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班别 姓名 学号 【考点】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考点知识梳理】一、哲学的物质概念1、自然界的物质性(1)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_,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_。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_,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_。【易错点判断】 1、物质区别于意识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质性。( )2、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3、物
2、质依赖意识,意识依赖物质。( )(2)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_ 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身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特别提醒】1、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2、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从产生过程看:人类社会是_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2)从存在的基础看: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_、_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_。3、世界物质性原理自
3、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_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_。【特别提醒】1、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都是正确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2、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二、哲学的运动概念 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1)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_和_。(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_和_,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4、。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反对错误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_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反对错误观点: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易错点判断】 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 )2、“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是脱离运动谈物质的观点。( )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1)绝对运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_的、_的和绝对的。(2)相对静止: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_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
5、一_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_。静止是_、有条件的和暂时的。(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运动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_的存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 的统一。反对错误倾向: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_,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_和_。【特别提醒】1、辩证法、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形而上学的区分(1)辩证法:联系的、发展的、全面(2)形而上学:静止的、孤立的、片面(3)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2、正确理解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避免割裂它们之间的关系(1)割裂物质和运
6、动的关系: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2)割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三、物质运动的规律 1规律的概念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_、必然的、_联系。【特别提醒】(1)规律一定是一种联系,但联系不一定都是规律。(2)规律并非永恒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_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_,也不能被消灭。(2)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
7、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3)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_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_,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易错点判断】1、规律是客观的,永恒不变的。( )2、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和改造规律。( )【考点过关训练】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A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B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 D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2、哲学家泰勒斯
8、说,世界的本原是水,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就没有世界。这的观点具有局限性是( )A、他没有用哲学的眼光来考察世界本原 B、他没有看到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C、他没有撇开事物的具体特性认识物质 D、他没有指出世界的共同本质3、生物进化论指出,动物是地球上生物进化的结果。动物产生后,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脊椎到有脊椎,从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动物慢慢发展到高级哺乳动物,进而由类人猿进化到人类,产生了人类社会。这说明()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自然界是本来就存在的物质世界上帝创世说是背离客观实际的 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A B C D4、(2009江苏卷)“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
9、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5、(2013湛江一模)有一幅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静止就是绝对的不运动 与运动相互依存是运动的普遍状态 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系,事物的空间位置相对不变A B C D6、(2012江苏卷)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A、不是风动
10、,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7、(2010天津卷)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第6年雨水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长到30米高。这种现象反映了A、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B、只要发生量变,就有质的飞跃C、事物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 D、认识事物要从整体与部分的统一8、2013广东六校联考)2012年6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7000米级海试中,三次下潜深度超过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达到了预定的试验目标,取得
11、了圆满成功。这表明A规律是可以创造的 B.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 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9、(2013惠州二调)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后,与天空一号成功进行两次交会对接,并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取得了丰富成果,获得了新的认识。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人能利用规律、改变规律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实践决定认识A. B. C. D. 10、(2011江苏卷)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
12、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11、(2012浙江卷)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地址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A. B. C. D.12、(2013北京卷)当前,有些家长“超前”、“超负荷”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使孩子学习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事与愿违。在孩子培养问题上,这些家长A认为事物发展不存在矛盾 B忽视了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C没看到事物发展过程存在质变 D不重视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的影响13、(2013
13、海南卷)2012年12月,“海南绿色崛起论坛在海南举行。会议提出,推动海南绿色崛起,需要依靠和充分利用海南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源,守住这个全世界都追求的“时尚”,凸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定位,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地方样本。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它:强调海南绿色崛起以发挥独特优势为基础 主张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特点来利用规律倡导适用于我国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普遍模式 认为工作中心应由经济建设转向生态文明建设 A B C D第4课BDACC BACBD ABA12、【解析】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从材料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材料的意思是家长使孩子超负荷,导致没学到东西,说明家长没有遵循孩子成才的客观规律,选项 B 符合题意;事物不存在矛盾,是错误的表述,排除A;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C选项错误;D选项与题意无关。13、A推动海南绿色崛起,需要依靠和充分利用海南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源,强调海南绿色崛起以发挥独特优势为基础,正确;根据全世界追求绿色崛起的做法推动海南绿色崛起,主张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特点利用规律,正确;海南绿色崛起的做法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地方样本,要根据各地的实际采取不同的策略,错误;我国当前的工作中心仍然是经济建设,错误。该题选A。 - 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