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归纳(包括实践观和真理观)1、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原理:(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有阻碍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都是
2、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习目标 (明确目标,心中有数) 知识与技能: 实践的含义,实践的特点,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列举生活实例,依据相关原理,阐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学习重难点: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的含义及特征知识梳理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 客观世界的 活动。它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 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 活动;
3、其二,实践是一种 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 的存在变为 的存在。2、实践的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有: 、 和 。实践活动的过程是 ,这个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因而也具有客观性。(2)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是人有 、有 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 中的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3、实践的基本形式: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一是 ,即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二是 ,如革命和改革、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法
4、律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等。在阶级社会中,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 。三是 。【预习检测】判断:主编人:唐梅 审核人: 唐梅 审批人:李燕 1、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 )2、实践是一种直接的现实性活动。 ( )3、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 )4、盲目的实践和单个人的实践不存在。 ( )单项选择题:1人们实践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尤其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实践的内容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复杂。下面是对实践活动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实践是人们的一切活动 B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C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 D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观、人
5、生观和价值观的活动2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有( )蜜蜂酿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神十飞天 学生学习 物权法颁布实施 教师教书 修身养性 A B C D3明代王阳明说: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在他看来,凡是认识之真切,情感之发动,意志之决断,都是行(实践)。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A否认了实践的物质性 B王阳明坚持“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C是唯心主义的实践观 D科学地揭示了实践的概念4某地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看到有的地方培植高档鲜花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于是也号召农户培植高档鲜花,但是由于水土不宜和技术原因,致使农民损失惨重。上述材料体现哲学道理是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有主观能动性 C实践具有
6、社会历史性 D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5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用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误在否认了( )A实践的历史性B实践的能动性 C实践的客观性 D实践的主观性知识梳理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 中、在 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 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 ,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 标准。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
7、己头脑中 的存在变为 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 和实践所产生的 加以对照,从而检查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4、实践是认识的 和 。认识从 中来,最终还要回到 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 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有阻碍作用。知识拓展:区分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见金牌学案P34)【预习检测】判断1、实践决定于认识。 ( )2、实践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 )4、错误认识不是来源于实践,正确认识才来源于实践。 ( )5
8、、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 ( )6、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要获得知识就要亲自参加实践。 ( )7、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 )合作探究探究1:(辨析)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一看实践,二看多数人的意见。(1)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为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只有实践才能检验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2)“多数人的意见”不能成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因为多数人的意见仍属于主观范畴,人的认识不能判断自身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3)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认识,即是真理,最终是要被大多数人接受而成为大多数人的意见。探究2:据医学史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
9、给一个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率。直到1901年维也纳的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大门。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治疗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表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为救人而输血,并探寻输血失败的原因,直到发现人的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
10、识的根本目的。(4)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死亡,直到终于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的标准。课后检测:1大禹治水,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和“矩”,“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势”,“此数所由生也”,“此数”即指勾股定理。这个传说表明( )A实践是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 “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C实践是认
11、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3“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林以作屋,采草以和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不懂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不懂得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说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5.下列成语或短句能够体现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的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没有
12、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A B C D6 毛泽东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这段话说明( )A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B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是丰富认识、发展认识C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D人类不是为了实践而认识,而是为认识去实践6.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学习目标】识记真理的含义、真理的基本属性,理解真理的具体性,说明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一、知识梳理1、真理是客观的(1)真理是标志 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 。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3)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认识,但其中只有 正确
13、的认识,即只能有 。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面前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4)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 ,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 。(5)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 来说的,都是 、 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6)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 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 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7)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 。认识受到 的制约。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 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 、 、 、 、 、 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
14、、 ,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 。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 ,再从 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8)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 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 是 ,作为认识基础的 是 ,因此,人类认识是 。追求真理是一个 的过程。(9)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 ,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 。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 。(10)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 ,在实践中 ,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二、知识拓展把握“认识”的几个知识点;比较意识、认识、理论和科学理论(金牌学案P37)预习检测: 判断1、真理是有用的,有用的
15、就是真理。 ( )2、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 )3、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 )4、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所以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 ( )5、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6、认识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务是一回事。 ( )7、认识的客体(对象)是客观事物或客观世界,认识的主体是人。 ( )8、认识运动的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 )合作探究探究1: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对中国收入分配的认识变迁过程以及我们的经济社会
16、发展的指导思想的变化,判断以下认识是否属于真理。(都是真理认识)材料一:(1)党的十三大强调:“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其中包括合法的非劳动收入。”(2)十五大提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强调效率的重要性”。(3)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回答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4)十七大指出:“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注重公平。”材料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上,指导我国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思想先是邓小平理论,接着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然后是科学发展观。2012年11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 “美丽中国”发展理念
17、与思想,成为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之一。指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引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探究2:(1)我国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历程表明了人的认识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2)你认为党的领导人和我们民众对收入分配关系的认识还会发展吗?为什么?会。因为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三性。(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那这个过程是停滞不前还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呢?面对真理的发展过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俱进
18、,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课后检测选择题:1、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通过新的行星定义,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A B C D2(2008广东卷)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 )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B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C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3.(2008广东卷)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 A一概而论 B三人成虎 C百感交集 D千虑一得4.(2
19、008四川卷)关于维生素的问题的争论表明 ( )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和不完善的 人们获得正确认识仅在一定时期内是真理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不具有终极真理的性质人们的认识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A B. C. D.5.(2012全国卷)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
20、条件才能成为真理A. B. C. D.6.(2012山东卷)自1956年美国科学家在实验中直接观测到中微子后,人类对中微于的研究不断深人2011年9月,欧洲核子中心称发现“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同时指出实验过程存在误差,呼吁全球科学家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和独立测试。材料蕴含的哲理是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真理和谬误没有原则界限C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D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7.(2012福建卷)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告打破
21、。这启示我们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8.(2012四川卷)霍金说:“随着量子力学的发现,我们认识到,由于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不可能去完全精确地预言事件”,“我们的目的只在于套定律,这些定律能使我们在不确定性原理的极限内预言事件。”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把握本质和规律 B理性认识能指导人们推动事物的发展 C人们的认识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D事物的不确定性否定了世界的可知的 9、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国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结合材料,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1)真理都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文化产业化只适用于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加快转企改制与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不可割裂;(2)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要反对歪曲理解,坚持文化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