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太祖废丞相后的事实表明,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是不能正常运行的,为此,明太祖欲寻求一种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权的丞相替代机构。由此可知,明初( )A.国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破坏B.皇权体系受到了制度化制约C.内阁参与决策呈现出合法化D.丞相制度最终得到变相复兴2、明初,朱元璋废中书省的同时,有意提高六部地位,使六部成为皇帝直接领导下的行政管理部门,六部尚书参与全国性的大政大狱研究,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这一举措()A. 有效保障了皇帝决策的正确性 B. 扩大了六部权力范围C. 有助于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 D. 缓和了君相之间矛盾3、
2、与明代地方设三司分理事务不同,清前期设督抚为地方最高长官,集行政、司法、监察、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向上可直接密折陈奏,向下则可随时弹劾道府州县。这一变化说明( )A.政府行政效率有所提高B.府州县的权力被督抚替代C.君主统治严重依赖督抚D.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4、明太祖强调:“盖蛮夷非威不畏,非惠不怀,然一于威则不能感其心,一于惠则不能慑其暴。”明成祖也认为:“驭夷狄有道,谨边备是也其来侵犯,则有以御之;其来归服,则有以处之。”这反映出明初统治者( )A.认识到必须改变传统“华夷”观念B.强调完善民族地区的行政机构C.意识到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性D.注重稳定边疆秩序以巩固统一5、明成祖初年,
3、内阁七人中有一半不是来自翰林官员。“自天顺二年,李贤奏定纂修专选进士。由是,非进士不入翰林,北翰林不入内阁,南、北礼部尚书、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这可以用来说明明朝()A.内阁演变为事实上的宰相B.中枢机构的地位不断提高C.内阁与翰林之间相互制衡D.中枢机构精英化趋势明显6、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7、“皇帝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也不准王公及部院大臣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
4、外任官员。”这说明军机处( )A. 组织严密有利于政令制定B. 为君权附庸无行政决策权C. 职官干练提高了行政效率D. 权力巨大凌驾于六部之上8、下表为有关军机处成立时间的记载,据此可知( )时间记载出处雍正四年军需房设于雍正四年,七年六月改为军机房,十年三月改为军机处学者李宗侗教授的考订雍正七年先是,雍正七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乾隆三年,王大臣请清人著作军机处题名记罢之,诏复名军机处清人著作军机处题名记雍正八年雍正庚戌(即雍正八年)设立军机处清人著作枢垣记略雍正十年雍正十年始设军机房,后改军机处中华民国初年编修的清史稿A. 上述史料均不是第一手史料,没有研究价值B. 军需房、军机房均为军
5、机处的早期名称,职能相同C. 军机处的保密性很强,无法通过文献史料梳理考证其成立时间D. 理顺军需房、军机房与军机处的关系,利于考订军机处成立时间9、据记载,康熙帝时期“御门听政”成为中枢决策的主要形式,也就是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院衙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裁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据此可知,“御门听政”( )A. 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 B. 提高了皇权统治效能C. 剥夺了内阁的决策权 D. 减轻了君主政务负担 10、科举后备队伍的积累使不少生员对科举感到绝望,以至明中期以后发生了科举以来首次颇具规模的“反科举”运动。大批的生员、监生纷纷“弃举业”“裂秀才冠”,往往自称“山人”,以自身
6、学识与才华充当各衙门官员幕僚从而参与政治。这反映了当时( )A.知识分子对八股文的痛恨B.科举制已失去选拔公正性C.幕僚阶层改变着官员构成D.科举选官制度已出现危机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互不隶属,虽是强化中央集权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于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有明一代,地方上先后设立巡抚30余处,总督10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 在清政府致力于实行立宪
7、政体之后,它处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行政制度的改革。在义和团事件之后不久,政府已经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整饬吏治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但是这种努力遇到了很多困难,造成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官僚制度落后过时的原因被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存在着“捐纳”制度,特别是卖官鬻爵。以前当政府需要额外收入时,它就临时求助于卖官鬻爵的办法,但是自从太平军战争以后,这个制度就成了一项长期措施。结果官场中有很多人是以金钱或军功获得他们的官职的。人们认为这种做法造成了大量的贪污腐化。此外,有很多官署几乎没有职守。在中国,子女们被认为应遵循由父母规定的成例行事,因此,由历代皇帝设立的衙署即使在时移世易和需要改组时,仍然被保持
8、了下来。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原因及其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行政制度改革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目的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代乡绅阶层是国家权力末梢的自治主体,充当国家治理乡村的代理人。其来源,一种是未仕但具有准官僚资格的生员、监生、举人;一种是通过科举途径做官而致仕的居乡官僚;第三类是无功名无官职的乡里领袖,被地方官任命为“乡约正”,负责讲解圣谕和约规,以和睦宗族,正地方风俗。明末,顾宪成和高攀龙因政治失败,以乡绅的身份隐居无锡乡里,重修东
9、林书院,主持读书讲学活动,被称为“东林党人”。崇祯年间,乡绅张溥等人在江南地区组织了规模庞大的“复社”组织。东林党和复社都积极参与政治运动,追求社会稳定和政治清明,对晚明政治产生了极大影响。摘编自秦德君中国古代“乡绅之治”:治理逻辑与现代意蕴等材料二 1540-1640年被称为“流动的世纪”,英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乡绅阶层日益兴起。乡绅属于地主阶级,是介于贵族与农民之间的中间阶层,大致包括骑士、缙绅与纹章乡绅三个群体。16世纪初乡绅人数约为6000,到17世纪末增长到约20000人。乡绅人数增加源于社会流动的加快。英国农业资本主义与商业的迅猛发展导致新财富增加,一大批出身非绅家庭的新富人士集
10、中涌现,通过努力实现了地位提升。宗教改革后,大量的修道院土地被政府没收并出售,促进了土地市场活跃,为大批新富人士通过购置土地成为乡绅地主提供了条件。国家对于新富之人积极吸纳,为其提供了政治保证。1568年官方纹章院开始向新兴社会人士开放申请,引起人们追逐爵位纹章的热潮,出现了“荣誉膨胀”现象。据统计,1560-1639年间官方授予的新纹章数量多达3760个,而成功晋升绅士的莎士比亚正是这一变化的受益者。摘编自许明杰从莎士比亚遗嘱看英国乡绅的兴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明乡绅阶层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晚明与英国乡绅的不同点,并分析其成因。
11、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A项说法与材料中“废丞相后的事实表明,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是不能正常运行的”相符,故A项正确;材料中“明太祖废丞相”,是皇权加强而非受到了制度化制约,故B项错误;明太祖时期,内阁不能参与决策,故C项错误;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D项错误。 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A项“保障了”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六部权力的扩大,排除;C项六部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导致办事效率低下。现在“成为皇帝直接领导下的行政管理部门,六部尚书参与全国性的大政大狱研究”,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故
12、选C;D项朱元璋废中书省和丞相,不存在丞相,故不存在君相矛盾,排除D。 3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 4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题干中提及明太祖认为对于“蛮夷”少数民族或邻国要威惠并施,明成祖认为对于“蛮夷”要抵御与归服并用,两者都重视处理与“蛮夷”的关系,故选D项;“华夷观念”在近代以来才逐渐改变,排除A项;题干未提及行政机构,排除B项;题干未提及怎样尊重“蛮夷”,而是要威惠并施,排除C项。 5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A项结论由材料无法得出,排除;B项材料依据不足,排除;根据材料“非翰林不入内阁”判断,翰林院与内阁并不构成制衡关系,排除C项。结合所学可知,进士是当时社会体系下的精英代表,
13、故材料信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南、北礼部尚书、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等可以用来说明中枢机构精英化趋势明显,D项正确。 6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是由于皇帝允许宦官参政,以牵制内阁,这使得识字成为宦官的必要素质,这是中枢决策程序发生异变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皇权专制的强化,而不是皇权衰落,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内阁议政,排除C项;决策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D项错误。 7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不许太监在侧”“不准王公大臣擅入”“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等信息可知,军机处强调保密性,这排除了干扰,有利于政令执行,
14、A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出B、C两项的内容,故排除BC;材料说的是军机处的保密性,未涉及其权力是否巨大,故D项错误。 8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A项,材料有清朝人的记载,有中华民国初年编修的史料,还有学者的考证,都是研究军机处的材料,不能说没有价值,故A项错误;B项,材料不能判断军需房、军机房是否是军机处的早期名称,另外军需房、军机房成立的时间也是有争议的,例如军需房的成立就有雍正七年和雍正十年两种说法,故B项错误;C项,史料记载中涉及军需房、军机房与军机处这三个名称,因此理顺军需房、军机房与军机处的关系,是考证军机处成立时间的关键,故C项正确;D项,不能因为军机处的保密性强,就得出无法通
15、过文献史料的梳理考证其成立时间,故D项错误。 9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B. 材料“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院部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裁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体现的是清朝皇帝对决策处理的及时性和干预性,强调的是皇权的加强,B选项符合题意;内阁本身就没有决策权,A选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皇权对政务的参与,不利于减轻君主负担,C选项排除;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10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题干反映的是生员对考中后不得任用的不满,故A项错误;题干未提及科举的非公正性,反映的是生员考中后得不到任用,故B项错误;“山人”只能充当官员的幕僚,他们算不上官员,故C项错误;由题干中“大批的生员、
16、监生纷纷弃举业裂秀才冠充当各衙门官员幕像”,可推知许多考中的生员无法得到任用,体现出科举选官制度出现了危机,故D项正确。 11答案及解析:答案:(1)原因:明初三司事权不一,互不隶属,存在政出多门,效率低下的问题;保证地方行政长官既拥有相对集中的权力,又不违背中央集权原则。特点:注重调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因地制宜设置地方行政长官的辖区。(2)相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提高行政效率。不同:明代是加强中央集权;清末是着眼于新政改革的需要。原因:清政府“捐纳”制度长期存在,贪污腐化严重;官僚制度落后过时;政府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三司事权不一,不利于弹
17、压地方”可知,明初三司在事权上互不统属,致使行政效率较为低下;根据材料一“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可知,在不违背中央集权的前提下,适当地授予地方行政长官相对集中的权力。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辖区大小不均”可知,明初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一是注重调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二是因地制宜设置地方行政长官的辖区。第(2)问第一小问“相同之处”,根据材料一“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和材料二“包括整饬吏治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可知,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和提高行政效率。第二小问“不
18、同之处”,根据明清改革的时代背景,可知明初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初衷是加强中央集权,而清末新政的着眼点则是提高行政效率。第三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官体制度落后过时的原因被认为有以下几点。”可知,一方面因为清政府“捐纳”制度长期存在导致整个官僚队伍贪污腐化严重,另一方面则是官僚制度的不合时宜和落后,政府机构的臃肿而致使的行政效率低下也是二者差异出现的重要原因。 12答案及解析:答案:(1)强化了国家对基层的控制;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推动基层社会的文化教育事业;促进儒家思想的传播;有利于乡村社会的稳定。(2)不同点:中国乡绅凭借的是知识和声望,英国乡绅有明确的身份认定;中国乡绅大多和科举制联系密切,英国乡绅总是与财富联系在一起;中国乡绅更重视维持宗族与地方事务的责任,更关注朝政;西方乡绅更加超脱,重视商业与绅士文化培育。原因:晚明:宗法传统的影响;科举制的发展;理学思想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流动的加快;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英国贵族制度的改革。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