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1年10月测试理科综合试卷 物理部分本试卷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核反应在原子核发生转变的同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变化,关于核反应和核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反应方程属于轻核的聚变B.原子核结合能越大,表明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就越稳定C.太阳辐射能量是因为其内部在不断进行着核裂变反应D.所有具有质量亏损的核反应都伴随着核能的释放15.如图所示,半
2、径为R=1m的圆弧固定在水平墙角,一小球(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从台面某一高度处水平向右飞出,经过一段时间,恰好经过圆弧面上点C(未画出),且速度方向与圆弧面相切,已知COB的正弦值为sin=2-,则圆心O与水平台面的高度差H应为A.1.5m B.2m C.(1+)m D.m16.2018年5月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4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高分5号卫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设想某卫星沿轨道运行的过程中,绕地球球心做周期为T的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则仅根据T、R和引力常量G,能计算出的物理量是A.地球的质量 B.地球的平均密度 C.飞船的运动方向 D.飞船所需向
3、心力17.如图所示,P为理想自耦变压器滑动端,原线圈匝数为4000,原线圈两端的瞬时电压为u=220sin50t(V),电阻R1=200,R2=300,D为理想二极管,电容器的电容为2000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为0.22Wb/sB.滑动端P从b向a滑动的过程中,电容器两端的电压逐渐降低C.滑动端P从a向b滑动的过程中,副线圈两端电压减小D.当滑动端P移动到ab的中点时,R2的电功率与R1的电功率之比为3:21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下固定有PO和QO两根不可伸长的轻绳,它们系在同一点O,且PO绳比QO绳长,一只蜘蛛使出浑身解数使自己悬挂于O点,开始时两根绳都
4、处于伸直状态,现在有一位小朋友将Q点缓慢向左移动,则A.PO绳的拉力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B.PO绳的拉力大小一直减小C.QO绳的拉力大小一直增大 D.QO绳的拉力大小先减小后增大19.如图所示,水平面上A、B两处有甲、乙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处于静止状态,B点右侧水平面粗糙,左侧水平面光滑。若甲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3t的作用下由静止向右运动,当t=2s时撤去拉力F,紧接着甲与乙发生弹性正碰,其中乙滑行1.6m后停下,已知乙的质量为1kg,乙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取g=10m/s2,则A.02s内,拉力F的冲量为12Ns B.撤去拉力F时甲的速度大小为3m/sC.两个滑块碰撞以后乙的
5、速度是1m/s D.甲的质量为2kg20.如图甲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方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在O点处有一粒子源,沿纸面不断地放出同种粒子,粒子的速率均为v,粒子射入磁场的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范围为60120。粒子的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均不计。图乙中的阴影部分表示粒子能经过的区域,其内边界与x轴的交点为E,外边界与x轴的交点为F,与y轴的交点为D(a,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粒子所带电荷为正电B.OF的长度为aC.粒子源放出的粒子的荷质比为D.从点E离开磁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可能为21.竖直平面内有一匀强电场,电场方向与x轴负方向成37角,x轴上
6、各点的电势随坐标x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现有一带负电小球以初速度0.5m/s从x=-1cm的P处沿直线运动到达x=2cm的Q处,己知小球的质量为310-4kg,取g=10m/s2,则A.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400V/mB.带电小球的电荷量大小为1105CC.带电小球从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需要时间约为0.039sD.带电小球运动到Q点时动能可能为0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将木板水平固定在桌面上,木板左端的固定挡板上连
7、接一轻质弹簧,长木板上P、Q两点安装有光电门,滑块放在长木板上,靠近轻质弹簧。(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A板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d1= mm,用游标卡尺测出B板的宽度,读数如图丙所示,则B板的宽度d2= mm。若实验中没有现成的挡光片,应选用 (填“A”或“B”)板为挡光片更好。(2)在滑块上装上选好的挡光片,向左推动滑块压缩弹簧到适当的位置松手,滑块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右运动,滑块离开弹簧后分别通过P、Q两点的光电门,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分别记录下滑块上挡光片通过P、Q两点光电门的时间t1和t2,则滑块通过P点的速度为 ,通过Q点的速度为 。(用物理量的字母表示)(3)通过改变弹簧的压缩程
8、度大小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滑块通过P点和Q点的速度v1和v2,作出以v22-v12图象,若图象与v22轴的交点坐标为m,重力加速度为g,PQ间的距离用a表示,则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用题中给出的字母表示)。23.(9分)某实验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电表的改装原理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设计了如下实验。(1)图甲为某同学随意设计的电流表、电压表两用表的电路图,已知电流计G的量程是300mA,内阻是220,电阻R1=11,R2=100,则选择开关接到 (填“1”或“2”)时是电流表,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分别是 A、 V。(2)某同学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采用“100”倍率,结果多用电表表盘指针位置
9、如图乙中虚线所示,为了测量更加准确,这时应该采用 (填“10”或“1k”)倍率,换完倍率以后需要 ,如果此时读数如实线所示,则读数是 。(3)一个多用电表的电池用久了,电动势由1.5V降成1V,内阻r由1.5变成5,现用此电表欧姆调零后测量一未知电阻,测得Rx=240,则其真实值为 。A.160 B.240 C.300 D.36024.(12分)有登山爱好者攀登泰山时,被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势所震撼,同时他进行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在泰山半山腰最艰险之处安装观光电梯。考虑到人们的身体感受,要求电梯的最大速度是10m/s,从底部到顶部只需40s,电梯运行过程中会经历匀加速、匀速、匀减速三个过程,其中匀加
10、速过程中加速度为0.8m/s2,已知重力加速度取10m/s2,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1)电梯内放一台秤,静止时,该登山者站在台秤上的示数为60.0kg,如果电梯加速,那么台秤的示数是多少?(2)若加速、减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求在电梯减速阶段该登山者对电梯的压力,以及电梯总共上升的高度。25.(20分)如图所示,竖直面内固定一个光滑环形导轨,外轨半径为R1=0.2m,内轨半径为R2=0.1m,内外导轨间存在方向垂直导轨向里、大小为B=1000T的匀强磁场,圆心与外导轨通过导线连接一对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板长为L=0.5m,板间距为d=0.25m。现有一个轻质金属杆OA一端固定在导轨的圆心O处
11、,另一端A与外轨接触良好,已知金属杆OA长为r=0.2m,电阻为R=1,现绕O点以角速度=0.3rad/s按图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现在有一个质量为m=0.1kg、带电荷量为q=0.1C、可视为质点的带负电小球以初速度v0=m/s从两金属平行板左侧正中间沿水平方向向右射入板间,最终从金属板右端射出。图中电阻R1=1,R2=2,R3=3,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m/s2,导轨电阻不计。求:(1)两金属板间的电势差U以及流过R1的电流方向;(2)金属杆转完一整圈后在R1上产生的热量和通过R1的电荷量;(3)该带电小球从金属板右端射出的情况与金属杆的角速度之间的关系。(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
12、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大雾天气时有大量小水珠悬浮在空中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小水珠的运动是布朗运动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变化的过程中,内能一定不变C.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气体对容器壁没有作用力D.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E.相同质量的两个物体,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2)(10分)汽车轮胎容易爆胎的一个原因是轮胎内气体压强较大。已知某高级小轿车的轮胎容积为V0=120L,高速行驶时允许
13、的最大胎压是4.0atm。原来胎内气压为2.0atm,现用一小型气泵给其打气,气泵每秒打入一定量的压强为1.0atm的空气。假设轮胎容积与气体温度不变。求:原来胎内气压为P1=2.0atm的气体,相当于多少升压强为P0=1.0atm的空气?为保证行车安全,若最多只能打气300s时间,则小型气泵每秒应打入多少升空气?34.物理选修3-4(15分)(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弹簧振子的振幅越小,其振动频率越大B.增大单摆的摆长,单摆摆动的频率将减小C.光纤通信及医用纤维式内窥镜都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D.X射线在磁场中能偏转、穿透能力强,可用来进行人体透视E.声源与观察者相对远离时,观察者所接收的频率小于声源振动的频率(2)(10分)某透明均匀介质的截面图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BC与半圆形直径重合,ACB=30,半圆形的半径为R,一束光线从E点射入介质,其延长线过半圆形的圆心O,且E、O两点距离为R,已知光线在E点的折射角2=30。求:介质折射率为多少?与射入介质前相比,光线射出介质后的偏转角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