传中,基因型为AaBb的夫妇生出的孩子

32、可能会有以下五种类型:4个显性基因:AABB3个显性基因:AaBB、AABb2个显性基因:AAbb、aaBB、AaBb1个显性基因:Aabb、aaBb0个显性基因:aabb显然、类型体重超过父母,比例为+=,、类型体重低于父母。(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表现型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基因型)共同作用的结果。24.(2014浙江,32,18分)利用种皮白色水稻甲(核型2n)进行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通过再生植株连续自交,分离得到种皮黑色性状稳定的后代乙(核型2n)。甲与乙杂交得到丙,丙全部为种皮浅色(黑色变浅)。设种皮颜色由1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且基因a控制种皮黑色。请回答:(1)甲

33、的基因型是_。上述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是_。(2)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丙为亲本自交得到子一代的过程。(3)在原生质体培养过程中,首先对种子胚进行脱分化得到愈伤组织,通过_培养获得分散均一的细胞。然后利用酶处理细胞获得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经培养再生出_,才能进行分裂,进而分化形成植株。(4)将乙与缺少1条第7号染色体的水稻植株(核型2n-1,种皮白色)杂交获得子一代,若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则可将种皮黑色基因定位于第7号染色体上。(5)通过建立乙植株的_,从中获取种皮黑色基因,并转入玉米等作物,可得到转基因作物。因此,转基因技术可解决传统杂交育种中_亲本难以有性杂交的缺陷。 24. (18分)(1

34、)AA不完全显性(2)种皮白色种皮浅色种皮黑色=121(3)液体悬浮细胞壁(4)种皮浅色种皮黑色=11(5)基因文库种间(或远缘) 24.(1)甲与乙杂交得到丙,丙全部为种皮浅色,可推知甲为纯合子AA,AA表现型为白色,Aa表现型为浅色,aa表现型为黑色,这种显性现象为不完全显性。(2)书写遗传图解时,注意代次,亲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子代基因型与表现型及比例要齐全。(3)通过液体悬浮培养法可以获得分散均一的细胞。(4)注意运用逆向思维方法,若种皮基因位于第7号染色体上,则缺1条7号染色体种皮白色的植株基因型为AO,其与aa杂交,子代中Aa(浅色)aO(黑色)=11。(5)从乙植株的基因文库中能

35、获取种皮黑色基因,运用转基因技术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均可以解决传统杂交育种中远缘亲本难以有性杂交的缺陷。25. (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2014级高三第一次联考)(12分)控制菜粉蝶体色的基因为A、a,雄性中有黄色和白色,而雌性都是白色的。控制触角类型的基因为B、b,触角有棒形和正常,且雄性和雌性中都有棒形触角和正常触角。请根据下表三组杂交组合,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杂交亲本亲本表现型子代表现型(F1)黄色棒形黄色正常白色棒形白色正常性别组合一白色正常1/21/2黄色棒形3/83/81/81/8组合二白色正常1/43/4白色正常1/83/81/83/8组合三白色棒形1白色正常1(1)可判断菜粉蝶体色显

36、隐性的杂交组合是,隐性性状是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2)杂交组合二亲本的基因类型为 。如将组合三中亲本的F1个体进行测交实验,则F2雄性个体中黄色正常、白色正常、黄色棒形、白色棒形比例为 ,该F2全部个体比例为 。(3)若检测某白色雌蝶的基因型,可让其与 多次杂交,请预测试验结果。A B C 25.(12分)组合一 白色 常 AaBbaaBb 1: 1: 1: 1(2分)1:3: 1: 3(2分)白色雄蝶 若后代中雄蝶全是黄色,该雌蝶的基因型是AA若后代中雄蝶黄色和白色之比约为1: 1, 该雌蝶的基因型是Aa若后代中雄蝶全是白色,该雌蝶的基因型是aa 25.因为雌蝶个体都是白色,

37、故要根据雄性个体体色来判断,在组合一中雄性是黄色,其后代的雄性个体中既有黄色又有白色,且出现了黄色:白色=3: 1,故白色是隐性;因为在雄性个体中能出现3: 1,应该是在常染色体上。在组合二中亲本都是正常,子代中有棒形,正常:棒形=3: 1, 说明正常是显性基因,棒形是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因此雄性个体基因型是aaB,雌性是B, 因为子代中出现了正常:棒形=3: 1,所以控制触角的这对基因应是Bb与Bb在雄性个体中黄色:白色是1: 1,说明雌性控制白色的是Aa,综合基因型应是AaBbaaBb;组合三中亲本都是白色,子代中的雄性是黄色,说明雌性是AA,雄性是aa,子代中都是正常说明雌性是bb,雄性

38、是BB,综合起来亲本是AAbb与aaBB,子一代是AaBb,测交后在雄性个体中会出现4种基因型和4种变现型,且比例为1: 1: 1: 1。要检测白色雌蝶的基因型应让其与白色雄蝶(aa)进行交配,然后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如果后代中若后代中雄蝶全是黄色,该雌蝶的基因型是AA子代的基因型都是Aa;若后代中雄蝶黄色和白色之比约为1: 1,该雌蝶的基因型是Aa;若后代中雄蝶全是白色,该雌蝶的基因型是aa。26. (江西红色六校2014级高三第二次联考)(11分)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其体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时,在早期胚胎的细胞分裂过程中,一般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

39、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图所示。请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组成巴氏小体的化合物主要是_。通常依据细胞中巴氏小体的数量来区分正常猫的性别,理由是_。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雌性猫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应有_个巴氏小体,高度螺旋化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表达,主要原因是其中的_过程受阻。控制猫毛色的基因B(黑色)、b(白色)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XBY的猫的表现型是_。现观察到一只白色的雄性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猫的基因型应为_。控制有尾、无尾的基因依次为A、a,则无尾黑毛雄猫的基因型是_,如果它与图示的雌猫交配,子代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 26.(11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

40、1) DNA和蛋白质 正常雄性猫体细胞中没有巴氏小体,正常雌性猫体细胞中有1个巴氏小体(2分)(2) 2 转录(3) 黑色雄猫 XBXbY或XbXbY (2分)(4) aaXBY 无尾白毛有尾白毛无尾黑毛有尾黑毛1111(2分) 26.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组成巴氏小体的化合物主要是DNA和蛋白质;通常依据细胞中巴氏小体的数量来区分正常猫的性别,理由是正常雄性猫体细胞中没有巴氏小体,正常雌性猫体细胞中有1个巴氏小体。一个巴氏小体是一条X染色体转变而来,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则形成2个巴氏小体. 基因的表达分为先转录后翻译两个阶段,染色体异常必然影响转录过程。控制猫毛色的基因B(

41、黑色)、b(白色)位于X染色体上,其基因型为XBY的猫的表现型是黑色雄猫;现观察到一只白色的雄性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说明该猫体内含有2条X染色体,则该猫的基因型为XBXbY或XbXbY 。控制有尾、无尾的基因依次为A、a,由图可知该基因位于产染色体上,则无尾黑毛雄猫的基因型是aaXBY,如果它与图示的雌猫(基因型是AaXBXb)交配,子代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无尾白毛:有尾白毛:无尾黑毛:有尾黑毛1111。27. (南通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8分) 家兔眼色受两对基因A、a和B、b共同决定,基因a纯合时遮盖基因B和b的表达,表现为蓝眼;基因b纯合时遮盖基因A的表达,表现为红眼

42、;其他则表现为黑眼。现用纯系家兔进行杂交实验,得到如下实验结果。分析回答:实验组别亲本F1表现型F2表现型一黑眼蓝眼黑眼3/4黑眼l/4蓝眼二黑眼红眼黑眼3/4黑眼l/4红眼三红眼蓝眼黑眼9/l6黑眼l/4蓝眼3/16红眼(1) 基因A、a和B、b的遗传遵循 定律,黑眼家兔的基因型有 种。(2) 实验一中蓝眼亲本的基因型是 ,F2黑眼个体中杂合子占 。(3) 实验二中红眼亲本的基因型是 ,F2黑眼个体间随机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 27.(8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1)基因的自由组合(或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4(2)aaBB 2/3(2分)(3)AAbb黑眼红眼=81(2分) 2

43、7.(1)由第三组F2表现型及其比例可知,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a纯合时遮盖基因B和b的表达,表现为蓝眼;基因b纯合时遮盖基因A的表达,表现为红眼;其他则表现为黑眼,所以黒眼家兔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和AaBb,共4种。(2)实验一中:黑眼蓝眼黑眼3/4黑眼l/4蓝眼,所以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aaBB;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是:AABB、2AaBB和aaBB,所以F2黑眼个体中杂合子占2/3。(3)红眼个体的基因型由:Aabb和AAbb,由于实验二中:黑眼红眼黒眼3/4黑眼l/4红眼,所以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AAbb;F1黑

44、眼的基因型是:AABb,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是:AABB、AABb和AAbb,则F2黑眼个体基因型为:AABB、AABb,F2黑眼个体间随机交配,F2黑眼个体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是:2/3AB和1/3Ab,所以F2黑眼个体间随机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眼(4/9AABB+4/9AABb): 红眼(1/9AAbb)=8: 1。其比例为1:1,黑眼个体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3/8AB、3/8Ab、1/8aB、1/8ab,28. (吉林实验中学2014级高三一模)(16分)雕鹗(鹰类) 的下列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用A、a表示控制颜色的基因, B、b表示控制斑纹的基因) 。

45、现有一只绿色有纹雕鹗与一只黄色无纹雕鹗交配,Fl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比例为l:l。当F1的绿色无纹雕鹗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6:3:2:1。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雕鹗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 、 。(2)绿色无纹和绿色有纹出现此比例的可能原因是 。(3)Fl的绿色无纹雕鹗彼此交配的后代中,致死双显性的基因型有 。(4)F2中的黄色无纹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5)雕鹗的直毛和卷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T、t决定,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有繁殖能力的直毛雌、雄雕鹗各一只,卷毛雌、雄雕鹗各一只。请回答下列问题:若卷毛为隐性

46、性状,直毛雌雕鹗基因型为 ;卷毛雄雕鹗基因型为 。若选择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一次交配,写出其中一种交配方式 (写亲本表现型)。 28.(16分)(每空2分)(1) 绿色 ; 无纹(2)绿色显性纯合时个体致死(其它原因合理也可给分)(3)AABb、AABB(4)黄色无纹:黄色有纹=2:1(5)XTXT 或XTXt; XtY 直毛雌雕鹗与卷毛雄雕鹗或直毛雄雕鹗与卷毛雌雕鹗 28.由F1的绿色无纹雕鹗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四种,所以绿色和无纹是显性。F2中,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6: 3:2: 1,可知绿色:黄色=(6+2):(3+1)=2

47、: 1,无纹:有纹=(6+3):(2+1)=3: 1,因此AA的个体都致死的,即绿色显性纯合时个体死亡。致死双显性为AAB,即AABB、AABb。F2中黄色无纹的为aaBB(1/3)或aaBb(2/3),aaBB(1/3) aabb1/3aaBb,aaBb(2/3) aabb1/3aaBb,1/3aabb,所以子代黄色无纹:黄色有纹=2/3:1/3=2: 1。卷毛为隐性性状,直毛雌雕鹗基因型有两种(杂合子和纯合子),是XTXT或XTXt,卷毛雄雕鹗基因型为XtY;选择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交配,所以选直毛或卷毛交配,有两种选法,直毛雌雕鹗或直毛雄雕鹗与卷毛雌雕鹗。29. (湖北武汉2014届高

48、三4月调研)(11分)一个正常眼色的果蝇种群由于受到射线照射,出现了两只褐眼雌果蝇,分别记为果蝇A和果蝇B。为研究果蝇A和果蝇B的突变是否为同一突变,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果蝇A X 纯合正常雄果蝇F1中40正常(): 38褐眼():42正常()实验二:果蝇B X 纯合正常雄果蝇F1中62正常(): 62褐眼():65正常():63褐眼()实验三:实验二中F1褐眼雌雄果蝇互相交配F2中25正常(): 49褐眼():23正常():47褐眼()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1)果蝇A发生的突变是(显. 隐)性突变,且该突变具有致死效应,突变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请解释实验一出现异常比例的原因,用遗传图

49、解表示(基因D. d表示)。(2)果蝇B发生的突变时(显. 隐)性突变,该突变也具有致死效应。果蝇B的突变发生在上,理由是。(3)若上述突变基因均能独立控制褐色素的合成而表现褐眼,让果蝇A与实验二中F1代褐眼雄果蝇杂交,则褐眼的遗传遵循定律,其后代出现褐眼果蝇的概率是。 29.(11分)(1)显 X (2)显 常 实验二与实验三中子代眼色性状与性别无关(3)基因的自由组合 2/3 29.(1)实验一果蝇A 与纯合正常雄果蝇,后代雌性一半正常,一半褐眼,而雄性只有雌性的一半,且表现为正常,说明果蝇A发生的突变是显性突变,且该突变具有致死效应,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遗传图解如下:实验二与实验三

50、中子代眼色性状与性别无关,说明果蝇B的突变发生在常染色题上;实验二中F1褐眼雌雄果蝇互相交配,后代正常:褐眼=1: 2,说明显性纯合致死,即果蝇B发生的突变是显性突变,该突变也具有致死效应。由上述分析已知褐眼受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假设两对基因分别是Aa. Bb,则果蝇A 的基因型为aaXBXb,果蝇B的基因型是AaXBXb;则实验二中F1代褐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让果蝇A(aaXBXb)与实验二中F1代褐眼雄果蝇(AaXbY)杂交,其后代正常的概率为1/22/3=1/3,所以后代出现褐眼果蝇的概率是1-1/3=2/3。30.(湖北八校2014

51、级高三第二次联考)(11分)已知果蝇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有眼(B)对无眼(b)为显性,控制有眼、无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1)二倍体动物缺失一条染色体称为单体。果蝇中的号染色体只缺失一条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现有一群正常染色体的有眼(纯合子、杂合子混在一起)和无眼果蝇,选取一部分果蝇受精卵,经处理、培养,筛选出了多只号染色体单体有眼果蝇。欲探究无眼基因是否位于号染色体上,应设计的交配方案为:_。若无眼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号染色体单体有眼果蝇减数分裂中偶然出现了一个BB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_。(2)若无眼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为了研究A、a与B、b的位置关系,选取一对表现型为灰

52、身有眼的正常染色体的雄果蝇和黑身无眼的正常染色体的雌果蝇进行杂交试验, F1代雌、雄果蝇中均出现四种表现型:灰身有眼、黑身有眼、灰身无眼、黑身无眼。如果F1代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基因A、a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让F1代中灰身有眼果蝇相互交配,在F2代的所有灰身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如果F1代四种表现型中,亲本类型偏多,重组类型偏少,则F1代同时出现上述四种表现型的原因最可能是 。 30.(共11分,除标明外,每空2分)(1)多只号染色体单体有眼果蝇与正常染色体无眼果蝇交配或多只号染色体单体有眼果蝇相互交配(3分,任给一种即可,漏掉“多只” 不给分)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未分离(2)

53、 或 (答除染色体外的常染色体也给分) 1/6灰身有眼果蝇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30.(1)正常染色体无眼果蝇产生配子的染色体组成4条,而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产生的配子的染色体数目为4条或3条,所以让无眼果蝇与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假如无眼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后代有眼和无眼果蝇的比例为1:1;若不在号染色体,有眼果蝇。若无眼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进行减数分裂时,号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随机进入次级性母细胞,减少第二分裂时,着丝点分裂,子染色体移向两极,新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一个B,若出现BB的配子,说明子染色体移向同一极。(2)黑身无眼雌蝇是双隐形,所以只能产生一种配子

54、,与灰身有眼的正常染色体的雄果蝇侧交,如果F1代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说明亲本雄蝇产生4配子的比例是1111,所以基因A、a可能位于或染色体上,即A、a与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1代中灰身有眼果蝇为双杂合子,相互交配后,灰身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3,有眼与无眼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2,所以在F2代的所有灰身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31/2=1/6。如果F1代四种表现型中,亲本类型偏多,重组类型偏少,说明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进行减数分裂时,同源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使后代中出现了重组类型。31.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

55、试理综试题)(11分)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主产于东北地区。大豆的高产(A)和低产(a)、抗病(B)和不抗病(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科研人员欲以低产不抗病大豆(甲)为材料,培育稳定遗传的高产抗病大豆。现进行如下实验:将甲种子经紫外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获得高产不抗病植株(乙)和低产抗病植株(丙)。将乙与丙杂交,子一代中出现高产抗病、高产不抗病、低产抗病、低产不抗病四种植株。选取子一代中高产抗病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以秋水仙素处理后筛选出纯合的高产抗病大豆植株。(1)上述培育高产抗病大豆的过程中运用了_育种技术。利用上述技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抗病大豆植株至少需要_年。(2

56、)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丙杂交得到子一代的过程。(3)若甲植株的花粉经紫外线照射后,培育为可育的高产不抗病植株(丁),利用丁与丙杂交,获得子代的性状及比例为_。 31.(11分)(1)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3分) 2年(2分)(2)遗传图解(要求写出配子):(4分)(3)高产抗病:高产不抗病=1:1(2分) 31.(1)将甲种子经紫外线照射后种植,属于诱变育种;将乙与丙杂交,属于杂交育种;选取子一代中高产抗病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以秋水仙素处理后筛选出纯合的高产抗病大豆植株,属于单倍体育种;经诱变育种,获得乙与丙,并让乙与丙杂交,得到子一代,第二年,种植子一代,并选取子一代中

57、高产抗病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以秋水仙素处理后筛选出纯合的高产抗病大豆植株,所以至少2年。(2)将乙与丙杂交,子一代中出现高产抗病、高产不抗病、低产抗病、低产不抗病四种植株,说明乙和丙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书写遗传图解时,注意表现型、配子以及性状分离比。(3)低产不抗病大豆(甲),基因型是aabb,若甲植株的花粉经紫外线照射后,培育为可育的高产不抗病植株(丁),则丁的基因型为AAbb,丁与丙杂交:AAbb aaBbAaBb、Aabb,表现型及比例为:高产抗病:高产不抗病=1:1。32. (河北唐山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12分)现有两个纯合果蝇品系:品系A和品系B。

58、两个品系都是猩红眼,这是一种与野生型深红眼明显不同的表现型。品系A猩红眼基因(用A、a表示)与品系B猩红眼基因(用B、b表示)位于果蝇的非同源染色体上(均与号染色体无关),这两个不同基因对眼色素具有类似的效应。(l)若让猩红眼品系A雄蝇与野生型深红眼雌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F2表现型及比例如下:亲本F1F2雌雄雌雄野生型深红眼()猩红眼品系A()全深红眼全深红眼深红眼:猩红眼=1:1A、a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猩红眼对深红眼为 性。让F2代随机交配,所得F3代中,雄蝇中猩红眼果蝇所占比例为 。果蝇缺失1条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号染色体的深红眼果蝇杂

59、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缺失1条号染色体的猩红眼果蝇占 。(2)若让猩红眼品系B雌蝇与猩红眼品系A雄蝇杂交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F2表现型及比例为 ,F2代杂合雌蝇中猩红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 。 32.(共12分,每空2分)(1) X 隐性 1/4 1/6(2)野生型雌性:猩红眼雌性:野生型雄性:猩红眼雄性=6: 2: 3: 5 1/6 32.(1)由于F2中,猩红眼只出现在雄蝇中,所以性状与性别有关,所以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野生型深红眼()猩红眼品系A()全深红眼,所以猩红眼对深红眼为隐性。让F2代随机交配,则让F2代产生的雌配子及其比例为:3/4XA和/14Xa,雄配子

60、及其比例为:1/4XA,1/4 Xa ,1/2Y,所以后代雄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深红:猩红=3: 1,所以所得F3代中,雄蝇中猩红眼果蝇所占比例为1/4。一对都缺失1条号染色体的深红眼果蝇杂交,则亲本的基因型为:OXAXaOXAY,杂交情况XAXaXAYXAXa 、XAXA、XAY、XaY,即1/2深红眼雌果蝇,1/4深红眼雄果蝇和 1/4猩红眼雄果蝇;OO、2O和OO(死亡),所以F1中缺失1条号染色体的猩红眼果蝇的概率=2/31/4=1/6。(2)品系A猩红眼基因(用A、a表示)与品系B猩红眼基因(用B、b表示)位于果蝇的非同源染色体上,所以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猩红眼品系B雌蝇与猩红眼品系

61、A雄蝇的基因型分别为:BBXaXabbXAYBbXAX a BbXaY,F1随机交配得F2,F1产生的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BXA: BXa: bXA: bXa=1: 1: 1: 1,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BXa: bXa: BY: bY=1: 1: 1: 1,所以F2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雌性:猩红眼雌性:野生型雄性:猩红眼雄性=6: 2: 3: 5;F2代杂合雌蝇中猩红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1/6。33. (石家庄2014届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13分)某育种工作者在一次重复孟德尔的杂交试验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罕见现象:选取的高茎(DD)豌豆植株与矮茎(dd)豌豆植株杂交,得到的F1全为高茎

62、;其中有一棵F1植株自交得到的F2出现了高茎:矮茎=35: 1的性状分离比。请分析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对题干中“分离现象” 的解释:由于环境骤变如降温的影响,该F1植株可能发生了 变异,幼苗发育成为基因型是_的植株。该F1植株产生含显性基因的配子所占比例为 。该F1自交,产生的F2基因型有_种,其比例为 。(2)对上述解释的验证:为验证以上的解释,理论上需要通过 实验来测定F1的基因型,即选择表现型为 的豌豆对其进行异诧授粉。预期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 33.( 除特殊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共13分)(1) 染色体(数目)(1分) DDdd(1分) 5/6(1分)5 1: 8: 18:

63、 8: 1(2)测交 矮茎 高茎:矮茎=5:1 33.(1)低温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所以环境骤变如降温的影响,该F1植株可能发生了染色体变异;F1植株的基因型是Dd,染色体加倍后,该植株的基因型为DDdd。F1植株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为:DD:Dd:dd=1:4:1,所以含有显性基因的配子为5/6。该F1自交,产生的F2基因型为:DDDD、DDDd、DDdd、Dddd和dddd,共5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 8: 18: 8: 1。(2)验证性实验,一般用测交;选择隐性个体做亲本与待测个体杂交,所以选择矮茎个体;F1植株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为:DD:Dd:dd=1:4:1,所以测交子代的表现型

64、及其比例为:高茎:矮茎=5:1。34.(河北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二调)(12分)野茉莉花瓣的颜色是红色,其花瓣所含色素由核基因控制的有关酶所决定,用两个无法产生红色色素的纯种(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 及其纯种野生型茉莉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研究表明,决定产生色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色素的产生。(1) 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上述杂交亲本中突变品系1的基因型为_。(2) 为鉴别第组F2中无色素植株的基因型,取该植株自交,若后代全为无色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_;III组F2的无色素植株中的纯合子占的几率为 。(3) 若从第I、II

65、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从第I、III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4) 进一步研究得知,基因A是通过控制酶A的合成来催化一种前体物转化为红色色素的。而基因Bb本身并不直接表达性状,但基因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请在右上方框内填上适当的文字解释上述遗传现象。 34.(12分,每空2分)(1)aabb(2) AABB 3/13(3) 1/3 5/9(4)如下图(全对给分) 34.由“决定产生色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色素的产生” 可推知无色素的基因型为A_B_、aa_ _,有色素

66、的基因型为A_bb;由品系1品系2F1(无色素)3/16有色素 、13/16无色素,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AaBb,野生型纯种基因型为AAbb,突变品系1野生型(AAbb)F1有色素(A_bb)3/4有色素 、1/4无色素,可推知该F1基因型为Aabb,进而可推知突变品系1的基因型为aabb。(2)由第组实验课推知品系2的基因型为AAABB,则组实验图解如下:P aabb X AABB F1 AABb 自交F2 AABB AABb AAbb 无色素 无色素 有色素 自交 自交F3AABB AAB_ AAbb无色素 无色素 有色素综合上述遗传图解分析可见:第组F2中无色素植株的基因型,取该植株自交

67、,若后代全为无色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AABB。第组实验图解如下:P AABB X aabb F1 AaBb 自交F2 A_B_ aa_ _ A_bb 无色素 无色素 有色素则F2中无色素纯合子所占比例=(1/16+2/16)/(13/16) =3/13第组实验的图解如下:P aabb X AAbb F1 Aabb 自交F2 A_bb aabb 无色素 无色素由、组遗传可知:组F2 有色素基因型为A_bb,组F2 有色素基因型为AAbb,所以可从第、组的F2 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3;同理可推知、的F2 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5/9。

68、由“基因A是通过控制酶A的合成来催化一种前体物转化为红色色素的。而基因Bb本身并不直接表达性状,但基因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 可转化为如下图示:35.(广州2014届高三下学期调研)(16分)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以研究某环境污染物化学物质M对大鼠子代存活率和生殖力的影响。 (1)实验一:将8只年龄、大小及生理状况相似孕期相同大鼠分为两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亲代甲组乙组喂不含化学物质M食物喂含化学物质M食物子代(F1代)出生当日统计性别雄雌雄雌存活数目12121212死胎率0%0%正常饲料喂养F1,60天后收集F1生殖力的数据每ml精液内精子平均数(x106)26/18/精子活动能

69、力(游动百分率)86%/62%/每个卵巢切片内处于生长中的卵泡平均数/26/25 在该实验中,甲组的作用是_。 实验结果表明,化学物质M对大鼠子代哪些指标没有影响?_。 (2)实验二:有人为了验证化学物质M降低大鼠子代存活率具有累积效应,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设计和完成了如下实验,请完善并分析: 将培养60天的_组的F1分为A、B两组,每组_; _,每组的大鼠自由交配。 _。结果如下表所示:F1A组B组F2性别雄雌雄雌存活数目10914死胎率17%44%能说明化学物质M对大鼠子代存活率的影响具有累积效应的依据是_;B组产生的子代中雌性比雄性多最可能的原因是_。 35.(16分,每空2分)(1)作为对

70、照组,以确定食物本身不会影响大鼠子代存活率和生殖力(答对1个给1分)存活率及雌性子代卵巢中生长的卵泡数(答对1个给1分)(2)乙 雄鼠和雌鼠数量相等(不分雌雄0分)给A组大鼠喂适量不含化学物M的食物,给B组大鼠则喂等量的含化学物M污染的饲料(答对1组给1分)在F2代出生当日统计其存活数目与死胎数目(答对1个给1分)B组的存活数明显小于A组(1分);两组均出现死胎且B组的死胎率远大于A组(1分)。化学物M对具有Y染色体的精子产生不利影响 35.(1)由表中实验过程可知,甲组不做任何处理,正常饲养,所以甲组起对照作用,以确定食物本身不会影响大鼠子代存活率和生殖力。由表中数据可知,甲组和乙组雄性个体

71、:每ml精液内精子平均数和精子活动能力均不相同,说明对雄鼠影响较大,而雌鼠中:每个卵巢切片内处于生长中的卵泡平均数,甲乙两组基本相同,所以对存活率及雌性子代卵巢中生长的卵泡数影响最小。(2)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化学物质M降低大鼠子代存活率具有累积效应,所以应选择乙组大鼠,第二步中让大鼠自由交配,为减小实验误差,应让每组雌雄大鼠的数量相等;为了验证化学物质M降低大鼠子代存活率具有累积效应,所以对实验鼠进行以下处理:给A组大鼠喂适量不含化学物M的食物,给B组大鼠则喂等量的含化学物M污染的饲料;每组的大鼠自由交配后,在F2代出生当日统计其存活数目与死胎数目;本实验是验证性实验,所以化学物质M能降低大鼠

72、子代存活率,所以实验结果是:B组的存活数明显小于A组,两组均出现死胎且B组的死胎率远大于A组;B组产生的子代中雌性比雄性多,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所以化学物M对具有Y染色体的精子产生不利影响。36.(福州2014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14分) 鹌鹑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ZZ为雄性、ZW为雌性) ,鹌鹑的羽色受到2对等位基因(Aa、Bb) 的控制:A为有色基因,控制色素的合成,a为白化基因,阻断色素的合成,A对a显性,它们位于Z染色体上;B与b基因分别控制栗色与黄色性状,B对b显性。 (1) 为探究Bb基因是位于Z染色体或常染色体上,用纯种栗色雌鹌鹑与纯种黄色雄鹌鹑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若

73、F1代的雄鹌鹑均表现为 ,雌鹌鹑均表现为 ,则基因Bb位于Z染色体上。(2) 现已确定基因Bb位于Z染色体上,则白色雄鹌鹑的基因型有:ZBaZBa、ZbaZba和 。生产中,雌鹌鹑用于产蛋,雄鹌鹑可肉用。为了在幼体时就能通过羽色辨别雌雄,以便饲喂不同营养。科研人员选出特定的黄色和白色两种纯合品系作为亲本,无论正交或反交,后代都可以通过羽色辨别雌雄。其中黄色鹌鹑的基因型是 或 ;若是白色鹌鹑为父本,黄色鹌鹑为母本是正交,则反交的父本基因型为 母本基因型为 。 36.(14分、每空2分)(1)栗色 黄色(2)ZBaZba ZbAZbA ZbAW; ZbAZbA ZBaW 36.用假说-演绎法解决,

74、如果基因B/b位于Z染色体上,则纯种栗色雌鹌鹑与纯种黄色雄鹌鹑杂交为:ZbAZbAZBaW,子代为ZbAW(黄色雌鹌鹑):ZBAZbA(栗色雄鹌鹑)=1:1。白色雄鹌鹑的基因型有:ZBaZBa、ZbaZba和ZBaZba;黄色纯合子为ZbAZbA和ZbAW,白色纯合子为ZBaZBa、ZbaZba和ZBaW、ZbaW,若是白色鹌鹑为父本,黄色鹌鹑为母本进行正交,则反交黄色鹌鹑为父本,白色鹌鹑为母本;黄色鹌鹑父本基因型为ZbAZbA,白色鹌鹑母本基因型为ZBaW或ZbaW;如果白色鹌鹑母本基因型为ZBaW,则反交为ZbAZbA ZBaW,子代为ZbAZBa(栗色雌鹌鹑):ZbAW(黄色雌鹌鹑)=1

75、:1;如果白色鹌鹑母本基因型为ZbaW,则反交为ZbAZbAZbaW,子代为ZbAZba(黄色雄鹌鹑):ZbAW(黄色雌鹌鹑)=1:1,不符合题意,故白色鹌鹑母本基因型是ZBaW。37.(北京东城区2014届高三3月质量调研)(16分)烟草是雌雄同株植物,却无法自交产生后代。这是由S基因控制的遗传机制所决定的,其规律如下图所示(注:精子通过花粉管输送到卵细胞所在处,完成受精)。(1)烟草的S基因分为S1. S2. S3等15种,它们互为_,这是_的结果。(2)如图可见,如果花粉所含S基因与母本的任何一个S基因种类相同,花粉管就不能伸长完成受精。据此推断在自然条件下,烟草不存在S基因的_个体。(

76、3)将基因型为S1S2和S2S3的烟草间行种植,全部子代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为:_。(4)研究发现,S基因包含控制合成S核酸酶和S因子的两个部分,前者在雌蕊中表达,后者在花粉管中表达。传粉后,雌蕊产生的S核酸酶进入花粉管中,与对应的S因子特异性结合,进而将花粉管中的rRNA降解,据此分析花粉管不能伸长的直接原因是缺少_,无法合成_。(5)自然界中许多植物具有与烟草一样的自交不亲和性,这更有利于提高生物遗传性状的_,为_提供更丰富的原材料,使之更好地适应环境。 37.(每空2分,共16分)(1)等位基因 基因突变(2)纯合(子)(3)S1S3 :S2S3 :S1S2 = 2: 1: 1(4)核糖体

77、 蛋白质(5)多样性 物种的进化 37.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型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产生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由题意可知花粉所含S基因与母本的任何一个S基因种类相同,花粉管就不能伸长完成受精作用,因此在自然条件下烟草不存在S基因的纯合个体。由前面可知烟草不存在S基因的纯合个体,间行种植时,烟草植株可以自交和杂交两种交配方式,但是自交无法产生后代,S1S2作父本时,杂交后代有S1S3 和S1S2,比例为1: 1, S2S3 作父本时,杂交后代有S1S3 和S2S3,比例为1: 1,综合分析可知,后代中共有三种基因型及其比例为S1S3 :S2S3 :S1S2=2: 1: 1。由于rRNA是

78、核糖体的组成部分,S基因控制合成S核酸酶能够将rRNA水解,因此花粉管中缺失核糖体,造成无法合成蛋白质,从而花粉管不能伸长。自交不亲和性,有利于生物遗传性状的多样性;而遗传的多样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有利于生物进化。38. (天津市和平区2014年高三一模) (10分)玉米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请回答相关问题:(1)玉米基因图谱已经绘出,这一成果将有助于科学家们改良玉米的品种。作物基因图谱主要研究基因的定位,以及基因中 的排列顺序。(2)玉米的常态叶与皱叶是一对相对性状。农田中有一批常态叶和皱叶玉米的幼苗,欲通过实验判断该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某同学的思路是随机选取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

79、米幼苗各若干分别移栽隔离种植,观察子一代性状。若子一代发生性状分离,则此亲本所表现的性状为 性状。若子一代未发生性状分离则需要 。(3)玉米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右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秋水仙素发挥作用的时期是 ,ef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 。 38.(10分)(1)脱氧核苷酸(或碱基对)(2)显性 将两个亲本的子一代杂交,子二代出现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3)有丝分裂前期 2或4 38.(1)对生物的基因进行鉴定,以此测定它的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置,然后用图示的方式把它表示出来,就形成了基因图谱,还可以用来研究基因中的碱基排列顺序。(2)子代中同时出

80、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若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说明亲本是显性杂合子;若子一代未发生性状分离,说明两亲本是纯合子,所以将两个亲本的子一代杂交,则子二代中出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3)秋水仙素作用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纺锤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所以秋水仙素发挥作用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前期;图中e-f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所以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前期和中期含有2个染色体组,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39. (山东潍坊2014届高三3月月考)某植物的花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性状,且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五个纯合品系的紫花(AABBdd) 、红花(aaBBd

81、d) 、白花甲(aabbdd) 、白花乙(aabbDD) 和白花丙(aaBBDD) 植株若干,四组杂交组合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请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回答: (1) 该植物的花色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 (2) 请参照下表中白花基因型的书写格式,写出四组杂交组合中紫花和红花的基因型。表现型白花紫花红花基因型 aabbdd A bbddD (3)在杂交3中,F2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 种,出现几率最高的基因型是 。 (4) 某红花的自交后代中出现一白花植株。分析认为,该白花植株出现的原因中可能有:杂合子的后代隐性基因纯合的结果;纯合子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突变只涉及一个基因) 。为探究该白花植株出现的

82、原因是上述哪一种,用已有的白花甲(aabbdd) 与之杂交,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如果F1的花全为 ,可知待测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则待测白花植株出现的原因是。 如果F1的白花与红花比为 ,可知待测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则待测白花植株出现的原因是。 39.(14分)(除注明外,毎空1分)(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或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A_B_dd(2分) aaB_dd(2分)(3)7 aaBbDd(2分)(4)白花 aabbdd(2分) 1: 1 aaBBDd(2分) 39.(1)由杂交1可知,) 该植物的花色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杂交2、3、4可知,该植物的花色遗

83、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由亲本紫花(AABBdd) 、红花(aaBBdd) 、白花甲(aabbdd) 、白花乙(aabbDD) 和白花丙(aaBBDD) ,可推知:紫花A_B_dd,红花aaB_dd。(也可以根据四组杂交组合后代的表现型及基因型确定)(3)杂交3中,F2白花的基因型是aaB_D_、aabbD_、aabbdd,共7中基因型;其中aaBbDd出现的几率是4/13,aabbdd =aabbDD=aaBBDD出现的几率是1/13,aaBBDd=aaBbDD=aabbDd=2/13。(4)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dd和aaBbdd,让红花与白花甲(aabbdd) 杂交,若后代

84、全是白花,则待测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dd,说明基因型为aaBbdd后代隐性基因纯合的结果;若后代白花与红花比为1: 1,则待测白花植株的基因型aaBBDd,说明基因型为aaBBdd纯合子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40. (2014届青岛高三一模)(14分)某植物花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决定,花中相关色素的合成途径如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该图示体现的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是 。(2)已知该植物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皆可,那么理论上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3)育种工作者将某白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白花:紫花:红花=2: 1: 1,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4)育种

85、工作者将(3)问中的两个亲本杂交产生的种子进行诱变处理,种植后发现一植株上有开蓝色花的枝条,其它花为紫色花。他们提出两种假设:假设一:诱变产生一个新的显性基因(D),能够把白色前体物转化为蓝色素,在变异植株中紫色素仍能产生,只是被蓝色掩盖。假设二:上图中基因B发生了突变,转变为决定蓝色素合成的基因。现欲确定哪个假设正确,请完善下面的设计方案:实验步骤:将上述蓝色花进行 处理,让其自交。将自交所结种子种植后,分析其性状表现。结果分析:若 ,则假设一正确;若 ,则假设二正确。 40.(14分)(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2分)(2)20(3分)(3)AaBbcc(3

86、分)(4)套袋(2分) 红色、紫色、蓝色都有(一定比例的) 出现(2分)只有红色和蓝色,没有紫色出现(2分) 40.(1)由图中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可以看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2)某植物花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决定,所以决定花色的基因型最多有27种,其中aabbcc(红色) 、A_bbcc(白色) 、A_B_cc(白色) ,所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0种。(3)育种工作者将某白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红花只有一种基因型:aabbcc(红色) ,白色有6种基因型:A_bbcc(白色) 、A_B_cc(白色) ,由于其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白花:紫花:红花=2:

87、1: 1,出现紫花,所以白花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cc。(4)将上述蓝花植株套袋,防止与其他植株杂交;让蓝花植株自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的种类:若后代出现红色、紫色、蓝色三种表现型,说明假设一正确,此时该蓝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ccDd;由于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cc,若B基因发生突变,则没有紫花出现,即只有红色和蓝色。41.(开封市2014届高三一模)(9分)山羊胡子的有无由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A(a) 决定,其中A和a分别对应有胡子和无胡子,不过A在雄性中为显性,在雌性中为隐性。山羊甲状腺先天缺陷是由等位基因B(b) 控制的常染色体遗传病。一只有胡子公羊和6只雌性无胡子的母羊交配,

88、生下6只小羊,其中1只无胡子母羊,1只有胡子母羊,3只有胡子公羊,1只无胡子、甲状腺先天缺陷的公羊。同答下列问题:(1) 山羊甲状腺先天缺陷属于常染色体上的_(显、隐)性遗传病,控制该疾病的等位基因B(b) 与等位基因A(a) 最可能_(在、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请用遗传图解说明上述结论:(2) 亲本母羊中至少有_只基因型为Aa。 41.(1)隐形 不在 遗传图如下(亲自代每个个体的表示为1分):P 有胡子的公羊无胡子的母羊 (AaBb) (_aBb) F: 无胡子母羊 有胡子母羊 有胡子公羊 无胡子而甲状腺先天缺陷的公羊 (_aB_) (AAB_) (A_B_) (aabb) 1 1 3

89、 1 1 41.双亲都没有甲状腺先天缺陷,而子代出现该病,所以是性状分离产生的新性状,故为隐形性状;因为甲状腺缺陷只出现在公羊中,而有胡子和无胡子在公羊和母羊中都出现,说明两对等位基因很可能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由于后代数量太少,不能排除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遗传图解应包括亲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亲本理论上亲本有胡子公羊为AA或Aa, 亲本母羊为Aa或aa,因为产下了无胡子的小母羊,故双亲基因型一定为Aa,故至少1只母羊为杂合子。42.(吉林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 A和a,B和b) 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出现色素

90、,AA和Aa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修饰效应出现,BB和Bb的效应不同)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基因组合A_BbA_bbA_BB或aa_ _植物颜色粉色红色白色(1)现有亲代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红色植株杂交,产生子一代植株花全是粉色请写出可能出现这种结果的亲本基因型:纯合白色植株 ;纯合红色植株 。(2)若不知两对基因( A和a,B和b) 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课题小组选用了AaBb粉色植株自交进行探究 实验假设: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存在三种类型,请你在下图的图示方框中补充其它两种类型(用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

91、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点)实验方法:粉色植株自交实验步骤:第一步:粉色植株自交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子二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 及相应的结论:a _,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上图第一种类型);b _,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上图第二种类型);c 若子代植株花粉色:红色:白色2: 1: 1,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上图第三种类型)(3)若对杂合的红花植株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_倍体。此外也可用_方法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若要确定细胞中染色体是否加倍,可取其芽尖细胞按照 制片等步骤制作临时装片并加以观察。 42.(11分,

92、 每空1分) (1)AABB或aaBB(不全不给分) AAbb(2) (2分,每图示1分) a. 若子代植株花粉色:红色:白色6:3:7b. 若子代植株花粉色:白色1:1(3)四倍体 低温 解离 漂洗 染色 42.(1)纯合白色植株(AABB或aa )和纯合红色植株(AAbb)作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部是粉色植株(A Bb);则亲本基因型组合:AABBAAbb和aaBBAAbb。(2)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这两对基因可以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可以位于一对染色体上,表现为连锁关系,探究过程如下:作出假设:假设这两对基因在染色

93、体上的位置存在三种类型;实验步骤:第一步:粉色植株自交;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实验可能的结果及相应的结论(不考虑交叉互换):a两对基因的位置符合上图第一种类型,则可以产生雌雄各两种配子AB和ab,子代植株花色表现型及比例为粉色:白色=1:1;b两对基因的位置符合上图第二种类型,则可以产生雌雄各四种配子AB、ab、Ab和aB,子代植株花色表现型及比例为粉色:红色:白色=6:3:7;c两对基因的位置符合上图第三种类型,则可以产生雌雄各两种配子Ab和aB,子代植株花色表现型及比例为粉色:红色:白色=2:1:1。(3)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幼苗,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形

94、成多倍体;低温处理幼苗与秋水仙素处理具有相同的生理效应;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实验步骤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步骤相同,即:解离漂洗染色制片。43.(苏北四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下图为一对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其中、X、Y表示染色体,基因A、a分别控制灰身、黑身,基因R、r分别控制红眼、白眼。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基因A和a的根本区别是 。(2)果蝇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染色体组数为 。已知XXY三体果蝇为雌性,能正常繁殖后代,则白眼雌果蝇(XrXrY) 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有XrY、Xr、 。(3)图中这一对雌雄果蝇交配,F1的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95、。(4)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rXr) 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 杂交,F1自由交配得F2,F2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 ,从F2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白眼雄果蝇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是 。 43.(1) AaXrY 脱氧核苷酸(或碱基、碱基对)序列不同 (2) 4 Xr Xr Y (3) 3/4 (4) 3: 1 1/18(2分) 43.以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为背景,重点考查了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1)为雄果蝇;A、a是常染色体上基因,r为X染色体上基因;在书写基因型时,常染色体基因一般在前,性染色体基因一般在后。所以图中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 Xr

96、 Y,A和a是一对等位基因,一个基因与它的等位基因之间的根本区别就是脱氧核苷酸(或碱基、碱基对)序列不同(2)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图中果蝇体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则为4组染色体组;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XY染色体到一极,另一条X染色体单独到一极;另一种分离方式则是XX染色体到一极,Y染色体单独到一极。(3)图中雌果蝇Aa XR Xr,雄果蝇Aa XR Y,可以将两对基因分开考虑:AaAa(AA、2 Aa、aa),其中 1/2纯合子;XR XrXR Y(子代雌果蝇XR Xr、Xr Xr)其中 1/2纯合子,两对基因均为纯合子个

97、体才为纯合子,所以,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21/2=1/4,杂合子=1-1/4=3/4(4)两对基因分开考虑aaAAF1中Aa,其中X Xr rXRY(F1中XRXr、Xr Y),F1雌雄自由交配,AaAa(AA、2 Aa、aa),其中灰身:黑身=3: 1,XR XrXRY(子代果蝇XR Xr、Xr Xr、XRY、XrY),红眼:白眼=1: 1,F2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3: 1。F2中灰身与灰身果蝇(1/3 AA、2/3 Aa)与(1/3 AA、2/3 Aa)杂交,后代出现黑身的概率为2/32/31/4=1/9;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XRXrXr Y)后代出现白眼的概率为1/2,所

98、以,子代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1/91/2=1/18.44. (赣州市2014届四所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试验材料。(1) 在正常的果蝇群体中有一种“嵌合体” 果蝇,研究发现“嵌合体” 果蝇左侧身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右侧身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O。该果蝇染色体的变异产生于_(原始生殖、体) 细胞的_分裂过程中。(2) 科学家发现果蝇的某一性状的遗传特点是子代的表现总与亲代中雌果蝇一致,请尝试解释最可能的原因_。(3) 果蝇产生色素必须有显性基因A(位于常染色体上) ,而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 使得色素呈紫色,该基因为隐性时眼色为红色。果

99、蝇不能产生色素时眼色为白色。现将 2个纯合品系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F1全为紫眼, 则亲本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 ,F2雄性个体中紫眼的比例为_。(4) 果蝇体表硬而长的毛称为刚毛,一个自然繁殖的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卷刚毛雄果蝇。有一种假说认为这是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 若为你提供以下一些纯合的果蝇作为材料:直刚毛雌果蝇、直刚毛雄果蝇、卷刚毛雌果蝇、卷刚毛雄果蝇,请你设计一个杂交试验以验证该假说,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方案:_。(只要求写出杂交亲本的表现型) 。预测结果:_。 44.(12分)(1) 体(1分) 有丝(1分)

100、(2)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线粒体中(2分)(3) aaXBXB(2分) 3/8(2分)(4) 取直刚毛雄果蝇和卷刚毛雌果蝇进行测交(2分) 测交后代中,雌果蝇全为直刚毛,雄果蝇全为卷刚毛(2分) 44.(1)既然左侧的为XX,右侧为XO,所以肯定不是变异了,因为如果变异了,所有的体细胞的都应该是一样的,而事实不是;所以是在的早期,就是在时发生的变异,就是在时。(2)精子几乎不含细胞质,受精时线粒体鞘留在卵细胞外,所以细胞质基因几乎全部由卵细胞提供,所以果蝇的某一性状的遗传特点是子代的表现总与亲代中雌果蝇一致,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线粒体中。(3)纯合品系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蝇杂交,F1全为紫

101、眼, ,所以亲本的基因型是:aaXBXBAAXbY, F1全为紫眼, 其基因型是AaXBYAaXBXb,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 ,F2雄性个体中紫眼的比例为3/4(AA+Aa) 1/2XBY=3/8。(4)由题意分析,一个自然繁殖的纯合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卷刚毛雄果蝇,说明这个果蝇的种群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卷刚毛,因此最可能是基因突变而来的;为了验证是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所以选择测交,杂交亲本的表现型为:直刚毛雄果蝇和卷刚毛雌果蝇,若后代全为直刚毛,则假设不成立;若后代测交后代中,雌果蝇全为直刚毛,雄果蝇全为卷刚毛,则假设成立。45. (成都市2014届

102、高三第一次检测理综)(16分)豌豆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 豌豆种子的形状有圆粒和皱粒两种。研究发现,皱粒豌豆的形成是由于编码淀粉分支酶(合成淀粉所需的酶)的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碱基序列导致。孟德尔用纯种圆粒和纯种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中同时出现圆粒和皱粒豌豆的现象称为,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F1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淀粉分支酶的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碱基序列,如果其控制合成的肽链反而变短了,其原因可能是该基因转录的mRNA上。(2)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基因B对豌豆素的产生有抑制作

103、用,而基因b没有。下面是利用两个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纯种品系(甲、乙)及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多次杂交实验的结果:实验一:野生型品系甲F1无豌豆素F1自交F2中有豌豆素: 无豌豆素=l: 3实验二:品系甲品系乙F1无豌豆素F1自交F2中有豌豆素: 无豌豆素=3: 13根据实验,可判定与豌豆素产生有关的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品系甲和品系乙两种豌豆的基因型分别是和。从实验一F2中任取一株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其基因型可能为。若欲进一步判定其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法是。实验二F2中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的基因型共有种,其中杂种植株占的比例为。若实验二F2中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全部自交,单株

104、收获F2植株上的种子并进行统计,发现所结种子均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占的比例为。假设每株F2植株所接种子的数量相等,则全部F2植株上收获的这批种子中,能产生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占的比例为。 45.(16分) 45.(1)纯种圆粒和纯种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1(杂合子)自交,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所以F2中同时出现圆粒和皱粒豌豆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其根本原因是F1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淀粉分支酶的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碱基序列,如果其控制合成的肽链反而变短了,说明翻译提前终止,可能出现了终止密码子。(2)实验二的结果是:F2中有豌豆素:

105、无豌豆素=3: 13,所以可判定与豌豆素产生有关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由于甲和乙是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纯系,由实验二可知,无豌豆素的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和aabb,综合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可以得出野生型的基因型是aaBB,品系甲和品系乙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实验一中,F1无豌豆素(AABb)F1(AABb)自交F2中有豌豆素(AAbb): 无豌豆素(AABB、2AABb) =l: 3,所以从实验一F2中任取一株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其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自交是最简单的方法,因为自交不用人工去雄。实验二:品系甲(AABB)品系乙(aabb)F1无豌豆素

106、(AaBb) F1自交(AaBb) F2中有豌豆素(A_bb): 无豌豆素(A _B_、aaB_、aabb) =3: 13,所以实验二F2中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和aabb共7种基因型,其中杂合子占10/13。实验二F2中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占13/16,其中AABB、aaBB、AaBB、aaBb和aabb自交,后代均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占F2的占7/16,所以占F2中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的比例为7/13,如每株F2植株所接种子的数量相等,能产生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其中F2植株中AA、Aa、aa的比例为1: 2

107、: 1, 自交后后代基因型为A_的个体占5/8,F2植株中BB、Bb、bb的比例为1: 2: 1, 自交后后代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4,所以基因型为A_bb的所占比例为5/32.46.(济宁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12分) 某昆虫肤色有白色、黄色、绿色三种类型,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其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作答: (1) 图示过程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是_。绿色虫体中,只有皮肤细胞才呈现绿色,这是_的结果。(2) 一纯合黄雌虫与一白雄虫杂交F1全为绿色。则亲本雌虫基因型为_。将F1代雌雄虫随机交配,所得F2代黄肤色后代中雌雄比例为_。(3) 一对黄色雌雄虫杂交,生出一只白肤色

108、、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子代。若为某亲本形成配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配异常造成,则该亲本的基因型为_。(4) 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引起的变异叫缺失,缺失杂合子的生活能力降低但能存活,缺失纯合子常导致个体死亡。现在一红眼雄昆虫XAY与一白眼雌昆虫XaXa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自眼雌昆虫。请设计杂交试验确定这只白眼雌昆虫的出现是由于染色体缺失造成的,还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实验方案:让这只白眼雌昆虫与_杂交。推断和结论:如果杂交子代中雌昆虫数与雄昆虫数比例为_则为基因突变所致。如果杂交子代中雌昆虫数与雄昆虫数比例为_则为染色体缺失所致。 46.(1)基因通过控制酶

109、的合成间接控制性状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aaXBXB 2: 1(3)aaXBXb(4)红(白)眼雄昆虫杂交 1: 1 2: 1 46.(1)过程指基因控制酶合成,酶催化白色前体物质黄色中间物绿色产物,所以图示过程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性状;绿色虫体中,只有皮肤细胞才呈现绿色,这是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所以只在皮肤细胞表达。(2)一纯合黄雌虫与一白雄虫杂交F1全为绿色,F1基因型:AaXBXb,Aa XBY,所以亲本的基因型是:aaXBXBAAXbY;将F1代雌雄虫随机交配, 则F1代雌雄虫随机交配组合为:AaXBYAaXBXb,所得F

110、2代雌性黄肤色后代为aaXBX_=1/41/2=1/8;雄性黄肤色后代为aaXBY=1/41/4=1/16;所以所得F2代黄肤色后代中雌雄比例为1/8: 1/16=2:1。(3)一对黄色雌雄虫杂交组合为:aaXBX_aaXBY;生出一只白肤色、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子代,推断亲本雌性为aaXBXb,该白肤色、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子代为aaXbXbY。(4)根据题意可知,白眼昆虫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红眼雄昆虫XAY的A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二是红眼雄昆虫XAY的X染色体上的A基因所处染色体片段缺失;该白眼昆虫是雌性,所以与她杂交的昆虫可以是红眼,也可以是白眼;因为题中有“缺失杂合子的生活力降低

111、但能存活,缺失纯合子常导致个体死亡” ,如果是缺失引起的,则有一半的雄性个体会死亡,所以导致杂交子代中雌昆虫数与雄昆虫数的比为2:1;如果是基因突变引起的,则杂交子代中雌昆虫数与雄昆虫数的比为1:1。47. (天津2014届高三七校联考)玉米籽粒的颜色有黄色、白色和紫色三种。为了解玉米籽粒颜色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以下6组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10分)(1)根据第四、五组的实验结果可判断F1出现了 现象。(2)若第五组实验的F1籽粒颜色及比例为紫色:黄色:白色=9:3:4,据此推测F1籽粒的颜色由 对等位基因控制,F1白色籽粒的基因型有种;F1中所有黄色籽粒的玉米自交,后代

112、中黄色籽粒的比例应是;第四组F1籽粒黄色与白色的比例应是 47.(10分,每空2分)(1)性状分离 (2)2 3 5/6 31 47.根据第四、五组的实验结果,子代出现与亲代不同性状,为性状分离。第五组实验的F1籽粒颜色及比例为紫色:黄色:白色=9:3:4=9: 3: 3: 1, 符合含2对等位基因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故推断F1籽粒的颜色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设这2对等位基因为Aa和Bb则根据第五组实验的F1籽粒颜色及比例为紫色:黄色:白色=9:3:4,亲代为AaBbAaBb。子代为9A_B_(紫色):3A_bb(黄色):3aaB_(白色):1aabb(白色)或子代为9A_B_(紫色):3A_bb(白色):3aaB_(黄色):1aabb(白色),故F1白色籽粒的基因型有3种;F1中所有黄色籽粒的玉米自交,如果黄色为A_bb:则有13AAbb和23Aabb,只有Aabb自交才能出现白色aabb概率为2314=16,故后代黄色概率为11/6=5/6;第四组亲本为AabbAabb,F1籽粒白色aabb概率为1/4,黄色A_bb为3/4,故第四组F1籽粒黄色与白色的比例应为3: 1. 如果黄色是aaB_,结果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