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后巩固提升17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17页一、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要求,请选出正确答案)(2016浙江文综,34)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12题。1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城乡间人口流动农业专业化发展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 BC D2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12.解析:第1题,导致人口流动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因素。题
2、中的因果关系应是: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吸引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引发了城乡间人口流动,这种流动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促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故D项正确。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有关人口流动的知识。人口流动会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的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的增长,故A项错误,C项正确。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故B项错误。小城镇人口流向大城市不利于小城镇的发展,不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故D项错误。答案:1.D2.C(2015北京高考)下图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从而成为
3、2014年全国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读图,回答下题。3据图可推断,甲地人口迁出比例()A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B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C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D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解析:由牵挂程度的排名可知,前5名的城市中有3个位于南方地区(上海、深圳等),而北方地区中只有北京,因此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低,故A错误;我国的直辖市的数量少,省级行政中心的数量多,因此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低,故B错误;由图可以判断,珠江三角洲(深圳所在地)明显高于四川盆地(成都所在地),故C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对甲地牵挂程度最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以及上海、北京等沿海地区,而内陆城市较少,故D错误。答案:C4(
4、2015广东文综,5)下图为2005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由图可推断该省是()A海南 B四川C广东 D浙江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由图可知,在20052012年间,该省常住人口数量总体呈减少趋势,说明可能出现了人口向外迁移现象。结合我国人口总体上由中西部向东部沿海迁移的背景,可判断该省为四川。答案:B(2014山东文综,12)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完成56题。5上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A粤、豫、黔、沪 B豫、粤、黔、沪C粤、豫、沪、黔 D豫
5、、粤、沪、黔6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56.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两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数大于户籍人口数,推测其为人口净迁入地区,应为粤、沪;而、两省级行政区为人口净迁出地区,应为豫、黔。故选A。第6题,人口迁出主要就近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河北主要流向京津地区,安徽主要流向长三角地区,湖南、广西主要流向珠三角地区。故选D。答案:5.A6.D(2017山东德州一模)下面分别为我国A市的人口年龄结构图(M为2004年资料,N为2014年资料)、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从业人员构成图。读图完成7
6、8题。7该市老年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青壮年人口的大量迁出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自然灾害频发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A BC D8有关A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C产业结构影响到了迁入人口性别结构D人口的迁入,促进了工业结构的升级78.解析:本题组考查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对人口迁入地的影响。第7题,读取两个时间的数据,M(25%,70%,5%)、N(15%,75%,10%)。对比这两个数据可发现未成年人口比重下降,成年人、老年人的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现象明显。本市青壮年人口应该是迁入的,自然灾害频发与老年人口增加关系不
7、大,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青年及中年人口比重下降,所以老年人口比重上升,D正确。第8题,根据题中资料无法判断当地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的情况,故A错。引起我国人口流动和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B错。从就业人员构成看,该市重工业比重小,轻工业比重大,第三产业发达,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吸引了大量女性迁入就业,迁入人口性质结构发生变化,C正确。人口的迁入,促进了当地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其工业部门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并未出现产业升级,D错。答案:7.D8.C(2017山西高三第三次四校联考)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910题。9能正确反映图甲、图乙所示信息的说法是()A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
8、抚养比趋向平衡B图中所示中心城区外来常住人口增长幅度高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C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涌入中心城区D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10关于外来常住人口的迁入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变化对城市发展影响不大B外来常住人口的文化素质大大提升了上海就业队伍的整体水平C外来常住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是实现“健康城市”模式的主要方式D外来常住人口规模和增长变化情况有利于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910.解析:本题组考查人口流动、迁移及其对城市的影响。第9题,图甲反映的是人口性别比变化,且性别比趋向平衡,A无法判断,D正确。图乙显示中心城区外来人口增长速度
9、为负值,郊区增长速度快,B、C错。第10题,外来常住人口对城市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性别比变化可反映城市工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A错。外来常住人口以进城务工人员为主,B、C错。外来人口大量向郊区迁移,为郊区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有利于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D正确。答案:9.D10.D(2017河北邯郸高三摸底考试)2017春运客流量超36亿人次。拥挤、抢票、旅途、思乡是这场人口大迁移的关键词。这次人口大迁移的人流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区之间。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11据2017年1月26日(农历腊月二十六)上午10点的百度数据,在迁入成都的1000个人中,来自北京的占了249个
10、。从成都迁出的1000个人,到北京的就有329个。数据表明这一时段从成都迁出的人口较迁入成都的人口还多了近100人,专家称之为“逆向春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年轻人中独生子女比例升高,子女接双方父母赴京过节B北京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C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春节在家过年的习俗逐渐淡化D我国成都至北京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带来的社会问题。临近春节,在京工作的许多人过年不回成都,留乡的父母、小孩到北京与家人团聚,A正确。答案:A二、综合题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开放后,我国内陆地区人口大量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但近年来贵州、安徽等原来所谓的
11、劳务输出大省,人口净流入在大幅增加,这与我国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有关。材料二:下图示意2013年我国人口迁移数据。材料三:下图为我国服装产业转移示意图。(1)试分析江苏吸引安徽人口流入的优势。(2)分析安徽由2012年人口净迁出变为2013年人口净迁入的原因。(3)说明服装产业对中西部地区未来人口迁移的影响。解析:第(1)问,从江苏经济水平高,医疗、教育、科研条件好,距离安徽近等方面分析即可。第(2)问,原因应从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传统观念等方面分析。第(3)问,服装产业是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其向中西部转移会带动劳动力的回流,使中西部人口向东部沿海地区的迁移量减小,同
12、时使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答案:(1)江苏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医疗、教育、科研等条件好;位于东部沿海,气候适宜居住;与安徽相邻。(2)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大量转移;安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受传统家庭观念和乡土观念的影响。(3)服装产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能吸引大量就业人口,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会导致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中西部地区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13(2016高考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下图是2010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1)归
13、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6分)(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8分)(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解析:(1)对比三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省份的特点以及与各市地理位置的关系,可知共同特点主要是临近三市的省份;人口大省外来人口比例高,中东部省份比例高。(2)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主要与到城市的距离、文化习俗适应、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有关。(3)此问为开放性问题,限制与否都可以,只要回答的理由能够充分支持自己的观点就行。答案:(1)(地理位置)临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中东部省份比例高。(2)3省与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3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强;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3)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不该限制: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