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两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艺术风格。2.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教学重点)3.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诵读、研读、小组合作学习【课前预习】1.反复诵读诗歌,阅读金版学案第72走进作者探究背景,74页的审美鉴赏。2.完成金版学案第73、74页任务二有关本文的字词练习。3.根据参考答案,自行批改纠正预习内容。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目标了解作者和诗歌的写作背景;疏通词句,熟读全诗理清思路。教学过程和要点 一.导入。二.背景和作者简介。(结合初中学
2、过的课文及金榜学案72页介绍)。三检查预习情况,突破难点题目。(疏通字词)四、吟咏品味。1. 解题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天姥:指天姥山,是所梦的内容。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其它的如“歌”、“行”等。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意向是真。文体知识: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
3、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2. 学生齐读、自由朗读,根据诗题信息,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明确脉络:山境梦因梦境梦感仙境五【当堂检测】1.解释下列加线词我欲因之梦吴越:栗深林兮惊层巅:虎鼓瑟兮风为马: 失向来之烟霞: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6)势拔五岳掩赤城:烟涛微茫信难求:2.学生进一步朗读,勾画过渡性语句,理清思路。从全诗看,哪些是写实,哪些是写虚(梦)?梦中仙境写了哪些图景?六课后作业:1.完成金榜学案75页任务一第(一)题1小题,第(二)第1题。2.诵读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和目标 1. 研习诗歌,鉴赏内容,把握主旨; 2. 体会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教
4、学过程和要点 一. 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二、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读出诗歌的大意,勾画出你自己最喜欢诗句与同学分享交流。三、诵读并分析诗文(品读时完成金榜学案75页有关本文的梳理品鉴) 1.齐读段并思考:入诗的开头将“信难求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山”相对而提,作用是什么? 2. 齐读段并思考:梦中仙境写了哪些图景? 3. 齐读段并思考:诗人又梦转醒的心情如何?4. 归纳诗歌主旨:诗歌的最后一段,由梦想转入写实,揭示了全诗的主旨。短短的几句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既有对人生感伤和逃避现实的态度,又有对上层统治者的蔑视,他的求仙问道,决不是为了满足一己之贪欲,而是想用远离现实的办法,表示对权臣贵戚的鄙弃和不妥协。四. 探讨艺术手法(1)想像、夸张手法的运用(2)神话传说的运用(3)语言灵活。四、【当堂检测】同学试背五、课后作业1.背诵默写2.完成金榜学案79页第(三)题3.以“独特的留别诗”为题目,写一段比较李白留别诗的读后心得,要求观点清楚,说理有据,论说有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