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2.21MB ,
资源ID:35185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518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老课标版练习:第2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二节 WORD版含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老课标版练习:第2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二节 WORD版含解析.docx

1、第二节城市化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城市化的内涵。2.概括城市化的进程和各阶段的特点。3.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对策。一、城市化的概念1.概念: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2.表现主要表现内容人口的集中过程城市人口总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镇数量增加,城镇密度加大;每个城镇规模的扩大地域的转换过程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农业用地发展为城区;城市用地功能进一步分化;土地景观发生较大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伴随经济结构变化,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判断1.城市化仅能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 )

2、2.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化水平一定提高。( )3.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的过程也属于城市化的表现。( )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1.城市化的本质内容:第二、第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2.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1)城市化进程加快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发达国家城市化已进入后期阶段,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已构成现代城市化的主体。(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已逐渐减慢或趋于稳定,甚至出现城市人口向郊区和农村倒流的现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先于工业化,导致城市化与工业化过程脱节。(3)特大城市迅速发展。(4)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世界上著名的城市带有6个,即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

3、市带、北美五大湖城市带、日本东海岸城市带、英国南部城市带、欧洲西部城市带、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思考逆城市化是否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在逐渐降低?为什么?答案否。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种表现,这一阶段许多城市人口到乡村居住,但并非从事农业活动,仅是居住地的改变,其并不代表经济发展水平降低。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带来的问题2.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措施除了控制城市规模、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等途径外,各国解决城市问题还要有自己的特色。思考大城市地价昂贵,向来有“寸土寸金”之说,然而上海市却在地处市中心的黄埔、静安、卢湾三区交界地带,营造了20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你同意这种做法吗

4、?为什么?答案同意。市中心建设绿地可以改善城市中心的环境质量,净化城市空气,调节市区昼夜温差,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思想。探究点一城市化进程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发布的报告指出,到2030年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居民将会居住在城市中,他们所生产的GDP将占全球GDP总量的80%。读“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表”,思考以下问题。年份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19507.3429.24.4753.82.8717.0196010.3234.25.7160.54.6022.2197013.7137.16

5、.9866.66.7325.4198017.6439.67.9870.29.6629.2199022.3442.68.7772.513.5733.6200028.5446.69.5074.419.0439.3201036.2351.810.1176.026.1246.21.城市化的主要表现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人口的集中过程、地域的转换过程、经济结构的变化。2.1950201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有什么变化?城市化速度有什么变化?答案世界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城市化速度加快。3.198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有何变化?为什么?答案198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开始减慢。因为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6、,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已逐渐减慢或趋于稳定,大都进入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4.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数量是在什么时间段?答案19701980年。5.总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水平、城市化速度上的差异。答案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1980年以前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快,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慢;198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开始减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6.城市化进程可分为缓慢发展阶段、加速阶段、成熟阶段。试推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处的阶段,并说出各自出现了哪种城市化新趋势。答案发达国家处于成熟阶段、发展中国家处于缓慢发展阶段或加速阶段。发达国家出

7、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可能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1.城市化的差异(1)城市化的时间差异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所示。(2)城市化的空间差异国家类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处发展阶段后期阶段中期阶段速度与水平起步早,水平高,速度缓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不相适应发展结果出现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出现大都市连绵带;注重营造高水平的人居环境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加大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压力;生态破坏,人居环境质量下降2.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及再城市化的表现、成因与联系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

8、化表现人口由乡村转向城市,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人口、产业由市区迁往郊区及郊区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市中心衰落,城市总人口增加人口继续迁往郊区以及中小城镇和乡村,大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迁回市区成因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促使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城市人口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中小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优美开发市中心衰落区,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图解联系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它们之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郊区城市化,随后出现逆城市化,最后为保持城市的可

9、持续发展,又出现再城市化拓展提升城市化的动力和影响因素(1)城市化的动力城市化是以工业革命的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为开端的。城市化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标志,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体现如下:(2)影响因素农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特别是农业现代化的程度,对城市化的进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没有丰富的农副产品基础,要实现农村城市化是很难的。工业的高速发展,工业化的实现过程,必然会使大批的农业劳动力进入工厂,变为工业劳动力,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变为城市人口,推动城市化的进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越发达,城市化进程越迅速,各个国家由于自然条件、

10、地理环境、总人口数量的差异以及经济发展道路和速度的不同,城市化程度也必然不同。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12题。1.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A.丁 B.丙 C.乙 D.甲2.现阶段中国城市化出现的现象是()A.功能分区不明显 B.逆城市化C.城市中心空洞化 D.郊区城市化答案1.A2.D解析第1题,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故甲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故丙表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乙表示世界城市化进程;我国城市化起步晚,改革开放后发展快,故丁表示我国城市化进程。第2题,中国现阶段城市

11、化发展迅速,功能分区越来越明显,郊区城市化现象开始出现。探究点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由于城市化的影响而使城市气候呈现出所谓的“多岛效应”,即“热岛”“湿岛”“干岛”“雨岛”“混浊岛”材料二珠江三角洲某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示意图。材料三下图为漫画不堪重负。1.读材料一,试解释城市被称为“混浊岛”的原因。答案城市居民燃烧矿物燃料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汽车等交通工具所排放的大量尾气,这些大量尘粒使大气中凝结核增多,因此雾天多,阴天多,空气能见度差。2.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讨论中,一高中生提出可在郊区增加生态林面积,来改善市区绿地面积少、大气

12、质量差的问题。你认为此做法是否合理,并简要说明依据。答案合理。如造林位置处于城市风下沉的距离之内,由郊区流向城区的空气经过生态林的调温和净化作用,可以降低流入城区的大气温度,改善大气质量。3.读材料二,图中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的是_;在这种午后气温现象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市区与郊区近地面的风向特点是_。答案自郊区吹向市区4.材料三反映了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哪个问题?试提出解决措施。答案城市交通问题。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城市交通管理等。5.根据图文材料,选择“多岛效应”中的某一项作为主题,就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并补充完成

13、基本研究思路。答案“城市热岛效应”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提出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建议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及整治措施2.城市化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及整治措施问题表现原因整治措施城市环境问题大气污染生活燃煤排放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气烟尘;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水污染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地表径流建立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垃圾污染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城市交通问题交通阻塞、

14、交通事故、停车问题汽车数量不断增加,城市道路规划不合理公交优先,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城市住宅问题发展中国家:住房紧张、有贫民窟和棚户区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加快住房建设发达国家:中心区空房过多,逐渐衰落,有贫民窟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通过再城市化,实现城市复兴城市社会问题就业、贫困、种族歧视、社会争端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乡村人口无序迁入,不同种族及社会地位的差别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倡种族平等,反对歧视图解“城市病”的表现及解决措施读下面漫画,完成34题。3.漫画反映的城市问题是()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D.土地面积小,用

15、地紧张4.解决漫画所反映问题的合理措施是()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削弱城市热岛效应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市的职能答案3.B4.D解析图中小鸟满身灰尘与油渍,说明城市大气污染严重,而城市主要污染源来自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因此应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图表特征: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是通过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描述,来展示城镇发展形成过程的图示,通常以过程图、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同一地区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差异。下图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从图a到图c,该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是()A

16、.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集镇数量减少B.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集镇数量增多C.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集镇数量不变D.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小城市数量减少下图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从图a到图c,该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是()A.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集镇数量减少B.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集镇数量增多C.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集镇数量不变D.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小城市数量减少 1.材料即图名,主题为城镇发展过程。2.中心城市用地规模、集镇数量和小城市数量。 1.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2.集镇数量减少,小城市数量增多。 A下图为“广东省城市体系演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

17、)题。(1)a、b、c三图,按照时间先后依次排列的顺序是()A.abcB.bacC.cabD.bca(2)图中显示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是()城市人口增多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城市数量增多城市空间规模扩大A. B.C. D.答案(1)B(2)D解析第(1)题,一个区域的城市体系总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发展的。第(2)题,均是城市化的标志,但是图中显示出来的只有城市数量增多、城市空间规模扩大。读“某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市人口的年变化图”,完成12题。1.该图反映的地理现象是()A.工业化进程B.城市化进程C.逆城市化现象D.区域化现象2.该现象最重要的标志是()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

18、重B.城市人口数量C.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D.城市中心区的面积大小答案1.B2.A解析第1题,该图描述了某城市19942014年人口增加和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这是城市化的表现。第2题,在城市化的表现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最重要的标志。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4.为减轻城市内涝对城市中心区的影响,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扩大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河道、池塘A. B. C. D.答案3.D4.D解析第3

1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建设后,蒸发量减少;路面硬化后,降水时,下渗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汛期洪峰流量加大。第4题,城市内涝屡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降水集中,路面硬化大大减少了雨水的下渗量,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等。综合分析,D项正确。5.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各题。(1)图1中,A、B、C、D、E反映的是_过程,说明该过程的主要标志。(2)图1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_,简述其成因。(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指出图2中甲属于_国家,乙属于_国家,分别说明其劳动力就业结构特点。答案(1)城市化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城市数量增加

20、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2)逆城市化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或郊区环境质量较好),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3)发达发展中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在农业中就业比重低,在服务业中就业比重高;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在农业中就业比重高,在服务业中就业比重低。解析(1)图1中A、B、C、D、E阶段反映的是城市化过程。城市化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2)图1中E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有所降低,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由于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过度密集,环境恶化,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新商业区在郊区发展,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

21、、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的通行时间,人口逐渐由城区向外围迁移,出现逆城市化。(3)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在农业中就业的人口数量少、比重低,在服务业中就业的人口数量多、比重高;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在农业中就业的人口数量多、比重高,在服务业中就业的人口数量少、比重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不包括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B.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衡量城市化水平最主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增加的绝对数量D.城市化导致产业结构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2.城市化是

22、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答案1.B2.C解析第1题,城市化的概念强调三个转化,即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A项错误。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B项正确。衡量城市化水平最主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C项错误。城市化导致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D项说法错误。第2题,城市是由乡镇发展而成的,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在城市周围又会出现卫星城市(乡镇),城市的规模得以扩大。天际线反映城市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布局,又称为城市轮廓或全景。

23、读“南京市主城区天际线示意图”,完成34题。3.20002012年间,该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A.东南 B.西南C.东北 D.西北4.造成该市向该方向扩张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区迁移 B.新区开发C.旧城改造 D.保护文化古迹答案3.B4.B解析第3题,仔细读图,注意对比2000年与2012年城市不同方位的轮廓差异;由图可知2012年在城西与城南方向,建筑物的高度、密度增加,说明南京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西南方,故选项B正确。第4题,图示新增建筑物高大稠密,不可能是工业区迁移,故排除选项A;旧城改造位于城市的市中心附近,图示扩张方向区域在城市的边缘地带,故排除选项C;南京市是六朝古都,文化古

24、迹周围不可能有高大建筑物,故排除选项D;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通过新区开发,可以缓解城市化与老城区保护的矛盾,故选项B正确。近来,一个词很热,它就是“广场舞”。一面是挥汗如雨、激情四起的“舞者”,另一面是饱受折磨、不堪其扰的居民,甚至有些地方矛盾激化。据此回答56题。5.“广场舞”流行于广场,反映出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是()A.城市污染严重B.城市化水平过快C.城市人口增长过快D.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不健全6.导致“广场舞舞者”与居民矛盾激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离居民区较近,噪音扰民B.城市人口素质亟待提高C.城市居住用地紧张D.城市环境恶化答案5.D6.A解析第5题,“广场舞”流行于广场,反

25、映出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是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不健全,人们缺少休闲、娱乐的场所。与城市污染严重、城市化水平过快,城市人口增长过快无关。第6题,导致“广场舞舞者”与居民矛盾激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广场舞场地离居民区较近,噪音扰民。城市人口素质不是矛盾的主要原因。城市居住用地紧张、城市环境恶化与矛盾关系不大。“就地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在原有的居住地,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变生活方式,拥有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据此完成78题。7.就地城市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B.中心城市人口压力加大C.劳务输出数量减少D.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8.关于推进就地城市化

26、的措施,最可行的是()A.压缩耕地面积 B.加强教育培训C.严格户籍制度 D.住房城镇化答案7.C8.B解析第7题,就地城市化是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变生活方式,农村人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它将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减轻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减少当地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也会减少当地的劳动力向外输出。C正确。第8题,加强教育培训,利于促进当地剩余劳动力就地谋生,发展生产,促进当地就业,利于推进就地城市化。B正确。图甲示意我国大部分城市道路两侧绿化种植池现状,针对当前的城市问题有环保学者提出设计建议(图乙所示)。读图完成910题。9.图甲中路缘石与种植池这样设

27、计的主要原因最可能为 ()A.阻挡雨水杂物 B.美化城市环境C.防止人为践踏 D.减少建设成本10.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主要解决的是城市 () A.热岛问题 B.内涝问题C.拥堵问题 D.大气污染问题答案9.C10.B解析第9题,据图可知,路缘石狭窄且明显高于路面,这样设计的原因是防止人为践踏种植池,故C项正确。第10题,据图可知,种植池低于路面,有利于路面排水和雨水下渗,减少内涝情况的发生,故选B。下图表示某市20092018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112题。11.据图推测,20092018年该市()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C.水土流失,未利用

28、地面积持续增加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12.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D.生物多样性增加答案11.D12.C解析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林地面积是先增后减,而不是持续增加,A错;水域面积略有增加,但是变化不大,而不是不断减少,B错;未利用地面积也是先增后减,而不是持续增加,C错;图中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说明城市化的过程中占用大量耕地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故D正确。第12题,建设用地增加,使地表硬化,下渗量减少,A错误;城市化过程中城市面积扩大,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让居住地较远的人可以快捷地上班,居民平均

29、通勤距离会变长,B错;建设用地增加,地表硬化,不透水地表面积所占比例增加,会增强城市“热岛效应”,C正确;建设用地增加,会破坏地表,影响生物的栖息地,使生物多样性受损,D错。13.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表居住在城市的人口比例年份1950年1970年1990年2025年发达国家50%66.6%72.6%80%发展中国家17.0%25.4%33.6%57%(1)图A中,虚线代表_国家,实线代表_国家。目前,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数量和增长的情况如何?(2)说出图B反映的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变化特点。(3)表格信息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有哪些?答案(1)发展中发达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超

30、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较发达国家快。(2)数量不断增多,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数量增长更快;且未来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3)起步晚;速度快;城市化水平较低。解析(1)图A中,虚线表示的城市人口增长起步晚,发展速度快,代表发展中国家,实线代表发达国家。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较发达国家快。(2)图B说明了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不断增多,增长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数量增长更快,且未来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起步晚,速度快,城市化水平较低。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02

31、2015年,合肥市城镇人口由153万人增加到约548万人,合肥市城镇化率由34%提高到70.4%。城镇人口增长率及城镇化率均高于同期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材料二安徽省合肥市人口、城市化率统计图。材料三2016年合肥瑶海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共涉及72.22万人。2002年3月合肥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2009年11月龙岗开发区移交瑶海区,2010年10月瑶海区与新站区的区域管辖调整。(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19522002年和20022015年合肥市城市化发展的特点。(2)指出2008年到2010年期间合肥市人口数量变化和结构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3)指出合肥在城市化过程中应避免的主要问题。答案(1)19522002年起步低,发展慢,城市化水平低;20022015年,起步低,发展快,城市化水平已经较高。(2)合肥市人口数量快速增加,非农业人口比例上升(城市化率上升)。主要原因是行政区划的调整;外来人口迁入等。(3)环境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生态破坏(热岛效应、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等社会问题。解析第(1)题,通过阅读合肥市人口和城市化率的统计图得出结论。第(2)题,判断20082010年城市人口数量出现急增,通过相关材料可以判断主要原因是行政区划调整和人口迁移。第(3)题,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主要是污染问题、生态问题、交通、居住和就业问题。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