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时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学习目标:1.理解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重难点)2.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3.了解五带的划分。一、昼夜长短的变化1特点(1)昼半球和夜半球的界线晨昏线。(2)昼夜长短取决于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昼长夜短:昼弧长于夜弧。昼短夜长:昼弧短于夜弧。昼夜等长:昼弧等于夜弧。2规律(1)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2)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3)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时间昼夜长短分布规律特殊节气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昼范围达最大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昼短夜长纬度越高,
2、昼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北半球各地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夜范围达最大(4)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相反。特别提醒(1)同纬度昼长相等。(2)对称纬度上昼长和夜长交叉相等。(3)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4)在南极和北极,大约半年极昼,半年极夜。二、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1四季的更替(1)产生原因:一年中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不同。(2)季节变化的纬度差异:全年皆夏,季节更替不明显的是赤道地区;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也不明显的是高纬度地区;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中纬度地区。(3)四季的划分: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
3、。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四季的开始。北温带气候四季: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2五带的划分(1)划分界线:回归线和极圈。(2)五带的差异:1太阳直射的纬线上处处昼长夜短。( )提示: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除赤道外,太阳直射的纬线上昼长夜短。2太阳直射某地,该地一定昼最长夜最短。( )提示:北半球各地夏至日这一天昼最长,南半球各地冬至日这一天昼最长。3上海与哈尔滨相比,哈尔滨一年中昼长差距较大。( )提示:哈尔滨纬度比上海高,夏至日昼长比上海长,而冬至日昼长比上海短,所以与上海相比哈尔滨昼长差距较大。4黄赤交角的度数变
4、大,则热带范围变大,寒带和温带范围变小。( )提示:若黄赤交角的度数变大,则极圈的度数变小,所以热带、寒带的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极昼极夜范围扩大。5下列关于昼夜长短的叙述正确的是()A夏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B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C冬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D赤道上昼夜长短变化最大B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赤道上昼夜长短变化最小。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计算下面两幅表格为某县一中学生作息时间表(节选),思考下列问题。某县一中学生作息时间表(夏季)时间内容备注7:207:40起床7:408:00早操某县一中学生作息时间表(冬季)时间内容备注7:408:
5、00起床8:008:20早操问题1(综合思维)夏季作息时间为什么比冬季作息时间提前?提示:夏季白昼时间长,冬季白昼时间短。问题2(综合思维)九月份新学期开始至国庆节期间,白天和黑夜分别有什么变化?提示:白天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归纳总结 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具体如下图所示:2昼夜长短的计算(1)根据昼夜弧计算某地的昼长时间某地的夜长时间(2)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正午12点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1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
6、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3)题。白昼时间甲地5小时30分乙地9小时09分丙地11小时25分丁地13小时56分(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 D丁地(2)四地所处纬度按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3)此时四地正处在夏半年的是()A甲 B乙C丙 D丁(1)D(2)B(3)D第(1)题,12月22日南半球昼长夜短。第(2)题,12月22日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差距越大,差距最大的是甲,最小的是丙。第(3)题,12月22日位于南半球的(昼长夜短的)处在夏半年。四季的更替“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仪,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
7、的大美、四时的序列、万物的荣枯,都是自然的伟力所致,非人为所能改变。西方人只有春夏秋冬,中国人却通过观天发明了二十四节气,从惊蛰到芒种,从霜降到大雪,24个如诗如画的名字串起了我们与众不同的四季。问题1(综合思维)四季的成因是什么?提示:四季的形成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时间变化有关。问题2(区域认知)我国与欧美国家四季划分有什么不同?提示:我国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为起点划分四季;欧美以二十四节气中的“二分二至日”为起点划分四季。归纳总结 1季节变化的纬度差异2不同的四季划分方法2青岛地处约36N,四季分明。读四季更替成因示意图,回答(1)(2)题。(1)关于图中甲、乙含义的判断,正确
8、的是()A甲表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B甲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C乙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D乙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2)青岛四季分明的原因是()地处中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终年不变昼夜长短季节变化较大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同时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A BC D(1)C(2)D第(1)题,图中表示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而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导致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因此各地出现季节变化。第(2)题,中纬度地区因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变化大,且两者数值变化一致,因此四季分明。光照图的综合判读图甲图乙探讨1.(综合思维)图甲和图乙太阳直
9、射点的坐标分别是什么?提示:图甲:2326N,90E;图乙:2326S,90E。探讨2.(综合思维)图甲和图乙中0经线的地方时分别是多少?提示:图甲:6:00;图乙:6:00。探讨3.(综合思维)分析图甲所处的节气。提示:图甲北极圈之内出现极昼(或南极圈之内出现极夜),为北半球的夏至。探讨4.(综合思维)图甲中C点正午太阳高度和图乙中F点太阳高度分别是多少?提示:C点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F点的太阳高度为0。探讨5.(综合思维)图乙中H点昼长为几个小时?夜长为几个小时?提示:H点昼长为16小时,夜长为8小时。探讨6.(综合思维)G点日出时间为几时?日出什么方位?H点日落时间为几时?日落什么方
10、位?提示:G点日出时间为5点,日出东北。H点日落时间为21时,日落西南。(1)读昼夜分布状况,判断晨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如图乙中弧DF;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如甲图中弧ACB。(2)读晨昏线分布特点,判断太阳直射点及正午太阳分布规律、极昼极夜范围和日期、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判断太阳直射点及正午太阳分布规律:在侧视日照图中,过地心且垂直于晨昏线(圈)的入射太阳光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即为直射点,如甲图G点,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判断极昼极夜范围和日期(节气):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二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极圈
11、之内出现极昼或极夜为二至日。如图甲为夏至日,图乙为冬至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根据“昼夜长短看太阳直射点”可知,甲图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北昼越长,北极圈之内出现极昼,南半球相反。(3)读特殊的点,判断地方时、日期界线。晨线与赤道交点为6:00,如甲图C点,乙图中E点;昏线与赤道交点为18:00,如乙图中D点;晨线与昏线的交点,位于极昼半球的为0:00,如甲图中A点、乙图中F点,位于极夜半球的为12:00,如甲图中B点。(4)读特殊的线,判断时间及日期界线。图甲、乙中90W平分黑夜,地方时为0:00,与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把地球分成两个日期;图甲、乙中90E平分白昼,
12、地方时为12:00,为太阳直射的经线。读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1)(3)题。(1)关于该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为北半球B此时地球公转速度最快C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2)A点日落方位是()A西南方B西北方C正北方 D正南方(3)A点的昼长是()A9小时 B8小时30分C10小时 D8小时(1)C(2)B(3)D第(1)题,根据地球顺时针自转的方向可知,该图为南半球的俯视图,南极圈附近出现极夜现象,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因此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13、。第(2)题,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太阳都是西北方落。第(3)题,读图可知,A位于昏线上,地方时为16时,其昼长(日落时间12)28小时。(教师独具)地理实践力:观察地球不同纬度昼夜长短的分布特点地球同纬度各地昼长相等,夜长相等,且昼夜变化相同。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同一天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昼长)相等。具体如下图所示:下图是甲、乙两地北半球夏至日太阳高度日变化图。读图,回答13题。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关于地心对称B关于地轴对称C关于赤道对称 D关于极点对称2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h的值是()A23
14、.5 B43C47 D66.53下列关于该日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地正午太阳方位相同B甲地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C乙地有极昼极夜现象D乙地位于南美洲1A2.C3.B第1题,根据甲地的昼长与乙地的夜长相等,故判断两地南北纬相反,纬度相等。且两地的正午时间相差12小时,可判断两地的经度相差180。第2题,根据北半球夏至日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甲地,可判断乙地位于北半球,甲地位于南半球,设两地的纬度为X,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5N,利用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即可。第3题,结合上题分析,甲地位于南半球,当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4时30分,故当地位于北京的东南方。(教师独具)1全球各地
15、昼夜等长的日期是()A不存在B春、秋分日C冬至日 D夏至日B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等长。2某地某日地方时5时日出,则该地该日的昼长是()A10小时 B12小时C14小时 D16小时C该地该日的昼长(12日出时间)2,通过计算可知,应为14小时。3下列时间段中,北半球极昼范围逐渐扩大的是()A秋分日到春分日 B冬至日到夏至日C春分日到夏至日 D秋分日到冬至日C春分日北极点开始出现极昼,到夏至日,北半球极昼范围扩大到北极圈,所以北半球极昼范围逐渐扩大的时间段是春分日至夏至日。下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图示季节分配自上而下依次为
16、()A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B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C广州、武汉、哈尔滨、北京D广州、北京、哈尔滨、武汉5关于季节更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不明显B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C高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D季节更替取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4D5.C第4题,纬度越低的地区热量越充足,夏季时间应越长,故夏季时间由长到短的顺序为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结合选项可知,D项正确。第5题,低纬度地区由于接受太阳辐射较多,热量变化较小,故季节变化不明显;中纬度地区不同地区热量差异明显,季节性较强;高纬度地区接受太阳辐射较少,温度较低,季节变化不明显;季节更替取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
17、变化。(教师独具)教材P18活动1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图中的四个地点也不例外。2C位于南半球。C地在北半球冬至日时昼长夜短,夏至日时昼短夜长。3C、B、D、A。教材P19活动1在模拟地球公转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正午太阳高度随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晨昏线的移动造成昼夜长短的变化,这两者决定了四季的更替。2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机会,且昼夜长短变化的幅度不大,地面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最多,所以是热带。在南北极圈及其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且全年太阳高度都很小,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最少,所以把其划为寒带。介于二者之间的地区,既无极昼极夜现象,也无太阳直射现象,所获得热量介于二者之间,所以把其确定为温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