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江苏高考生物二轮讲义:2 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4460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江苏高考生物二轮讲义:2 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0江苏高考生物二轮讲义:2 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0江苏高考生物二轮讲义:2 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0江苏高考生物二轮讲义:2 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0江苏高考生物二轮讲义:2 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2020江苏高考生物二轮讲义:2 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2020江苏高考生物二轮讲义:2 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2020江苏高考生物二轮讲义:2 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2020江苏高考生物二轮讲义:2 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2020江苏高考生物二轮讲义:2 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2020江苏高考生物二轮讲义:2 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2020江苏高考生物二轮讲义:2 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2020江苏高考生物二轮讲义:2 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2020江苏高考生物二轮讲义:2 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2020江苏高考生物二轮讲义:2 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2020江苏高考生物二轮讲义:2 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2020江苏高考生物二轮讲义:2 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2020江苏高考生物二轮讲义:2 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2020江苏高考生物二轮讲义:2 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十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稳态的生理意义(B)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B)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B)4血糖调节(B)5.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B)6.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A)疏漏诊断1内环境及其稳态与血糖、水盐、体温调节的正误判断(1)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2)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物质()(3)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4)血糖浓度可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5)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6)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

2、重吸收作用减弱()(7)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8)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2免疫调节的正误判断(9)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10)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11)血液中未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都是记忆细胞()(12)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13)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长句冲关1概述性知识(1)持续发热会使体液减少,通常通过静脉注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和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

3、钠溶液来矫正,这两种溶液的共同作用是维持内环境渗透压平衡。(2)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是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3)免疫治疗重在“治疗”,注射物是“抗体”或免疫增强剂等,目的是“立竿见影”地直接消灭病原体。2程序性诱问(4)呕吐和腹泻导致患者尿量减少,原因是呕吐和腹泻导致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5)糖尿病患者不一定都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请说明理由。有的糖尿病患者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这种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还有一种糖尿病患者是由于胰岛素受体受损,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这种患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

4、素来治疗。(6)从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结构特点分析,几乎没有病毒将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为宿主细胞,请解释原因。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与核糖体等,病毒无法在其细胞内合成蛋白质。(7)与未免疫的机体相比,已经免疫的机体再次受到抗原入侵后,病情较轻,或未发病,请解释原因。已经免疫的机体,体内有能识别抗原的记忆细胞,当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可以迅速与抗原结合,阻止病菌的繁殖,从而使病情较轻,或未发病。热考命题1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学生用书P611(2017高考江苏卷,T1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

5、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D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解析:选B。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项错误;饥饿时,肝糖原可以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使血糖浓度升高,B项正确;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但由于机体与外界温差大,其散热量仍大于炎热环境,C项错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不是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无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D项错误。2(2019高考江苏卷,T27)甲、乙、丙三人在一次社区健康日活动中检测出尿糖超标,为进一步弄清是否患糖尿病,依据规范又进行了血液检测。图1、图2所示为

6、空腹及餐后测定的血糖及胰岛素浓度。糖尿病血糖浓度标准为:空腹7.0 mmol/L,餐后2 h11.1 mmol/L,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内_、合成糖原或转变为非糖物质,并抑制_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_受抑制,使血糖浓度下降。(2)据图初步判断_是糖尿病患者,需复查血糖。患者常因血糖浓度升高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_产生渴感,表现为多饮。(3)除糖尿病外,尿糖超标的原因还可能有_(填序号)。一次性摄糖过多低血糖患者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4)结合图1、图2分析,乙出现上述检测结果的原因可能有_(

7、填序号)。自身抗体与胰岛素结合自身效应T细胞持续杀伤胰岛B细胞自身抗体竞争性结合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胰岛B细胞膜上载体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下降解析:(1)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一方面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另一方面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同时胰岛素还能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浓度下降。(2)由题图可知,甲和乙的餐前空腹血糖浓度大于7.0 mmol/L,餐后2 h血糖浓度大于11.1 mmol/L,可初步判断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高,下丘脑感受器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并主动饮水。(3

8、)一次性摄糖过多,超过肾脏的重吸收能力,尿液中会出现葡萄糖;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不能将尿液中的葡萄糖重吸收,会出现尿糖。低血糖患者血糖浓度较低,尿液中不会出现葡萄糖;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大量排尿,尿液中不会出现葡萄糖。(4)乙的餐前空腹和餐后血糖浓度均大于正常值,且其体内胰岛素含量也较高,说明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原因可能是胰岛素不能与组织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自身抗体与胰岛素结合、自身抗体竞争性结合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导致血糖浓度较高,较高浓度的血糖又会刺激机体分泌胰岛素。答案:(1)氧化分解肝糖原分解胰高血糖素(2)甲、乙大脑皮层(3)(4)3(2018高考江苏卷,T30)正常人体

9、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_,激素乙通过_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_。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_,从而减少尿量。(4)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

10、散热的途径有_。(5)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请解释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_。解析:(1)由题图可知,激素甲由下丘脑产生后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产生激素乙,激素乙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产生甲状腺激素,所以激素甲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乙为促甲状腺激素。激素乙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2)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可增加产热,有助于体温上升到已上调的38.5 体温调定点。综合图解分析可知,体温上升期人体的体温调节既可以通过靶腺分泌相应激素进行激素调节,也可以通过神经控制某些腺体进行调节,有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两种途径。(3)高温持续期

11、体温恒定,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此阶段人体出现脱水现象时,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4)体温下降期,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以增加散热,使体温下降。(5)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可能是因为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最终血压轻度升高。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体液运输(2)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上升到38.5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3)等于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重吸收水量增加)(4)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5)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本部分内容常联系生活实际、人体健康考查稳态的生理意义

1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等内容。近几年在江苏卷中出现频率较高,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形式都有,对逻辑推理和信息加工能力要求较高。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下丘脑在三大调节中的作用(1)图示(2)下丘脑的“四个功能”与“三个中枢”四个功能:感受、传导、分泌和调节。三个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一、考查生命观念1(2019高考全国卷)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

13、程发生在组织液中解析:选D。骨骼肌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A正确;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液,B正确;组织液中的O2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细胞,C正确;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2(多选)下列关于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体在寒冷条件下散失的热量比在炎热条件下散失的更多B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时,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尿量减少C当血糖浓度过高时,下丘脑通过胰岛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来降低血糖浓度D胰岛素能降低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解析:选

14、CD。人体在寒冷条件下,由于外界环境温度较低,因此散热较多,为了保持人体体温恒定,产热量也增加,A正确;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减少,B正确;当血糖浓度过高时,下丘脑另一区域通过副交感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浓度,C错误;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D错误。二、考查科学思维3(多选)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下图是解释感染病毒后机体体温上升的一种假说,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状态下为3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均参与B体温

15、持续维持在39 期间,机体主要依靠排汗散热C体温持续维持在39 期间,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寒冷刺激也会引起正常机体出现上图所示的反应过程解析:选AC。图示过程除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参与外,还有免疫系统参与,A项正确;一般情况下,当环境温度为29 时人开始出汗,35 以上时出汗成了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所以机体是否主要靠排汗散热,取决于环境温度,而不是人体温度,B项错误;体温持续维持在39 期间,相对稳定,因此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项正确;寒冷刺激会促进机体增加产热量,减少散热量,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但体温调定点不会改变,D项错误。4糖尿病有 型和 型,其中 型糖尿病的主要特点是体内出现胰岛

16、素抵抗。有研究显示, 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同时伴有脑内胰岛素水平下降,对维持神经元存活起重要作用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及其受体水平也降低的变化,而上述变化可能会导致脑内神经元病理性死亡,进而加重阿尔兹海默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分子胰岛素能多次用于调节细胞膜对葡萄糖的转运速率BIGF及其受体水平降低导致的脑内神经元死亡属于细胞凋亡C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浓度较高,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较多,导致多尿症状D人体内含与胰岛素合成相关的mRNA和含胰岛素受体基因的细胞数量差异较大解析:选D。胰岛素是激素,一旦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A错误;IGF及其受体水平降低导致的脑内神经元病理性死亡,应属于细胞坏死而

17、不是细胞凋亡,B错误;抗利尿激素分泌越多,尿量应越少,C错误;人体几乎所有细胞均含胰岛素受体基因,但只有胰岛B细胞才含与胰岛素合成相关的mRNA,D正确。三、考查社会责任5抽取血液进行化验是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下表是某患者空腹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结果:项目结果参考值单位葡萄糖2.100.801.20mg/L钠180135145mmol/L钙2.702.022.60mmol/L根据表中数据和所学知识推测,该患者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A胰岛素增多,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B神经细胞细胞膜动作电位的峰值减小C肌肉出现抽搐等症状D葡萄糖随尿液排出,尿量增多解析:选D。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

18、利用和储存葡萄糖,A错误;血液中钠离子浓度高于正常范围,钠离子内流形成动作电位,膜外钠离子浓度高,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B错误;血钙含量低时才会出现肌肉抽搐,C错误;由表可知,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范围,可能会导致葡萄糖随尿液排出,尿量增多,D正确。热考命题2免疫调节学生用书P621(2018高考江苏卷,T9)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及其相关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效应T细胞都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B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二次免疫应答都与记忆细胞有关C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D大量制备一种单克隆抗体时需要大量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解析:选B。效应T细胞由T细胞

19、分化而来,A项错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二次免疫应答都与记忆细胞有关,B项正确;健康人的T细胞不可以直接移植到肿瘤患者体内,可能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C项错误;一种单克隆抗体由能产生该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培养制备,在大量制备该种单克隆抗体时,只需大量培养上述杂交瘤细胞,而不需要大量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D项错误。2(2019高考江苏卷,T31)图1为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递呈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后被激活,进而攻击肿瘤细胞的示意图。图2为肿瘤细胞的一种免疫逃逸机制示意图。肿瘤细胞大量表达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逃避T细胞的攻击。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抗原递

20、呈细胞通过_方式摄取肿瘤抗原。(2)图1中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后被激活,增殖并_形成效应T细胞群和_细胞群。(3)图1中效应T细胞通过TCR只能识别带有同样抗原的肿瘤细胞,故发挥的免疫作用具有_性,效应T细胞分泌毒素,使肿瘤细胞_死亡。(4)为阻断图2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通路,利用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制备了抗PDL1抗体。该抗体注入体内后通过_传送与_结合,可解除T细胞的活化抑制。(5)为应用于肿瘤的临床免疫治疗,需对该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除抗原结合区域外,其他部分都替换为人抗体区段,目的是_。解析:(1)图中抗原递呈细胞通过胞吞将肿瘤抗原摄入细胞内。(2)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后,在抗原刺激下增殖

21、分化为效应T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3)效应T细胞通过TCR只能识别与刺激对应的肿瘤细胞的抗原,无法识别其他抗原,说明该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具有特异性。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后,分泌毒素,使靶细胞裂解死亡。(4)结合题干分析,抗PDL1抗体注入体内后,通过体液运输,与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会阻碍PDL1与PD1的结合,从而解除T细胞的活化抑制。(5)对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可以防止人的免疫系统将外来的抗体当做异物而产生免疫排斥反应。答案:(1)胞吞(2)分化记忆(3)特异裂解(4)体液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5)降低免疫排斥反应本考点主要考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及其应用。常结合人体健康以及病毒、肿

22、瘤防治为命题背景,意在考查学生对特异性免疫理论的理解能力。1两大免疫过程2区分三类免疫失调症一、考查生命观念1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并且都能识别抗原B清除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和被病原体破坏的细胞都属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C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与T细胞、T细胞与B细胞之间存在信息交流D自身免疫病是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疾病,过敏反应和免疫缺陷病是免疫功能过弱引起的疾病解析:选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都能识别抗原,但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A错误;清除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属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而清除被病原体破坏的细胞则属于免疫

23、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B错误;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将抗原吞噬处理后呈递给T细胞,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所以它们之间存在信息交流,C正确;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都是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免疫缺陷病则是免疫功能过弱引起的,D错误。二、考查科学思维2(2019湘赣十四校联考)下图为机体内发生体液免疫和过敏反应的流程图,图中甲丁代表不同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性哮喘是两个以上等位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病B过敏原初次入侵机体就引发丁过程发生导致哮喘C哮喘发生过程既有浆细胞参与又有效应T细胞参与D丁过程是需要通过体液运输对生命活动进行的

24、调节解析:选D。遗传性哮喘是由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病,A错误;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才会导致哮喘,B错误;由题图可知,哮喘发生过程无效应T细胞参与,C错误。3(多选)(2019徐州“圆梦之旅”测试)下列对如图所示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B系鼠的皮肤对于子代A系鼠是抗原B子代A系鼠的浆细胞裂解了移植的B系鼠皮肤CC系鼠的皮肤没有引起子代A系鼠的免疫应答D注射淋巴细胞使子代A系鼠的基因型发生改变解析:选AC。由题图可知,B系鼠的皮肤对于子代A系鼠是抗原,A正确;B系鼠皮肤是抗原,而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作用,B错误;据题图分析,移植C系鼠和B系鼠的皮肤后,子代A系鼠没有对C系鼠的皮肤产生排斥反

25、应,说明C系鼠的皮肤没有引起子代A系鼠的免疫应答,C正确;注射淋巴细胞并没有改变子代A系鼠的基因型,D错误。三、考查社会责任4下图为某人被狗咬后的处理和治疗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清理伤口能减少人被狂犬病病毒感染的机会B被狗咬后不包扎能降低人被厌氧菌感染的风险C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能直接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狂犬病病毒D每隔一定时间注射狂犬疫苗,对机体抗体和记忆细胞的产生起到增强作用解析:选C。被狗咬后及时清理伤口可以减少伤口处的病毒,减少感染机会,A项正确;不包扎的有氧环境会抑制厌氧菌的繁殖,降低人被厌氧菌感染的风险,B项正确;注射的狂犬免疫球蛋白是抗体,只能与细胞外液的抗原结合,对细胞内的病

26、毒不起作用,C项错误;每隔一段时间注射疫苗,可以增加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数量,增强免疫能力,D项正确。三看法区分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学生用书P149(单独成册)1(2019高考全国卷)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皮肤血管舒张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 D用酒精擦拭皮肤解析:选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增加产热的一种途径,A符合题意;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利于散热,B不符合题意;汗腺分泌汗液增加,利于蒸发散热,C不符合题意;酒精具有挥发性,用酒精擦拭皮肤可以带走身体的大量热量,D不符合题意。2通常情况下,人体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ANa浓度 B渗透压CK浓度 DO2浓度解

27、析:选B。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基本相等,这样才能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B项符合题意。3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包括突触间隙内的神经递质、CO2、溶菌酶和氨基酸等B肾上腺、唾液腺和胃腺等腺体产生的分泌物,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血浆中的血红蛋白运输O2到全身各处D泪液、汗液和肝脏分泌的胆汁等都属于细胞外液解析:选A。突触间隙内的神经递质存在于组织液中,溶菌酶、CO2和氨基酸等可存在于血浆内,它们都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A项正确。唾液腺和胃腺产生的分泌物直接排到消化道内,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相通,其中的液体

28、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项错误。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存在于血浆中,C项错误。泪液、汗液直接分泌到外界环境中,它们不属于细胞外液;肝脏分泌的胆汁直接排到消化道内,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相通,其中的液体不属于细胞外液,D项错误。4溶血是指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渗出的一种现象。溶血反应包括免疫性溶血和非免疫性溶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溶血反应可导致组织液中氧气浓度降低B免疫性溶血可能与体内产生的抗体有关C溶血反应可能导致内环境的pH升高D血红蛋白不是红细胞含有的唯一蛋白质解析:选C。溶血可造成红细胞破裂,从而使红细胞运输氧气的能力下降,从而导致组织液中氧气浓度降低,A正确;免疫过程中,某些抗体会与

29、红细胞作用造成溶血,B正确;溶血反应不会导致内环境的pH升高,C错误;红细胞中除了含有血红蛋白外,还含有与无氧呼吸有关的酶等蛋白质,D正确。5伤口感染后会红肿、发炎甚至化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受损部位毛细血管收缩,皮肤变红B该部位组织液渗透压降低,引起局部肿胀C吞噬细胞穿出毛细血管壁,向伤口处聚集吞噬病菌D痛觉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并传递兴奋刺激下丘脑,产生痛觉解析:选C。受损部位毛细血管舒张,A错误;该部位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液增多,出现局部肿胀,B错误;吞噬细胞能穿出毛细血管壁,向伤口处聚集吞噬病菌,C正确;痛觉是由大脑皮层产生的,D错误。6婴幼儿容易尿床、尿裤子,而成年人则能较好

30、地控制排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婴幼儿的无意识排尿不属于反射活动B婴幼儿尿床与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全有关C成年人能有意识“憋尿”,说明高级中枢能够调控低级中枢D成年人尿意的产生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解析:选A。婴幼儿由于大脑发育不完善,容易出现尿床、尿裤子现象,该排尿属于非条件反射活动,其反射中枢位于脊髓,A错误,B正确;成年人能较好地控制排尿是因为成人的排尿受大脑皮层控制,可以说明高级中枢能够调控低级中枢,C正确;尿意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D正确。7(2019湖南益阳高考期末)胰岛B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甲、乙两种蛋白质,这两种蛋白质均能与葡萄糖结合而发挥相应的生理功能。其中,甲、乙两种蛋白质分别

31、参与、两种生理过程,丙为过程产生的分泌蛋白(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体现了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B过程体现了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C甲、乙均能与葡萄糖结合,说明二者无特异性D丙可能是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膜上过程的进行解析:选C。受体介导的胰岛素的分泌和胞吐过程需要细胞膜表面上的葡萄糖受体蛋白和葡萄糖分子的识别,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A正确;葡萄糖进出细胞需要有运输葡萄糖的转运蛋白的专门通道,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B正确;转运蛋白和受体蛋白结构不同,各有其特异性,C错误;胰岛B细胞能合成并分泌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加速对葡萄糖的摄取

32、、利用和储存,D正确。8下列有关低温环境中健康机体出现的一系列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温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B正常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大于在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C在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具有协同作用D寒冷刺激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冷觉解析:选B。低温促进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最终导致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促进代谢,增加产热,A项错误;正常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大于在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B项正确;在血糖调节中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具有协同作用,C项错误;寒冷刺激时,产生冷觉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项错误。9(多选)(2019扬州月考)下图为人体生长激素分泌的调

33、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可能促进细胞b的分泌B细胞a和细胞b对细胞c分泌生长激素的调节呈协同关系C急性低血糖引起垂体细胞分泌的生长激素随血液流经全身传递信息D运动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原因之一可能是生长激素可作用于胸腺,促进T细胞成熟解析:选ACD。若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将促进细胞b的分泌,A正确。由于细胞a分泌的激素对细胞c的分泌具有促进作用,而细胞b分泌的激素对细胞c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则这两种激素对细胞c分泌生长激素的调节呈拮抗关系,B错误。急性低血糖引起垂体细胞分泌的生长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作用于靶器官从而发挥作用,C正确。由题图可知,运动可以促进细胞c分

34、泌生长激素,可作用于胸腺,促进T细胞成熟,因此能提高机体免疫,D正确。10下列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相应反应B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相应反应C过敏原至少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可引起免疫反应D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免疫反应解析:选C。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过敏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即过敏原至少第二次进入机体才会引起过敏反应,而抗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免疫反应,A、B、D错误,C正确。11(多选)食用被诺如病毒(NV)污染的食物会

35、导致呕吐与腹泻,而NV极易变异,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侵入人体的NV与人体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B人体胃酸能杀死部分NV,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C人体内环境中可能有多种抗NV的特异性抗体DB淋巴细胞对NV的免疫应答属于体液免疫解析:选CD。侵入人体的NV与人体之间存在寄生关系,A错误;在人体消化道进行的是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一般来说,一种病毒可能有多种抗原成分,且NV极易变异,因此在人体内环境中可能有多种针对该病毒的抗体,C正确;有B淋巴细胞参与的是体液免疫,D正确。12(多选)(2019南通统一联合考试)将某小鼠的皮肤移植给多只同种小鼠后,将受皮鼠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环孢霉素A

36、,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并每天统计植皮的存活率,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受皮鼠与供皮鼠的细胞表面抗原不完全相同B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强度大于乙组小鼠C环孢霉素A可能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从而减弱免疫应答D使用环孢霉素A降低了人体器官移植患者的存活率解析:选BD。依题意并分析图示可知:外源供皮在受皮鼠上的存活率最终降为零,说明发生了免疫排斥反应,受皮鼠与供皮鼠的细胞表面抗原不完全相同,A正确;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反应出现的时间比乙组小鼠出现的时间晚,外源供皮存活的时间长,说明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强度小于乙组小鼠,进而说明环孢霉素A能够减弱免疫排斥反应,究其原因可能

37、是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从而减弱免疫应答,B错误,C正确;对人体器官移植患者使用环孢霉素A,能够减弱免疫排斥反应,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D错误。13请回答与人体稳态调节相关的问题:(1)由甲图可知,在机体稳态调节过程中,除了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外,细胞间还可通过_等信息分子进行信息交流。当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_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水肿。(2)由乙图可知,甲状腺激素进入细胞后诱导基因表达的机制是_。(3)当T细胞活性下降时,会使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其主要原因是_。(4)免疫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如白细胞介素等)可作用于神经细胞并使之产生兴奋,在此过程中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

38、解析:(1)激素可以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与相应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由甲图可知,在机体稳态的调节过程中,除了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外,细胞间还可以通过激素、神经递质等信息分子进行信息交流。当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水肿。(2)由乙图可知,甲状腺激素进入细胞后诱导基因表达的机制是甲状腺激素进入细胞核后,与细胞核中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促进细胞核内的相关基因转录成相应的mRNA。(3)淋巴因子由T细胞分泌,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当T细胞活性下降时,淋巴因子的分泌量减少,B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减弱,导致浆细胞数量减少

39、,产生的抗体也随之减少,因此,当T细胞活性下降时,会使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4)免疫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可作用于神经细胞并使之产生兴奋,在此过程中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由化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答案:(1)激素、神经递质组织液(2)甲状腺激素进入细胞核后,与细胞核内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促进细胞核内的相关基因转录(3)T淋巴细胞活性下降时,淋巴因子的分泌量减少,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减弱,故浆细胞数量减少,产生的抗体也随之减少(4)化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14(2019山东潍坊高三一模)“热量限制”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能够改善代谢并延长寿命的重要手段。研究人员对患型糖尿病的小鼠进行了间歇性热量限制,以研究间

40、歇性热量限制能否有效干预糖尿病。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组别饲喂处理检测结果甲组进食一周FMD(热量为正常饮食的30%),然后恢复一周正常饮食,连续八周重复空腹血糖显著降低,胰岛B细胞数量增加乙组正常饮食八周生理指标与实验前相当说明:FMD是一种富含多种植物成分的低糖、低脂、低蛋白、高纤维的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患型糖尿病小鼠有高血糖、高胰岛素、多尿等症状。请解释出现多尿症状的原因:_。(2)实验结果表明间歇性热量限制能有效降低血糖,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最可能是_。(3)已知型糖尿病是机体胰岛素缺乏所致。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测,间歇性热量限制_(填“能”或“不能”)有效干预型糖尿病,理由是_。

41、(4)从饮食习惯的角度分析,人们应如何降低患型糖尿病的风险?_。解析:(1)患型糖尿病小鼠出现多尿症状的原因是尿液中含有的葡萄糖提高了尿液的渗透压,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 (2)实验结果表明间歇性热量限制能有效降低血糖,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最可能是间歇性热量限制能提高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有效降低血糖。 (3)型糖尿病是机体胰岛素缺乏所致,根据题干实验结果推测,间歇性热量限制能有效干预型糖尿病,理由是间歇性热量限制处理能使胰岛B细胞数量增加,从而增加胰岛素含量。 (4)实验结果表明,可通过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来降低患型糖尿病的风险。答案:(1)尿液中含有的葡萄糖提高了尿液的渗透

42、压,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2)间歇性热量限制能提高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有效降低血糖(3)能间歇性热量限制处理能使胰岛B细胞数量增加(4)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15(2019湖北沙市中学高三质检)研究发现,正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结合后(如图1),可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并诱导活化的淋巴细胞凋亡,从而防止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免疫过程中,T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会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_。(2)我们体内每天都可能产生癌细胞,但因为有免疫系统的“常态式”检查,机体才幸免于难,保持健康,这体现了免疫系

43、统的_功能。(3)研究发现,癌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质与T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结合,导致T细胞不能全面启动对癌细胞的免疫攻击,最终诱导免疫逃逸。针对此发现科学家研发了治疗癌症的新药物PD1抗体(如图2),由图推测该药物的作用机理是_;你认为这种药物会有何副作用?_。答案:(1)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之裂解死亡(2)监控和清除(3)PD1抗体通过与T细胞上的PD1结合来阻断癌细胞上的PDL1与PD1结合(T细胞启动对癌细胞的免疫攻击)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导致人体患自身免疫病或过敏16(2019高考全国卷)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究小

44、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小鼠分组A组B组C组D组初次注射抗原抗原甲抗原乙间隔一段合适的时间再次注射抗原抗原甲抗原乙抗原甲抗原乙回答下列问题:(1)为确定A、B、C、D四组小鼠是否有免疫应答发生,应检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_(填“抗体”或“抗原”)。(2)再次注射抗原后,上述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组是_。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_。(3)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时间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会出现沉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4)若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一般有_(答出两点即可)。解析:(1)免疫应

45、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特异性反应,抗体是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2)再次注射抗原后,由于A组两次均注射抗原甲,D组两次均注射抗原乙,故A、D组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3)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后发生再次免疫应答,由于再次免疫应答反应强烈,血清中抗体产生速度快且浓度高,向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4)过敏反应的特点有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答案:(1)抗体(2)A、D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3)抗原与抗体发生凝集反应(特异性结合)(4)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