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目标:1、体会杜甫诗歌中包含的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2、体会杜甫诗沉郁顿挫、雄浑有力的现实主义风格。3、进一步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学习重点、难点:领会又呈吴郎通过委婉含蓄的劝告,表达对陷于水深火热的人民真切的关心和深挚的同情。学习过程第一课时1写作背景简介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州的第二年。当时,杜甫住在灢西一处草堂(不是成都那座草堂)中。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贫穷的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将草堂让给一位吴姓亲戚(即诗中吴郎),自己搬到十余里外的东屯去了。不料这位吴郎一来就在草堂外围插上篱笆,有意不让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说,杜甫便写了这首诗去劝告吴郎
2、。此前杜甫给吴郎写过一首诗,所以此诗题为又呈吴郎。吴郎年辈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用“呈”字,是为了让吴郎易于接受诗中所劝。 2基本解读 (1)题目“呈”表示礼貌,诗人想向吴郎说什么事情呢?(2)作者用什么方法劝止吴郎?(3)为什么不用“打枣”而用“扑枣”?第二课时知识探究1、“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中的“宁”“转”为何意?有什么作用?2、诗中多处用虚词,请找出来,有什么作用? 3、请结合尾联说说造成老妇生活困穷的深层原因有哪些?开放题畅所欲言:从这首诗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小结:本诗主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劝告吴郎让老妇人打枣这样一件小事,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的人民真切的关心和深挚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