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静校晚练(2017-04-23)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4136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静校晚练(2017-04-2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静校晚练(2017-04-2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静校晚练(2017-04-2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静校晚练(2017-04-2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静校晚练(2017-04-2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静校晚练(2017-04-2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静校晚练(2017-04-2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静校晚练(2017-04-2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静校晚练(2017-04-2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静校晚练(2017-04-2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静校晚练(2017-04-2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静校晚练(2017-04-2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一生物静校晚练(20170423)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4分。)1下图表示植物激素对某植物果实发育、成熟、衰老和脱落的调节作用,A、B、C代表不同的植物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激素A对细胞伸长生长具有促进作用B. 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落花落果C. 果实成熟时激素B含量减少D. 激素C在幼嫩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2某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和乙烯利分别处理刚开始发芽的南瓜芽,三天后测得的胚轴伸长量如下表所示(“-”表示未用激素处理,“+”表示用相应的激素处理且“+”越多,激素浓度越大)。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 随着乙烯利浓度的

2、增大,对胚轴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C. 探究生长素促进胚根伸长的最适浓度时,一般需要进行预实验D. 为减少实验误差,每组实验只需处理1个南瓜芽即可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失重状态下,根失去向地性的原因是生长素不能极性运输B.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扦插枝条的下端,生根效果一定不同C.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精二倍体番茄房,可获四倍体番茄D. 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4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鼠,第二次捕获标志鼠10只,未标记鼠20只。则该种群数量为:A. 150只 B. 100只 C. 80只 D. 120只5下图

3、为某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900年,种群的年龄结构一定为稳定型B. 19101920年间,种群的增长方式属于逻辑斯谛增长C. 1950年,种群的个体数已达最小值D. 19501970年间,此种群个体数增加6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种群数量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 B. 用样方法可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C. 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大小无影响 D. 种群只有数釐特征7调查法是生态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部分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将会导致调查结果较实际值偏小B. 调查农田中蚜虫、蚯蚓、田鼠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C.

4、 样方法只适用于调查植物种群的密度D. 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处在样方边线上的个体,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8下列特征或结构中,哪项是种群所具有A. 出生和死亡 B. 年龄组成 C. 垂直结构 D. 能量流动9中华红豆杉为我国一级保护植物,从植物体内提取的紫杉醇及其衍生物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抗癌药物之一,研究人员在三个地区对中华红豆杉种群特征及其生活环境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I、分别对应大、中、小、幼四个年龄等级)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 调查中华红豆杉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B. 甲、乙、丙三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属于衰退型、稳定型、稳定型C. 通过分析甲种

5、群的年龄组成,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后,该种群密度可能会降低D. 中华红豆杉体内提取的紫杉醇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抗癌药物之一,可以“冻结“有丝分裂,从而抑制肿瘤细胞恶性增殖。10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A. 种群密度 B. 迁入率和迁出率 C. 出生率和死亡率 D.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11下列叙述中,不是种群空间特征的是( )A. 鄱阳湖湖面上的一群群野鸭 B. 盛有5mL培养液的试管培养草履虫64只C. 校园花坛中的狗尾巴草杂乱分布 D. 悬铃木在人民公园每隔8米种植一棵12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以下关于该政策实施后对我国人口数量影响的叙述,错误的

6、是A. 会提高我国人口的出生率 B. 会影响我国人口的种群密度C. 会使我国人口数量呈“J”型增长 D. 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人口的年龄结构13下图中字母表示的时刻,种群数量不为K值的是A. B. C. D. 14图1为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2为(是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1中t1t2与图2中ab时期种群都是衰退型B. 图2中a、c时期种群的出生率均与死亡率相当C. 图1和图2中K值出现的时间分别是t2和dD. 图1和图2可分别表示种群的S型和J型增长过程15如图曲线、分别表示甲、乙种

7、群在理想条件和自然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甲种群无K值B. 甲种群的增长速率保持不变C. 乙种群在C点时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 乙种群在F点对应的时间之前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二、非选择题(3小题,除说明外每空2分,共40分)16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便,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一般可使水稻增产一成左右。(1)若调查该稻田生态系统鲫鱼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调查时,若重捕计数后操作不当使部分被标记的个体死亡,造成调查结果与实际值相比_(偏高/偏低/基本无差别)。若在被调查的一个稻田中,捕获一部分鲫鱼(数量为M)

8、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重捕,重捕的鲫鱼数为n,其中标记的鲫鱼树为m,则可计算出该稻田中鲫鱼种群的数量为Mn/m,在计算稻田中鲫鱼种群数量时用到的一个假设是_。(2)有人尝试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来防治害虫。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希望能改变害虫的性别比例以改变害虫的_,来降低种群密度。稻田中经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有关,并影响作物的价值。下图中曲线_(填“I”或“II”)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作物价值。若将有害生物密度分别控制在图中A、B、C三点,则控制在_点是收益最小。20图甲表示自然界中某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的数量变化情况,图乙是自然条件下某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9、模型。请回答问题: 图甲 图乙(1)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需要建立如图乙所示的_模型。用该模型来解释,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_,以利于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增加。 (2)图甲中A段种群增长近似于_型曲线。该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3)图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_(K1或者K2)。图乙中A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型,A点后种群的增长速率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 (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分析图甲中曲线,与D段相比,影响C段的因素最可能是_。A食物和天敌 B气候和传染病(5)在D阶段,若该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_会变小。(6)自

10、然界的生物种群大多已达到平衡的稳定期。一方面许多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都能影响种群的_率和_率。另一方面种群有自我调节能力,能使种群数量保持动态平衡。第12周生物静校晚练参考答案1A 2D 3D 4D 5B 6B 7D 8B 9B 10A 11B 12C 13C 14B 15B16 标志(记)重捕法 基本无差别 重捕鲫鱼中标记鲫鱼数的比例与稻田中标记鲫鱼数的比例相等。 出生率 II A17 (1) 数学 提高(大熊猫种群的)K值 (2)J 无限环境(空间和资源充裕)、理想条件(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3)K1 增长 减小 (4)B (5)K值(或环境容纳量)(6)出生 死亡 第12周生物静校晚练参

11、考答案与解析1A【解析】激素A为赤霉素,对细胞伸长生长具有促进作用,A项正确;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保花保果,B项错误;果实成熟时B乙烯含量增加,C项错误; C脱落酸在衰老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D项错误。【点睛】相互作用的植物激素(1)相互促进方面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延缓叶片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根或芽: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乙烯。促进果实坐果和生长: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2)相互拮抗方面顶端优势:生长素促进顶芽生长,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促进侧芽生长。防止器官脱落:生长素抑制花朵脱落,脱落酸促进叶、花、果实的脱落。种子发芽:赤

12、霉素、细胞分裂素促进,脱落酸抑制。叶子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抑制,脱落酸促进。2D【解析】2、3、4组胚轴伸长量均大于1组,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A项正确;5、6、7、8组胚轴伸长量依次减小,说明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增大,对胚轴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B项正确;探究生长素促进胚根伸长的最适浓度时,一般需要进行预实验,已确定大致范围,C项正确;为减少实验误差,每组实验需处理多个南瓜芽,D项错误。3D【解析】失重状态下根失去向地性的原因是生长素不会受到重力的影响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只能进行极性运输,故A错误;生长素最适浓度两侧存在一个较低浓度和一个较高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相同的,故B错误;

13、生长素只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不会导致子房细胞的染色体变异,故C错误;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果实的生长就是细胞分裂和细胞长大的结果,故D正确。【点睛】植物激素与种子、果实、器官的关系:(1)种子萌发(2)果实的影响(3)器官脱落4D【解析】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N:40=30:10,N=120只,因此该草场中鼠的种群数量大约为1208只,故选D。5B【解析】1900年,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的年龄结构应该是稳定性,A错误;19101920年间,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其差值几乎相等,所以种群的增长方式属于逻辑斯谛增长,B正

14、确;1970年,种群的个体数达最小值,C错误;19501970年间,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此种群个体数在减少,D错误。6B【解析】种群的最基本的特征是种群密度,A错误;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样方法,B正确;性别比例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C错误;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遗传特征和空间特征,D错误。7D【解析】本题考查高中教材中的相关实验,重点考查不同实验中的操作方法或计数方法,要求考生能掌握正确的方法,以减小相应的实验误差。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部分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将会导致调查结果较实际值偏大,A错误;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先盖上盖玻片,后将样液滴

15、入血球计数板,显微镜下用高倍镜观察,B错误;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取样器取样法,样品中肉眼难以分辨类群的小动物可应借助于放大镜或低倍显微镜进行统计,C错误;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处在样方边线上的个体,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D正确。8B【解析】出生和死亡是个体的特征,A错误;年龄组成是种群的基本特征,B正确;垂直结构是群落的特征,C错误;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功能,D错误。9B【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及应用、生物多样性价值等知识,解题的难点是根据柱形图准确判断出甲、乙、丙三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属于衰退型、衰退型、稳定型,即:增长型的年龄组成中幼年个体

16、数多,老年个体数少;衰退型的年龄组成中老年个体数较多,幼年个体数较少;稳定型的年龄组成中,各年龄段个体数比例适中;年龄组成常用于预测种群数量的发展趋势。调查植物中华红豆杉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A正确;分析柱形图可知,甲、乙、丙三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属于衰退型、衰退型、稳定型,B错误;通过分析甲种群的年龄组成,可知其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故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后,该种群密度可能会降低,C正确;中华红豆杉体内提取的紫杉醇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抗癌药物之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即药用价值),D正确。10A【解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

17、成和性别比例,其中最基本特征是种群密度,故选A。11B【解析】鄱阳湖湖面上的一群群野鸭是集群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A项不符合题意;盛有5mL培养液的试管培养草履虫64只为种群的数量特征,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B项符合题意;校园花坛中的狗尾巴草杂乱分布是指种群空间特征中的随机分布,C项不符合题意;悬铃木在人民公园每隔8米种植一棵是指种群空间特征中的均匀分布,D项不符合题意。【点睛】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常见的有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常见的种群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答题时要注意区分。12C【解析

18、】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可以提高我国人口的出生率,A正确;人口出生率提高了,而死亡率没有增加,所以会使得我国人口的种群密度增加,B正确;由于环境是有限的,虽然人口有所增加,但是人口数量仍然呈S型,C错误;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我国幼年人口数量增加,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人口的年龄结构,D正确。13C【解析】当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时,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K;当出生率与死亡率差值最大时,种群增长速率最高。14B【解析】图1中t1t2时期,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减少,但大于0,说明种群数量增长,因此该时期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图2中a

19、b时期,1,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因此该时期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A错误;图2中a、c时期=1时,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种群的出生率均与死亡率相当,B正确;图1中K值出现的时间是t2,图2中K值无法判断,C错误;图1表示种群的S型曲线,图2种群数量先不变,接着减少在增加,D错误15B【解析】分析曲线,甲种群数量持续增加,无K值,A正确;增长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出生率-死亡率=(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单位数量),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率保持不变,增长速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时间=(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

20、速率是逐渐增大,B错误;分析曲线,乙种群在C点时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C正确;乙种群在F点对应的时间之前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为0,D正确。【点睛】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增长模型前提条件理想状态:资源无限、空间无限、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现实状态: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受其他生物制约增长率和增长速率K值有无无K值有K值联系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因环境阻力大小不同,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不同16 标志(记)重捕法 基本无差别 重捕鲫鱼中标记鲫鱼数的比例与稻田中标记鲫鱼数的比例相等。 出生率 II 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分析,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属于捕

21、食关系;而水稻和杂草争夺资源和空间,属于竞争关系;水稻和杂草属于自养型的生物,属于生产者;害虫和鱼属于异养型生物,属于消费者。(1)对于鱼等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被标记的个体死亡,则第二次捕捉的个体中被标记的减少,导致计算出的种群密度可能比实际值偏大。对于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可采用标志重捕法,其公式为种群数量N=(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志数。在计算稻田中鲫鱼种群数量时用到的一个假设是重捕鲫鱼中标记鲫鱼数的比例与池塘中标记鲫鱼数的比例相等。(2)种群的性别比例可以通过影响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分析题图曲线可知,曲线随害虫密度升高成本价值降

22、低,因此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是不同害虫密度下农作物的价值;分析题图可知,B点农作物的价值和成本价值之差最大,该点的效益最大【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了解种间关系,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综合理解应用是解(2)题的关键。17 (1) 数学 提高(大熊猫种群的)K值 (2)J 无限环境(空间和资源充裕)、理想条件(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3)K1 增长 减小 (4)B (5)出生 死亡 (6)K值(或环境容纳量)【解析】试题分析:理清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和种群增

23、长的“S”曲线的相关知识,从题图中提取信息,特别是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和各段蕴含的生物学含义并结合问题情境加,以此分析解答相关解答。 (1)图中曲线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该曲线表示在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呈现“S”型增长。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可以改善大熊猫栖息地的环境条件,提高(大熊猫种群的)K值,以利于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增加。 (2)在空间和资源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数量会呈J型增长,图甲中A段种群数量迅速增加,接近J型曲线特点,该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无限环境(空间和资源充裕)、理想条件(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3)种群数量稳定后在K值上下波动,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K1。图乙中A点前后,种群数量不断增加,说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因此A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点后,曲线的上升幅度变缓,说明种群的增长速率减小。(4)D段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C段表示种群数量迅速下降,与D段相比,影响C段的因素最可能是由于气候和传染病的影响(5)在D阶段,若该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K值(或环境容纳量)会变小 (6) 自然界的许多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都能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加之种群有自我调节能力而使种群数量保持动态平衡,所以自然界的生物种群大多已达到平衡的稳定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