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2016届高一年级第七次历史周测试题(分值100分,时间50分钟)(2014.04.25周五)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3分,共7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其描述的现象开始于: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光荣革命” D工业革命2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掠夺 B东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封建主阶级衰落3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
2、既促进着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是指 A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鸿沟扩大 B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C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 D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4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C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5新航路开辟后,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集中体现在: A资产阶级人数增加 B雇佣劳动力增加 C资本原始积累速度加快 D封建阶级衰落6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6世纪欧洲的市民: 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
3、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 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好的利润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 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 A B C D 7“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8蒸汽机发明和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是因为蒸汽机: A它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动力和效率 B它摆脱了工厂受自然条件的空间制约C它
4、促进了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转变 D它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形 9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个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10据史料记载:1851年,英国总人口为278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占英国总人口的502%,首次超过了乡村人口。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圈地运动发展,大量乡村人口流入城市 B
5、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C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大量外国人口流入英国城市D城市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大大小于乡村11某历史著作中包含有“蒸汽机引发的技术革命”“工场退位,工厂上位” “东方诸国的衰落”“无产阶级的出路”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等小标题。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B东方国家的徘徊与挣扎C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12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国家实行奖励对外贸易的政策 B创立一
6、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C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13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14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贸易中心在 A大西洋沿岸 B太平洋沿岸 C印度洋沿岸 D地中海区域 1519世纪初人类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取得重大突破,其首先使用的动力是A蒸汽机 B内燃机 C电力 D核动力16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在此过程中,英国先后战胜了A西班牙、
7、荷兰、葡萄牙 B荷兰、法国、葡萄牙C葡萄牙、法国、西班牙 D西班牙、荷兰、法国17“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已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对这一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最早发生了工业革命 B市场是直接导致工业革命发生的重要因素C科技直接引起了工业革命 D工场手工业的生产能满足市场的需求18鸦片战争后不久,徐继畲在瀛寰志略中描写当时西方某国家:“帆樯云集,百货流通,富饶遂为西国之最。”该国家应是A荷兰 B美国 C西班牙 D英国 191872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凡尔纳在创作该小说的时候,已经出现的交通工具有:火
8、车轮船汽车飞机A B C D20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B主要动力不同 C 交通工具不同 D通迅手段不同21导致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主要动力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英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C第二次工业革命 D流行的自由主义思想22西方史学家指出“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对中国的历史、艺术完全入迷了。”然而到了“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引起此兴趣变化直接相关的因素是A中国资源的丰富 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的需求 D世界市场的形成23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
9、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这里将“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的最主要手段是 A资本输出 B武力威逼 C人口流动 D商品输出24某班历史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之后,对其“改变世界”的理解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最能体现出“改变世界”的是A改变了生产工具和经济组织 B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C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国际格局 D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二材料分析题近现代以来,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发展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28分)材料一 那时的纺织业可以说是技术最密集、最“先进”的产业,而英国在
10、这方面明显地不具有比较优势。直到18世纪初,印度、伊朗和中国产的棉织品在价廉、美观和牢固上都还超过英国产品。但是英国绝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制造纺织品的努力,而是变本加厉地以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来加快本国纺织业的发展。1688年的“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完全停止进口法国和荷兰的毛织品。1700年,英国议会禁止从印度、伊朗和中国进口棉织品。这个禁令是绝对的,毫无伸缩的余地,哪怕是印度制造的一根棉线,英国人也不准动用。一直到1812年,英国还对从印度进口的花标布征收高达71.7%的进口税。英国的产业革命就是在这样的贸易保护主义环境下发生的。 摘自左大培对自由贸易的迷信(1)(原创)根据材料一说明181
11、9世纪初英国推行什么经济政策,其目的是什么;(4分)指出该经济政策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材料二 棉花如果没有取代亚麻、羊毛,成为欧洲最主要的布料来源,很难想象工业革命会取得成功。当初,欧洲人如果不是依赖殖民地的棉田取得棉花,而是在自己土地上种植棉花,那么它对欧洲土地、水、人力的需求势必增加,进而很可能使工业革命受挫。棉花没有大规模移植到欧洲,对欧洲而言,这或许是万幸之事。亚洲很多地区,为了提高棉花产量,严重的损害了当地的生态系统。棉花是用水量大的作物,产棉区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非常严重。英格兰的新纺织厂机器隆隆作响,预示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而那些在自家附近生产棉花的人,则在和环境退化
12、、土地与水不足等问题斗争。摘自彭慕兰等著贸易打造的世界(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洲殖民地与欧洲的工业化之间的关系。(6分)材料三 187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对英国的打击特别沉重,它的萧条达22年之久。在这种情况下,降低了生产费用和运输费用的洋货(包括棉纱和棉布),便拼命地向中国推销。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一文中指出:“不列颠侵略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这个棉织品的祖国充满了英国的棉织品。”中国手工纺织业被破坏的过程也基本如此。摘编自于素云等著中国近代经济史(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
13、识,分析19世纪70年代英国棉织品大量倾销中国的原因以及对近代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10分)材料四 棉花产量直接关系棉纺织业的生产,更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解放前到建国以后我国的棉花和棉纺织品产量变化如下表:产品名称解放前最高年指数(以解放前最高年为100)年份产量1949年1952年1983年棉花1936849万吨52415365462棉纱1933445万吨73514747348棉布1936279亿米67713735333依据马宇平等编中国昨天与今天:18401987国情手册(4)依据所学知识,分析1952年和1983年我国棉花和棉纺织品产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15: 610: 1115: 1620: 2124: 姓名: 选择题得分: 材料题得分: 总分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