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5086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7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1页
第41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2页
第42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3页
第43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4页
第44页 / 共45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高三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5页
第45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6年上海市闵行区高考生物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B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C核酸有遗传、变异、催化等作用D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2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有误的是()A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B染色体:核糖核酸、蛋白质C核糖体:蛋白质、核糖核酸D细胞骨架:蛋白质3如图为某同学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第二次观察(d)和第一次观察(b)形成对照,第三次观察(f)和第二次观察(d)形成对照B该

2、实验用显微镜主要观察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位置、液泡的颜色和大小等C如果将蔗糖溶液换成浓度适宜的KNO3溶液,则可以省略e过程D增大蔗糖溶液的浓度实验效果会更明显且不影响细胞的活性4专一性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或生理过程的一种特性,下列物质或细胞参与的过程或反应不具有专一性的是()A洋葱根细胞膜上的载体B限制酶C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D神经递质5将等量甲、乙两种植物的不同器官放在不同颜色光下照8小时,结果如右表决定光合作用是否发生的因素是植物器官光的颜色温度增加量甲叶红22120mL甲叶绿2215mL甲根红220mL乙叶红2280mL乙叶绿2210mLA光的颜色B温度C植物种类D植物器官6在培养真细菌的实

3、验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合理的是()A必须在37下才能获得单菌落B可在28下培养C倒平板时应该让温度降到40D对培养基灭菌时应该是1217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H的转移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H2O H(CH2O) H H2OA过程伴随有ATP的产生B过程发生时的产物还有五碳化合物C过程需要消耗水D过程发生在线粒体的基质中8提取和分离绿叶中色素的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进行纸层析 制取滤液 在滤纸条上画线 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ABCD9如图示曲线反映温度或pH对A、B、C三种酶活性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酶A的最适温度应大于酶B的最适温度B图中a点和c点,酶A

4、的活性相同,空间结构也相同C图中d点,酶B和酶C的空间结构都有一定的破坏D酶B和酶C都可能存在人体的内环境中10如图用某种方法在相差显微镜(不用染色)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2n=24)某个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细胞分裂时序排序为B图细胞内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C图细胞中均可能发生基因重组D图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11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动物,一般进行异体受精,但分开饲养时,它们进行自体受精已知椎实螺外壳的旋向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右旋(D)对左旋(d)为显性,但子代旋向只由母体核基因型决定,与其自身基因型无关对以下杂交后结果的推测(设杂交后全部分开饲养)错误的

5、是()ADDdd,F1全是右旋,F2也全是右旋,F3中右旋:左旋=3:1BddDd,F1全是左旋,F2中右旋:左旋=1:1CddDD,F1全是左旋,F2也全是左旋,F3中右旋:左旋=3:1DDDDd,F1全是右旋,F2也全是右旋12将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分成若干等份,在不同的温度下先暗处理1h,测得其干重即葡萄糖的量(单位g)的变化如甲曲线所示;再分别置于同一光照强度下照射1h后,测得其干重与暗处理前的变化如乙曲线A点和B点实际(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分别为()A5g/h和9g/hB5g/h和5g/hC9g/h和9g/hD9g/h和5g/h13下列能正确表示DNA片段的示意图是()ABCD14第三代

6、疫苗DNA疫苗是指将编码抗原蛋白的基因插入到适宜的质粒中得到的重组DNA分子,将其导入人体内,在人体细胞内表达的产物可直接诱导机体免疫应答,且可持续一段时间下列有关DNA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A表达产物是抗体B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C是经改造后的乙肝病毒D生产过程不需要DNA连接酶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15下列关于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糖原只能在肝脏(肝糖原)和肌肉(肌糖原)处合成B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因为单位质量的脂肪与糖原相比不仅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多,而且储存时所占的体积较大C饥饿时血液流过肝脏后血浆中的尿素和葡萄糖均会增多D淀粉化学性消化的起点是口腔,脂肪化学

7、性消化的起点是肝脏16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17某科研小组用面粉甲虫研究人工选择的功效,他们称量甲虫蛹的体重,并选择部分个体作为下一代的亲本,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者在每个世代中选择了体重最大的部分蛹作为亲本B

8、体重越大的个体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越强C该实验中人工选择的方向与自然选择的方向是相反的D该实验中每一代甲虫的基因库与上一代都有所差异18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VLDL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BVLDL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C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19如图是某同学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设计的实验装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该同学的研究课题可能是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作原料;实验中的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空气中的CO2是否完全除去;过滤泵的作用

9、可能是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作原料;该实验不需其他植物作对照实验ABCD20试管婴儿、试管苗和克隆羊三者均属于生物工程技术的杰出成果,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都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性状B都是细胞工程的技术范围C都充分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D都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变异21当人体从卧位转变为立位时,不会出现的是()A回心血量减少B心排血量减少C心率加快D血压突然上升22人皮肤生发层正在分裂的细胞中中心体移向两极时,下列几种酶最活跃的是()RNA聚合酶 解旋酶 ATP水解酶 ATP合成酶ABCD23某基因(14N)含有3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若该DNA分子用15N同位素标记过的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10、复制3次,再将全部复制产物置于试管内离心,进行密度分层,得到结果如图;然后加入解旋酶再离心,得到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W层中含15N标记胞嘧啶6300个BX层中的基因只用14N标记,Y层中的基因只用15N标记C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3倍D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7:124下列图中,图甲示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乙示水平放置于地面的幼苗根与茎的生长情况;图丙示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下列实验现象及解释合理的是()A图甲中胚芽鞘尖端的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是由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造成的B图甲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接近图丙中B浓度C图乙茎3、茎4处的生

11、长素浓度分别位于图丙中的C点之前和之后D图乙根1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根2处,所以幼苗根将呈现向地生长现象25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致敏T细胞与靶细胞的识别,实际上是通过细胞膜上载体蛋白进行的信息交流B细胞分泌的信号物质必须经过血液的运输才能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C细胞内激素、神经递质、生长因子、ATP、CO2等都可以作为信息分子,它们发挥作用后均失活D卵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传递到子代后不一定能表现出来26人食用被诺如病毒(NV)污染的食物会导致呕吐与腹泻,而(NV)极易变异,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胃酸能杀死部分NV属于特异性免疫BNV极易变异,人类很难研究相应的疫苗C人体有多种抗NV的抗

12、体,可能是因为NV表面存在多种抗原蛋白D特异性的效应T细胞能促使被NV入侵的靶细胞裂解27将外周组织中多余的胆固醇运送至肝脏,并加工成胆汁酸排除体外的脂蛋白是()A乳糜微粒B极低密度脂蛋白C低密度脂蛋白D高密度脂蛋白28科学家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成功制造了直径大小约为3mm的“胃”,这一研究成果对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该成果说明()A胚胎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B胚胎干细胞经诱导可发生定向分化C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得以表达D胚胎干细胞内所有基因表达都很活跃EcoR IHind IIIBamH ITi质粒29如图为Ti质粒简图已知目的基因在两侧分别有1个BamH和1个Hind识别序列,而中间有1

13、个EcoR的识别序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构建重组质粒应选择BamH和Hind,绝对不能选择EcoRB在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连接时会产生4个水分子C把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混合时会产生4种不同连接方式的质粒D一般地,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的概率仅为107左右30尿液检查是诊断相关疾病的重要依据,其中尿糖试纸检测的原理如下图所示这种试纸与尿液相遇时,会因尿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多少由少到多依次呈现出浅蓝、浅绿、棕色或深棕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步骤原子氧可以将某种无色化合物氧化成有色化合物B据图可知,尿液中葡萄糖浓度越高,过程生成在原子氧越多C将上述两种酶固定在试纸上,就可检测尿糖D过程为比

14、色,若试纸呈深棕色,可推出此人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葡萄糖二、综合题(共90分)31分析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回答问题高温淀粉酶被大规模用于工业生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所示(1)与大肠杆菌相比,嗜热菌A对青霉素敏感,但对四环素不敏感 B与真核生物的亲缘关系更远C细胞的DNA中,碱基G和C含量较高,较稳定D没有菌毛和质粒(2)进行过程的目的是;过程所使用的方法是法图1中弧线箭头上“?”的操作是(3)号培养基应以作为唯一碳源(4)、号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一般对配制的培养液采用法灭菌(5)部分嗜热菌在号培养基上生长时可释放分解培养基中的碳源

15、,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应挑选出透明圈(大/小)的菌落,接种到号培养基(6)若现在发现了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欲对其进行分类,下列选项不能作为分类依据的是(多选)A核膜的有无B核糖体的有无C细胞壁的有无D膜上磷脂的有无32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的问题如图1表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后的去向和定位,其中表示细胞结构,甲丁表示结构中的物质(1)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成分和功能,需要将它们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2)中,含有磷脂分子的结构是(填序号)结构内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结构中,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3)若图1左侧为某种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甲表示的物质是如图2为细胞周期示意图(4)一个细胞中具有形态和数目完

16、全相同的两套染色体的是时期(填字母)(不考虑C途径)经D过程产生了的多样性(5)如用秋水仙素处理分裂细胞,则可发生C过程,其作用的时期是(填字母)33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其中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选择,等某中学一个研究小组为探究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选用了纯种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进行实验已知果蝇的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残翅雌性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让子一代果蝇连续自由交配5代,同时在每一代中要除去残翅果蝇;当子六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

17、交配后,统计子七代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分比;根据残翅果蝇的百分比计算出B、b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得出结论(1)除了自然选择外,还有因素也会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至少写出两种)(2)如果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在子三代长翅果蝇中纯合子占(3)请预期这种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基因型种群(各)种群(各) RaRb2000 RaRa50120 RbRc100200 RcRc15050 RaRc10080(4)如表为果蝇另一R基因在果蝇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那么Ra在A种群中的频率为R基因控制的遗传属于A不完全显性 B复等位基因C镶嵌显性 D多基因遗传紫茎泽兰是一种恶性入侵杂草,该植

18、物耐贫瘠,入侵后可迅速侵占撂荒地、疏林草地,排挤当地植物,给许多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为研究其入侵机制,对某入侵地区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调查项目重入侵区轻入侵区未入侵区植物覆盖度紫茎泽兰覆盖度(%)67.220.30当地植物覆盖度(%)3.145.852.5土壤微生物总真菌数(104个) 17.95.88.3固氨菌(105个)4.42.92.2硝化细菌(104个)8.77.87.2植物可吸收的无机盐NO3(mg/kg)92.027.915.7NH4+(mg/kg)53.015.35.3植物可吸收磷(mg/kg)8.73.42.6植物可吸收钾(mg/kg)351.0241.5302.8

19、注:植物覆盖度是指某一地区植物茎叶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区面积之比(5)某种植物的覆盖度可间接反映该种植物的种群紫茎泽兰的覆盖度越大,与当地草本植物对的竞争中所占优势越大先欲证明紫茎泽兰根系的分泌物可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6)实验组的设计思路是,结果发现用紫茎泽兰根系浸出液处理未入侵区土壤,土壤微生物的变化与重入侵区基本一致紫茎泽兰在入侵过程中改变了(填数字序号),进而提高了(填数字序号),而这又有利于紫茎泽兰的生长与竞争,这是一种正反馈调节真菌数;土壤微生物数;当地植物覆盖度;植物可吸收的无机盐量35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番茄喜温不耐热,其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3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控制的条件下

20、开展了一系列实验(1)探究单株番茄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结果如图1所示与M点相比,N点限制单株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是,图1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2)将该植物放在密闭恒温玻璃箱中,日光自然照射连续48小时,测得数据绘制成曲线,如图2图中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个,30 h时植物叶肉细胞内的CO2移动方向是该植物前24小时平均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小于/等于)后24 h平均光合作用强度(3)在研究夜间低温条件对番茄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中,白天保持25,从每日16:00时至次日6:00时,对番茄幼苗进行15(对照组)和6的降温处理,在实验的第0、3、6、9天的9:00进行

21、了番茄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开放度和胞间CO2浓度等指标的测定,结果如图3所示图中结果表明:由于的缘故,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暗反应,最终使净光合速率降低光合作用过程中,Rubisco是一种极为关键的酶研究人员在低夜温处理的第0天、第9天的9:00时取样,提取并检测Rubisco的量结果发现番茄叶片Rubisco含量下降(4)提取Rubisco的过程需在04下进行,是为了避免(5)为研究Rubisco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提取番茄叶片细胞总的RNA,经过程可获得总的DNA可以根据番茄Rubisco合成基因的设计了“一段短的核酸单链”,再利用PCR技术扩增Rubisco合成基因最后根据目的基因

22、的产量,得出样品中Rubisco合成基因的mRNA的量(6)结果发现,低夜温处理组mRNA的量,第0天与对照组无差异,第9天则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说明低夜温主要抑制了Rubisco合成基因的过程,使Rubisco含量下降36回答下列关于遗传与遗传物质的相关问题调查发现某家系中有甲遗传病(基因为B、b)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图1所示,已知其中6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遗传病,乙病的遗传方式为遗传病(2)I1的基因型为11的基因型为(3)若检测发现4不携带甲致病基因,则5和6再生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若9和12婚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若检测发现4携带致病

23、基因,致病基因是由正常基因序列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而形成的图2显示的是B和b基因区域中某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分别提取家系中3、4和9的DNA,经过酶切、电泳等步骤,再用特异性单链核酸片段做分子杂交,结果见图3另已知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群体中b基因的频率为q(4)10的基因型是(5)据图2和图3可判断单链核酸与B基因结合的位置位于(6)如果10与一正常男性随机婚配,他们第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7)10与一正常男性婚配,若第一个孩子是患者,则他们第二个孩子正常的概率为37回答下列与生物体的信息传递的相关问题如图1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图中b示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变化的电表(1)如图中,若用适宜强度刺激a处,

24、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为,细胞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相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结构基础是(2)若将该反射弧放入较低浓度的钠盐培养液中,传入神经元静息时,膜内Na+浓度将(高于/低于/等于)膜外(3)若在a处用适宜强度的电流刺激神经,产生兴奋,b测到的电位变化如图4,则电表b两极放置的位置应如如图3中的(4)假如图2中的Y处的信号来自图10中的A,如图2中的X处的信号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作用,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作用,导致效应器不产生相应反应,这又说明一个反

25、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的控制(5)缩手反射属于反射某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中,若a处意外受损,那么当从手指取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该人此时的反应为A有感觉能缩手B无感觉不能缩手C有感觉不能缩手D无感觉能缩手38回答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调节问题如图1示人体内血糖平衡的调节,其中甲、乙代表结构,AC代表物质(在中限填结构和物质的代号)(1)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图中结构受损,使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出现体重减轻的症状(2)当血糖进入细胞后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进入血液可与发生反应(3)分析图中信息,物质C与物质有协同作用在体温调节中,物质C通过,增加产热量(4)有两个因素可以证明“下丘脑是人体调节内

26、分泌活动的枢纽”,图中表示出来的因素为,未表示出来的因素为如图2甲、乙分别表示人体中c激素和d激素的调c激素d激素图2节机制c激素先同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膜中的腺苷酸环化酶系统,引起靶细胞固有反应d激素则先进入细胞,分别同胞浆受体、核受体结合,启动DNA转录、翻译合成诱导蛋白,引起靶细胞的固有反应(5)胰岛素的调节机制与图中激素(填字母)调节机制相符合(6)据图分析,c、d两种激素之间的差异有(多选)A受体的种类和分布 B受体的化学本质C是否有cAMP的参与 D是否启动基因表达E引发固有反应F作用的专一性40回答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问题基因工程在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运用,其生产过程如图1所示(

27、1)构建重组Ti质粒时,需要限制酶和酶参与(2)下列关于质粒运载体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使用质粒运载体是为了避免目的基因被分解B质粒运载体只能在与目的基因重组后进入细胞C质粒运载体可能是从细菌或者病毒的DNA改造的D没有限制酶就无法使用质粒运载体(3)培养基中的卡那霉素会抑制香蕉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现若利用该培养基筛选已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细胞,应使重组Ti质粒中含有,作为标记基因(4)由导入目的基因的细胞培养成转基因抗病香蕉,采用的是技术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根时,则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浓度比值为A0.5 B1.0 C1.5 D2.0(5)将此植物试管苗培养在含不同浓度蔗糖的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单

28、株鲜重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如图2据图分析,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单株鲜重的变化趋势是据图推测,若要在诱导试管苗生根的过程中提高其光合作用能力,应 (降低/增加)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以便提高试管苗的自养能力41回答下列与生命科学探究的相关问题组别处理30天后从尾静脉取血测定45天后取背部皮肤测定将适量同龄、健康小鼠分别饲养LPO含量(g/mL)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U)肤脯氨酸含量(g/mLA:对照组? 34.1 23.7 26.2B:高剂量含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铜的溶液+饲料 23.5 18.9 35.7C:中剂量 30.4 25.6 37.8D:低剂量 31.4

29、241 30.4研究发现随着动物衰老,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皮肤胶原蛋白中肤羟脯氨酸含量会下降,而血液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会增加为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刚进入衰老期的小鼠相关指标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1)表中对照组的“处理”是(2)若要将胶原蛋白溶液与肤羟脯氨酸含量溶液区分开,则选择的检测试剂是A龙胆紫B班氏试剂C双缩脲试剂D碘液(3)为使分散后更有利于肤羟脯氨酸的提取,最好在反应系统中加入酶(4)本实验用小鼠而不用牛作为材料的优点主要是等;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饲料中不能含有的物质是,理由是(5)请在如图中用柱形图描述实验中衰老细胞血液中LPO的含量(6)上述实验表明,对延缓皮肤衰

30、老的作用最强的是剂量的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对衰老小鼠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是;高剂量的大豆异黄酮通过显著降低而对动物衰老有一定的延缓作用2016年上海市闵行区高考生物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B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C核酸有遗传、变异、催化等作用D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考点】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分析】核酸作为遗传物质,有遗传、变异功能,少数RNA作为酶有催化作用,其组成元素为C、H、O、N、P【解答】解:A、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

31、、N,脂质中磷脂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O、N、P,A错误;B、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B错误;C、核酸作为遗传物质,有遗传、变异功能,少数RNA作为酶有催化作用,C正确;D、蔗糖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乳糖水解的产物为葡萄糖和半乳糖,D错误故选:C2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有误的是()A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B染色体:核糖核酸、蛋白质C核糖体:蛋白质、核糖核酸D细胞骨架:蛋白质【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成分【分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

32、脂双分子层染色体和染色质都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分裂间期呈染色质状态,进入分裂期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分裂末期染色体解螺旋成为染色质【解答】解:A、组成细胞膜的成分有脂质、蛋白质和糖类,故A正确;B、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故B错误;C、核糖体是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故C正确;D、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故D正确故选:B3如图为某同学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第二次观察(d)和第一次观察(b)形成对照,第三次观察(f)和第二次观察

33、(d)形成对照B该实验用显微镜主要观察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位置、液泡的颜色和大小等C如果将蔗糖溶液换成浓度适宜的KNO3溶液,则可以省略e过程D增大蔗糖溶液的浓度实验效果会更明显且不影响细胞的活性【考点】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分析】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第一次观察的是正常细胞,第二次观察的是质壁分离的细胞,第三次观察的是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在质壁分离过程中,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开,液泡的体积逐渐变小,液泡的颜色逐渐变深,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与上述现象相反;适宜浓度的硝酸钾能让成熟的植物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然后自动复原;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外溶液与细胞液的浓度差越大,质壁分离速率越快,但外界

34、溶液浓度过高,会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根据分析回答【解答】解:A、第二次观察(d)和第一次观察(b)形成对照,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第三次观察(f)与第二次观察(d)形成对照,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现象,A正确;B、在质壁分离过程中,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开,液泡的体积逐渐变小,液泡的颜色逐渐变深;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逐渐接近,液泡的体积逐渐变大,液泡的颜色逐渐变浅,因此该实验可以观察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位置、液泡的颜色和大小作为判断的依据,故B正确;C、适宜浓度的KNO3溶液能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省略人为滴加清水的操作,故C正确;D、适当提高蔗糖溶液的浓度,使蔗

35、糖溶液与细胞液的浓度差变大,质壁分离的速度加快,但如果蔗糖浓度过高,会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故D错误故选:D4专一性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或生理过程的一种特性,下列物质或细胞参与的过程或反应不具有专一性的是()A洋葱根细胞膜上的载体B限制酶C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D神经递质【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酶的特性【分析】高中阶段常见的专一性:1、酶的专一性:酶具有专一性,即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只作用于一个底物,而不作用于任何其他物质,这种专一性称为“绝对专一性”,有些酶对底物的要求比上述绝对专一性略低一些,它的作用对象不只是一种底物,这种专一性称为“相对专一性”2

36、、载体的专一性:物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时需要载体,不同物质需要的载体不同3、激素的专一性:激素作用之所以具有特异性是因为在它的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或胞浆内,存在着能够与该激素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4、淋巴因子的专一性:由特定的效应T细胞所产生的淋巴因子,具有专一性5、抗原(抗体)的专一性: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这种特异性取决于抗原决定簇同样,一种抗体也只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6、tRNA的专一性: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这是因为在tRNA的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三个碱基,每个tRNA的这三个碱基,都只能专一地与mRNA上特定

37、的三个碱基配对7、根瘤菌的专一性: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豆科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根瘤菌为豆科植物提供氮素营养不同的根瘤菌,各自只能侵入特定种类的豆科植物【解答】解:A、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时需要载体,不同物质需要的载体不同,A错误;B、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B错误;C、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正确;D、神经递质只能和突触后膜的受体相结合,所以也具有专一性,D错误故选:C5将等量甲、乙两种植物的不同器官放在不同颜色光下照8小时,结果如右表决定光合作用是否发生的因素是植物器官光的颜色温度增加量甲叶红2212

38、0mL甲叶绿2215mL甲根红220mL乙叶红2280mL乙叶绿2210mLA光的颜色B温度C植物种类D植物器官【考点】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分析】本题首先需要同学们从表格中分析出:实验变量是植物种类、器官种类、光的颜色,无关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氧气的增加量,进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解答】解:A、不同植物的叶片在不同颜色的光照下气体的量均有所增加,说明均进行了光合作用,因此光的颜色不是决定因素,A错误;B、实验只设置了一种温度,缺乏对照,因此不能得出温度是否是决定因素,B错误;C、植物甲和植物乙在光照下均能产生氧气,说明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植物种类不是决定因素,C错误;D、

39、表格中看出,叶片均有气体产生,只有根没有气体产生,说明植物的器官种类是决定光合作用是否发生的因素,D正确故选:D6在培养真细菌的实验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合理的是()A必须在37下才能获得单菌落B可在28下培养C倒平板时应该让温度降到40D对培养基灭菌时应该是121【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分析】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当感觉到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高压蒸汽灭菌:将灭菌物品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为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一般在压力为100 kPa,温度为121的条件下,维持1530 min【解答】解

40、:A、不同的微生物适宜生存的温度不同,因此需要控制不同的温度进行培养获得单菌落,A错误;B、如果培养真细菌来自于人体,则应该在37下培养,B错误;C、倒平板时应该让温度降到50左右时,C错误;D、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高压蒸汽灭菌一般在压力为100 kPa,温度为121的条件下,维持1530 min,D正确故选:D7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H的转移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H2O H(CH2O) H H2OA过程伴随有ATP的产生B过程发生时的产物还有五碳化合物C过程需要消耗水D过程发生在线粒体的基质中【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41、是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是暗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基质中,需要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同时需要多种酶;是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解答】解:A、过程是光反应阶段,伴随有ATP的产生,A正确;B、过程发生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在形成有机物的同时还有C5,B正确;C、过程的第二阶段需要消耗水,产生H和二氧化碳,释放少量能量,C正确;D、过程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D错误故选:D8提取和分离绿叶中色素的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进行纸层析 制取滤液 在滤纸条上画线 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ABCD【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

42、分离实验【分析】提取叶绿素的正确方法是先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过滤制取滤液,然后利用毛细吸管沾到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注意线要画得细、直、齐,最后进行纸层析,注意层析时滤液细线不能浸没在层析液中【解答】解:提取和分离绿叶中色素的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制取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进行纸层析 故选:D9如图示曲线反映温度或pH对A、B、C三种酶活性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酶A的最适温度应大于酶B的最适温度B图中a点和c点,酶A的活性相同,空间结构也相同C图中d点,酶B和酶C的空间结构都有一定的破坏D酶B和酶C都可能存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考点】酶的特性【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43、酶的有关知识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 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解答】解:A、从图中只能得出酶A的最适宜温度,不能得出酶B的最适温度,故而不能比较酶A与酶B最适温度的大小,A错误;BC、低温酶的活性降低,但空间结构不变,高温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图中a点和c点,空间结构不相同,B错误;C、高温、强酸和强碱酶的空间结构都会发生改变,C正确;D、人体内环境的pH范围为

44、7.357.45,而酶B和酶C的最适宜pH偏离这个范围较大,故而不应存在人体内环境中,D错误故选:C10如图用某种方法在相差显微镜(不用染色)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2n=24)某个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细胞分裂时序排序为B图细胞内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C图细胞中均可能发生基因重组D图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考点】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在相差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某个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其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细胞处于减

45、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细胞分裂时序排序为,A正确;B、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此时细胞中主要进行染色体的复制,这导致DNA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B错误;C、基因重组有2种类型,一是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另一种是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C正确;D、图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均与体细胞相同,因此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正确故选:B11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动物,一般进行异体受精,但分开饲养时,它们进行自体受精已知椎实螺

46、外壳的旋向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右旋(D)对左旋(d)为显性,但子代旋向只由母体核基因型决定,与其自身基因型无关对以下杂交后结果的推测(设杂交后全部分开饲养)错误的是()ADDdd,F1全是右旋,F2也全是右旋,F3中右旋:左旋=3:1BddDd,F1全是左旋,F2中右旋:左旋=1:1CddDD,F1全是左旋,F2也全是左旋,F3中右旋:左旋=3:1DDDDd,F1全是右旋,F2也全是右旋【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如果ddDDF1:Dd,由于亲本母方是dd,表现型是左旋;F2是F1的自交后代,有三种基因型,即DD:Dd:dd=1:2:1F1代基因型是Dd决定的是

47、右旋螺,故F1自交的子代F2全是右旋螺;F3代表现出右旋:左旋=3:1的比例同理,如果DDddF1:Dd,由于亲本母方是DD,表现型是右旋;F2是F1的自交后代,有三种基因型,即DD:Dd:dd=1:2:1F1代基因型是Dd决定的是右旋螺,故F1自交的子代F2全是右旋螺;F3代表现出右旋:左旋=3:1的比例【解答】解:A、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这样就形成了母本的基因型控制子代的表现型的现象(只控制子代)若母本的基因型为DD,父本的基因型是dd,F1的基因型Dd全是右旋,F2的基因型DD、Dd和dd受母性影响,表现全是右旋,在F2代看到的正常的分离比没有出现,而是延迟一

48、代出现,在F3代出现孟德尔式分离比3:1,A正确;B、若母本的基因型为dd,父本的基因型是Dd,F1的基因型Dd、dd全是左旋,这样F2中以Dd为母本的个体出现右旋性状,以dd为母本的个体出现左旋性状,且比例为1:1,B正确;C、若母本的基因型为dd,父本的基因型是DD,F1的基因型Dd全是左旋,F2的基因型DD、Dd和dd受母性影响,表现全是右旋,在F2代看到的正常的分离比没有出现,而是延迟一代出现,在F3代出现孟德尔式分离比3:1,C错误;D、若母本的基因型为DD,父本的基因型是Dd,F1的基因型为DD、Dd,但都表现右旋,F1的个体自交,F2个体表现全为右旋,D正确故选:C12将长势相同

49、的小麦幼苗分成若干等份,在不同的温度下先暗处理1h,测得其干重即葡萄糖的量(单位g)的变化如甲曲线所示;再分别置于同一光照强度下照射1h后,测得其干重与暗处理前的变化如乙曲线A点和B点实际(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分别为()A5g/h和9g/hB5g/h和5g/hC9g/h和9g/hD9g/h和5g/h【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分析曲线图:2729时,小麦叶肉细胞的呼吸速率逐渐增大;29时,小麦叶肉细胞的呼吸速率最大;2930时,小麦叶肉细胞的呼吸速率逐渐降低暗处理1h,测得的小麦幼苗干重即葡萄糖的量即为小麦幼苗的呼吸速率分析曲线乙:乙曲线为黑暗处理1小时、再光照1小时后

50、获得的曲线【解答】解:暗处理1h,测得的小麦幼苗干重即葡萄糖的量即为小麦幼苗的呼吸速率,根据甲曲线可知,A点时小麦幼苗的呼吸速率为1g/h,B点时小麦幼苗的呼吸速率为3g/h,由于乙曲线为黑暗处理1小时、再光照1小时后获得的曲线,因而A时,小麦的净光合速率为3+1=4g/h,真正的光合速率为4+1=5g/h;B点时,小麦的净光合速率为3+3=6g/h,真正的光合速率为6+3=9g/h,A正确故选:A13下列能正确表示DNA片段的示意图是()ABCD【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

51、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解答】解:A、DNA分子中不存在碱基U,A错误;B、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B错误;C、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C和G配对,C错误;D、DNA分子中两条链反向平行,且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C和G配对,D正确故选:D14第三代疫苗DNA疫苗是指将编码抗原蛋白的基因插入到适宜的质粒中得到的重组DNA分子,将其导入人体内,在人体细胞内表达的产物可直接诱导机体免疫应答,且可持续一段时间下列有关DNA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52、()A表达产物是抗体B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C是经改造后的乙肝病毒D生产过程不需要DNA连接酶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DNA分子的基本单位;基因工程的应用【分析】DNA疫苗是指将编码抗原蛋白的基因插入到适宜的质粒中得到的重组DNA分子,将DNA疫苗接种到人体内可表达产生相应的抗原,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进而达到预防特定的微生物感染的目的据此答题【解答】解:A、DNA疫苗是编码抗原蛋白的基因,因此其表达产物是抗原,A错误;B、DNA疫苗是重组DNA分子,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B正确;C、DNA疫苗是编码抗原蛋白的基因,不是经改造后的乙肝病毒,C错误;D、DNA疫苗是

53、指将编码抗原蛋白的基因插入到适宜的质粒中得到的重组DNA分子,可见其生产过程需要DNA连接酶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错误故选:B15下列关于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糖原只能在肝脏(肝糖原)和肌肉(肌糖原)处合成B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因为单位质量的脂肪与糖原相比不仅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多,而且储存时所占的体积较大C饥饿时血液流过肝脏后血浆中的尿素和葡萄糖均会增多D淀粉化学性消化的起点是口腔,脂肪化学性消化的起点是肝脏【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脂肪中氢的含量较糖类高,故被彻底分解时脂肪耗氧多,产生的能量多;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

54、源物质是糖类2、肝脏是形成尿素的器官3、口腔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小肠液中含有脂肪酶【解答】解:A、糖原主要在肝脏(肝糖原)和肌肉(肌糖原)处合成,A错误;B、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因为单位质量的脂肪与糖原相比不仅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多,而且储存时所占的体积较小,B错误;C、肝脏是形成尿素的器官,饥饿时血液流过肝脏后,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饥饿时血液流过肝脏后血浆中的尿素和葡萄糖均会增多,C正确;D、口腔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淀粉化学性消化的起点是口腔,小肠液中含有脂肪酶,脂肪化学性消化的起点是小肠,而肝脏产生的胆汁只是对脂肪其乳化作用,不起消化脂肪的作用,D错误故选:C16某男子表现型

55、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细胞的减数分裂;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分析】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两种类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一条14号和一

56、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时,还丢失了一小段染色体,明显是染色体变异,故A错误;B、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期形态比较固定,所以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故B错误;C、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应该产生(14号和21号、异常,14号和异常、21号,14号、异常和21号)共6种精子,故C错误;D、当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正常的14号和21号两条染色体在一起时,就能产生正常的精子,因而生育出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故D正确故选:D17某科研小组用面粉甲虫研究人工选择的功效,他们称量甲虫蛹的体重,并选择部分个体作为下一代的亲本,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者在每个世代中选择了

57、体重最大的部分蛹作为亲本B体重越大的个体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越强C该实验中人工选择的方向与自然选择的方向是相反的D该实验中每一代甲虫的基因库与上一代都有所差异【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分析】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而人工选择是根据人们的需求和喜好,进行选择【解答】解:A、据题干可知,实验者在每个世代中选择了体重最大的部分蛹作为亲本,A正确;B、体重越大的个体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越低,B错误;C、该实验中人工选择的方向与自然选择的方向是相反的,C正确;D、通过选择后,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该实验中每一代甲虫的基因库与上一代都有所差异,D正确

58、故选:B18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VLDL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BVLDL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C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考点】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的综合;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本题以肝细胞为载体综合考察细胞器的功能、物质的运输方式、血糖的调节知识点,需结合具体的选项进行分析【解答】解:A、VLDL是脂肪和蛋白质的复合物,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错误;B、VLDL是高分子化合物,不能穿膜运输,必须是胞吐,B错误;C、肝细

59、胞内肝糖原的合成会降低血糖浓度,分解成葡萄糖进血液会升高血糖浓度,C正确;D、胰高血糖素是升高血糖浓度的,应该是促进肝糖原分解而非合成,D错误故选:C19如图是某同学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设计的实验装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该同学的研究课题可能是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作原料;实验中的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空气中的CO2是否完全除去;过滤泵的作用可能是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作原料;该实验不需其他植物作对照实验ABCD【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据图分析:该实验可能是探究光合作用是

60、否需要二氧化碳据此分析作答【解答】解:根据图中气体的供应方向可以判断,该同学的研究课题可能是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作原料,正确;石灰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实验中的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空气中的CO2是否完全除去,正确;图中过滤泵的作用可能是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作原料,正确;该实验为自身对照,不需其他植物作对照实验,正确所以,正确故选:A20试管婴儿、试管苗和克隆羊三者均属于生物工程技术的杰出成果,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都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性状B都是细胞工程的技术范围C都充分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D都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变异【考点】细胞工程的操作水平、对象、条件及手段【分析】1、试管动物技术是指通过

61、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2、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为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即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培养过程的顺序是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根、芽等器官进而形成新的植物体3、动物核移植是将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核移植得到的动物称克隆动物【解答】解:A、试管婴儿属于有性繁殖,具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特性,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试管苗,属于无性繁殖,克隆羊属于无性繁殖,遗传特性主要来源于供

62、体细胞,故A错误;B、试管婴儿涉及到的技术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属于胚胎工程的技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试管苗,以及核移植和胚胎移植获得的克隆羊都属于克隆技术,故B正确; C、试管婴儿体现受精卵的全能性,试管苗体现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克隆羊体现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故C错误;D、动物细胞细胞核中DNA和蛋白质组合形成染色体,因此都会发生染色体变异,试管婴儿属于有性生殖,能发生基因重组,故D错误故选:B21当人体从卧位转变为立位时,不会出现的是()A回心血量减少B心排血量减少C心率加快D血压突然上升【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直立性低血压,卧位时人体的血液分布比较平均,当突然直立时,血

63、液由于重力作用,聚集在身体的下垂部位,回心血流量锐减,血压下降【解答】解:A、当人体从卧位转变为立位时,血液由于重力作用,聚集在身体的下垂部位,回心血量减少,A正确;B、当人体从卧位转变为立位时,回心血量减少,心排血量也减少,B正确;C,当人体从卧位转变为立位时,心排血量减少,故心率加快,C正确;D、当人体从卧位转变为立位时,血压突然下降,后通过调节而恢复,D错误故选:D22人皮肤生发层正在分裂的细胞中中心体移向两极时,下列几种酶最活跃的是()RNA聚合酶 解旋酶 ATP水解酶 ATP合成酶ABCD【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根据题意分析,本题关键信息为“细胞中中心体移向两极时”

64、,该变化属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的变化前期的变化有:染色体核纺锤体出现、核仁和核膜消失,因此可以根据该时期细胞变化特点对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RNA聚合酶参与转录,而蛋白质合成主要发生在间期,错误;解旋酶参与DNA复制,而DNA复制主要发生在间期,错误;ATP水解酶能催化ATP水解,释放的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包括中心体向两极移动,正确;细胞中ATP与ADP保持动态平衡,所以ATP合成酶也活跃,正确故选:D23某基因(14N)含有3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若该DNA分子用15N同位素标记过的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再将全部复制产物置于试管内离心,进行密度分层,得到结果如图;然后加

65、入解旋酶再离心,得到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W层中含15N标记胞嘧啶6300个BX层中的基因只用14N标记,Y层中的基因只用15N标记C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3倍D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7:1【考点】DNA分子的复制【分析】该基因(14N)含有3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即A=300035%=1050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T=A=1050个,则C=G=450个将该DNA分子用15N同位素标记过的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得到23=8个DNA分子(16条链),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其中有两个DNA分子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X层),其余6个DNA分子均只含1

66、5N(Y层)8个DNA分子共有16条链,加入解旋酶再离心,Z层有两条链,只含14N;W层有14条链,只含15N【解答】解:A、W层中含15N标记胞嘧啶=7450个=3150个,A错误;B、由于DNA分子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所以X层全部是含14N和15N的基因,B错误;C、在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相连,DNA分子复制了3次,产生的8个DNA分子中,2个DNA分子含14N和15N,6个DNA分子只含15N,所以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C错误;D、由于DNA分子复制了3次,产生了8个DNA分子,含16条脱氧核苷酸链,其中含15N标记的有14条链,所以W层与Z层的核苷酸之比为14:2=7:

67、1,D正确故选:D24下列图中,图甲示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乙示水平放置于地面的幼苗根与茎的生长情况;图丙示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下列实验现象及解释合理的是()A图甲中胚芽鞘尖端的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是由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造成的B图甲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接近图丙中B浓度C图乙茎3、茎4处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位于图丙中的C点之前和之后D图乙根1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根2处,所以幼苗根将呈现向地生长现象【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分析图甲,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以横向运输的形式从尖端运输到背光侧,使背光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的快

68、,表现为弯向光源生长分析图乙,水平放置于地面的幼苗,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会使生长素向下运输,所以2、4侧生长素浓度高于1、3侧,根对生长素最敏感,茎对生长素最不敏感,因此根表现为向地生长,茎表现为背地生长分析图丙,AB段随生长素浓度增加,促进效果增强,BC段随生长素浓度增加,促进效果减弱C点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CD段抑制植物的生长【解答】解:A、图甲中胚芽鞘尖端的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是由生长素的横向运输造成的,A错误;B、图甲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其背光侧生长的快,其生长素浓度接近图丙中B浓度,B正确;C、图乙茎3、茎4处的生长素浓度都会促进茎的生长,而图丙中的C点之后会抑制茎的生长

69、,C错误;D、由于受重力作用,图乙根1处的生长素浓度小于根2处,所以幼苗根将呈现向地生长现象,D错误故选:B25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致敏T细胞与靶细胞的识别,实际上是通过细胞膜上载体蛋白进行的信息交流B细胞分泌的信号物质必须经过血液的运输才能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C细胞内激素、神经递质、生长因子、ATP、CO2等都可以作为信息分子,它们发挥作用后均失活D卵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传递到子代后不一定能表现出来【考点】细胞的分化【分析】1、细胞能够产生的信息分子包括:激素、神经递质、CO2、淋巴因子等,大多数信号分子发挥作用后立即失活;信号分子一般作用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2、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方

70、式有三种:间接信息交流:通过激素传递信息,手提细胞表面或者细胞内有相关受体大部分靶细胞的受体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对应的激素并不进入靶细胞内,但是脂质类激素是进入细胞内起作用的通过膜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特定的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细胞,如精卵结合前相邻细胞之间通过特定的通道联系,例如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解答】解:A、致敏T细胞与靶细胞的识别,实际上是通过细胞膜上受体蛋白进行的信息交流,A错误;B、在神经调节过程中,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只需要通过突触间隙就可以将信息传递给突触后膜,B错误;C、ATP不能作为信息分子,并且ATP发挥作用后分解成ADP和Pi后可以继续用于

71、ATP的合成,C错误;D、卵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传递到子代后是否能表现出来还要看精子的基因组成,D正确故选:D26人食用被诺如病毒(NV)污染的食物会导致呕吐与腹泻,而(NV)极易变异,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胃酸能杀死部分NV属于特异性免疫BNV极易变异,人类很难研究相应的疫苗C人体有多种抗NV的抗体,可能是因为NV表面存在多种抗原蛋白D特异性的效应T细胞能促使被NV入侵的靶细胞裂解【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胃酸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所以胃酸能杀死部分NV属于非特异性免疫;NV极易变异,根据特异性免疫原理,人类很难研究相应的疫苗;抗体具有特异性,人体有多种抗NV的抗体,可能是

72、因为NV表面存在多种抗原蛋白;特异性的效应T细胞能识别被NV入侵的靶细胞,并使之裂解死亡【解答】解:A、胃酸能杀死部分NV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A错误;B、NV极易变异,根据特异性免疫原理,人类很难研究相应的疫苗,故B正确;C、抗体具有特异性,人体有多种抗NV的抗体,可能是因为NV表面存在多种抗原蛋白,故C正确;D、特异性的效应T细胞能识别被NV入侵的靶细胞,并使之裂解死亡,故D正确故选:A27将外周组织中多余的胆固醇运送至肝脏,并加工成胆汁酸排除体外的脂蛋白是()A乳糜微粒B极低密度脂蛋白C低密度脂蛋白D高密度脂蛋白【考点】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的综合【分析】考查人体内脂蛋白的

73、主要作用,结合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清除血液和细胞中过多的胆固醇,将沉积在血管壁的胆固醇、血小板颗粒剥离下来带回肝脏,转化为胆酸,最后变为胆汁,经肠道排出体外,既可作答【解答】解:A、乳糜微粒的生理功能是转运外源性脂类,主要是甘油三酯其中TG在毛细血管中被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后进入各组织贮存或利用,而外源性胆固醇则全部进入肝A不符合题意;B、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把胆固醇运输到全身各处细胞,但主要是运输到肝脏合成胆酸B不符合题意;C、低密度脂蛋白是由极低密度脂蛋白转变而来的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把胆固醇运输到全身各处细胞,但主要是运输到肝脏合成胆酸C不符合题意;D、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

74、清除血液和细胞中过多的胆固醇,将沉积在血管壁的胆固醇、血小板颗粒剥离下来带回肝脏,转化为胆酸,最后变为胆汁,经肠道排出体外D符合题意故选:D28科学家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成功制造了直径大小约为3mm的“胃”,这一研究成果对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该成果说明()A胚胎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B胚胎干细胞经诱导可发生定向分化C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得以表达D胚胎干细胞内所有基因表达都很活跃EcoR IHind IIIBamH ITi质粒【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胚胎干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即囊胚期的内细胞团)其特点是: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体积较小,细胞核

75、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任何一种组织细胞;另一方面,在体外培养条件下,ES细胞可不断增殖而不发生分化,可进行冷冻保存,也可以进行某些遗传改造【解答】解:A、胚胎干细胞具有增殖分化的能力,但不能无限增殖,A错误;B、胚胎干细胞经诱导可发生定向分化形成特定的组织和器官,B正确;C、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小鼠胚胎干细胞成功制造了直径大小约为3mm的“胃”,只是形成组织和器官,没有形成个体,没有体现全能性,C错误;D、胚胎干细胞内的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D错误故选:B29如图为Ti质粒简图已知目的基因在两侧分别有1个BamH和1个Hind识别序列,而中间有1个Ec

76、oR的识别序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构建重组质粒应选择BamH和Hind,绝对不能选择EcoRB在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连接时会产生4个水分子C把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混合时会产生4种不同连接方式的质粒D一般地,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的概率仅为107左右【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包括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为了便于质粒和目的基因重组,往往用同种限制酶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分析题意可知,“目的基因在两侧分别有1个BamH和1个Hind识别序列,而中间有1个EcoR的识别序列”,如果用EcoR限制酶切割则会导致目的基因破坏,因此不可取,则应选用BamH和Hind限制酶分别切

77、割【解答】解:A、如果用EcoR限制酶切割则会导致目的基因破坏,因此不可取,A正确;B、在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连接时会形成4个磷酸二酯键,产生4个水分子,B正确;C、选用BamH和Hind限制酶分别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会使两者之间定向连接,不会出现多种连接方式,C错误;D、一般地,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的概率仅为107左右,D正确故选:C30尿液检查是诊断相关疾病的重要依据,其中尿糖试纸检测的原理如下图所示这种试纸与尿液相遇时,会因尿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多少由少到多依次呈现出浅蓝、浅绿、棕色或深棕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步骤原子氧可以将某种无色化合物氧化成有色化合物B据图可知,尿液中葡萄糖浓

78、度越高,过程生成在原子氧越多C将上述两种酶固定在试纸上,就可检测尿糖D过程为比色,若试纸呈深棕色,可推出此人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葡萄糖【考点】尿糖的检测【分析】据图分析,根据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原子氧,以及原子氧可以将某种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的化合物的原理,将上述两种酶和无色的化合物固定在纸条上,制成测试尿糖含量的酶试纸这种酶试纸与尿液相遇时,很快就会因尿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少或多而依次呈现出浅蓝、浅绿、棕或深棕色【解答】解:A、步骤原子氧可以将某无色物质氧化成有色化合物,根据葡萄糖含量的少或多而依次呈现出浅蓝、浅绿、棕或深

79、棕色,A正确;B、尿液中葡萄糖浓度越高,过程生成的葡萄糖酸越多,则过程生成的原子氧也越多,B正确;C、将上述两种酶和无色的化合物固定在纸条上,制成测试尿糖含量的酶试纸,C错误;D、过程为比色,若试纸呈深棕色,可推出此人尿液中含较多的葡萄糖,D正确故选:C二、综合题(共90分)31分析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回答问题高温淀粉酶被大规模用于工业生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所示(1)与大肠杆菌相比,嗜热菌CA对青霉素敏感,但对四环素不敏感 B与真核生物的亲缘关系更远C细胞的DNA中,碱基G和C含量较高,较稳定D没有菌毛和质粒(2)进行过程的目的是稀释;过程所使用的方法

80、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图1中弧线箭头上“?”的操作是挑出菌落(3)号培养基应以淀粉作为唯一碳源(4)、号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先调节pH,后灭菌;一般对配制的培养液采用高压灭菌法灭菌(5)部分嗜热菌在号培养基上生长时可释放(高温)淀粉酶分解培养基中的碳源,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应挑选出透明圈大(大/小)的菌落,接种到号培养基(6)若现在发现了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欲对其进行分类,下列选项不能作为分类依据的是BD(多选)A核膜的有无B核糖体的有无C细胞壁的有无D膜上磷脂的有无【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分析】据图分析:过程是梯度稀释,过程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目的是筛选单菌落从

81、功能上看,号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从物理状态上来说号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采用的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常用的灭菌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灼烧灭菌和干热灭菌【解答】解:(1)A、大肠杆菌和嗜热菌均属于细菌,对青霉素和四环素均敏感,A错误; B、大肠杆菌和嗜热菌与真核生物的亲缘关系都很远,B错误;C、由于嗜热菌适宜生存在高温条件下,因此DNA结构比较稳定,而C和G之间以3个氢键连接,A和T之间以2个氢键连接,因此嗜热菌细胞的DNA中碱基G和C含量较高,较稳定,C正确;D大肠杆菌和嗜热菌都有菌毛和质粒,D错误(2)图中过程是稀释嗜热菌培养液的过程,接种嗜热菌即过程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图1中弧线

82、箭头上“?”的操作是挑出菌落(3)分析图示信息可知,号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其目的是筛选出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所以仅以淀粉作为唯一的碳源(4)培养基配制和灭菌过程中,应注意先调节pH,后灭菌,一般培养基灭菌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5)部分嗜热菌在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产生淀粉酶,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后会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透明圈越大,说明产生的淀粉酶越多,应挑选透明圈大的菌落接种在号培养基上继续培养(6)A、可根据核膜的有无判断该生物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A错误;B、核糖体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共有的细胞器,且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胞中,所以不能根据核糖体的有无判断生物类型,B正确;C、因为动物细胞没

83、有细胞壁,而其他绝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细胞壁,所以根据细胞壁的有无可以判断该生物是否是动物细胞,C错误;D、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均为磷脂双分子层,因此不能根据膜上磷脂的有无判断生物的类型,D正确故答案为:(1)C(2)稀释 稀释涂布平板 挑出菌落(转移扩大培养等合理即可)(3)淀粉(4)先调节pH,后灭菌 高压灭菌(5)(高温)淀粉酶 大(6)BD32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的问题如图1表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后的去向和定位,其中表示细胞结构,甲丁表示结构中的物质(1)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成分和功能,需要将它们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2)中,含有磷脂分子的结构是(填序号)结构内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

84、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结构中,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3)若图1左侧为某种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甲表示的物质是mRNA如图2为细胞周期示意图(4)一个细胞中具有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两套染色体的是G时期(填字母)(不考虑C途径)经D过程产生了细胞的多样性(5)如用秋水仙素处理分裂细胞,则可发生C过程,其作用的时期是E(填字母)【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分析题图:图1表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后的去向和定位,其中结构为核糖体;结构为内质网;结构为高尔基体;结构为细胞膜;结构为细胞核;结构为叶绿体;结构为线粒体甲表示mRNA,乙表示多肽链,丙表

85、示经过初加工的未成熟的蛋白质,丁表示经过高尔基体加工的成熟的蛋白质图2表示细胞周期,从图中可推出,A时间长,代表分裂间期,B时间短,代表的是分裂期;间期G1期,合成RNA和蛋白质,S期进行DNA复制,G2期合成蛋白质和RNA;分裂期中E是前期,F是中期,G是后期,H是末期【解答】解:(1)由于不同的细胞器的比重不同,需要将它们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2)中,只有核糖体没有膜结构,其他均含有膜结构,生物膜的基本骨架为磷脂双分子层结构表示叶绿体,叶绿体内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结构为线粒体,线粒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3)结构

86、(核糖体)中进行的过程是翻译(或蛋白质合成),那么,甲表示的物质是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4)细胞周期中,一个细胞中具有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两套染色体的是G时期(后期),因为该时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过程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导致细胞产生多样性(5)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这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的纺锤体的形成,因此其作用的时期是E故答案为:(1)(差速)离心法 (2)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3)mRNA(4)G 细胞(5)E33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其中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很多,

87、如自然选择,等某中学一个研究小组为探究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选用了纯种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进行实验已知果蝇的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残翅雌性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让子一代果蝇连续自由交配5代,同时在每一代中要除去残翅果蝇;当子六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统计子七代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分比;根据残翅果蝇的百分比计算出B、b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得出结论(1)除了自然选择外,还有突变和基因重组,生物个体迁入、迁出,选择性交配等因素也会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至少写出两种)(2)如果按照上述步骤进

88、行,在子三代长翅果蝇中纯合子占50%(3)请预期这种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基因型种群(各)种群(各) RaRb2000 RaRa50120 RbRc100200 RcRc15050 RaRc10080(4)如表为果蝇另一R基因在果蝇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那么Ra在A种群中的频率为33.33%R基因控制的遗传属于BA不完全显性 B复等位基因C镶嵌显性 D多基因遗传紫茎泽兰是一种恶性入侵杂草,该植物耐贫瘠,入侵后可迅速侵占撂荒地、疏林草地,排挤当地植物,给许多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为研究其入侵机制,对某入侵地区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调查项目重入侵区轻入侵区未入侵区植物覆盖度紫茎泽

89、兰覆盖度(%)67.220.30当地植物覆盖度(%)3.145.852.5土壤微生物总真菌数(104个) 17.95.88.3固氨菌(105个)4.42.92.2硝化细菌(104个)8.77.87.2植物可吸收的无机盐NO3(mg/kg)92.027.915.7NH4+(mg/kg)53.015.35.3植物可吸收磷(mg/kg)8.73.42.6植物可吸收钾(mg/kg)351.0241.5302.8注:植物覆盖度是指某一地区植物茎叶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区面积之比(5)某种植物的覆盖度可间接反映该种植物的种群密度紫茎泽兰的覆盖度越大,与当地草本植物对光的竞争中所占优势越大先欲证明紫茎泽兰根系的

90、分泌物可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6)实验组的设计思路是用紫茎泽兰根系的分泌物浸出液分别处理未入侵区、轻入侵区和重入侵区的土壤,然后观察土壤微生物的变化状况,结果发现用紫茎泽兰根系浸出液处理未入侵区土壤,土壤微生物的变化与重入侵区基本一致紫茎泽兰在入侵过程中改变了(填数字序号),进而提高了(填数字序号),而这又有利于紫茎泽兰的生长与竞争,这是一种正反馈调节真菌数;土壤微生物数;当地植物覆盖度;植物可吸收的无机盐量【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分析】1、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非随机交配等2、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残

91、翅雌性果蝇进行杂交,子一代果蝇的基因型都是Bb,子一代自由交配,子二代果蝇的基因型是BB:Bb:bb=1:2:1,除去残翅果蝇,子二代果蝇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B:b=2:1,子二代自由交配产生子三代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Bb:bb=4:4:1,长翅果蝇(BB、Bb)中纯合子(BB)的比例是50%3、基因频率的概念:在种群基因库中,某一基因占该种群中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根据概念计算基因频率的方法是某基因的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该基因及其等位基因的总数100%;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的方法: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2,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隐性纯合

92、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24、种群密度是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某种种群的数量,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5、分析表格信息可知,紫茎泽兰覆盖度越大,土壤微生物的数量越多,土壤中植物可吸收的无机盐的含量越高,紫茎泽兰可能会使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增大,进而促进微生物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为紫茎泽兰自身生长提供更多的无机盐【解答】解:(1)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除了自然选择外还有突变和基因重组,生物个体迁入、迁出,选择性交配等(2)由分析可知,子二代的基因型是BB:Bb:bb=1:2:1,除去bb后BB:Bb=1:2,产生的雌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2:1,由于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因此子三代

93、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Bb:bb=4:4:1,其中BB、Bb表现为长翅,纯合子的比例是50%(3)由于逐代淘汰残翅(bb)的基因型个体,因此由于人工选择作用,使B基因频率逐渐升高,b基因频率逐渐下降(4)由表格可知,种群A中,RaRb=200,RaRa=50,RbRc=100,RcRc=150,RaRc=100,因此Ra在A种群中的频率为2100%=33.33%;R基因控制的遗传属于复等位基因遗传(5)种群密度是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的个体数,某种植物的覆盖度可间接反映该种植物的种群密度;紫茎泽兰的覆盖度越大,是因为在与当地草本植物竞争光照中占有优势(6)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紫茎泽兰根系的分泌物可促

94、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实验的自变量是紫茎泽兰的分泌物,因变量是微生物的数量,按照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的思路是用紫茎泽兰根系的分泌物浸出液分别处理未入侵区、轻入侵区和重入侵区的土壤,然后观察土壤微生物的变化状况;如果用紫茎泽兰根系浸出液处理未入侵区土壤,土壤微生物的变化与重入侵区基本一致紫茎泽兰在入侵过程中改变了土壤微生物数,进而提高了植物可吸收的无机盐量故答案为:(1)突变和基因重组、生物个体迁入和迁出、选择性交配等(2)50%(3)B基因频率增大,b基因频率减少(4)33.33% B(5)密度 光(6)用紫茎泽兰根系的分泌物浸出液分别处理未入侵区、轻入侵区和重入侵区的土壤

95、,然后观察土壤微生物的变化状况 35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番茄喜温不耐热,其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3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控制的条件下开展了一系列实验(1)探究单株番茄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结果如图1所示与M点相比,N点限制单株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图1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2)将该植物放在密闭恒温玻璃箱中,日光自然照射连续48小时,测得数据绘制成曲线,如图2图中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4个,30 h时植物叶肉细胞内的CO2移动方向是由线粒体到叶绿体该植物前24小时平均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大于/小于/等于)后24 h平均光合作用强度(3)在研究夜间

96、低温条件对番茄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中,白天保持25,从每日16:00时至次日6:00时,对番茄幼苗进行15(对照组)和6的降温处理,在实验的第0、3、6、9天的9:00进行了番茄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开放度和胞间CO2浓度等指标的测定,结果如图3所示图中结果表明:由于夜间6低温处理,导致气孔开放度下降,胞间CO2浓度低,使CO2供应不足的缘故,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暗反应,最终使净光合速率降低光合作用过程中,Rubisco是一种极为关键的酶研究人员在低夜温处理的第0天、第9天的9:00时取样,提取并检测Rubisco的量结果发现番茄叶片Rubisco含量下降(4)提取Rubisco的过程需在04

97、下进行,是为了避免高温改变了酶的活性(或改变空间结构)(5)为研究Rubisco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提取番茄叶片细胞总的RNA,经逆转录过程可获得总的DNA可以根据番茄Rubisco合成基因的(特定)碱基序列设计了“一段短的核酸单链”,再利用PCR技术扩增Rubisco合成基因最后根据目的基因的产量,得出样品中Rubisco合成基因的mRNA的量(6)结果发现,低夜温处理组mRNA的量,第0天与对照组无差异,第9天则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说明低夜温主要抑制了Rubisco合成基因转录的过程,使Rubisco含量下降【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分析题图:图1为种植密度和单

98、株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种植越密,叶子重叠越多,单株接受的光照越少,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图2中的CO2吸收速率可表示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前3h内,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36h时,细胞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6h时,细胞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618h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有机物在不断积累;18h时,细胞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18h21h时,细胞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21h24h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图3中,夜间15处理净光合速率、气孔开放程度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都增加,夜间6处理则都减少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据此分析作答【解答】解:(1)分析图乙可知:种

99、植密度越大,单株光合作用强度越小,因为种植密度越大,叶子重叠越多,单株接受的光照越少,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2)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时,从外界吸收CO2速率为零,所以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4个,即6、18、30、42小时在18h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叶肉细胞中CO2的移动方向为由线粒体到叶绿体由温室内CO2浓度曲线及植物CO2吸收速率曲线可知,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CO2浓度变化及CO2吸收速率小,所以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弱(3)据图3分析,夜间6低温处理,导致气孔开放度下降,胞间CO2浓度低,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影响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暗反应,最终使净光

100、合速率降低(4)提取Rubisco的过程在04下进行,是为了保证酶的活性,避免高温使酶失活(5)提取番茄叶片细胞的总RNA,经逆转录可以获得其基因文库总cDNA根据番茄Rubisco合成基因的(特定)碱基序列设计引物,再利用PCR技术扩增Rubisco合成基因(6)题干实验说明低夜温抑制了Rubisco合成基因的转录过程,使Rubisco含量下降,结果导致低夜温处理组mRNA的量,第0天与对照组无差异,第9天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故答案为:(1)光照强度; 合理密植(2)4; 由线粒体到叶绿体; 小于(3)夜间6低温处理,导致气孔开放度下降,胞间CO2浓度低,使CO2供应不足(4)高温改变了酶的活性

101、(或改变空间结构)(5)逆转录; (特定)碱基序列 (6)转录36回答下列关于遗传与遗传物质的相关问题调查发现某家系中有甲遗传病(基因为B、b)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图1所示,已知其中6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2)I1的基因型为TtBB或TtBb或TtXBXb11的基因型为Ttbb或TtXbY(3)若检测发现4不携带甲致病基因,则5和6再生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若9和12婚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若检测发现4携带致病基因,致病基因是由正常基因序列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而形成的图2显示的

102、是B和b基因区域中某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分别提取家系中3、4和9的DNA,经过酶切、电泳等步骤,再用特异性单链核酸片段做分子杂交,结果见图3另已知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群体中b基因的频率为q(4)10的基因型是BB或Bb(5)据图2和图3可判断单链核酸与B基因结合的位置位于酶切位点与之间(6)如果10与一正常男性随机婚配,他们第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7)10与一正常男性婚配,若第一个孩子是患者,则他们第二个孩子正常的概率为【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伴性遗传;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分析】分析图1:3和4都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儿子,说明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

103、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6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但其女儿和儿子都患乙病,说明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2)I1患乙病,但不患甲病,则其基因型为TtBB或TtBb或TtXBXb11同时患两种遗传病,则其基因型为Ttbb或TtXbY(3)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检测发现4不携带甲致病基因,则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5(TtXBXb)和6(ttXBY)再生一个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患乙病的概率为,因此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若9(ttXbY)

104、和12(TtXBXB、TtXBXb)婚配,生一个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为,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1)=,因此他们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4)若检测发现4携带致病基因,则甲病为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9是bb,因此3和4的基因型均为Bb,则10的基因型是BB或Bb(5)3和4的基因型均为Bb,他们的DNA经过酶切、电泳等步骤,再用特异性单链核酸片段做分子杂交,结果见图3,即分子杂交后形成两种片段,1.4Kb和1.2kb,再结合图2可判断单链核酸与B基因结合的位置位于酶切位点与之间(6)10的基因型及概率是BB或Bb;已知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群体中b基因的频率为q,则B的基因频

105、率为1q,BB的基因型频率为(1q)2,Bb的基因型频率为2(1q)q,因此人群中正常男性为Bb的概率为=因此,如果10与一正常男性随机婚配,他们第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7)10与一正常男性婚配,若第一个孩子是患者,则他们的基因型均为Bb,因此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正常的概率为故答案为:(1)常染色体或伴X染色体隐性 常染色体显性 (2)TtBB或TtBb或TtXBXb Ttbb或TtXbY (3)(4)BB或Bb (5)酶切位点与之间(6)(7)37回答下列与生物体的信息传递的相关问题如图1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图中b示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变化的电表(1)如图中,若用适宜强度刺激a处,接受刺激部位

106、的膜外电位变化为正负,细胞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相同/相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结构基础是突触(2)若将该反射弧放入较低浓度的钠盐培养液中,传入神经元静息时,膜内Na+浓度将低于(高于/低于/等于)膜外(3)若在a处用适宜强度的电流刺激神经,产生兴奋,b测到的电位变化如图4,则电表b两极放置的位置应如如图3中的D(4)假如图2中的Y处的信号来自图10中的A,如图2中的X处的信号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兴奋作用,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抑制作用,导致效应器不产生相应反应,

107、这又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5)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某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中,若a处意外受损,那么当从手指取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该人此时的反应为CA有感觉能缩手B无感觉不能缩手C有感觉不能缩手D无感觉能缩手【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1、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2、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

108、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1)若用适宜强度刺激a处,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其膜外电位变化为正负在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与膜内相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结构基础是突触(2)静息时,钠离子膜外高于膜内,钾离子膜内高于膜外(3)由图4可知,电表最开始测得为负电位,后测到一次动作电位的变化当电极放置位置如图D所示时,最开始时,兴奋还未传到左侧电极,此时左侧电极膜外为正电荷,右侧电极为负电位,电表测得是负电位;当兴奋传到电表处测得一次动作电位的变化,故图4和图D相对应(4)当感受器接受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

109、兴奋作用,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抑制作用,导致效应器不产生相应反应,这又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5)缩手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若a处传出神经受损,那么当从手指取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该人此时的反应为有感觉不能缩手故答案为:(1)正负 相反 突触 (2)低于 (3)D(4)兴奋 抑制 高级神经中枢(5)非条件 C38回答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调节问题如图1示人体内血糖平衡的调节,其中甲、乙代表结构,AC代表物质(在中限填结构和物质的代号)(1)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图中结构甲受损,使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

110、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和氧化分解发生障碍,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出现体重减轻的症状(2)当血糖进入细胞后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进入血液可与NaHCO3发生反应(3)分析图中信息,物质C与物质B有协同作用在体温调节中,物质C通过增强体内代谢活动(加速体内有机物氧化分解),增加产热量(4)有两个因素可以证明“下丘脑是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图中表示出来的因素为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作用于效应器,未表示出来的因素为分泌激素作用于其他内分泌腺如图2甲、乙分别表示人体中c激素和d激素的调c激素d激素图2节机制c激素先同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膜中的腺苷酸环化酶系统,引起靶细胞固有反应d激素则先进入细胞,分别同

111、胞浆受体、核受体结合,启动DNA转录、翻译合成诱导蛋白,引起靶细胞的固有反应(5)胰岛素的调节机制与图中c激素(填字母)调节机制相符合(6)据图分析,c、d两种激素之间的差异有ACD(多选)A受体的种类和分布 B受体的化学本质C是否有cAMP的参与 D是否启动基因表达E引发固有反应F作用的专一性【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由图1可知,血糖浓度升高时,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进而降低血糖,则甲表示胰岛B细胞,A表示胰岛素;血糖降低时,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使得血糖升高,则乙表示胰岛A细胞,B表示胰高血糖素,C表示肾上腺素由图2可知,图甲中c激

112、素的受体在细胞膜上,图乙中d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易通过膜进入细胞的激素作用方式是图乙所示,不易进入细胞的激素作用方式是图甲所示【解答】解:(1)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图中结构甲胰岛B细胞受损,使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和氧化分解发生障碍,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出现体重减轻的症状(2)当血糖进入细胞后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可与NaHCO3发生反应(3)分析图中信息,物质C肾上腺素与物质B胰高血糖素有协同作用在体温调节中,物质C肾上腺素通过增强体内代谢活动,加速体内有机物氧化分解,增加产热量(4)有两个因素可以证明“下丘脑是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图中表示出来的因素为产生

113、兴奋并传导兴奋作用于效应器,未表示出来的因素为分泌激素作用于其他内分泌腺(5)胰岛素本质是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不能进入细胞,调节机制是c激素调节机制相符合(6)据图分析,c、d两种激素之间的差异有:A受体的种类和分布,C是否有cAMP的参与,D是否启动基因表达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都能引发固有反应,作用都具有专一性故选:ACD故答案为:(1)甲 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和氧化分解发生障碍,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2)NaHCO3(3)B 增强体内代谢活动(加速体内有机物氧化分解)(4)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作用于效应器(合理给分) 分泌激素作用于其他内分泌腺(合理给分)(5)c(6)ACD40回答下

114、列有关生物工程的问题基因工程在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运用,其生产过程如图1所示(1)构建重组Ti质粒时,需要PstI和EcoRI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参与(2)下列关于质粒运载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D(多选)A使用质粒运载体是为了避免目的基因被分解B质粒运载体只能在与目的基因重组后进入细胞C质粒运载体可能是从细菌或者病毒的DNA改造的D没有限制酶就无法使用质粒运载体(3)培养基中的卡那霉素会抑制香蕉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现若利用该培养基筛选已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细胞,应使重组Ti质粒中含有抗卡那霉素基因,作为标记基因(4)由导入目的基因的细胞培养成转基因抗病香蕉,采用的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根时

115、,则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浓度比值为AA0.5 B1.0 C1.5 D2.0(5)将此植物试管苗培养在含不同浓度蔗糖的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单株鲜重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如图2据图分析,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小,单株鲜重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下降据图推测,若要在诱导试管苗生根的过程中提高其光合作用能力,应降低 (降低/增加)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以便提高试管苗的自养能力【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含抗病基因的DNA含有限制酶Pst、Sma、EcoR的切割位点,其中Sma酶的切割位点位于抗病基因(目的基因)上;质粒含有限制酶Pst、Sma、

116、EcoR、Apa的切割位点所以要构建重组质粒,可以用限制酶Pst、EcoR进行切割图中表示脱分化过程、表示再分化过程【解答】解:(1)含抗病基因的DNA含有限制酶Pst、Sma、EcoR的切割位点,其中Sma酶的切割位点位于抗病基因(目的基因)上;质粒含有限制酶Pst、Sma、EcoR、Apa的切割位,所以要构建重组质粒,可以用限制酶Pst、EcoR进行切割,然后再用DNA连接酶连接(2)A使用质粒运载体是为了避免目的基因被分解,A正确;B无论与目的基因重组与否,质粒运载体都能进入宿主细胞,B错误;C质粒通常是来自细菌,病毒没有质粒,因此质粒运载体可能是从细菌的DNA改造形成的,C错误;D质粒

117、作为运载体,必须有限制酶的切割位点,才能与目的基因整合重组,D正确(3)卡那霉素能抑制香蕉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欲利用该培养基筛选已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细胞,应使基因表达载体A中含有抗卡那霉素基因,以此作为标记基因(4)由导入目的基因的细胞培养成转基因抗病香蕉,采用的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激素的使用过程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值低,有利于根的分化(5)据图分析,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小,单株鲜重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下降据图推测,若要在诱导试管苗生根的过程中提高其光合作用能力,应降低 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以便提高试管苗的自养能力故答案为:(1)PstI和EcoR

118、I DNA连接(2)AD(3)抗卡那霉素基因(4)植物组织培养 A(5)逐渐减小 先增加后下降 降低41回答下列与生命科学探究的相关问题组别处理30天后从尾静脉取血测定45天后取背部皮肤测定将适量同龄、健康小鼠分别饲养LPO含量(g/mL)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U)肤脯氨酸含量(g/mLA:对照组? 34.1 23.7 26.2B:高剂量含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铜的溶液+饲料 23.5 18.9 35.7C:中剂量 30.4 25.6 37.8D:低剂量 31.4 241 30.4研究发现随着动物衰老,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皮肤胶原蛋白中肤羟脯氨酸含量会下降,而血液中脂质过氧化物(LPO)

119、含量会增加为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刚进入衰老期的小鼠相关指标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1)表中对照组的“处理”是与其他3组大豆异黄酮等体积的清水+饲料(2)若要将胶原蛋白溶液与肤羟脯氨酸含量溶液区分开,则选择的检测试剂是CA龙胆紫B班氏试剂C双缩脲试剂D碘液(3)为使分散后更有利于肤羟脯氨酸的提取,最好在反应系统中加入胶原蛋白(或胰蛋白)酶(4)本实验用小鼠而不用牛作为材料的优点主要是繁殖力强、后代数量多、易饲养、成本低等;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饲料中不能含有的物质是大豆异黄酮,理由是该实验是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刚进入衰老期相关指标的影响,因此,饲料中不能含有大豆异黄酮,以免对实验产生干扰(5)请在如图中用

120、柱形图描述实验中衰老细胞血液中LPO的含量(6)上述实验表明,对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最强的是中剂量的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对衰老小鼠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是高剂量可明显降低酶活性,而中低剂量对酶活性影响不明显;高剂量的大豆异黄酮通过显著降低血液中的脂质过氧化物含量(LPO含量)而对动物衰老有一定的延缓作用【考点】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分析】1、可用双缩脲试剂将胶原蛋白溶液与肤羟脯氨酸溶液区分开,蛋白质遇双缩尿试剂成紫色;加入胰蛋白(胶原蛋白)酶将皮肤组织细胞分散,更有利于提取肤羟脯氨酸2、本实验用小鼠而不用家兔作为材料的优点主要是繁殖力强、后代数量多、易饲养、成本低;本实验

121、的自变量为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则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饲料中不能含有的物质是大豆异黄酮(大豆)3、根据表格,横坐标是实验组别,纵坐标是衰老小鼠血液中LPO的含量【解答】解:(1)根据对照原则和等量原则,表中对照组的“处理”是 与其他3组大豆异黄酮等体积的清水+饲料(2)由于胶原蛋白是蛋白质,而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把蛋白质和其他物质区分开;(3)由于皮肤细胞间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可用胰蛋白酶和胶原蛋白酶分散成单个细胞(4)与牛相比,小鼠饲养的优点是繁殖力强、后代数量多、易饲养、成本低等;由于实验目的是为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刚进入衰老期的小鼠相关指标的影响,故有没有大豆异黄酮为自变量,

122、对照组为清水+饲料,则饲料中一定不能含有大豆异黄酮(5)对应表格中数据绘制柱形图,要标明组别及纵坐标标识,数值要准确,(6)分析表格中肤羟脯氨酸含量,当肤羟脯氨酸含量下降时会引起皮肤衰老,故中剂量对延缓衰老作用最强;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来,高剂量的大豆异黄酮可以抑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知道,高剂量的大豆异黄酮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脂质过氧化物含量,从而延缓衰老故答案为:(1)与其他3组大豆异黄酮等体积的清水+饲料 (2)C(3)胶原蛋白(或胰蛋白)(4)繁殖力强、后代数量多、易饲养、成本低 大豆异黄酮 该实验是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刚进入衰老期相关指标的影响,因此,饲料中不能含有大豆异黄酮,以免对实验产生干扰(5)如图:(6)中 高剂量可明显降低酶活性,而中低剂量对酶活性影响不明显 血液中的脂质过氧化物含量(LPO含量)2016年12月1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