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专题1 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的描述-2-“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是考纲的能力要求之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主要包括点状、线状(包括各种等值线)、面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及发展变化。-3-1.点状分布地理事物的描述 例1下图示意2009年中国制造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简述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注:台湾省资料暂缺。-4-答案: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思路导引:描述区域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时,注意先总述再分述,即先描述总体特点,再描述不同地区的分布差异。-5-模板构建 点状
2、分布的地理事物很多,描述语言一般有“众星拱月状”“沿某个方向较稀或较密”“该地理事物在区域地图中的分布方位”等。其常用答题模板如下表所示。描述角度 包含内容 总体 是均匀分布还是差异分布等 疏密 分布的密度特征,其密度变化体现在哪些地方,具体说出哪里密集、哪里稀疏 方位 地理事物是轴向分布还是趋势分布,哪个方位密度高或低 叠加 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相关性),概括出反映的规律或问题等,如“沿着分布”-6-2.线状分布地理事物的描述 例2(2018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3、-7-答案: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解析:本题以某区域的交通和城镇分布图为背景,要求从地图中获取关键信息,结合地形对交通线路和聚落的影响等地理知识概括、分析地理问题,考查地理问题分析能力。设问点落脚在“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需重点关注地图中的等高线、河流、城镇等能够说明地形特征的信息。-8-例3(2015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
4、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9-(1)归纳尼日利亚现有铁路路网特点及作用。(2)指出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的布局特点。答案:(1)路网特点:线路较少(密度较低);连接内陆和沿海港口。作用:方便农矿产品出口和进口商品的运输。(2)横贯沿海地区(或几乎与海岸线平行);连接东、西两条(通向内陆地区的纵向)铁路,构成铁路网。思路导引:第(1)题,从疏密、走向等角度归纳尼日利亚现有铁路网特点,结合人口、城市、经济布局分析其作用。第(2)题,从走向、与原有铁路的关系
5、等角度描述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的布局特点。-10-模板构建 线状地理事物分布图以等值线图居多,其他也有,如交通线分布图等。线状分布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走向)及疏密特点,其中走势特点还应指出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相关性或反映出的内在实质。其中等值线分布图的常用答题模板如下表所示。描述角度 包含内容 走势 看其走向、延伸方向(沿纬线、沿河流、沿山脉、沿海岸等);有些需分段描述 数值 要从数值范围、变化趋势两方面考虑,同时要注意极值区(最大值、最小值)的分布 疏密 指出疏密的空间差异 弯曲 描述等值线的弯曲(凸出)方向,由“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判读出数值高低,出现闭合往往为极值区 -11-3.面状分
6、布地理事物的描述 例4(2016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上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答案: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思路导引:根据图示
7、信息从栖息地的面积、连续性、变化方向等方面进行描述,注意要分别描述不同时期的变化特点。-13-模板构建描述角度 包含内容 地理位置 说明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或多个地理事物的相对方位 分布范围 说出其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界线 形状、面积 指出其形状、延伸方向,以及与相关地理事物的联系;大致的面积(或面积大小的比较)-14-(2018福建高三月考)读图回答问题。下图中的甲国有“欧洲能源接口”之称,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输油(气)管道大多通过该国进入欧洲。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沿海地区以园艺业(柑桔、油橄榄、蔬菜等)为主,而中、东部内陆以放牧业为主。横跨亚、欧两洲的A市是甲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人口约
8、1350万。-15-1.描述X半岛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2.比较A、B两市气温日较差的异同点,并分析原因。3.分析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16-答案:1.年降水量在1 000mm以下;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冬季多雨,夏季少雨。2.相同:气温日较差夏秋季节大于冬春季节。原因:夏秋季节,受副高控制,晴天多,日较差大;冬春季节,受暖湿西风控制,阴雨天多,日较差小。不同:B城市的日较差大于A城市。原因:A城市临海,海拔低,日较差小;B城市位于内陆,海拔高,日较差大。3.沿海地区地势低平,降水较多,热量较充足,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大,适合发展园艺业。内陆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降水少,草场广阔,地广人稀,适宜发展游牧业。解析:1.结合图示,从降水量、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进行说明。2.结合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和地形等因素分析两市气温日较差的异同点。3.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