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4559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图片“陶器上的稻穗纹”和“干栏式房屋”符合题意,都是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坐落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种植水稻,遗址中有成堆的稻谷、稻秆,符合题意,故选B;鱼纹彩陶盆和半地穴式房屋是半坡人的文化特征,排除,故排除A、C、D。2. 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文化被后人称为“农耕文化”,半坡遗址和河

2、姆渡遗址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农耕文化的特点有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建筑房屋,过定居生活 饲养家畜 种植农作物 有成熟文字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农耕文化的主要特点有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建筑房屋,过定居的生活;饲养家畜;种植农作物;但他们没有成熟的文字,我国比较成熟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最早出现于商朝。所以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3. 某学者在其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了如下的材料:“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

3、明A. 阶级的产生B. 王的出现C. 早期国家的诞生D. 世袭制的确立【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队、刑法、城的出现等均是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4. 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最能说明这一特征的是 ( )A. 神话传说B. 史书记载C. 甲骨卜辞D. 青铜器铭文【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AB带有不同程度主观色彩;D不是最佳答案;甲骨卜辞为商朝占卜的记录,而占卜反映了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故C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详

4、解】5. 2011年3月28日,根据史学界对“司母戊鼎”内壁铭文的重新解读,新开馆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史学界解读的依据和方法可能是A. 进一步研究古代文献B. 青铜器的纹饰与功能C. 研读古文字构造方法D. 与同期青铜铭文对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后母戊”青铜方鼎(曾称“司母戊鼎”),因器腹部内壁铸有铭文“后母戊”而得名,“后母戊”是某位商王母亲的庙号。所以鼎更名的原因为研读古文字构造方法,故选D;A、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从青铜器的纹饰与功能不能解读更名为“后母戊鼎”的原因,排除B。【点睛】6. “天子有天下谓之天下,诸候有国谓之园。然有国者不可以称天下,有

5、天下者或可以称国,故诸侯谓之邦国,天子谓之王国。”该材料主要说明A. 专制王权的高度集中B. 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等级森严C. 分封制与宗法制内在联系加D. 宗法制下礼乐制度的直接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然有国者不可以称天下,有天下者或可以称国,故诸侯谓之邦国,天子谓之王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强调天子与诸侯之间不可逾越的等级制度,B正确;专制王权的高度集中是奏朝开始实行的,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不符,A排除;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宗法制和分封之间的关系,C排除;礼乐制是分封制、宗法制在社会生活上的体现,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不符,D排除。故选B。7. 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

6、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是A. 奴隶制开始瓦解B. 封建制度确立C. 生产力飞速发展D. 诸侯兼并争霸【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晋文公在晋楚城濮之战中“退避三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战国时期孙膑“围魏救赵”,赵括“纸上谈兵”等成语故事,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点是诸侯兼并争霸,D项正确;奴隶制开始瓦解是在春秋时期,A项不符合题意;封建制度确立是在战国时期,B项不符合题意;生产力飞速发展在这些成语故事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8. 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如图),这些信息反映出

7、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B. 统一国家的建立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 民族关系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上的变革,体现了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特征,因此正确;B是在秦朝后形成的,排除;C是隋唐时期的特征,排除;D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故选A。9. 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一观点的思想家还主张A. 民贵君轻B. 以法治国C. 无为而治D. 兼爱非攻【答案】C【解析】【详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观点,属于辩证法。结合所学知识,老子还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故答案为C项;A项

8、是孟子的主张,排除;B项是法家主张,排除;D项是墨子的主张,排除。10. 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一组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A. 加强文化控制B. 加强经济管理C. 加速国家统一进程D. 巩固国家统一【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图示现实的是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即统一文字和货币,故D正确;AB分别反映了题意的一个方面,没有全面涵盖题意,排除AB;秦朝统一全国以后,统一文字和货币,C错误。11. 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的实质是A. 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B. 国家行政事务日益增

9、多C. 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重D. 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丞相人数的增加,导致其权力逐渐缩小,对皇权的制约减弱,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反映的是封建专制制度的不断发展,而非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排除;B项国家行政事务日益增多只是表面现象,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丞相人数的增加是中央官制的调整,与对地方控制加强无关,排除。12. 一位同学在分析“百家争鸣”影响时制作了下表。表中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社会主义核心价

10、值观儒家仁、义、礼、智、信;民为邦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墨家“兼爱”,爱无差别等级法家“尚法”,依法治国A. 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的繁荣B. 不利于后世儒家思想发展C. 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D. 脱离现实,禁锢人们的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表格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奠定了后世传统思想文化基础,甚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都有所体现,说明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故答案为C;百家争鸣是思想文化的高峰,是受战国时经济的影响,A错在因果倒置,排除;百家争鸣促进儒家吸收各家思

11、想,有利于后世儒家思想发展,B错误;根据材料可知,D不符合史实,排除。13. 东晋孙绰(chu)认为,僧侣出家,弘法修道,是光宗耀祖,是无上之孝行。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由此可知A. 儒学独尊的局面仍未被打破B. 儒学社会地位相对稳固C. 儒、释、道三教合一局面形成D. 佛、道挑战儒学正统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佛教和道教里面吸收儒家思想的“光宗耀祖”、“忠孝和顺”等观念,体现出当时的儒学地位相对稳固,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分析的是佛教、道教思想的发展与儒学的关系,不是在强调儒学独尊的局面,A选项不符合题意;儒、释、道“

12、三教合一”与材料信息无关,佛道挑战儒学正统与材料分析的佛教道教吸收儒家主张不符,CD两选项错误。14.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文化艺术作品不符合这一特征的是A. 壁画胡姬舞B. 龙门石窟佛像C. 顾恺之洛神赋图D. 雕版印刷金刚经【答案】C【解析】【详解】顾恺之绘画特点是“以形写神”,栩栩如生,洛神赋图与异域文化无关,故选C项;胡姬舞中所绘是异域舞蹈,排除A项;龙门石窟的佛像浓眉大耳,系异域文化融合,排除B项;金刚经所代表的佛教是异域传入之文化,排除D项。15. 隋文帝时期,社会事务繁多,尚书省和各部门向皇帝的报告大量增加,甚至连营造细小

13、之事、出给轻微之物,也要向他报告,皇帝只好早起晚睡。这反映出A. 隋文帝对大臣不够信任B. 政务运行机制尚不健全C. 君主专制集权空前强化D 政府部门无任何决策权【答案】B【解析】材料中反映的是当时政治体制不健全,导致所有政事都由皇帝亲自决策,不是隋文帝对大臣的不信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尚书省和各部门向皇帝的报告大量增加”说明当时的三省并未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故B项正确;君主专制的强化是在明清时期,故C项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16. 唐太宗曾对黄门侍郎王珪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由此可见A. 中书省是审议机构B. 门下省是决策机

14、构C. 设置旨在避免决策失误D. 行政效率大大下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管决策,负责草拟政令,门下省掌管审议。由材料“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知门下省可以驳回中书省的政令,因此门下省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制约防止决策失误,正确答案为C。由以上解释得出AB错误。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所以D错误。【点睛】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负责草拟吧颁布皇帝的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三省职责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中书省颁布的皇帝的诏令和政令,如果门下省发现不符合皇帝的意思或是不可行应驳回。尚书省只负责执行政令,无其他权利。三省将原来

15、丞相的权利一分为三,分散了丞相的权利,加强了皇权。17. 唐太宗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主要是因为唐太宗( )A. 派兵北征,各族臣服B. 打败东突厥 ,威震北方C.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D. 帮助西北各族建立政权【答案】C【解析】【详解】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获得北方少数民族的尊敬,因此获得“天可汗”的称号,故C项正确;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获得北方少数民族的尊敬,因此获得“天可汗”的称号,和派兵北征无关、和打败突厥无关、帮助北方各族建立政权仅仅是他开明政策的一部分,故ABD项错误。18. 下表为不同人物对科举制的贡献。据此可知,科举制()人物贡献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

16、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立进士科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增加考试人数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A. 扩大了官吏来源B. 得到不断发展完善C. 提升了人才素质D. 解决了考试的弊端【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分科”、“设立进士科”、“扩充国学规模”、“增设殿试、武举”、“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内容和形式在不断发展完善,故B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官吏来源,故排除A;材料未提及人才素质和考试的弊端,故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9. 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

17、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A. 抑制了土地兼并B. 加重了农民赋税负担C. 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 标志着征税依据由人丁转为财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并结合所学可知,两税法可以减轻农民的负担,故C项正确;ABD项并没有涉及到,故排除。20. 步辇图描绘了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唐对吐蕃赞普册封制度的确立B. 先进文明对周边民族的向心力C. 唐蕃互派使者维持两个政权的友好关系D. 通过和亲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答案】B【解析】材料“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

18、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步辇图实质上反映了汉族先进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的向心力,故B项正确;A项错误,错在“册封制度的确立”;材料反映的是双方通婚的情况,故C项错误;通过和亲,唐朝与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不是加强唐朝对吐蕃的管辖,故D项错误。21. 唐代的茶匙造型规整,银质柄鎏金花纹凸起,使平直的匙柄富有变化,造型纤细流畅,有轻盈精巧之灵气。这反映出唐代()A. 民营手工业较发达B. 饮茶风尚开始出现C. 崇尚精巧细致之美D. 奢靡之风普遍盛行【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唐代茶匙“造型规整”、“银质柄鎏金花纹”,特别是其造型“纤细流畅”、“有轻盈精巧之

19、灵气”,这反映出唐代崇尚精巧细致之美,故选C项;根据题干中所述及的唐代茶匙的外形及其造型特点,可知它归属于官营手工业,而不是民营手工业,排除A项;题干中仅是述及唐代茶匙的外形及其造型特点,没有涉及到唐朝的饮茶问题,排除B项;唐代茶匙的“造型规整”、“银质柄鎏金花纹”、“纤细流畅”、“有轻盈精巧之灵气”,这都是官营手工业的特点,与奢靡之风没有关系,排除D项。22. 下图为“(唐)七国人物银盒”,银盒上刻有七个国家的铭文和人物画。据此可以A. 还原唐朝与七国官方交往的史实B. 说明汉唐丝绸之路的繁盛C. 再现唐朝金属制造工艺的精湛D. 证明唐朝时期疆域的辽阔【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

20、料,“(唐)七国人物银盒”可知,该文物的出土可以直接呈现唐朝时期的金属制造工艺的精湛,故C项正确;仅凭银盒不足以证实是唐朝与七国之间的官方交往还是民间交往,故A项错误;反映唐朝时期风貌的银盒不足以证实汉朝丝绸之路的繁荣,故B项错误;银盒反映的是国际交往,不是疆域的辽阔,故D项错误。23. 据宋人记载,宋朝的富商们流行“榜下捉婿”:每到科考放榜之日,土豪们都涌到榜下抢新科进士当女婿。“一婚至千余缗”。这一独特的历史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宋朝A. 婚姻观念的开放自主B. 科举考试的开放性促进社会阶层流动C. 士商的身份界限消失,商品经济的发展打破传统身份等级制D. 以文化认同作为行政区划的依据【答案】

21、B【解析】【详解】宋朝的富商们“榜下捉婿”体现了富商以丰厚的资产吸引士人进士结亲,这实质上反映科举考试的开放性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故选B;材料体现不出婚姻观念的自主性,故A错误;士商的身份界限没有消失,C错误;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24. 金朝制度基本沿袭唐宋,但却保持了猛安谋克制度。有关“猛安谋克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 契丹族的民族管理系统B. 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C. 是金灭南宋的重要保障D. 适用于金统治下的所有民族【答案】B【解析】【详解】猛安谋克是金代女真社会的最基本组织。它产生于女真原始社会的末期,由最初的围猎编制进而发展为军事组织,最后变革为地方的行政组织,具有行政、生产与军事合

22、一的特点,因此B正确,AD排除;金灭的是北宋,C排除。故选B。25. 元代行省设置犬牙相错的特点明显,如: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这种做法A. 以消除割据可能性划分行政区域B. 以发展经济为目标划分行政区域C. 以打破地域隔绝来划分行政区域D. 以文化认同作为行政区划的依据【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元朝行省制度。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犬牙交错是元朝行省制度的特点,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防止地方势力坐大,加强中央集权,因此A

23、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行省制度犬牙交错设置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与发展经济没有直接关系;C选项错误,行省制度设立后地域隔绝仍然客观存在,并未打破;D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行省设置突破地域地形的限制,与文化认同无关。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二、非选择题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国商鞅变法取得了很大成果,“富国强民”的法家政策在秦得到实现。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攻守均得其便,战国时期,国都未被他国攻破的只有秦国。秦国内部纷争较少,从秦献公时起的150年中,献公、孝公、惠文王、昭王、秦王嬴政几代君主在位的年代比较长,内部相对稳定。武王、孝文王、庄襄王在位时间拉,但也没有因王位的继承而引起内

24、部分裂。总之,秦终一中国是顺应历史发展要求,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造成的结果。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实现统一的原因;简述秦朝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作用。材料二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法国)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经济发展主要表现。【答案】(1)原因:商鞅变法后,国力增强;据有关中富饶之地,已经具备了完成统一的实力;

25、法家理论也为统一提供了理论准备;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正确策略。作用: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民族融合。(2)表现:经济上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瓦子中有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勾栏;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秦国商鞅变法取得了很大成果,富国强民的法家政策在秦得到实现”得出商鞅变法后,国力增强;根据“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攻守均得其便”得出据有关中富饶之地,已经具备了完成统一的实力;根据“内部相对稳定”得出内部稳定;根据所学,还可从法家理论也为统一提供了理论准备;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正确策略等分析总结。作用:结合所学,可

26、从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民族融合等分析总结。(2)根据“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说明宋代的商品经济繁荣,联系所学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分析总结。27. 古代历史地图往往蕴含着王朝疆域、民族关系、都城所在等重要历史信息。如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东汉中期、唐朝前期、唐朝后期)的形势图。阅读三幅地图,回答问题。判断图1、图2、图3相对应的历史时期,并说出判断依据【答案】图1、图2、图3相对应的历史时期分别是唐朝后期、东汉中期、唐朝前期。【解析】【详解】东汉的都城是洛阳,东汉称台湾为夷洲,故图2是东汉中期;回鹘是维

27、吾尔族祖先,贞元四年(788年),即唐朝后期,回纥改称回鹘;上京为辽代都城,遗址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神册三年(918)开始兴筑,初名皇都,天显元年(926)扩建,天显十三年(938)改称上京,故图1是唐朝后期;安西都护府是唐太宗于贞观十四年(640年)在西域设立的,725年唐政府在这里设立了黑水军,以后改设黑水都督府,故图3是唐朝前期。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人物主要事迹秦始皇(前259前210年)历史地位: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被明代思想家李贽称为“千古一帝”。主要功绩:统一六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和世

28、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北魏孝文帝(467年499年)历史地位:主要功绩:唐玄宗(685年762年)历史地位:主要功绩:(1)阅读材料一,模仿示例,把“主要事迹”补充完整。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大事记(部分)建元五年(前136年)设立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博士元朔二年(前127年)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推私恩”,将本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元狩四年(前119年)在各盐铁产区设立盐官、铁官,组织盐铁生产、销售元狩五年(前118年)取消郡国铸钱的权力,五铢钱统一由朝廷铸造元封五年(前106年)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2)任选材料二中的两则史事,

29、说明它们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关系。【答案】(1)孝文帝:历史地位:北魏孝文帝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改革家。主要功绩: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并进一步推行了一些汉化改革措施,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唐玄宗:历史地位:唐玄宗是一位功过都很突出的历史人物。主要功绩:唐玄宗统治前期,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十分腐败,以致酿成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2)是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确立儒学独尊地位,加强了思想的统一;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实行盐铁官营,增加了财

30、政收入,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取消郡国铸钱的权力,五铢钱统一由朝廷铸造,将铸币全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设立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解析】【详解】(1)孝文帝:结合所学,可从北魏孝文帝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改革家说明其历史地位。主要功绩:结合所学,可从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推行了一些汉化改革措施;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分析回答。唐玄宗:结合所学,可从唐玄宗是一位功过都很突出的历史人物分析其历史地位。主要功绩:结合所学,可从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十分腐败,以致酿成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等分析回答。(2)根据所学可从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确立儒学独尊地位,加强了思想的统一分析回答;可从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分析回答;可从盐铁官营增加了财政收入,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分析回答;可从取消郡国铸钱的权力,将铸币全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等分析回答;可从设立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分析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