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届一轮复习历史:高考历史微专题研究 1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4027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一轮复习历史:高考历史微专题研究 1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6届一轮复习历史:高考历史微专题研究 1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6届一轮复习历史:高考历史微专题研究 1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6届一轮复习历史:高考历史微专题研究 1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6届一轮复习历史:高考历史微专题研究 1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2016届一轮复习历史:高考历史微专题研究 1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2016届一轮复习历史:高考历史微专题研究 1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2016届一轮复习历史:高考历史微专题研究 1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2016届一轮复习历史:高考历史微专题研究 1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2016届一轮复习历史:高考历史微专题研究 1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2016届一轮复习历史:高考历史微专题研究 1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2016届一轮复习历史:高考历史微专题研究 1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2016届一轮复习历史:高考历史微专题研究 1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2016届一轮复习历史:高考历史微专题研究 1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2016届一轮复习历史:高考历史微专题研究 1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2016届一轮复习历史:高考历史微专题研究 1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2016届一轮复习历史:高考历史微专题研究 1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2016届一轮复习历史:高考历史微专题研究 1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2016届一轮复习历史:高考历史微专题研究 1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2016届一轮复习历史:高考历史微专题研究 1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2016届一轮复习历史:高考历史微专题研究 1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2016届一轮复习历史:高考历史微专题研究 1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2016届一轮复习历史:高考历史微专题研究 1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2016届一轮复习历史:高考历史微专题研究 1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单元综合归纳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知识体系图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单元重点问题1.分封制、郡县制与郡国并行制的对比在当时起到了巩固周王统治,形成“天下共主”局面的作用,但所封诸侯相对的独立,又成为导致春秋战国时期长期分裂割据的祸根(1)西周分封制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2)周王和受封诸侯以人口、土地和义务为纽带,形成严格的等级关系(3)受封的诸侯国爵位世袭,拥有领地,可以再分封,具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分封制影响特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郡县制(1)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按地域划分的地方管理制度(2)郡县官吏由皇帝任免,且不世袭(3)郡县长官只领

2、俸禄,没有封地,必须服从中央(1)秦朝通过实行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建立起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郡县制解决了分封制所导致的地方割据问题,巩固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进步,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郡国并行制(1)分封诸侯国,实行郡县制,郡国并存(2)西周分封制的再现(1)汉初政权推行郡国并行制,是当时“无为而治”的表现形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2)郡国并行制导致了地方诸侯国的势力不断膨胀,严重威胁着中央集权,经过平定“七国之乱”和汉武帝的“推恩令”,名存实亡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2.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1)主要方式:加强君主权力:秦

3、朝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代利用新儒学思想来神化皇权,唐宋元等通过分割相权、弱化地方事权来加强君主权力,明清进一步强化了君权。思想控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变革中央和地方机构:秦的三公九卿、郡县制,汉代中外朝和刺史制度,唐三省六部制,宋代二府三司制,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官吏的选拔和任免:从秦朝废除分封制后,官吏任免由皇帝决定。隋唐实行科举制,一直延续到近代。完善监察制度:皇帝通过设置监察机构,来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2)趋势: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废除丞

4、相。中央集权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削弱。(3)影响:积极:a.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b.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c.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消极:a.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明末清初以来,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c.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

5、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d.外交上,闭关锁国隔断了中外联系和交流,逐渐拉大与西方差距。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次转折(1)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以王权为中心的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它避免了因王权交替而导致的混战,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保证了奴隶主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2)以王权为核心的宗法制、分封制到以皇权为核心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自秦至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强化,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贯穿始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但

6、后期也阻碍了新经济因素和科技创新的进步。(3)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向近代民主政治的转变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鸦片战争以后,受西方代议制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中国艰难地向近代民主政治迈进。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4.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一家一姓中传承,是“家天下”的体现,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选官主要依靠血缘关系,按爵位世袭“世卿世禄”夏朝到春秋以传贤为宗旨,是“公天下”的体现民主推选,传位给贤能禅让制原始社会后期选官特点选官办法选官制度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汉朝察举制西汉开始实行,分察举和皇帝征召,察举制

7、以孝廉为主要标准从考选的对象、内容、方式和程序来看,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为门第等级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士族世袭政治特权,民意无从体现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依据儒学经义和才识,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择优录取,把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5.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规律(1)主要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为主。(2)选拔方式从推荐到考试,渐趋严密科学。(3)标准逐步趋向公开、公平、客观。(4)影响我国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选官方式。明朝之前积极性占主导地位,明朝之后消极性占主导地位。(5)历代选官制度在执行初期大都

8、起到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后期逐渐影响和阻碍社会的发展。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6.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1)君主专制发展的特点:相权不断削弱,最高统治者的权力不断加强。(2)中央集权发展的特点:中央通过对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对地方的控制愈加严密。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使地方分权势力无法与中央对抗。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一方面保证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通史总结中国古代史1.先秦时期(1)社会转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

9、变革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和诸侯争霸使分封制被破坏(2)封建制度确立:各国经过变法改革逐步确立封建制度(1)社会性质:奴隶社会(2)夏:第一个国家政权(3)商: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弥漫着神权色彩(4)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政治春秋战国夏商周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经济(1)农业:耒、耜耕作,井田制(2)手工业:青铜冶炼为主的官营手工业产生(3)商业:出现职业商人和货币,西周实行“工商食官”(1)农业:铁犁牛耕的使用,井田制瓦解,兴修都江堰等水利工程(2)手工业:以冶铁业为主的私营手工业产生(3)商业:私商成为商人主体,商业都会出现文化(1)文字:文字产生,甲骨文、金文(2)艺术:早期

10、绘画表明人们对美的追求(1)思想:“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2)科技:石氏星表(3)文学艺术:诗经、楚辞代表了当时的文学成就,战国的帛画浪漫而古拙,出现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2.秦汉时期(1)秦朝:完成统一,皇权至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全国建立。中央:皇帝制与三公九卿;地方:废分封,置郡县;秦法:细密而严苛(2)汉代:汉初采用郡国并行制;汉景帝平定了“七国之乱”;汉武帝强化皇权,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中朝”、设刺史、实行“推恩令”,选官实行察举制政治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经济(1)农业:汉代犁壁的发明和二牛一人犁耕法使牛耕得到推广,漕渠、白渠、坎儿井和王景治理

11、黄河推动了农业发展(2)手工业:汉代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丝绸远销欧洲,获“丝国”称号;东汉晚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3)商业:秦统一了货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文化(1)思想:秦朝,“书同文字”并加强思想控制;汉初,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武帝时,以“大一统”“天人感应”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2)以医学、数学、天文学和造纸术为代表的古代科技得到发展(3)文学:汉赋成为主要文学体裁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3.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出现“三教合一”现象;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形成,顾恺之“以形写神”;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东晋王羲之为代表;南朝祖冲之与圆周率;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

12、完整、最系统的一部农书文化(1)农业:三国时发明翻车;江南得到开发;北魏推行均田制(2)手工业:南北朝时发明灌钢法,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并烧制出白瓷,制瓷业取得重要突破经济(1)选官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选用官吏采用九品中正制(2)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政治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4.隋唐时期(1)科技: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和以僧一行为代表的天文成就,使唐代科技进入新阶段(2)艺术:书法艺术达到新高峰;绘画艺术以吴道子为代表(3)唐诗进入黄金时期;通俗文学体裁“传奇”出现文化(1)农业:曲辕犁发明、筒车出现、均田制一度盛行,农业经济繁荣(2)手工业

13、:丝织业发展;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3)商业:商业繁荣,城市兴起并有专门的交易场所“市”;海上丝绸之路发达经济(1)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互相牵制,分工明确,既提高了办事效率,又加强了皇权,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完善(2)选官制度:采用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结合起来政治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5.宋元时期(1)宋初采取杯酒释兵权,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加强中央集权,基本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在中央设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分掌行政、军政、财政,以分割相权,加强皇权(2)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政治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经济(1)农业:租佃关系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繁荣;江南成

14、为全国经济重心(2)手工业:北宋已普遍用煤冶铁;南宋开始用焦炭冶铁;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元代进入彩瓷生产时期(3)商业:城市商业繁荣,打破市、坊限制并出现晓市、夜市;出现纸币交子文化(1)思想:确立了理学思想体系(2)科技:宋代活字印刷、指南针的发明和外传深刻影响了世界;授时历;王祯农书(3)文学:宋词、元散曲成为主要文学体裁(4)艺术:绘画、戏曲成就突出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6.明清时期(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空前强化(2)明朝裁撤中书省,并废除丞相,权分六部,由皇帝直接管理;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确立,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3)清朝沿用内阁制,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政治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经济(1)农业:农耕经济高度发展(2)手工业:焦炭冶铁流行,棉纺织业发展,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出现(3)商业:商人群体形成;重农抑商;“海禁”政策文化(1)思想:著名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活跃的儒家思想,反封建的民主色彩(2)科技:本草纲目农政全书(3)文学艺术:书法、绘画艺术出现平民化、世俗化,倾向通俗小说发展,京剧产生、繁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