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27.50KB ,
资源ID:35218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521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五自我小测:19报任安书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五自我小测:19报任安书 WORD版含答案.doc

1、自我小测我夯基 我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扰攘(rn) 曩者(nn) 愠色(wn) 箠楚(chu)B.系狱(x) 倜傥(tn) 桎梏(k) 倡优畜之()C.强迫(qin) 剖符(pu) 囹圄(y) 卜祝(b)D.弹劾(h) 强颜(qin) 沉溺(n) 赭衣(zh)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曩者辱赐书 曩:从前。辱:污辱。B.教以慎于接物 物:古代指除自己以外的人和物,这里指人。C.亦颇识去就之分矣去 就:舍生就死。D.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下流:指处在卑贱的地位。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若望仆不相师 B

2、.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C.仆窃不逊 D.古者富贵而名摩灭4.下列各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A.思垂空文以自见 B.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C.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D.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5.文学常识填空。 报任安书选自_,是我国第一篇富于抒情性的长篇书信。作者是_(朝代)的_。他的作品开创了史书的范例,对后代的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后来的“二十四史”都属于_体例。我综合 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

3、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6.下列对报任安书中的思想与内容解释不确切的一项是( )A.作者借

4、给任安回信的机会,阐明自己受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B.司马迁认为古代“圣贤发愤之所为作”,都是作者“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述往事,思来者”,把苦苦思索得到的知识,著述成文,留给来者去思辨验察。C.这封书信是司马迁的苦心孤诣之作,写得情真意切;作者“为情而造文”,自始至终表达了悲痛的感情。D.书信的结尾,司马迁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并陈说他对余生的看法。7.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胜:尽。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称:称道。C.思垂空文以自见 见:看见。D.略考其行事 考:考证。8.翻译下列语句。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5、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

6、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监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何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栗。 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

7、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史记司马穰苴列传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擢之闾伍之中 擢:提拔。B.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徇:示众。C.士卒次舍 次:驻扎。D.最比其羸弱者 比:比较。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臣素卑贱 B.亲戚左右送之C.最比其羸弱者 D.申明约束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B.争奋出为之赴战 燕师闻之C.争奋出为之赴战 晋师闻之,为罢去D.愿得君之宠臣

8、,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夕时,庄贾乃至12.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穰苴出身低微,但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请缨抗敌,表现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B.穰苴极有谋略,请派国君的宠臣为监军,又忤逆君命将他斩首,借此附众、立威。C.穰苴体恤部下,恩威并施,身先士卒,一战而击退晋、燕之师,尽复“所亡封内故境”。D.晏婴识才举荐,齐王能纳谏任贤,使穰苴的才能得以发挥,未战而屈人之兵。二、语言运用13.在下面横线处另补两个事例。 娇生惯养是培养低能儿的摇篮,高山寒土使苍松翠柏更加挺拔。司马迁受宫刑,文章字字珠玑;李后主被囚禁,词境为之一变;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真是至理名言啊!

9、参考答案1解析:A项,“愠”应读“yn”;B项,“梏”应读“”;D项,“强”应读“qin”。答案:C2解析:A项“辱”:犹言降低了身份,使对方蒙受了耻辱。答案:A3解析:A项“望”,古义为“希望”,今义为“看”。B项“发愤”,古义为“抒发悲愤”,今义为“决心努力”。C项“不逊”,古义为“不谦虚”,今义为“不差”。答案:D4解析:A项“见”通“现”。B项“底”通“抵”。C项“纪”通“记”。答案:D5解析: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属于重要的文学常识,需要牢记。答案:汉书司马迁传 西汉 司马迁 纪传体6解析:本题从鉴赏的角度考查对文意的理解。C项说文章“自始至终表达了悲痛的感

10、情”不妥,应该说作者感情复杂,全文悲痛、沉郁与慷慨激烈交织。答案:C7解析:C项“见”,通“现”,表现。答案:C8解析:翻译文言文要把握住翻译点,本段文字中翻译点较多,如“拘”“厄”“赋”“厥”“膑”“修列”“大底”。参考答案:文王被拘禁时推演了周易;孔子在困穷的境遇中编写了春秋;屈原被流放后创作了离骚;左丘明失明后写出了国语;孙膑被砍去了膝盖骨,编著了兵法;吕不韦被贬放到蜀地,有吕氏春秋流传世上;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下了说难孤愤;(至于)诗经三百篇,也大多是圣贤们为抒发郁愤而写出来的。9解析:此题考查对实词的理解。A、B、C三项解释正确,D项“比”,依照。答案:D10解析:此题考查古今异义词

11、。C项,“羸弱”古今意义相同。A项,“卑贱”古指出身、社会地位低下,今指卑鄙下贱;B项,“亲戚”古指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亲属,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D项,“约束”古代指“信约”,今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答案:C11解析:此题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D项中“乃”,都是“才”;A项“以为”,前者是“以之为”,后者是“认为”;B项“之”,前者代田穰苴,后者代事;C项“为”,前者是“替”,后者是“因为”。答案:D12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做题前一定要熟悉文章内容。D项符合文意,A项文中无“请缨抗敌”,B项“忤逆君命”有误,C项中“一战而击退晋、燕之师”有误。答案:D13解析:此题考查句子的仿写,从所给的形式上看,要填写的内容是两个与上句形成对比的事例。参考答案:唐明皇沉迷声色,导致生灵涂炭 陈希同腐化堕落,终于自取灭亡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