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65 ,大小:10.99MB ,
资源ID:358033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5803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6届新课标名师导学新高考第一轮地理总复习课件 第13章 第五讲 美洲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6届新课标名师导学新高考第一轮地理总复习课件 第13章 第五讲 美洲 .ppt

1、第五讲 美洲 (2014上海)读墨西哥图文资料,回答问题。图1 墨西哥地理简图图2 19902007年墨西哥农业、工业产值比重材料一 1994年以前,墨西哥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依赖石油出口。材料二 1994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三国贸易实现自由化后,墨西哥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进口质优价廉的中间产品、零配件,利用本国的劳动力资源加工或组装成最终产品出口美国或加拿大市场,从中获取利润。同时,美国、加拿大农产品进入墨西哥,对其农业产生巨大影响。19822007年墨西哥主要商品占商品总出口的比重(%)主要出口商品198219851986199019941998199920002

2、0032007原油 74.854.229.333.910.85.46.58.910.213.8组装的汽车2.6 2.98.39.39.19.97.66.9电视接收设备4.44.23.83.53.98.0注:空格表示该商品未进入当年主要出口商品行列。开关、电路电器3.02.62.64.0 3.72.3发电机2.63.03.03.1 3.11.9新鲜蔬菜0.60.52.41.6(1)墨西哥中北部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旱作农业,东南部沿海主要为热带种植园农业。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这种农业地域类型格局的成因。旱作农业分布的成因:中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周围高山环绕,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高原内部干旱少

3、雨,因此以旱作农业为主。热带种植园农业分布的成因:东南部沿海为平原地带,地处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受赤道低压带和东北信风影响,气候湿热,适宜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2)分析1994年后墨西哥农业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变化:由图、表数据可见,1994年后,墨西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新鲜蔬菜退出了主要出口商品行列。原因:1994年墨西哥加入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国、加拿大的农产品大量进入墨西哥,农业受到很大冲击所致。(3)说明表中主要商品出口比重的变化,并推测该国第二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变化: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前,商品出口中石油占绝对优势,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后,石油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持续下

4、降,2003年以后基本稳定在10%到13%之间;工业制成品在商品出口中的比重提高,种类增多。推测:第二产业结构从单一化逐渐向多样化发展。【解析】(1)根据图示,判断中北部地形高山环绕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故干旱少雨,故以旱作农业为主;东南部地形平原,沿海,低纬,受赤道低气压带和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气候湿热,适合热带种植园农业。(2)根据图示与表格可知,墨西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新鲜蔬菜退出了主要出口商品行列。依据材料,1994年墨西哥加入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分析得出美国、加拿大的农产品大量进入墨西哥,农业受到很大冲击所致。(3)根据图表分析出变化: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前,商品出口中石

5、油占绝对优势,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后,石油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持续下降,2003年以后基本稳定在10%到13%之间;工业制成品在商品出口中的比重提高,种类增多。并由此推测出该国第二产业结构从单一原油到组装汽车,逐渐向多样化发展。考点1 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1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势高低的影响。山脉走向的影响,山脉与气流垂直则起阻挡作用,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气温和日照也不同。平原的影响,平原地区,气流畅通无阻,使相应的气候类型分布范围更广。(1)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北美洲大陆重要的气候分界线)西部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高峻,南北走向,对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有明显的阻挡作用,使太平

6、洋和西风带的影响难以深入内陆,西部迎风坡降水多,较湿润,山间高原、盆地降水少,干燥;使山系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仅分布在西部沿海狭长地带而不能向内陆延伸。(2)中部广阔的大平原(西部称大草原)中部纵贯南北的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是冬、夏冷暖气流的通道。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可不受阻碍地迅速南下直达墨西哥湾沿岸,形成大风、暴雪、寒潮天气,对交通及南方农作物造成影响;夏季,南部墨西哥湾暖湿气流可自由北上,使本区中部和东部普遍暖热。大面积地区夏热冬冷,气温年较差大,大陆性特征显著。(3)东部低矮的山地高原东部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势较高,起伏和缓,对大西洋的湿润气流阻挡不显著,气

7、流可以经过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同时来自北方的干冷气流一直影响到东海岸。夏秋季节,飓风常常袭击东南部。2南美洲(1)受地形的影响,热带平原地区气候都很湿热,高原地区气候比较温和,高山地区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变化。(2)亚马孙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雨林区,其原因有位于赤道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基本因素影响,也有地形的加强作用。该地地势低平,北、南、西三面均被高原和山地围绕,只有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来自大西洋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都能长驱直入,遇高原和山地阻挡而抬升形成地形雨,加大了流域内的降水量,形成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沿岸的暖流增温增湿也起了加强作用。(3)40S以南的安第

8、斯山,西侧为迎风坡,降水多,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侧为背风坡,雨影区,干燥少雨,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4)西部高峻的安第斯山脉南北延伸,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内陆,使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沿海的狭长地带而不能向内陆延伸。例1读美国本土地形图,回答问题。分析美国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地形特征:西侧是高大的山地,东侧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中间是面积广阔、地势平坦的平原。对气候影响:西侧高大山地阻挡了来自太平洋水汽的深入,使得山地西侧降水较多,向内陆急剧减少;东侧低缓的高原和山地对来自大西洋的水汽的阻挡作用相对较小,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中央大平原横贯南北,使得冬季来自北

9、冰洋的冷空气和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都可以长驱直入,使得年温差较大。考点2 美国发展经济的区位条件1农业带(区)分布与发展条件小麦区中央大平原的中部(冬小麦)和北部(春小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玉米带乳畜带以南,中央大平原中北部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无霜期约半年;利用大豆、玉米轮作。乳畜带五大湖及东北部地区气候较冷,无霜期短,生长期短;土壤较贫瘠,不适宜种植粮食,但适宜种植牧草;工业集中,人口密集,城市众多,畜产品市场广阔。棉花带北纬35以南的密西西比河流域热量充足,无霜期长;土质疏松;水源充足;春夏降水多,秋季晴朗干燥,适宜棉花生长成熟。畜牧和灌溉农业区西部落

10、基山高原盆地干旱少雨;地广人稀;草场丰富,多天然牧场。2工业区位条件分析(1)东北部是欧洲移民最早迁入的地方,资本主义发展最早。(2)矿产资源丰富。如阿巴拉契亚山北部的煤炭,五大湖西部的铁矿。(3)大西洋沿岸有许多良港。如纽约、费城等。(4)五大湖水运便利。(保证了铁矿石、煤炭与主要城市高效率的运输联系)(5)临近玉米带、小麦区、乳畜带,农业基础好。(6)拥有庞大的市场。(人口稠密、生活水平高,市场潜力巨大,发达的工业、农业、矿业、交通运输业本身就是重工业产品庞大的消费市场)(7)东北部地区是美国技工和科技人员集聚的地方。3西部、南部工业区是新兴工业区,工业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东北部工业区。发展的

11、原因:(1)东北部工业区已达饱和状态,且出现环境问题。(2)西部、南部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如南部墨西哥湾沿岸,西部加利福尼亚州。(3)西部、南部环境优美,旅游业发达,属于“阳光地带”。(4)建立了新兴的石油、宇航、电子、飞机等工业。4“硅谷”现在是美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裕的地区。刺激“硅谷”迅速崛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硅谷”位于旧金山东南部,背靠海岸山脉,面金山湾)(2)气候宜人。(3)有高等院校,智力和科技发达。(有斯坦福大学等)(4)便捷的交通,临近旧金山航空港,高速公路贯通全境。(5)稳定的军事订货量。(美国国防部一直维持着对“硅谷”半导体元件稳定的

12、订货量,其订货额一度占“硅谷”总产值的40%)例2 图a为世界局部区域图,图b为A城市P电脑公司某产品产业链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从M流向N(或自北向南)。依据:北部降水多于南部。(1)说出MN段引水路线的流向并说明判断依据。(2)调水工程使用一段时期后,受水地区沿线土地出现了盐碱化现象,请分析原因。(3)简述该地成为主要瓜果产区的区位优势。沿线下渗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少雨,蒸发旺盛,过度引水灌溉,产生土壤盐碱化。主要为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北水南调的引水系统。(4)简析P电脑公司产业链的区位优势。利用P电脑公司的品牌和科技水平;全球

13、范围内采购零部件,并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进行组装,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最终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考点3 亚马孙河与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1亚马孙河流量巨大的原因亚马孙河流域大部分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赤道低气压带的南北两侧分别是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它们均来自海洋,将湿热气流带到内陆,遇到北、西、南三面的高原、山地抬升,降下大量地形雨;亚马孙河流域面向大西洋敞开,沿岸的暖流起了增温增湿的作用;亚马孙河流域面积广,源远流长,沿途汇集了数以百计的大小支流。2森林的开发与保护(1)热带雨林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有700万平方千米,产生的氧占地球氧气量的1/3,被称为

14、“地球之肺”。生物种类占全世界总数的1/5,植物种类和鸟类占全世界的1/2,淡水资源占全世界总量的18%。(2)热带雨林的破坏根本原因(背景):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第一位);发达国家的无度需求及跨国投资手段(也很重要)。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过度的迁移农业;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商业性伐木;开辟大型农牧场。(3)森林被毁的危害: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4)保护亚马孙雨林的措施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

15、等;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5)亚马孙开发计划20世纪50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例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热带雨林就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材料二 秘鲁从西向东分为三个区域:西部沿海地区、中部山地高原区和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秘鲁农业人口比重较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主要有

16、玉米、水稻等,粮食不能自给、需要进口。(1)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请你具体阐述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益。维持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稳定大气成分;调节气候,保证全球气候的稳定;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保护地球上植物的多样性。(2)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的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小了约20%。虽然亚马孙河流域的降水量减小了,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发生的频率反而增大了,简述其原因。(3)为了解决秘鲁粮食不足问题,有人建议在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大规模种植水稻,你是否赞成?说明理由。由于植被破坏,植被对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所以流入江河的水量增大,洪

17、涝灾害增加。赞成。理由: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地势平坦,终年高温多雨,复种指数高,水稻产量大。(或不赞成。理由:大规模种植水稻会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区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秘鲁劳动力不足,不适宜发展精耕细作的水稻生产。)【解析】(1)热带雨林具有稳定大气成分、调节气候、促进全球水循环等多方面的生态效益。(2)该地区的雨林被大量破坏导致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降水减少、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剧。(3)本问为开放性问题,回答合理即可。例4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北部的亚马孙平原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但能源矿产不多。根据巴西及周边区域图(下图),结合所

18、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巴西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是我国重要的铁矿供应国。从巴西把铁矿运至中国,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_,此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是_。(2)巴西的首都原在里约热内卢,1956年巴西决定将首都迁至中部高原上的巴西利亚。巴西利亚四季如春,其原因是_。(3)分析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面积世界最大的自然原因。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高温多雨;平原面积广阔;西高东低,受东面(巴西)暖流影响较大。海运运量大、运费低、速度慢地处热带,海拔高(4)据报道,近年来亚马孙平原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你认为主要有哪些负面影响?(5)巴西盛产甘蔗,产量

19、居世界首位。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分析巴西种植甘蔗的有利气候条件与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砍伐,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加等。地处热带,光热充足;原料丰富;石油资源短缺;市场需求量大。一、选择题赤道附近南、北纬5之间的地带,温度的水平分布比较均匀,水平气压梯度很小,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风速微弱,故称为赤道无风带。读南美洲东北部简图,回答12题。1关于赤道无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置相对固定 B南美大陆分布最广C天气

20、状况单一 D气温年较差大【解析】赤道无风带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所以南北移动;赤道无风带位于环绕地球的赤道附近,南美大陆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因纬度低,全年高温,气温的年较差小;而全年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天气状况单一。故选C。C2图中K地盛行()A东南风 B东北风C西南风 D西北风【解析】K地的风向是从高压指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转,形成东南风。故选A。A读“拉丁美洲部分地区图”,完成34题。3图中二处海域,海水温度高低比较,正确的是()ABD无法比较【解析】、两处纬度相差无几,而处沿海受寒流影响,温度低,处沿海受暖流影响,温度高。B4关于图中山脉的叙述,错误的是()A属科迪勒拉

21、山系的一部分,是世界最长的山脉B是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而成的C气候、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变化D在40S以南,西侧的降水多于东侧【解析】图示山脉为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脉,为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而形成的。B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回答56题。5关于图中的西海岸地区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有暖流经过B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附近C常年受西南风影响D沿岸地貌轮廓破碎,不利于渔业发展【解析】图示为南美南端西岸,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常年受西北风的影响;沿岸地貌轮廓破碎,海域较浅,利于鱼类的生长;而从板块分布分析,该地处在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附近。故选B。B6关于图中山脉东西两侧

22、水系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域面积东部小、西部大B河床坡度东部缓、西部陡C流量季节变化东部小、西部大D东侧为内流河,西侧为外流河【解析】因受山地的影响,流域面积东部大、西部小;西部主要为温带海洋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小,所以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小;东西两侧都为外流河;而西部为沿岸山脉,所以河床坡度东部缓、西部陡。故选B。B当地时间2012年8月19日,位于南美安第斯山脉的通古拉瓦火山喷发,距离火山较近的居民已经被紧急疏散。读图回答78题。7该区域多火山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B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C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D位于大西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

23、交界处【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C8当地有许多农民到火山口附近去种地,主要原因是()A欣赏壮丽的火山爆发景观B气候凉爽,适宜居住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解析】火山灰含有多种养分,使土壤肥沃而深厚,利于农作物生长,所以许多农民到火山口附近去种地。D66号公路(Route 66),由伊利诺州的芝加哥一路连贯到加州的洛杉矶,始建于1926年11月11日,1985年退役。读下图完成910题。9下列关于66号公路的叙述,正确的是()公路的修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仍是美国人口迁移的重要通道 海拔高,地形起伏大是该西段公路建设需要

24、克服的自然障碍 旅游业的发展是该公路修建的主要因素A B C D【解析】该公路始建于1926年,当时机械化水平低,故需要大量的修路工人,公路建成后,还有养路和其他相关的工作,从而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正确;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州际公路的修建和投入使用,66号公路逐步遭到遗弃,不再被使用,1985年6月27日,在“美国公路系统”中被正式废除,错;公路穿过西部落基山区,所以海拔高,地形起伏大是该西段公路建设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对;加强东西部联系是该公路修建的主要因素,错。D10有关66号公路沿线自然带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路中部穿过美国的冬小麦产区B公路全线缺失亚热带的自然

25、带类型C芝加哥地区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是美国重要的玉米带D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加州沿海农业由放牧业转变为以蔬菜、水果、乳酪为主【解析】读图,线路中部穿过美国中部的冬小麦产区,A正确;公路西端的洛杉矶是地中海气候,属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错;芝加哥位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附近,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由于纬度高,热量条件差,且土壤贫瘠,不适合粮食作物的生长,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故是美国重要的乳畜带分布区,C错;加州沿海农业由放牧业转变为以蔬菜、水果、乳酪为主,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D错。A读某地沿南回归线地形剖面图,回答1113题。11下列有关图示中、三处的地形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科迪勒拉

26、山系,为亚马孙河平原B为世界最高、最大的巴西高原C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D图示地形区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解析】图示为沿南回归线地形剖面图,根据经度及地形分布特征判断,为南美洲地形剖面图。为安第斯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为拉普拉塔河平原,A错。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巴西高原,B错。山脉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C错。图示地形区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D对。D12下列有关、两处的比较,正确的叙述是()A两地气候的差异是纬度位置不同而造成的B处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是受洋流、信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C处附近海域的温度高于处附近海域D处沙漠呈狭长条带状南北延伸与地形因素

27、无关【解析】两地气候的差异是海陆位置不同而造成的,A错。处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是受洋流、信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B对。处附近海域的温度低于处附近海域,C错。处沙漠呈狭长条带状,南北延伸与地形因素有关,D错。B13下列关于剖面所示大洲上,面积最大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铁矿石和羊毛的出口国B该地区原有的居民属于黄色人种C该国最大的城市是里约热内卢D该地区在二次大战前后都是人口的迁入区【解析】图示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世界上最著名的铁矿石和羊毛的出口国是澳大利亚,A错。该地区原有的居民是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B对。该国最大的城市是圣保罗,C错。该地区在二次大战后是人口的

28、迁出区,D错。B二、综合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1是美国部分地区图。图1材料二 图2为甲地到乙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示意图。图2材料三 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也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1)与同纬度欧洲西部比较,美国中部平原气候大陆性强,试分析原因。西部高大的山地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西风气流,使中部平原受海洋影响小;中央大平原南北贯通,夏季墨西哥湾暖湿空气北上,使中东部较同纬度欧洲西部气温高;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长驱南下,使中东部较同纬度欧洲西部气温低,加大了气温年较差,加剧了气候的大陆性。(2)结合材料二,推断甲、乙两地农业类型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9、。(3)结合材料,简述密西西比河航运发达的自然条件。甲:种植业;乙:畜牧业。原因:甲地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为湿润半湿润地区,适合发展种植业;乙地降水量小于蒸发量,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利于牧草生长,适合发展畜牧业。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流量大,通航里程长;流经平原,水流平缓;结冰期短,通航时间长。15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中的主要国家是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集团的重要成员国。甲国为拉丁美洲人均GDP较高的国家与中国有良好的贸易关系,2006年8月双方签订了农田灌溉系统建设、矿产品开采、机电生产等多项协议。(1)分别说出A、B两地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地形类型。(2)描述H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3)说明甲国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4)分析甲国吸引中国投资工业的有利条件。A:高原;B:山地。水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含沙量小;水流平缓。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干湿季明显;干季需要水源灌溉;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雨季需要排涝;山区适宜建水库。石油、煤、铁、水能等资源丰富;国家之间协作较好,人均收入较高,市场潜力较大;水运便利(海运与河运);政策支持。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