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 ,大小:1.01MB ,
资源ID:34350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435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顾炎武《吴同初行状》原文及翻译.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顾炎武《吴同初行状》原文及翻译.doc

1、顾炎武吴同初行状原文及翻译原文:里中二三十年来号为文人者,无不以浮名苟得为务,而余与同邑归生独喜为古文辞,砥行立节,落落不苟于世,人以为狂。已而又得吴生,吴生少余两人七岁,以贫客嘉定。而炎武有叔兰服,少两人二岁。姊子徐履忱少吴生九岁。五人各能饮三四斗。五月之朔,四人者持觥至余舍为母寿。退而饮,至夜半,抵掌而谈,乐甚,旦日别去。余遂出赴杨公之辟,未旬日而北兵渡江,余从军于苏,归而昆山起义兵,归生与焉。寻亦竟得脱,而吴生死矣。其九月,余始过吴生之居而问焉,则其母方茕茕独坐,告余曰:“吴氏五世单传,未亡人惟一子一女。女被俘,子死矣!有孙,二岁,亦死矣!”余既痛吴生之交,又念四人者持觥以寿吾母,于是不

2、知涕泪之横集也!生名其沆,字同初。世本儒家,下笔数千言,试辄第一。每言及君父之际及交友然诺,则断然不渝。北京之变,作大行皇帝、大行皇后二诔,见称于时。北兵至后,遗余书及记事一篇,又从余叔处得诗二首,皆激烈悲切,有古人之遗风。然后知闺情诸作,其寄兴之文,而生之可重者不在此也。生居昆山,当抗敌时,守城不出以死,死者四万人,莫知尸处。以生平日爱国不忘君,义形于文若此,其死岂顾问哉?生事母孝,每夜归,必为母言所与往来者为谁,某某最厚。死后,炎武尝三过其居,无已,则遣仆夫视焉。母见之,未尝不涕泣,又几其子之不死而复还也。然生实死矣!(取材于亭林诗文集,有删改)注:行状:文体名,是记述死者生平行事的文章。

3、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曾参加明末抗清斗争。北兵:清兵。诔:li,祭文。译文:家乡二三十年来号称文人的,没有不把(追求)浮名和苟且(谋求)所得作为事业的,而我和同县归生只喜欢写古文辞赋,磨练行为,树立志节,孤傲不苟同于世上一般之人,世人认为(我们)狂妄。(我)不久又结识了吴生,吴生比我们两人小七岁,因为穷困客居(在)嘉定。我有(个)叔叔(叫)顾兰服,比我和归生小两岁。姐姐的儿子徐履忱比吴生小九岁。五个人各能饮三四斗酒。五月初一,四个人到我家端着酒杯为我母亲祝寿。退出来后(我们)饮酒,到半夜,击掌聊天,非常高兴,第二天告别离开。我于是离家赴杨公的征召,不到十天清兵南下,我到苏州从军,回来

4、后(参加了)昆山的抗清军队,归生(也)参加了。不久(起义失败,我)也终于得以脱身,可是吴生战死了。那年九月,我才探望吴生的家并慰问他的家人,竟然(只有)他的母亲正孤独无依地坐着,(他的母亲)告诉我说:“吴家五代单传,我只有一儿一女。女儿被掳去,儿子死了!有(一个)孙子,(只有)两岁,也死了!”我既为吴生的遭遇悲痛,又想起(他们)四人端着酒杯来为我母亲祝寿,于是不知不觉泪流满面。吴生名其沆,字同初,世代原本是读书人家,文思敏捷,倚马可待,考试总是第一。每次说到忠孝和与朋友交往守信用的时候,就(表现出)果断而不改变(的样子),北京(发生)变故(的时候),(他)写了两篇祭祀已故皇帝、皇后的文章,在当

5、时被称赞。清兵到了之后,(他)送我书信和一篇记事文,我又从叔叔处得到(他的)两首诗,(这些诗文内容)都激烈悲切,有古人的遗风。这之后(才)知道(他)描写思妇情感的作品,是他寄托兴致的文字,然而(那些)生命中可以被敬重的内容不在这些作品之中啊。吴生住在昆山,在抗击敌人时,坚守城池(拒敌)不出,(城陷,)因而战死,战死的将士达四万人,没有人知道他尸首所在的地方。因为(吴生)平生爱国不忘君王,(他的)忠义如此显露在文章中,他牺牲难道(会)有顾惜吗?(他)活着侍奉母亲(很)孝顺,每次夜里回家,一定跟母亲说与(他)往来的人是谁,谁谁最厚道。(他)死后,我曾多次探望他家,(如果)不得已时,就派仆人探望她。(他)母亲看见我,每次都(会)哭泣,又希望她的儿子没有死又回来了。然而吴生确实死了。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