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宾阳中学2017年春学期3月考高一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法律上明确废除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的是:( ) A晋国的税制改革B.齐国“相地而衰征” C鲁国的“初税亩” D.商鞅变法2.(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以下各说法中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3.有学者
2、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一次重要的文明转型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现象有( )A.贵族政治体劁+铁犁牛拼+庄园经济 B.官僚政治体制+铁质农具+小农经济C.垂直管理体制+男耕女织+城市商业 D.分封制度体系+精耕细作+重农抑商4.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C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5. 据宋史地理志记载统计的宋代时华北地区贡绢州数量,这表明当时( )路(行政单位)贡绢州数该路州数贡绢州所占比例河北东西路2938763%京东东西路1219632%京
3、畿、京西北路811727%小计4968721%(占全国总州数的21%)A.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 B.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C.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 D.丝织业范围扩展到华北地区6.据张瀚松窗梦语记载,明朝中后期杭州仁和县有张毅庵者,因其丝织品“备极精工”,人相争购,于是逐渐富裕,从一张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雇请“各色人匠,因此,“家业大饶”。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明朝中后期杭州的丝织业发达 B杭州丝织品做工精致,备受欢迎C.杭州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杭州人辛勤劳动,因此逐渐致富7.徐峰在试论近代江南市镇的城市化中认为:“湖州府所辖的乌青镇,明朝时除了四条主干大街外,另有
4、街巷58条。镇中工商业(蚕丝、冶炼、编织、磨坊、染坊、造船、杂货等产业)发达。清末,乌青镇街巷规模有了明显扩大,新增加了8条主干大道,街巷增加了47条。”促进这一时期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市民阶层的壮大 C自然经济的瓦解D商品经济的发展8.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的商业革命,第二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其中“明清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包括( )江南市镇商业特别发达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A B C D9.两汉时期,“钱”字很少见于文学作品中。而从两晋时期起,它的别称被
5、大量收录:鲁褒尊其为“孔方兄”,干宝以“青蚨”称之,而王衍则贬之为“阿赌物”。这说明魏晋时期( )A商品经济发展促使社会价值观念变革 B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儒家义利观解构C儒家地位的变迁影响文学内容变化 D商业繁荣为市民文学发展奠定基础10.明中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远超整个欧洲地区,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向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
6、品输出11.春秋时期管子曰:“若岁凶旱水溢,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以前无狗后无彘者(指穷人)为庸(指佣工)。故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策也。”其倡导的经济理念是 ( )A重农抑商,以固民本B农商并重,以均贫富C国家调控,以工代赈D开源节流,与民休息12.我国古代“重农”政策毋宁说是“集权主义”统治下一种“精明”的选择。集权国家的悲剧就在于明知“商”之不可抑,而不得不抑,“农”之必须重,而实难得其重。农、商在官僚体系过分介入的情况下,长期处于病态的生存状态。这观点认为( ) A集权制度下商品经济难有发展 B重农政策与集权统治密不可分C抑商政策削弱了中央集权统治 D政局稳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前
7、提13.“中世纪后期意大利商人继续在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各个港口与阿拉伯商人相会,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这种情况对牟获中间人厚利的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来说,颇称心如意;但是,其他欧洲人则大为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是( )A克服商业危机 B扩大海外市场 C对外倾销商品 D追逐商业利益14.“哥伦布发现美洲,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体现的史观有( )全球史观革命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现代化史观A B C D15.据葡萄牙帝国在亚洲:150017
8、00记载,威尼斯人从亚历山大港(位于地中海东部,埃及的重要港口)输出的胡椒等香料平均年贸易量1496年为1 200吨,1506年则锐减至300多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葡萄牙人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商路 B.欧洲货币贬值导致了严重商业危机C.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中心 D.中国茶叶取代了胡椒等香料的地位16.有人认为:“如同西班牙漫长的16世纪、荷兰漫长的17世纪、英国周期漫长的19世纪一样,美国漫长的20世纪进入百年周期的终结阶段。”上述四国确立各自 “漫长世纪”的共同因素是()A、金融霸主的地位 B、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C、经济体制的创新 D、拥有广大的殖民地17.157
9、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图(单位:吨)并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157016701780甲国232000568000450000乙国510002600001000000A英国、西班牙 B荷兰、葡萄牙 C英国、荷兰 D荷兰、英国18.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图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图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贸易中心19.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
10、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这说明(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20. 从曼彻斯特到硅谷中这样写道:“英国西欧:比利时、法国中欧:德国(包括奥地利)东欧:俄国日本。与法德同时的还有美国,这样的一条工业化浪潮扩散的路线是颇堪玩味的为什么不是美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呢?难道比利牛斯山太高了吗?但阿尔卑斯山并不低。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段话
11、的含义是( )A地理位置影响工业革命的传播 B工业革命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C工业革命沿主要贸易线路蔓延 D代议制民主是工业革命的前提21.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 A.缩小城乡差距 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程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22. 恩格斯说:“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已经愈来愈成为一个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支配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种生产组织方式( ) A.促进工厂制度的全面建立 B.适应了生产力的迅
12、速发展C.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3.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要强调的是()A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推动的结果 B工业革命时国家对科技发明投入不足C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了许多科学家 D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24.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种新的科学的生产管理方式泰罗制。20世纪初,泰罗制被广泛推广,企业生产效率提高,美国经济迅速发展,职业经理人开始出现。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
13、“经营者革命”的出现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企业规模的扩大催生了科学管理体系C泰罗制的推广促使美国经济进入“大企业”时代D科学管理成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16分,第26、27题各18分,共52分)25.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秦国)“用溉注填阏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魏国改革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中华文明史材料二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
14、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清代御窑仅6座。材料三 明清时期,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手工业产品大量增加,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2)材料二中提到的“官窑”“民窑”各属于什么经营形态的手工业?它们各有什么功能?(4分)(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6分)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
15、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材料二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材料三(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
16、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靠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态度的主要原因什么?(6分)(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6分)(3)从材料三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2分)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4分)27.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英)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材料二 18世纪中叶起,英国从私人圈地进入国会圈地时期1760年开
17、始的乔治三世在位时期,国会颁布圈地法令达3 000个以上,从1760年到1815年共圈占农民土地600多万亩。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三 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变化趋势表(18601900)时间12341860年英国法国美国德国1870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1890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1900年英国德国英国法国(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 没有什么在表达工业时代的恶果时比这幅照片(断掌工业罗伯特杜瓦斯诺摄于1956年)更令人震惊的了。早期的工业社会已变成疯狂的食人机器,浓烟蔽日的工厂和血淋淋的断指,是对19世纪兴起的所谓“人类的进步”最为直接的控诉。(1)根据材料一,指出18011901年英国各行业
18、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601900年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的变化趋势(2分)及其主要原因(4分)。(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简要地评价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历史影响。(4分)2017春学期高一历史3月考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题123456789101112答DBBCCCDCACCB题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DACBDCAACBDB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2分)25.(16分) (1)说明:战
19、国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2分)原因:水利工程的兴修(郑国渠、都江堰);铁犁牛耕的推广;各国的变法,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或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两点即可4分)(2)官窑的形态:官营手工业。官窑的功能:专门生产供宫廷消费的瓷器产品。民窑的形态:民营(私营)手工业。民窑的功能: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瓷器产品。(4分)(3)特点:私营手工业者占据主导地位;地区性分工更加明确;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任3点即可6分)26. (18分) (1)态度:孟子:农商平等;商鞅:重农抑商。(4分)原因: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2分)(2)措施:征收资产税(算缗),
20、鼓励告发不如实申报资产的商人(告缗)。(2分)目的: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2分)举措:汉武帝把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垄断经营(2分)(3)信息:宋代的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2分)认识: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政府的基本政策,但当政府感到有财政等方面需要时,也会对政策有所调整,放宽对商业的限制,甚至鼓励商业发展。(4分)27. (18分) (1)变化趋势:英国农业就业人数逐步下降并大大低于工业服务业就业人数。(2分)主要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2分)圈地运动的影响。(2分)(2)变化趋势: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由英国世界领先逐步变为美国世界领先。(2分)主要原因:英国世界领先是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2分)美国世界领先是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2分)(3)评价: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2分)但也带来环境破坏、工人权益受损等社会问题。(2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