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程标准】(1)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考纲要求】(1)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2)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重点、难点】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 难点: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考查要点】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影响。2、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向列强开放通商口岸和商埠的本质区别
2、。3、从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与中共十七大提出的“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外交旗帜相结合命题,分析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特点。【高考典题】1(2015天津文综8)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是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工业园区投资环境评价中,天津开发区已连续多年位居前列。当初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A服务于天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B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C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出口产品D加强天津对内地的辐射作用【考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建立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解析】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80年代,而天津自由贸易区则获批于2015年,故A项错误
3、;材料涉及到的是对外开放而不是对内改革,故B项错误;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目的是为了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或出口产品,故C项正确;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辐射内地经济,故D项错误。【答案】C【知识拓展】1、比较19世纪中期和20世纪晚期,中国两次对外开放的背景、内容及影响,并分析其形成的根本原因。背景:(1)19世纪中期,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了扩大海外市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腐朽落后的清朝被迫对外开放。(2)20世纪晚期,“文革”动乱使我国经济严重破坏,党中央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特别是吸取“文革”教训,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内容:(1)鸦片战争后,又经过多次侵华战争,清以领土、主权破坏
4、为代价,逐步被迫全境开放。(2)三中全会后,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本着平等互利原则,为了扩大外贸,吸引外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及经营管理,我国逐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影响:(1)随着列强侵略深入,中国逐渐成为外资原料市场和商品市场。(2)随着对外开放扩大,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日益巩固,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根本原因:(1)前者是处于封建落后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后者是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独立4、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1)经济特区:经济建设过程中享受特殊经济政策、灵活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地区,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如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2)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开始在我国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3)沿海经济开放区:从1985年1月,中央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漳泉厦三角区等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扩大到山东、辽东两个半岛,形成了一个沿海开放地带。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