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晚练121. D【解析】A项,心有余悸:指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B项,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C项,反戈一击:指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进行攻击。2. A【解析】B.杂糅,“从上”改为“在上,气象和防御搭配不当”;C.语序不当,应为“充分表明了”;D.赘余,删去“为了”或去掉“目的”。3. 日本的服装公司运用了韩国研发的染色技术,制造出能改变颜色的T恤衫、圆领衫和运动短裤,这些服装的颜色能随体温或气温的变化而改变。【解析】此题考查长短句转换,首先找出主干句“日本的服装公司运用了韩国研发的染色技术,制造出能改变颜色的
2、T恤衫、圆领衫和运动短裤”,再把其他修饰成分单独成句。4. D【解析】A项的广告语容易使人误解:是劝告人们不要践踏草坪,还是鼓励人们踏入草坪去感受小草的生长呢?B项的广告语看似得体,但与儿童游乐场的整体氛围不吻合。C项的公益广告语不宜张贴在街头,更何况是十八大期间的北京!5. B【解析】恨:遗憾。6. B【解析】别人对他的评价;表现恭敬俭约;表现内心忧虑。7. A【解析】打算免孔光的官职没有依据。8. (1)百万军队,都不如一位贤士,因此,秦国花费千金来离间赵王与廉颇的关系,汉高祖分发万金来让项羽疏远范增。(2)你自辅政以来,出入朝廷三年,从未明显地纠正我的不足,本朝大臣的奸佞之心却如愿意遂,
3、过失全在你傅喜啊。(3)跟原来的大司空师丹共同叛逆,不听君命,败坏官风,损害道德教化。罪恶虽然发生在被赦免之前,也不应该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还是遣回自己的封国吧。【参考译文】傅喜,字稚游,是河内郡温县人。小时爱好学问,有远大的志向,有高尚的品行。哀帝被立为太子后,成帝选拔傅喜做了太子庶子。哀帝刚一即位,就任命傅喜做了卫尉,升任为右将军。这时,王莽担任大司马,因年老请求退职,躲避在皇帝外戚家里。皇上接受了王莽退职的意见,众臣都把希望寄托在傅喜身上。傅喜的堂弟孔乡侯傅晏跟傅喜同样都受到哀帝亲近,而且他的女儿成了皇后。傅喜坚持谦逊待人,称病回避。傅太后开始参与朝政,傅喜多次劝谏她,因此傅太后不想
4、让傅喜辅佐朝政。于是,皇帝就任用左将军师丹替代王莽担任大司马的职位,赐给傅喜百斤黄金、上将军的印绶,以光禄大夫的身份在家养病。大司空何武、尚书令唐林都向皇帝上书:“傅喜做事仁义,品德高尚纯洁,对国家贞诚不贰,忧国忧民,是能够辅佐朝廷的大臣。现在因为卧病在床,就让他回老家,百姓会感到失望,会说傅喜是一位贤德的人,因为意见跟定陶太后不合的缘故回家养病,百官也无不替国家感到遗憾。忠臣,是国家的卫士。百万部队,都不如一位贤士,因此,秦国花费千金来离间赵王与廉颇的关系,汉高祖分发万金让项羽疏远范增。傅喜在朝,是陛下的荣耀,也关系傅氏家族的兴衰。”皇帝自己也器重傅喜。第二年的正月,就调师丹做了大司空,任命
5、傅喜做大司马,封为高武侯。丁氏、傅氏骄横奢侈,都嫉恨傅喜恭敬俭约。傅太后想谋求更尊贵的称号,要跟成帝的母亲同等尊贵。傅喜跟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一起坚持正确的意见。傅太后非常愤怒,皇帝没有办法,先免去了师丹的官职以便触动傅喜,但傅喜最终都没有顺从。后来几个月,皇帝就以策书的形式免去了傅喜的官,策书写道:“你自辅政以来,出入朝廷三年,从未明显地纠正过我的不足,本朝大臣的奸佞之心却如愿意遂,过失全在你傅喜啊。上交大司马的印绶,回家吧。”傅太后又自己下诏给丞相、御史,说:“高武侯傅喜没有功劳却被封赏,心怀不忠,附和下臣,欺瞒皇上,跟原来的大司空师丹共同叛逆,不听君命,败坏官风,损害道德教化。罪恶虽然发
6、生在被赦免之前,也不应该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还是遣回自己的封国吧。”太后又想剥夺傅喜的侯爵,皇上没有听从。傅喜居住在封国三年多,哀帝驾崩,平帝登上皇位,王莽又掌握了大权,于是就免去了傅氏家族的官职爵位,且遣返回原来的郡里。傅晏将妻子和孩子送到了合浦县。王莽向太后禀告,让她下诏说:“高武侯傅喜天性正直诚谨,主张忠诚正直。虽然与原来的定陶太后有亲属关系,但最终没有屈从不正确的旨意,耿介坚节,因此应逐回他的封国。传不是说吗:年岁寒冷,然后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最后萎谢。还是让傅喜回长安,把原来高安侯的府第赐给傅喜,职位升为特进,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傅喜虽然例外受到褒奖赏赐,却感到孤立恐惧,后来又
7、被遣返到自己的封国,寿终正寝。王莽赐他谥号为贞侯。9. 立功的影响是有限的、易逝的,立言则是无限的、永存的。立功要靠机遇,立言则无须机遇。立功很实际、易被理解,立言要靠诸多判断的累积、不易被理解。【解析】二者的区别,主要分布于第二段至第四段中。既然是区别,就要成对答出这种区别,思维上要求缜密。10. 不矛盾,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表述。前者是指真正的名声依赖其内在价值。后者是指因缺失条件而未获得名声的人,其内在价值同样不朽。【解析】第一句话要关注其前“因此”一词及其后的解释,第二句话要关注其前“然而”一词及其后的论证。前句是结论句,后句是观点句。同时,第一句要把握住关键词“绝对价值”,第二句要理解此句的潜台词:“无名声者并不是没有价值”或“有名声者并不具有价值”。再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取舍做答。11.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立德”是指树立圣人之德;“立功”包含功业和声名;立言则指创立学说。我国传统文化认为立功优于立言;叔本华则认为立言优于立功。但它们都强调“德”的首要作用。【解析】依据答案,方知此题要求考生答出我国“三不朽之说”与叔本华之言的异同。- 3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