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校等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第卷(选择题共5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其中111题为单选,1214题为多选)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密立根首先发现电子,并测定出电子的电量B. 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C. 玻尔理论的成功之处是能解释各种原子光谱D. 爱迪生首先利用电磁感应规律发明了发电机,法拉第首先尝试了交流远距离输电【答案】B【解析】【详解】A汤姆生首先发现电子,密立根首先测定出电子的电量,故A错误;B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否定
2、了汤姆生的枣糕模型,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B正确;C玻尔建立了量子理论,解释了氢原子发光现象,但不能成功解释了各种原子发出的光谱,故C错误;D法拉第首先利用电磁感应规律发明了发电机,特斯拉首先尝试了交流远距离输电,故D错误。故选B。2.关于光的本性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爱因斯坦的“微粒说”很好的解释了光的直线传播B. 光电效应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C.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有力的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D. 单缝衍射说明光具有粒子性【答案】BC【解析】【详解】A牛顿的“微粒说”很好的解释了光的直线传播,故A错误;BC干涉和衍射是波的特有现象,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
3、了光具有粒子性,故B、C正确;D单缝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并不是粒子性,故D错误;故选BC。3.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是 ( )A. 证明了质子的存在B. 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 说明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D. 说明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是原子具有核式结构,说明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故C正确,ABD错误。4.为了直接验证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著名的质能方程Emc2,科学家用中子轰击硫原子,分别测出原子捕获中子前后质量的变化以及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
4、热量,然后进行比较,精确验证了质能方程的正确性设捕获中子前的原子质量为m1,捕获中子后的原子质量为m2,被捕获的中子质量为m3,核反应过程放出的能量为E,则这一实验需验证的关系是()A. E(m1m2m3)c2B. E(m1m3m2)c2C. E(m2m1m3)c2D. E(m2m1m3)c2【答案】B【解析】【详解】反应之前的质量为:m1+m3,反应后的质量为:m2,因此质量亏损为:m=m1+m3-m2,因此需要验证的关系式为:E(m1+m3m2)c2,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5.红、黄、绿三种单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若黄光恰能发生全反射,则()A. 绿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B
5、. 红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C. 红、绿光都能发生全反射D. 红、绿光都不能发生全反射【答案】A【解析】【详解】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光的波长在减小,折射率在增大,根据公式可得:同一介质对红光折射率小,对绿光折射率大,所以发生全反射时,红光的临界角最大,绿光的临界角最小。若黄光发生全反射,则绿光一定能发生全反射。A正确,BCD错误。故选A。思路分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光的波长在减小,折射率在增大,再根据公式分析试题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对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光的折射率的变化6.单色光照射双缝,在像屏上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现用遮光板将其中的一个缝挡住,则像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A. 宽度均匀
6、的明暗相间的条纹B. 中央亮而宽,两边窄而暗条纹C. 一条亮纹D. 一片亮光【答案】B【解析】【详解】如果将双缝中一条缝挡住,其他不改变,光屏上出现的图案是光的衍射条纹即中央亮而宽,两边窄而暗条纹,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7.用一理想变压器向一负载R供电如图所示,当增大负载电阻R时,原线圈中的电流I1和副线圈中的电流I2之间的关系是()A. I2增大,I1也增大B. I2增大,I1却减小C. I2减小,I1也减小D. I2减小,I1却增大【答案】C【解析】【详解】因为原线圈电压U1及原、副线圈匝数不变,故U2不变,当R增大时,电流I2减小;由知I1变小,故 C正确,ABD错误。8.如图所
7、示为一交变电流随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此交流电流的有效值是()A. 5.5AB. 5AC. 3AD. 3.5A【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有效值的概念可知解得I=5A故选B。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的振动方向总是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B. 波动过程是质点由近及远的传播过程C. 如果振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波动也就立即停止D. 波不但能够传递能量,而且可以传递信息【答案】D【解析】【详解】A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共线为纵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为横波;波动过程是振动形式和振动能量的传递过程,介质中质点并不随波迁移。在横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纵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共线,
8、A错误;B在波的传播中各质点只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做简谐运动,并不会随波逐流,B错误;C波源的在振动停止,波还会继续传播下去,C错误;D波传播的是能量,是一种振动形式,在振动中加载着信息,D正确。故选D。考点:机械波的传播点评:形成机械波的条件是:一是机械振动;二是有传播振动的介质。介质中各质点振动的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各点振动快慢相同。波源停振时,介质中的波动不会立即停止。10.一列横波沿绳子向右传播,某时刻绳子形成如图所示形状,对此时绳上A、B、C、D、E、F六个质点叙述正确的是()A. 它们的振幅相同B. 质点D和F速度方向相同C. 质点A和C的速度方向相同D. 从此时算起,质点C比B
9、先回到平衡位置【答案】A【解析】【详解】A波中各质点均做受迫振动,不考虑能量损耗,各质点振幅相同,所以选项A正确;BC根据平移法可知,D速度方向向上,F速度方向向下,速度方向不同;A速度方向向下,C速度方向向上,速度方向不同,BC错误;D若波向右传播,由于此时B和C两点都向上运动,C比B后到达最大位移处,C回到平衡位置也比B迟,故选项D错误。故选A。11.两个弹簧振子,甲的固有频率是100Hz,乙的固有频率是400Hz,若它们均在频率是300Hz的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则 ( )A. 甲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是100HzB. 乙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是300HzC. 甲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是30
10、0HzD. 乙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是400Hz【答案】B【解析】【详解】受迫振动的频率由驱动力的频率决定,与固有频率无关,所以甲乙的振动频率都是300Hz,做受迫振动的物体固有频率与驱动力的频率相差较小时,振幅较大,所以乙的振幅较大AA项与上述分析结论不相符,故 A不符合题意;B.B项与上述分析结论相符,故 B符合题意;C.C项与上述分析结论不相符,故 C不符合题意;D.D项与上述分析结论不相符,故 D不符合题意12.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在第一条轨道和第2条轨道运行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轨道半径之比为14B. 轨道能级的绝对值之比为21C. 运行周期之比为18D. 电子动能之比
11、为14【答案】AC【解析】【详解】A根据玻尔理论可知,第1条轨道与在第2条轨道的半径关系为r222r14r1故A正确;B根据,可知轨道能级的绝对值之比为4:1,选项B错误;C根据库仑力提供向心力得解得所以电子运动周期之比是1:8,故C正确;D根据库仑力提供向心力得电子的动能电子的动能与电子运动的半径成反比,所以电子具有动能之比是4:1,故D错误;故选AC。13.下列核反应方程中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BD【解析】【详解】A+此方程中电荷数和质量数均不守恒,故A错误;B+此方程中电荷数和质量数均守恒,故B正确;C+此方程中电荷数不守恒,故C错误;D+此方程中电荷数和质
12、量数均守恒,故D正确。故选BD。14.一列波以速率v传播,如图所示,t1时刻的波形为实线,t2时刻的波形为虚线,两时刻之差t1-t2=0.03s,且小于一个周期T,下列各组判断中正确的是()A. T=0.04s,v=100m/sB. T=0.04s,v=300m/sC T=0.12s,v=300m/sD. T=0.04s,v=100m/s【答案】B【解析】【详解】已知,则根据波形的平移得知,波传播的时间由图像可知,当波向右传播时,波传播的时间,则周期为,再由波长为,可得波速当波向左传播时,波传播的时间,则周期为,可得ACD错误,B正确。故B正确。【点睛】根据质点的振动方向判断简谐波的传播方向是
13、学习波动知识应具备的基本功。基础题。本题若没有限制条件,由两时刻的波形确定出的波速和周期是通项式。第卷(非选择题共44分)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15.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过程中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并将测得的各计数点间距离标在图上,A点是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段来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
14、度(以上两格填“AB”或“BC”或“CD”或“DE”)。(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A=0.40kg,小车B的质量mB=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_kgm/s;碰后=_kg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 (1). BC (2). DE (3). 0.420 (4). 0.417【解析】【详解】(1)1由于碰撞之后共同匀速运动的速度小于碰撞之前A独自运动的速度,故AC应在碰撞之前,DE应在碰撞之后推动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故小车有个加速过程,在碰撞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同,故BC段为匀速运动的阶段,故选BC计算碰前的速度;碰撞过程是一个变速运动的过程,
15、而A和B碰后的共同运动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相同的位移,故应选DE段来计算碰后共同的速度(2)23碰前动量碰后的总动量16.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下图(甲)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L1=100mm,双缝与屏的距离L2=700mm,双缝间距d=0.25mm用测量头来测量亮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亮纹的中心如图(乙)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1)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4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丙)所示
16、,则对准第1条时读数x1=_mm,对准第4条时读数x2=_mm.(2)根据以上数据计算波长_nm.【答案】 (1). 2.192 (2). 7.867 (3). 676(670680)【解析】【详解】(1)测第一条时固定刻度读数为2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19.0=0.190mm,所以最终读数为2.190mm测第二条时固定刻度读数为7.5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36.8=0.368mm,所以最终读数为7.868mm(2)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知代入数据得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17.交流发电机的路端电压是220V,输出功率是55kW,输电导线电阻为0.4。问:(1)如
17、果不用变压器,导线上损失的电功率是多少?(2)如果用变压器先将电压提升到2200V,导线上损失的电功率又是多少?【答案】(1);(2)【解析】【详解】(1)根据联立解得(2)如果用变压器先将电压提升到2200V,则由联立解得18.如图所示是一透明的圆柱体的横截面,其半径R20cm,折射率为,AB是一条直径,今有一束平行光沿AB方向射向圆柱体,试求:(1)光在圆柱体中的传播速度;(2)距离直线AB多远的入射光线,折射后恰经过B点。【答案】(1);(2)10cm【解析】【详解】(1)光在圆柱体中的传播速度(2)设光线PC经折射后经过B点,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折射定律有又由几何关系有解得光线PC离直线AB的距离CD=Rsin10cm则距离直线AB,10cm的入射光线经折射后能到达B点。19.如图所示,实线为t1=0时刻的图象,虚线为t2=0.1s时刻的波形,求:(1)若波的传播方向为+x方向,波速多大;(2)若波速为450m/s,波沿什么方向传播。【答案】(1);(2)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解析】【详解】(1)若波的传播方向为+x方向,则其中=20m,联立解得(2)令解得n=2可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