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西学东渐导学目标与结构课程标准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知识网络结构:西 学 东 渐 背景: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加剧 代表 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组织编译 开眼看世界 人物 魏源:编写 ,提出 的思想主张。 姚莹编写 。 影响: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背景:内忧外患使清王朝统治危机加深;西学进一步传入洋务思潮 代表:奕忻、曾国藩、李鸿章等 主张:“ 为体, 为用”。 影响:冲击了传统守旧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
2、件 产生:洋务运动时期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代表人物有 、 他们较早提出了改良政治、实行 制度的要求。 发展: 战争后,由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 的形成,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维新思潮 代表 康有为:重要著作是 、 。 人物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变法道理。 严复:翻译 ,是系统将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 影响: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在舆论上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精析与探究:1分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新思想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原因: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统治日趋衰微,阶级矛盾不断尖锐,政府财源枯竭,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扩张。鸦片战
3、争中,天朝上国被一个西方岛国打得一败涂地,使华夏鄙视远夷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一些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开始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了。他们开始睁开眼睛去看看陌生的外部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逐渐传入中国。外患日深的历史条件推动他们面向世界,开始认识到在当时世界潮流下改革的主要方向向西方学习,开眼看世界。影响:启迪着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面对世界,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2简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兴起的目的和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经济侵略加剧,国内有太平天国运动,政局岌岌可危。洋务派看到西方船坚炮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
4、为用”,来改变现状。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巩固与拓展一、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这一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来的?A. 魏源海国图志 B.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C. 容闳西学东浙记 D. 洪仁玕资政新篇2.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潮的核心内容是A. 振兴清王朝 B. 向西方学习,寻求强
5、国御海之道 C. 自强求富,发展资本主义 D. 启迪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3. 在鸦片战争时期,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开眼看世界的着眼点主要表现在 A军事技术方面 B历史地理方面 C社会制度方面 D思想文化方面4. 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因为 A他是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 B他能深刻认识鸦片的危害 C他主张向西方学习,注目世界,探索新知 D鸦片战争中,他在广东戒备森严,坚持抵抗5. 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理解正确的是A. 以传统封建制度为立国之本B. 以“师夷长技”为富国强兵之路 C. 在不触动封建制度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D. 学习西方现技术和仿
6、效西方政治制度6.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要区别在于A. 是否学习外国事务 B. 是否维护清朝统治C. 是否进行政治改革 D. 是否反对外国势力7. 早期维新思想和鸦片战争后初期的新思潮的主要不同是 A. 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 B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C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 D借鉴外国经验探索救国道路8.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的主要思想是 A. 提倡新学,反对儒家理论 B. 斥责孔孟之道的虚伪 C. 封建信条大多不足为训 D. 孔子是主张改革的先师9. 下列观点属于维新派的是A. 治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B. 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器械、工艺也C. 当世恶疾者,帝制为最,唯合
7、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D. 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地法合则易就,二者行斯强也10. 胡适言:“(进化论的介绍与传播犹如)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近代中国在介绍“这种思想”方面贡献最大的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二、非选择题:11.有的史学家认为,在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期,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经过了“睁眼看世界”、“走出国门看世界”和“仿洋改制看世界”三个历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分析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上所经过的每个历程的主要原因。(2)简要评述三个历程的实践活动及其结
8、果。12康有为为什么要装扮孔子,让他充当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先师?阅读精选魏源的思想魏源(17941857年),宇默深,湖南邵阳人。早在鸦片战争前他便对英国侵略者把鸦片强加于中国表示强烈的不满,认为鸦片贸易是使中国民穷财尽的重要原因主张严禁鸦片输入。鸦片战争期间他在两江总督裕谦幕府中,亲自参加了抵抗英国侵略者的斗争。南京条约修订后,他在复仇雪耻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根据他所能搜集到的资料,编写了海国图志一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对强国御侮的道路作了比较深入的探索。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胜利,使魏源 增强了战胜外国侵略者的信心。他指出,中国人民有力量击败外国侵略者捍卫中国的独立和自主
9、。他认为中国在鸦片战争中遭到失败是由于清朝统治者的投降卖国所造成的。魏源认识到外国侵略者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侵略野心告诫人们要提高警惕,加强国防,千万不要迷信一纸“和约”。他对沙皇俄国侵略我国北部边指地区的历史,也作了一些研究。他指出:俄罗斯“去中国京师二万余里”,“其国本微弱,地亦狭”。后来,沙皇俄国大力向西伯利亚地区扩张才与我国接壤。他谴责沙俄自十七世纪中叶以柬不断侵入我国黑龙讧以北地区的罪行。魏源从抵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愿望出发提出了“师夷长技”,即向西方学习的新课题。他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富强,除拥有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外更重要的是由于建立了一套近代化的工业,中国要想强盛起
10、来,也应当由此着手。他强调在发展近代工业时,应“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相信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兴盛的国家。他要求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在当时是很珍贵的。魏源对当时思想界中占统治地位的宋学(理学)和汉学(考据学),进行了不少揭露和批判。他把理学斥之为“俗学”,把那些道貌岸然的理学家斥之为“庸儒”,揭露他们的那套学问“上不足制国用外不是靖疆圉下不足苏民困”,实际上是没有用处的。他对那种用繁琐考证方法研究儒家经典的汉学,也表示很大的反感。指责它“锢天下聪明智慧,使尽出于无用之一途”。他对宋学和汉学的批判是对当时的封建正统思想的一个大胆的挑战。魏源还针对当时清朝封建统治阶级复古
11、守旧的反动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强调说:“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根据这个观点,他提出了“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主张,要求改革弊政,实行变法。魏源很重视实际生活的体验,反对专从书本中寻求知识的治学方法强调“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今人益于古人”“身教亲于言教”。他指出:“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他的这种认识论对当时的思想界是具有很大影响的。 第21课 西学东渐答 案知识结构填充:四洲志 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康猷纪行 中学 西学 王韬 郑观应 君主立宪 甲午中日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
12、考 天演论巩固与拓展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ACCACCDD二、非选择题:11(1)主要原因:“睁眼看世界”鸦片战争失败的强烈刺激,一批有识之士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国外历史、地理,总结失败的教训,寻找御敌的方法。 “走出国门看世界”在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双重打击下,统治集团为挽救统治,进行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 “仿洋改制看世界”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马关之辱和瓜分狂潮,使中国人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和耻辱感,先进的中国人把认识世界与变法维新结合起来。 (2)实践及结果:林则徐在广州设立译馆,编译了各国
13、律例和四洲志;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对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积极的作用。 清政府陆续派官吏常驻外国,并派遣留学生。洋务派创立了批近代的军事、民用工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维新派大力宣传学习西方,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终因戊戌政变而失败。戊戌变法在当时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12(1)因为中国传统思想深厚,影响深刻。如果完全背离传统,必将一事无成。 (2)资产阶级软弱与保守,还没有打出自己的鲜明旗帜。 (3)康有为对中国国情了解,为减少变法的阻力,这样做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康有为的出身、经历、地位,尤其是他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在向西方寻求真理、构筑自己的思想体系时,必将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