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 ,大小:1.02MB ,
资源ID:34502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450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史记 秦楚之际月表》原文及翻译.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史记 秦楚之际月表》原文及翻译.doc

1、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原文及翻译秦楚之际月表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本文是司马迁史记中的一表。“表”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创立的一种史书体例,是以表格的形式表现某一时期的史事、人物的。秦楚之际是指秦二世在位时期和项羽统治时期。时间虽短,但事件变化多端,所以按月来记述,称为“月表”。本文是司马迁在秦楚之际月表前面所写的序言。这篇序言概括了秦楚之际政治形势的特点:即陈涉发难、项羽灭秦、刘邦称帝,而这些又都是在短促的时间内发生的。文章回顾了历史上一些帝王统一天下的艰难历程,分析了秦楚之际“号令三嬗”,而汉高祖终于称帝的原因,结论有独到之处。【原文】秦楚之际月表(1)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初作难,发于陈涉(2);虐

2、戾灭秦,自项氏(3);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4)。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5)!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年,德洽百姓,摄行政事,考之于天,然后在位(6)。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余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犹以为未可,其后乃放弑(7)。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8)。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9)!秦既称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于是无尺土之封,堕坏名城,销锋镝,锄豪杰,维万世之安(10)。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合从讨伐,轶于三代(11)。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

3、难耳,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12)?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13)?岂非天哉(14)?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15)?【注释】(1)秦:指秦二世胡亥。楚:指西楚霸王项羽。表:是史记创立的一种体例,它用表格的形式来表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史记中的表一般为年表,因秦楚之际天下未定,变化很快,就采取按月记述,把当时发生的大事列为月表。(2)太史公:司马迁自称。因司马迁曾任汉太史令,所以自称太史公。作难(nn):作乱;造反。陈涉:名胜,字涉,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人。他同吴广首先起兵反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3)虐戾(nl):残暴,凶狠。项氏:这里指项羽。项羽,名

4、籍,字羽,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县西)人。秦二世时,陈涉首先发难。项羽和叔父项梁起义兵,大破秦军,率领五国诸侯入关灭秦,分封王侯,自称“西楚霸王”。(4)践:登上,踏上。祚(zu):通“阼”,帝位。(5)三嬗:三次更替。指陈涉、项氏、汉高祖、嬗(shn),通“禅”。更替,变迁。生民以来:谓有人类以来,即有史以来。斯:这,这样。亟(j):急切,急速。也:用在句末,表示坚决的语气。(6)洽:融洽,悦服。摄行:代理。(7)汤:即商汤王,名履,放逐夏桀,建立商朝。武:即周武王,姓姬,名发,西伯姬昌之子。诛杀商纣(zhu),建立周朝。契(xi):帝喾之子。虞舜之臣,封于商,赐姓子氏,为商朝的始祖。后稷:虞舜

5、时农官名。弃掌管其事,因亦称弃为后稷,为周朝的始祖。孟津,地名,在今河南省孟县南,又名河阳渡。周武王伐纣,曾在这里会集八百诸侯。书武成:“既戊午,师逾孟津。”放弑(sh):指商汤王放逐夏桀,周武王诛杀商纣,孟子梁惠王下:“汤放桀,武王伐纣。”(8)襄公:秦襄公,周平王东迁时始列为诸侯。章:显著,显赫。文、缪(m):秦文公、缪公,春秋时候秦国两个国君。缪,一作“穆”。献、孝:秦献公、孝公,战国时期秦国两个国君。蚕食:像蚕吃桑叶般慢慢地吞并。并:兼并。冠带之伦:高冠大带之辈,指六国诸侯。一说,比喻习于礼教的人民,别于夷狄而言。(9)彼:指虞、夏、商、周。此:指秦。(10)兵革不休以有诸侯:这是一个

6、表示前果后因的句子,意即“所以兵革不休是因为有诸侯的缘故”。以,因。堕(hu):毁坏。销:溶化;锋:刀刃。镝(d):箭头。维:同“惟”。度量,计算。(11)闾巷:里巷。合从(zng):即“合纵”,谓联合各路军队。轶(y):胜过。三代:谓夏、商、周三代。(12)乡:通“向”。从前。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为”后省宾语“之”(代贤者)。难,谓困难。耳,而已,罢了。无土不王:这里用的是一句古语。意为“没有封地便不能做王”。(13)“此乃乎?”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是吧?”疑问句。传(zhun):谓书籍记载。(14)“岂非哉?”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不是吗?”反诘句。用否定表示肯定。(15)“

7、非孰能者乎?”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谁能的呢?”反诘句。【译文】太史公读罢秦楚之际的史料,说道:最早发动反秦的是陈涉;用暴力灭掉秦朝的是项羽;治平乱世,诛除暴虐,安定天下,终于登上帝位,则功成于汉家。五年之间,号召并指挥天下的权力曾三次更易,自从有人类以来,承受天命象这般急促的,还未曾有过。从前虞、夏两朝的兴起,都曾积累了数十年的善行和功劳,德泽已润洽百姓,又代天子管理政事,还考察过上天的意志,然后才登上帝位。商汤和周武成为帝王,就是由契和后稷开始,修积仁德、推行道义,经过十几代,武王未经预先邀约,就有八百诸侯在孟津盟会,就这样,他们还以为不可轻易夺取王位。直至后来,商汤才放逐了夏桀,武王

8、才杀掉了商纣。秦国从襄公开国,显赫于文公、穆公时期;献公、孝公之后,开始一块一块地侵食六国,过了一百多年,到秦始皇才并吞了六国诸侯。凭仁德象虞、夏、汤、武那样,用武力象秦这样,原来统一天下是这般的难啊!秦始皇称帝之后,担心兵乱不止,以为是有诸侯的缘故,因此对功臣亲族没有尺寸土地的封赏,毁坏有名的城池,销镕武器,铲除豪杰,希图帝业能保全万世。但是,新的帝王事业却兴起在那平常的巷陌之中。天下豪杰联合攻秦,其迅猛的声势超过了夏、商、周时期。过去秦朝废除封建等种种禁令,恰恰帮助了贤能的人,为他们铲除了障碍。所以汉高祖刘邦从家乡愤发而起,而成为天下的雄主,哪能说“没有封地便不能当帝王”呢?这便是帝王之位应当传给人们所说的大圣贤罢。这难道不是天意!这难道不是天意!不是大圣贤,谁能担当得起所承受的天命,而成为帝王呢?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