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材料反映了该学派( )A主张严刑峻法B认为道德与法律界限分明C主张礼法并用D认为法律须以刑罚为基础25 苏格拉底在雅典法庭受审时曾对同胞大声疾呼:“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这说明苏格拉底A强调道德和教育的价值 B反对雅典的直接民主C提倡应该理论联系实际 D颂扬格物致知的意义26王夫之在评论北魏孝文帝时说:有王者起,斟酌腹里边方、山泽肥瘠、民人众寡、风俗淳顽,因其故俗之便,使民自陈之,公卿、有司不能搬用“周
2、礼之制”,不可以一切之法治之也。王夫之认为治理国家应当( )A以德治国,教化民众 B限制君权,通经致用 C立足生产,整顿吏治 D因地制宜,实事求是27.明夷待访录载:“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这一论述表明该书作者( )A主张废除宰相制 B倡导无为而治 C倾向于限制君权 D反对王位世袭28雕版印书必须一页一版,要花费很多时间和木材;活字印刷术就是预先制成单个活字,找出需要的字,排成一版,进行印刷,一书印完后,版可拆散,单字仍可用来排其他的书版,且发现错字可随时更换。这表明,活字印刷术(
3、 )A基本取代了雕版印刷术 B促进了书籍的广泛传播 C改变了印刷书籍的外观 D提高了书籍印刷的效率29.如图为元朝王冕的墨梅图(局部)。画面上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作者以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该画作者旨在( )A表达个人情感B描写真实景象C反映多彩生活D颂扬繁荣盛世301895年甲午战败后,各种救亡图存思想或运动兴起。张之洞在1898年的劝学篇中明确表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这说明在19世纪末“中体西用”( )A与洋务运动初期的“中体西用”目的相同 B成为对抗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武器C反映了中国文武制度强于西方的事实 D有利于中
4、国进行改良政治的实践311927年8月1937年6月,一大批共产党人和受共产党影响的知识分子不惧“白怖”的威胁,仍翻译出版大量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时人评论道:“在这时,一个教员或一个学生,书架上没有几本马克思的书,总要被人瞧不起的。”这反映了( )A革命志士坚定的理想信念 B社会各阶层认清了资本主义本质C知识分子普遍接受了马克思义 D中国民主革命出现新高潮32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双百”方针的确立( )A消除了文艺领域的分歧B意在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热情C表明党的执政方针改变D使中国的文艺领域领先世界33毛泽东的某部著作将
5、列宁提出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这一论点,创造性地运用到国内的具体情况中,但却抛弃了中国革命“以城市为中心”的论调。这部著作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B新民主主义论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D论十大关系34运用结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可以用来说明( )A教皇和教会失去了作用B新教信仰不再需要宗教仪式C新教信仰方式发生变化D新教主张过世俗生活35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勃艮第王贡德鲍规定,盗窃者的妻或子,如果不揭发这个盗窃罪行,即降为奴隶为了要对一种罪恶的行为进行报复,法律竟规定出一种更为事恶的行为。”这表明盂德斯鸠认为( )A法律不应违背基本人性B伦
6、理关系高于一切法律C财产私有神圣不可侵犯D道德是法律的核心价值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 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伯恩斯世界文明史(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时的精神核心。孔子提出了哪些“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6分)材料二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
7、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2)据材料二,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6分)材料三 达尔文主义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政治上,这是俾斯麦以血和铁统一德国的时期。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经济生活中,这是自由经营和粗鲁的个人主义的时期。舒适的、心满意足的上、中层阶级激烈反对国家为促进较大的社会平等而作出的任何干预。19世纪后期也是殖民地扩张的黄金时期。有人争辩说,殖民地是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有人争辩说,按照世间的成就判断,诸土著
8、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达尔文主义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6分)材料四 晚清以降,国人科技意识因“师夷”而增长。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冲决专制制度和伦常之网罗,接引“西学”以启蒙。进入民国,各主要报刊加入对临时约法的大讨论,民主与科学思想得以倡扬。北洋军阀上台,妄图复古倒退,陈独秀等奋起反击,掀起新文化运动。据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整理(4)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有学者侧重于从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演变历程分析。请你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7分)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15世纪16世纪之
9、交,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在这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人类所取得的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几乎皆与西欧一次又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海外扩张密切相关,它们标志着世界资本主义曙光的来临。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15世纪16世纪之交西欧社会变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4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等即对八股取士弊端进行严厉的抨击,但并未对科举产生实质影响。19世纪末,山西巡抚胡聘之上奏朝廷,要求书院减少八股文的教学,增加实学、西学的内容。这一建议
10、得到朝廷认可,1896年下令从“定课程”、“重师道”、“核经费”方面改革传统书院。书院课程随之变化,如史学类包括各国的历史,经济类包括西方各国政治、万国公法等,训话类必须包括外国语言文学和天文学二百日维新中,光绪在康梁建议下下令废八股文和改革科举,各省响应,书院改革成为一股潮流。后来变法虽终止,但改革科举制度已成为大势所趋,I901年清廷正式规定,科举考试“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1905年科举停废,书院则随之改制为新式学堂。摘编自李兵八股应试教育:清代书院改革的主要指向(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书院改革的背景。(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书院改革的特点及意义。(
11、8分)高22届第3期12月考试历史参考答案24-28 CADCD 29-33ABABC 34-35CA42、(1)希腊:人文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孔子:提出了“仁”、“礼”。(6分)(2)起因:科学与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变化: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从崇拜人性发展到崇拜理性)(6分)(3)影响:促进了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殖民扩张提供了理论武器(借口)。(6分)(4)“师夷长技”促进了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学习;维新派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思想,辛亥革命和临时
12、约法促进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为新文化运动的掀起创造了条件。(7分)43、(12分)示例1:论题:15世纪16世纪之交西欧社会经济变革。阐述:15世纪16世纪之交,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西欧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贸易中心转移,出现“商业革命”;同时黄金、白银大量流入,物价上涨,出现了“价格革命”。所有这些都加速了西欧封建经济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示例2:论题:15世纪16世纪之交西欧社会思想文化变革。阐述:15世纪16世纪之交,文艺复兴在意大利进入全盛时期,并在欧洲其他国家广为传播;文艺复兴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而且在政治思想、哲学思想、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展开。16世纪初,在德国爆发继而席卷西欧的宗教改革是一场规模更大,影响更为深远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影响下,民众思想得到解放,人文主义得到传播和发展。(“示例”仅为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45、(1)背景: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八股取士制度的弊端;经世致用的思想;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维新变法和清末新政。(7分)(2)特点:前期进展缓慢,后期加速发展;以反对八股文为主要内容;并不全面否定科举制应试教育;科举改革推动书院改革。意义:推动了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型;有利于培养新式人才和传播新思想。(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