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线索1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夏、商、周时期又称先秦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时期。此时期的政治制度包括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及礼乐制度等,其形成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比较明显,属于典型的贵族政治。线索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秦朝确立,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从其特征看,它的发展可分为三条主线:(1)君主专制的加强与中央机构的演变;(2)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地方行政机构的变化;(3)选官、用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演变。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理知识体系背史论术语(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家国同构,其本质就是家、
2、家族、国家在结构上的同一性,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庭的延伸。(2)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实行,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维护了西周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3)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自主学习主干梳理依托教材高于教材一、夏商政治形式1夏朝政治形式:启继承禹的地位后,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_”的制度由此开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2商朝政治制度: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3、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易错辨析“兄终弟及”与“嫡长子继承制”“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方式,主要实行于夏朝、商朝,“嫡长子继承制”确立后,这一惯例基本结束。宋元出现过这种做法的回潮。“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缺乏硬性的纽带,容易导致权力的纷争。“嫡长子继承制”根据“嫡”“长”这些先赋的条件,把王位继承资格最大限度地限制在一个人身上,确立起较明确的标准,减少了诸子争立、骨肉相残的局面。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1)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2)内容对象:周王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做诸侯。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_统治权。义务: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3)影响积极:加强了
4、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通过层层分封,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森严的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消极: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4)分封制的瓦解原因:经济上: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政治上:诸侯国强大,王室衰微。表现:田氏代齐;周郑交质;楚王问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诸侯混战、割据争霸的局面,分封制逐渐崩溃。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是对分封制的公然挑战。演变: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图解历史分封制的演变及影响2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1)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5、,维护政治联系。(2)内容周天子以_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其余诸子分封为_,诸侯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是大宗,由嫡长子继承其地位。从卿大夫到士,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3)特点:嫡长子继承,等级森严,强调血缘关系。(4)影响在广大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和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教材补缺西周乡遂制度乡遂是西周时期的地方基层社会组织。乡是“国人”居住之地,遂为“野人”居住之所。“乡遂”制度也就是“国”和“野”对立的制度。西周、春秋时期,周王和诸侯都城及四郊以内
6、的地区,称“国”,“国”中之人称“国人”;四郊以外的地区称“野”,“野”的居住者称“野人”,或称“庶人”“鄙人”。“国”的范围指国都及其近郊,划分为若干“乡”进行管理,“乡”以下分为州、党、族、闾、比。“遂”的范围指边远农村地区,分别设邻长、里胥、赞师、鄙正、县长和遂大夫进行管理。春秋中期以后,这一制度逐渐废弃。3西周的礼乐制权力认同、天下归心概念“礼”是维护_等级秩序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乐”是配合“礼”进行维护等级差别的乐舞内容礼乐制度要求不同等级都安于名分,遵守礼制,不得僭越目的巩固贵族的身份地位,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解决权力认同问题,即天下归心实质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影响维护了
7、西周政治稳定,保证了西周社会的和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瓦解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归纳总结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的内涵权力分配:分封制政治生活等级化天下归周权力继承:宗法制家族生活政治化天下归宗权力认同:礼乐制等级观念生活化天下归心互动课堂核心突破阐释概念提升素养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一)历史概念“贵族政治”与“封建”1贵族政治夏、商、西周时期,国家政权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他们依靠血缘和出身世代享有世袭的特权。这就是历史上的世卿世禄制度,这一时期的政治被称为“贵族政治”。2“封建”的不同含义(1)西周的“封建”不同于“封建社会”的“封建”,它是相对于郡县制而言的,意指分封人民、土
8、地给诸侯,建立国家。(2)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封建制度”是以生产方式划分的,是一种社会形态。(二)史料探史实行分封制的必要性史料武王克商后,开始分封诸侯。孟子说周公灭五十国逸周书世俘解说自武王以后,周共灭九十九国,降服六百五十二国中国通史说周公杀武庚,灭东方十七国,才实行大封建探究根据“周初灭小国,实行分封”的历史叙述,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解读由孟子“灭五十国”和逸周书世俘解“灭九十九国”“降服六百五十二国”,可知周灭商后,对于广大新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在当时是一个重大课题;中国通史“周公杀武庚”,反映了西周面临政局不稳的问题。试答:系统认知实行分封制的必要性(1)周灭商后,其人口和军力无法控
9、制全国的广阔区域,所以需要诸侯国来镇守。(2)当时还没有发生较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各个地区差异较大,需要通过分封来促进各地区对周文化的认同。(三)读图明史西周分封制的特点有哪些?试答:系统认知分封制的特点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纵向联系明确周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四)史料探史西周分封制的影响史料西周王朝建立后,历经周公、成王、康王三世的经略,国体一改商王朝时异姓国族林立而臣服于商的运作模式,逐渐建立起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10、,莫非王臣”的华夏国家是中国古代国家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主要是在上层统治者的宏观政治决策下,分封同姓、异姓诸侯来巩固国土,建立起一个大小相系、上下藩屏的全国统治网络,进而演变成一种带有“华夏”性质的地域性社会政治实体。总体来看,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探究根据史料分析分封制的影响。解读(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分封制下周王天下共主,显示出统一性分封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宏观政治决策”说明分封制有一定的集权性分封制有利于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分封制在民族融合方面起了一定作用
11、西周在国家结构上具有分散性,对后期政治统治产生消极影响(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题目中问的是分封制的影响,应结合所获取的信息从积极影响方面分析,即形成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加强,推动民族融合。结合从消极方面分析,即诸侯国有一定的独立性,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导致西周后期诸侯割据。试答:系统认知1分封制对西周统治的影响(1)积极方面分封制改变了商朝内外服制度下王畿内外松散的联盟关系,确立了严格的君臣关系,由之前的诸侯承认天子转变为天子分封诸侯,由不同家族对天下的统治变为同一家族对天下的统治。通过分封制,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形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
12、局,加强了统治。分封的过程使地方的权力来源于中央(周王室),分封的结果是形成了新的统治网络,商的方国被周的封国代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中国古代第一次实现了上层政治组织的统一。分封制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与文化的交流。一方面,被分封子弟及其率领的技工等与封地的土著族群相互通婚,构成一个多元的社会,促进了民族融合;另一方面,周朝的很多思想文化在分封制的影响下被传播到各地,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国不断向周围的少数民族用兵,兼并其土地,进行了文化渗透。(2)消极方面通过分封建立起来的是一个用宗法血缘关系维系的政治军事同盟,各诸侯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具有较强的离心力,王室实
13、力一旦削弱,就必然形成诸侯割据局面,危及统一和安定。2分封制对后世社会的影响(1)分封制影响着后世皇权专制和皇权至尊的皇族分封体制。(2)分封制下,中央对地方的政治控制逐渐形成一种文化纽带,加强了各地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人们的心理认同,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3)分封制使中华文化在整体传统文化格局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如我国各省份的简称有些就来源于分封制下的封国名称:山西简称“晋”,山东简称“鲁”等。(4)分封制对中国的风俗文化影响深远。如中国的很多姓氏来源于古代的封国或封地名称,如姓氏中的齐、鲁、赵等;战国时秦国与晋国曾联姻,后世就以两家联姻称为“秦晋之好”。血缘
14、维系的宗法制(一)历史概念“宗法制”与“家国同构”1宗法制与宗法观念(1)宗法观念指由宗法制派生出来的宗族(家族)观念,以“尊祖、敬宗”“别子为祖,继别为宗”为主要内容,强调“忠孝”及“亲亲尊尊,男女有别”的社会心理与人际关系。(2)宗法制与宗法观念的区别与联系宗法观念是由宗法制度派生的,是宗法制度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反映,但其也有相对独立性,即在宗法制度瓦解后,宗法观念并没有消亡,而是一直延续下来。2家国同构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
15、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二)史料探史了解宗法制的特点史料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立三思,庙不袝(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姑。”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王至,后匿王帐中,召见仁杰语庐陵事。仁杰敷请切至,涕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摘编自新唐书狄仁杰传探究史料涉及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根据史料,分析狄仁杰反对“立三思”而拥护“庐陵王”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解读史料以武则天立太子一事为例,说明了宗法制对后世的历史影响。狄仁杰与王方庆劝谏武则天,暗示其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以及传位于李
16、显的重要性。最后武则天决定立李显为太子,从而说明宗法制在唐代仍然有着深刻的影响。试答:系统认知1宗法制的特点及实质(1)特点宗法制是区分嫡庶、亲疏,在家族内部确立地位、财产继承权的制度,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本质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宗法制是影响古代中国社会与家庭结构的重要因素。宗法制崩溃后,嫡长子继承制和王位世袭制长期延续,而其得以长期延续的主要原因是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延续。宗法制度下,统治和束缚人民的有政权、神权、夫权和族权。族权是从父系社会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政权的补充。宗法制人为划分远近尊卑,个体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2)实质:宗法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体
17、系的核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将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融为一体,是周朝统治者维护奴隶社会政治秩序的基础。2宗法制度的瓦解(1)小宗上升发展,大宗沉沦下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王室内部,周幽王废储君嫡长子而改立庶子,导致西周灭亡;东周王室的继承之争,造成王室尊严扫地,天子地位低落;各国兼并激烈。二是诸侯国内部,大夫专政,互相兼并;贵族没落,平民崛起。(2)人才的流动方式。春秋战国时期,为图强争霸的需要,各诸侯国尚贤思想流行,传统的世卿世禄制被打破,出现许多布衣卿相,如管仲、苏秦、吕不韦等。各国盛行养士之风,用人唯才,打破了宗法血缘限制。(3)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流行,有计划打压奴隶
18、贵族(如楚国吴起、秦国商鞅等)、以定额的俸禄代替土地分封,分封阶层向编户齐民转变等,都在客观上起到了瓦解宗法制的作用。(三)追根溯源中国古代“家天下”观念的由来(1)中国古代“家天下”的观念由来已久,“天下为家”可以追溯到夏朝,与之相对的是“公天下”的原始社会。(2)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使“家天下”有了制度上的保障。(3)春秋战国以后,宗法分封制崩溃,儒家高举“仁政”的大旗,将“家天下”作为君主实行“仁政”的重要内容,士大夫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家国同构,视国为家,“家天下”的观念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四)文物证史宗法分封制的瓦解解读周礼规定国家举行
19、祭祀大典或葬礼时只有周天子可以享有最高礼仪。铜鼎位居礼器首位,尊卑序列尤为严格,“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从考古遗址出土的文物来看,春秋初期郑庄公逾越周礼,公然使用九鼎,表明天子的权威不复存在,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五)家国情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同构”(1)在早期政治制度中的体现:分封制从政治结构方面建立了贵族等级秩序,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宗法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团结广大海外侨胞,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礼乐制度是西周文化的精髓,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有利于社会和谐与安定,是调节社会关系的准则,对价值观的传播
20、、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文化认同起到促进作用。(2)评价由于在古代中国经济中一直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所以与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家族制度深深根植于数千年中国社会结构之中,家庭结构扩大至国家结构。家庭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家庭家族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渊源,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了“家”与“国”之间这种同质联系。(六)纵引横联夏商周三代文明传承的表现文字沿革甲骨文、青铜铭文等逐渐演化为今天的汉字,成为记载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三代文明对后世的突出贡献宗法观念分封思想在封建社会时有出现;宗法思想影响至今,对民族的延续起
21、到积极作用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三代萌芽,影响整个封建社会;郡县制影响至今民族观念三代萌生的民族观念,使中华民族存在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文明没有间断的民族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产生并发展,吸收其他学派思想,最终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随堂训练感悟经典对话专家发掘高考12020全国卷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22020海南卷西周初,为了在各地部署监察力量,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
22、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此举()A加强了对新拓版图的控制B改变了早期宗法制的核心C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D延续了选举部落贤人为王的传统32019全国卷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42019全国卷“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 B禅让制C郡县制 D察举制52018全国卷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
23、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自主学习一、1家天下二、1(2)世袭2(2)嫡长子诸侯3贵族互动课堂考点一(二)答案:反映了西周实行分封目的有三:一是“建立藩屏,护卫王室”;二是“稳定政局,镇抚各族”;三是“抵御外侮,巩固边防”。(三)答案:(1)血缘标准及分封主体: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在富庶地区或战略要地大都是姬姓贵族,在偏远和贫瘠地区往往都是异姓贵族。(2)对异姓诸侯既拉拢又防范的态势,比如对殷商
24、后代封国宋国的“半包围”之势。(3)同姓不婚:通过婚姻加强与异姓贵族的联系,以固结权势,并维护宗族内的伦常关系。(4)当时黄河流域是政治、经济中心。(四)答案:积极作用:形成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加强;推动民族融合。消极作用:诸侯国有一定的独立性,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导致西周后期诸侯割据。考点二(二)答案:核心问题:最高统治权的继承问题。主要依据:中国古代宗法观念浓厚,武则天与武三思是姑侄关系,并非母子关系。按照宗法制度,应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随堂训练1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楚国兼并周边地区,楚国国君要求周王提升爵位等级被拒,随后自封为武王,这说明分封制受到挑战,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礼乐
25、制度走向瓦解,但当时这一制度仍还存在,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王位世袭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宗法制遭到破坏,但“开始解体”的说法不当,故C项错误。答案:D2解析:根据材料“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初年,通过对王族的分封制,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也拓展了周王朝的疆域,A正确;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深远,B排除;皇权的统一是在秦朝,C排除;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答案:A3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商朝王位继承方式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说明西周王位继承方式以父死子继为主,这反映出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故选B项。材料信
26、息反映的是王位世袭制,无法体现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中商周时期王位继承情况与君主寿命长短无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兄终弟及体现了兄弟大家庭之间的权力继承,父死子继体现了父子小家庭之间的权力继承,与前者相比,血缘纽带关系更加强化,故D项错误。答案:B4解析:材料“孝”“悌”“礼”表明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与宗法制有关,A项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的政治制度,郡县制是秦朝开始推行全国的地方行政制度,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均与题意不符,B、C、D三项错误。答案:A5解析:从材料中的“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可知,材料强调了商汤的仁德之心赢得了诸侯的拥护,这是商汤成功的原因,A项正确;夏商时期农业是主要的经济活动,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商汤的仁德之心,不是强调生态环境保护,C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强调的治国理念是夏商更替的主因,D项错误。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