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33KB ,
资源ID:347964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4796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单元评估5、6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单元评估5、6 WORD版含解析.DOC

1、第五、六单元单元评估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主要是指(D)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解析:由“19世纪中叶”可知,“万分火急”的“内部事务”是指太平天国运动的迅猛发展使清政府手忙脚乱,无力应对西方的挑战,因此这里的“挑战”指西方要求修约,扩大市场,D项正确。2“举国仰为神圣庄严之物,和其中历代收藏,富有皇家风味,精美华丽,足资纪

2、念的物品,都一齐付之一炬,化为灰烬了。”文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发生于(B)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据材料“历代收藏,富有皇家风味,精美华丽,足资纪念的物品,都一齐付之一炬,化为灰烬了”,结合所学,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故排除A、C、D项,选B项。3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B)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解析:材料可解读为“一国获利,各国均沾”,即片面最惠国待遇。故选B项。4太平天国控制南

3、京之时,居民抱怨太平天国对经济生活的改变,建立圣库制度,管理市场,将人们按照性别和职业分离,以及强化严格管束人们行为的法令。人们通过逃离、为朝廷做奸细,或叛投清朝等方式消极反抗太平天国。这说明太平天国(D)A对民众的管理过于严苛B未能关注农民阶级的利益C失败是历史的必然结果D缺乏科学的政权建设纲领解析:材料中说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实行的政策不得人心导致民众纷纷外逃,可见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实行的政策缺乏科学的依据,故D项正确;“对民众的管理过于严苛”只是材料体现的部分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太平天国纲领的落后性,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关注了农民的利益,故B项错误;材料并不是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4、故C项错误。5开平煤矿在甲午战争前每天产煤不过七八百吨,1894年每日产量已超过一千吨,而1898年的年产量增至七十三万吨,大大超过了战前水平,其他洋务企业类似此情况者尚多。由此可见(B)A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洋务企业在甲午战争后仍然持续发展C中国已经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D清政府被迫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解析:从材料中的“而1898年的年产量增至七十三万吨,大大超过了战前水平,其他洋务企业类似此情况者尚多”来看,洋务企业在甲午战争后仍然持续发展,故答案为B项。材料反映的是洋务企业的发展,不是民族企业,排除A项;此时已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C项;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影响民族

5、工业的发展,但材料所述为洋务企业,与这一政策无关,排除D项。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A)A使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使清政府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C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由内地向沿海扩展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解析:据材料“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

6、民地半封建社会,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A项正确;“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属于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故B项错误;通商口岸开放由沿海向内地扩展,错在“由内地向沿海”,故C项错误;“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属于甲午战争的影响,故D项错误。7中国近代某盟约指出:“去夏中日失和,屈在倭奴,既夺我藩服,复犯我辽东。一任蔓延,实为李相。澎湖竟失,帝阙皇然,听摆布于权奸,议赔割以媚敌。”该盟约发布于(C)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解析:由“中日失和,屈在倭奴,既夺我藩服,复犯我辽东”“澎湖竟失”可知这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情况,故选C项;鸦片战争时期和第二次鸦

7、片战争时期,日本并未侵犯我国领土,排除A、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日本已经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排除D项。8张之洞和易顺鼎的奏折指出:“如批准条约,不仅台湾人民反抗闹事,各省军民也必致痛哭深怨,断不甘心。结果会弄得民穷财尽,国防解体,海军无归宿,陆军无利器中国将来必无可办之洋务。”奏折所言“条约”(C)A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B最早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刺激了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D其签订意味着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解析:根据“如批准条约,不仅台湾人民反抗闹事”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奏折所言的“条约”应该是马关条约。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故排除A项;最早允许外国公使进

8、驻北京的是天津条约,故排除B项;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西方列强掀起了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狂潮,故选C项;意味着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的是辛丑条约的签订,故排除D项。9德国前进报1900年6月19日在社论中指出:毫无疑问,中国人民运动的爆发,是几年前宣布对中国的铁拳政策引起的。社论中的“铁拳政策”指的是(C)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B英法武力威胁修约C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D八国联军悍然侵华解析:八国联军侵华发生于1900年6月,义和团运动爆发于1898年,根据时间判断材料中的“中国人民运动”是指义和团运动,所谓的“铁拳政策”是指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故C项符合题意。10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

9、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C)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解析:注意分析革命党、中华民国与老农之间的联系即可。在辛亥革命之后,老农对革命情况一无所知,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虽说已日渐深入人心,但对农村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故C项符合题意。11辛亥革命“使军阀统治不可能形成像清政府那样集权的全国一体化的严密政治统治,中国出现了近代以来少有的相对自由宽松的政治环境”。

10、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B)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建立了中华民国解析:材料大意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使全国不可能再出现高度集权的政治统治,故选B项;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集权不一定会结束,排除A、D项;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排除C项。12“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B)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C主张“中学”“西学”相结合D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解析:陈独秀是新文

11、化运动时期人物,认为“近代文明之特征”是“人权”“生物进化论”,因此,正确选项是B项。A项虽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一个特征,但与题意不相符;“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思想主张,C项不正确;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特别是五四运动后,D项不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其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近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材料二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蒋廷黻中国

12、近代史材料三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简析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13分)(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第三次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带来的影响。(13分)答案:(1)含

13、义: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论证观点:“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指: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自认为是天朝大国,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外国人,视外国为夷。“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指:列强发动鸦片战争及一系列对华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2)使中国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巨额赔款加重百姓负担;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内地;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刺激了列强进一步侵华的野心,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从鸦片战争

14、之后社会性质转变回答;第二小问分层次论证,“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结合清朝前期闭关锁国政策以及对待外国人的态度回答,“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结合所学从近代列强发动侵略战争以及签订不平等条约角度回答。(2)依据材料三“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并结合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从主权和领土破坏、侵略方式转变以及社会性质变化等角度回答。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二1898年,

15、张之洞在发表的劝学篇中写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材料三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宣称:六经全是孔子所作,六经中记载的有关尧、舜的“盛德大业”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变革主张的。摘自中国近代史材料四1905年邓实先生的名文古学复兴论:“十五世纪为欧洲古学复兴之世,而二十世纪为亚洲古学复兴之世。夫周秦诸子,则犹之希腊七贤也。土耳其毁灭罗马图籍,犹之嬴秦氏之焚书也。旧宗教之束缚,贵族封建之压制,犹之汉武之罢黜百家也。呜呼!西学入华,宿儒瞠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子相符。于是而周秦学派遂兴,吹秦灰之已死,扬

16、祖国之耿光。亚洲古学复兴,非其时邪?”(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10分)(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主要的政治主张。(6分)(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10分)答案:(1)共同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王朝统治。不同:魏源认为近代中国面临外国侵略的威胁;张之洞认为,外国侵略不是大祸,国内提倡兴民权,影响清王朝专制统治才是大祸。(2)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3)同:反对儒学独尊。异:邓实:倡导国粹(传统文化)立国,认为西学与传统文化相通;新文化运动

17、倡导者:认为传统文化禁锢思想,阻碍社会进步。解析:(1)根据材料中的“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信息,可以分析得出材料一和材料二主张的共同之处。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的不同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和“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等信息分析得出。(2)康有为主要的政治主张,可以根据材料三中的“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变革主张的”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3)根据材料四中的“亚洲古学复兴,非其时邪?”,并联系教材所学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可知二者都反对儒学独尊。从材料四中的“西学入华,宿儒瞠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子相符”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新文化运动的有关内容,可以分析得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