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官员选拔和管理.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479373 上传时间:2024-07-0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4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官员选拔和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官员选拔和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官员选拔和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官员选拔和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官员选拔和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官员选拔和管理.ppt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官员选拔和管理.ppt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官员选拔和管理.ppt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官员选拔和管理.ppt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官员选拔和管理.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官员选拔和管理.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官员选拔和管理.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官员选拔和管理.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官员选拔和管理.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官员选拔和管理.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官员选拔和管理.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官员选拔和管理.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官员选拔和管理.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官员选拔和管理.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官员选拔和管理.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官员选拔和管理.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官员选拔和管理.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官员选拔和管理.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官员选拔和管理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二、西方近代文官制度三、近代以来中国的选官制度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朝代制度西周战国、秦、汉初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明清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度察举制和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科举(八股取士)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始终围绕着皇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变化,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苏东坡曾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吏部在选拔、任命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任者的家世、行状(道德)、品级,“上品

2、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成为当时官僚选拔的普遍现象。隋唐实行科举制,通典选举载:“隋代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时务策与经义、时务策与诗赋,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中国古代选举制度与魏晋时期相比,隋唐时期的选举制度有哪些发展?发展:选举标准由家世、门第为主发展为以学识、才能为主;选举方式由评议推荐发展为以考试选拔为主;选举范围扩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密,取人之道益公,所举中原与边域之人才益均,既受拥护于人民,又不遭君主之干涉,独立发展,蔚为盛典,

3、盖吾国政制中之最可称颂者也”。从唐代以后,科举出身成为各个朝代首要的做官途径,“国家以科名奔走天下士”,“范才于科目之内”。中国古代重视监察机构,但若没有科举制的配套,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史书记载:“(元)仁宗皇帝居潜,深厌吏弊作,其即位乃出独断,设进士科以取士。”美国学者罗兹曼说:“科举制度曾经是联系中国传统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动力的纽带,是维护儒家学说在中国的正统地位的有效手段,它构成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模式。”摘编自刘海峰科举政治与科举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答案:通过考试选拔文化素质

4、较高的官员,提高行政效率;打破选官的世袭特权,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统治基础,维护社会稳定;普及儒家价值观(思想),形成文化认同感,有利于稳固统治;兼顾边疆人才选拔,促进边疆开发和民族团结;科举为监察制度提供人才保障,有助于廉政建设。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明清两朝官员考核制度严密。明朝考核有考满和考察。官员任职满3年称“初考”,满6年称“再考”,满9年称“通考”。考满是对官员任职以来情况的全面考察,考察结果分称职、平常和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考察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外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通过考察,外地官员中贪、酷、浮躁、

5、不及、老、病、疲、不谨等八类人,京官中年老有疾、疲软无为及素行不谨、浮躁和才力不及、贪酷等四类人,要受到勒令退休、降职或削职为民的处理。清朝的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选择性必修一“观政进士”科举制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 利玛窦中国札记第1卷第6章载:“标志着与西方的一大差别而值得注意的另一重大事实是: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即一般称为“哲学家”(儒生知识分子)的人来治理的,井然有序地管理整个国家的责任完全交付他们来掌理。”孟德斯鸠指出:“中国没有世袭的官吏和贵族,皇帝通过科举等途径选拔官吏。凡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科举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考试

6、的内容是儒家经典,这有助于以儒家思想治国。除科举外,地方官吏还可以向朝廷荐举品德高尚的人充任官员。这种制度有利于提高官员的素质。”1847年,英国人麦杜思在留华札记中,仍极力主张西方国家仿行中国的“公职竞争的考试制度”,高度赞誉:“中国的国脉之所以历久不坠,纯粹地完全是由于政治修明,政治之所以修明,是由于能起用贤能有学问的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和近代公务员制度 同:都具有制度性与时代性的特点。在考试内容、形式与组织机构方面,规范化与程式化。人才选拔的趋同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异:公务员制度的规范化与程式化程度不断提高,具体表现是考试内容全面而又具体,考试形式更加严密、有效,组织机构有序、

7、集中,科学化、现代化、人性化是其主要的特点。科举制是为封建专制政治服务的,其选拔人才的原则具有严重的时代局限性。而公考制是为现代公务员制度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服务的,其选拔人才的原则更加科学、客观。当代公考制是选拔国家公务员,除了官的因素之外,更多的是现代社会的职业因素。官员选拔和管理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二、西方近代文官制度三、近代以来中国的选官制度 西方公务员制度的起源受到了中国科举考试制度的影响,科举制“在形式上是特别是现代的、和平的和官僚体制化的代表”(书伯语),)麦杜思在中国札记中就强烈呼吁建立向全体臣民开放的竞争性考试制度,直到19世纪晚期,英国现代公务员制度正式确立。在其影响

8、下,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彭德尔顿法案,在法律上废除了政党分赃制,把自由竞争机制引入到了政府官员的选拔和录用,体现了功绩制、政治中立和对公民负责的核心价值和精神,从而奠定了美国公务员制度的基础。摘编自西方公务员制度的起源二、西方近代文官制度背景二、西方近代文官制度背景 17-18世纪,欧美国家逐渐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后,出现了所谓的“政党分肥制”。执政党一般会把官职分给党内同僚,一旦内阁重组或执政党更换,就要更换几乎所有政府官员。由于任期有限,新上台的官员基于捞钱。这种瓜分国家权力的做法不但造成腐败泛滥,还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工业革命后,英国

9、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政府除了维护社会治安、国防、财政和税收等传统事务以外,还要担负起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新的社会事务管理,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复杂,亟须建立有能力、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同时,随着“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思想深入人心,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于是,向社会开放政府公职、改革官员录用制度以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呼声日益高涨。运用主干知识认识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的原因原因: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开展;民主制度的发展;传统官员任用制度的弊端;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意义:利于选拔实用人才,适应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需要;体现社

10、会公平,缓和社会矛盾。二、西方近代文官制度 通常以1870年6月4日英政府颁布的正式确立公开竞争考试制度的枢密令,作为英国文官制度正式建立的标志。它的形成和建立,部分满足了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国家机器适应和保护生产力发展的愿望,所以很快为资本主义各国所采用。加拿大和美国在英国的影响下,分别于1882年和1883年建立自己的文官制度。德国、法国、日本长期保留封建官僚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真正确立现代文官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建立文官制度的同时,第三世界一些民族独立国家,仿效或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制定本国的文官制度。材料 18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日趋重要,建立廉洁高效的行政

11、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1854年,在工业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下,诺新科特屈维廉报告发表,对文官的选拔、晋升等提出改革建议。根据此报告,英国于1855年和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确立了近代文官制度。它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选事宜,引入公平竞争机制,优胜劣汰、选贤任能。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的影响,只要无过失就不受免职处分,可一直工作至退休。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经济活动。有人称文官成为“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摘编自张延华廉洁与效率:英国两次文官制度改革的共同价值取向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制度不同于中国科举制的

12、特点,并简析其原因。特点:通过立法确立;建立独立于党派的考试机关;政治中立。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法治社会;英国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影响;工业革命需要政府加强对社会经济的管理;建立廉洁高效行政管理体系的需要;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制度不同于中国科举制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二、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内容 西方国家的文官一般特指在政府行政部分任职的事务官。各国的文官制度具有一些共同点:首先,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其次,政治中立和工作隐名。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不对任何政党承担政治义务,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也不能公开发表自

13、己的政治观点,必须忠实执行政府的各项政策。最后,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和政务官的任期制不同,文官一旦获得聘用,若无严重过错或其他意外,便可终身任职。同时,文官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二、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影响作用:l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的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l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区分,既维持了代议制下政党轮流执政的特点,又保证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l吸收大批高素质人才进入政府的管理队伍,有利于官员管理的法制化和专业化,提高了国家的治理能力。局限:文官制度并没有触及资本主义基本制度,而且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官员选拔和管理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和近代公务员制度二、西方近代文官制度三、

14、近代以来中国的选官制度三、近代以来中国的选官制度(一)晚清选官制度的改革材料1898,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在康有为等的建议下,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905,年,光绪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立停科举之奏,决定自1906年起,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严饬府、厅、州、县,抓紧于城乡各处遍设学堂,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思考:晚清选官制度的改革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三、近代以来

15、中国的选官制度(一)晚清选官制度的改革1904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考验游学毕业生章程确立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二)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南京临时政府:建立考试院,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制度。(缺乏实践)北洋政府:考试、甄别。1913年,颁布典试委员会编制法草案文官考试法草案,标志文官制度正式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建立。以考试方式选拔官员,是民国时期官员选拔制度的主体;国民政府正式建立了公务员制度。(三)新中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三)新中国

16、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材料 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随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建立。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家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以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至此,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思考:为什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要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比较中国公务员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中西方官吏遴选与人才选拔制度的演变与区别(1)古代中国:西周以血统为基础实行世卿世禄制;汉代按才能和德行实行察举制;唐朝按考试成绩实行科举制。逐渐打破

17、血缘关系的束缚,按才能德行和考试成绩任用官员,体现了公平和社会进步。(2)近代中国:清末洋务运动的教育改革;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1905年废除科举等;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等。这些教育及选官制度的改革,一方面体现了制度本身的文明和进步;又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变革和进步。(3)古代雅典:早期的寡头政治;梭伦的财产等级制度,打破血缘关系,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克里斯提尼的地域选举制;伯利克里的权利开放。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等。(4)近代西方的文官制度:近代西方文官制度也是在吸收古代中国官吏制度(科举)精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西方倍受“恩赐官职制”、“个人徇私制”、“政党分肥制”之苦的西方资产阶级和其他阶层的眼里,公开考试、择优任官的中国科举制无疑是一剂良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