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复习备考策略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注意中国在三个不同历史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
2、、20世纪70年代、新时期)处理国际关系的立场与态度以及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从构建和谐世界、国家利益、国家力量的角度看待中美、中日关系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背景:(1)二战后,以 苏联 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 美国 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尖锐斗争,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2)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 封锁禁运、军事上 包围威胁 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3)新中国诞生。2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内容:(1)“另起炉灶”:不承认 国民政府 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中国改变
3、了 半殖民地 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首先清除 帝国主义 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3)“一边倒”:新中国坚定地站在 社会主义阵营 一边。3外交成就:(1)新中国成立第一年同 苏联 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目的:积极同 邻近 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经过: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 印度 代表团时提出。第二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与两国总理一致同意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内容
4、: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3)步入世界外交舞台:日内瓦会议(1954年):背景:朝鲜战争停战后,美国继续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威胁中国。目的:为了和平解决 朝鲜 和 印度支那 问题。成就: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意义:新中国首次以世界 五大国 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万隆会议(1955年):背景: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内容:会上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针对帝国主义破
5、坏,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疑点1】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什么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点 拨】由国际局势决定。当时世界形成美苏两极格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全面敌视新中国,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则支持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由中国面临的险恶形势决定。当时国内的革命、建设需要一定的国际支持和相对稳定的和平国际环境。由中共性质和革命性质决定。中共领导革命的最终前途是社会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借鉴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合作。二、开创外交新局面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原因:新
6、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采取 抵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非法占据。20世纪70年代,中国 国际地位 不断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恢复: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驱逐出去。(3)意义:是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此后,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中美关系正常化:(1)原因: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7、。美国:长期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的需要。中国: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苏关系恶化;改善国际地位、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2)进程:1971年7月,基辛格 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 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 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中日关系正常化:(1)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日本国内许多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2)进程:1972年,日本首相 田中角荣 访华并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3)影响: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
8、外交出现了新局面。4新时期的外交建树:(1)背景:经济建设的要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 经济建设 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外交政策的目标要求:新时期反对 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2)表现:开展以 联合国 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了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会议。积极发展与 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2001年 上海合作组织 成立,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同时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
9、和经济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疑点2】新时期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的原因。【点 拨】联合国是二战后期建立的战后国家合作组织,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中国作为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地区冲突加剧,联合国维持和平的活动在缓解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的作用不断加强,中国在维和领域作出积极贡献,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1区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及其特点。(1)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原则基础上,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基本方针,以打破美国为首的
10、帝国主义国家封锁孤立中国的政策。(2)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同邻近国家和新型民族独立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是我国处理国家之间参与外交国际事务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新中国外交局面奠定了基础;成为国际上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3)1954年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家声誉;1955年4月参加万隆会议,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成会议的圆满成功。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中国外交的奠基时期。【例题1】(2010广东文综)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邮件种类计
11、费单位(每10克)邮资(元)航空亚洲各国0.32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0.48西欧各国(捷克转)0.48西欧各国(香港转)0.80其他各洲0.80 A.香港已经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解析】从国际邮件资费表可以看出,该时段为两大阵营对峙(“冷战”)时期,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香港1997年回归,A说法不正确;B项明显可以排除;捷克2005年才加入欧盟,C不正确。答案选D。【变式训练】2009年9月28日,在纪念孔子
12、诞辰2560年祭奠大会上,著名书画家范曾先生做了“己丑年祭孔子文”高山仰止:其中写道:“唯和衷而共济,讲信而修睦。此足称万国邦交之极则,亦各族和谐之宏观。”体现了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建立初期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A B C D 【解析】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是1949年左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1953年;“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是1955年;而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是1
13、971年,故排除。答案选A。2怎样理解“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两国的共同要求”?(1)美国方面:一方面,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另一方面,随着美国经济增长的趋缓,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对付苏联的资本。(2)中国方面:有三种考虑,一是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二是牵制和对付苏联的威胁;三是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例题2】参与过打开中美关系的美国前助理国务卿霍尔德里奇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乒乓外交”是一项富有戏剧性的、启示性的外交举措,它体现着中国领导人的某种个性:精明老练、聪明过人、富有智慧,有“
14、小中见大”的战略谋划意识。他所描述的是1970年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曾出现“小球”推动“大球”的情形。中国之所以能以“小球”撬起“大球”的原因是 A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B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第三世界的支持 D改革开放的实行 【解析】所谓的“大球”指的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其关键在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这才是根本原因,A、C都是外因。改革开放的实行在1978年,而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在1972年。答案选B。【变式训练】1972年尼克松总统的访华被称之为“破冰之旅”。对“破冰”的理解最确切的是()A美国改变对华敌对态度 B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C促进中美经济贸易合作 D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 A 【
15、解析】“破冰之旅”指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表明了美国改变了对华敌对态度,不能说明美国放弃了压制中国的政策,即使在中美正式建交后仍然没有放弃,排除D。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标志着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排除B。C与材料明显不符。故答案为A。3对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认识。(1)背景:国际上,两大阵营尖锐对立,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进行封锁、禁运;国内,新生政权还不稳固,经济恢复任务艰巨。(2)演变:20世纪80年代以后,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仍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
16、关系,这种独立自主的、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既符合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3)特色:第一,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的根本立场和出发点。第二,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外交的主要目标。第三,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外交的基本立足点。第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第五,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中国外交的重要任务。第六,和平协商解决国际争端,是中国外交的基本主张。【例题3】(2010全国文综)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
17、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解析】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军事同盟条约,1980年期满后没有再延长。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实行不结盟政策。A过于绝对化。回忆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没有影响签订军事同盟,B错误。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是在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故答案选D。【变式训练】(2009海南)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
18、务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提出的主要国际背景是()A苏联已经解体 B两极格局濒于瓦解 C中美关系好转 D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 B 【解析】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和苏联政局动荡,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邓小平强调在国际事务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是为了减少国际压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1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形成原因。(1)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中美关系处于对抗状态。主要原因:美国推行反共、反社会主义和反人民民主国家的全球霸权政策。在此期间,美国侵略朝鲜、侵略越南等,把斗争矛头指向社会主义中国。(2)第二阶段(
19、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美关系缓和,结束对抗,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主要原因:从美国方面来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动摇;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 势,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因此,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从中国方面来看:当时,中苏关系不断恶化,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直接威胁中国安全;美国在亚洲的战略收缩和保守倾向非常明显;中美关系的改善对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应对苏联的威胁非常有利,同时,对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也有重要作用。(3)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缓和。主要原因:美国的“和平演变”策略在东欧、苏联得逞,使之加紧对中
20、国进行“和平演变”,不断制造矛盾和摩擦;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美经济交流日益密切。2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个阶段的外交政策。(1)20世纪50年代向苏联“一边倒”。二战后国际形势的特点是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新中国的成立沉重打击了美国在亚洲的侵略扩张政策,美国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和包围,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先后承认中国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当时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的国际环境下,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一边,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正确选择。(2)20世纪60年代“两只拳头回击”。20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的特点是大动荡、大分化、大改
21、组。从苏共二十大起,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美国继续推行反华政策。为捍卫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中国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行径。(3)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20世纪70年代,由于两个超级大国在争夺世界霸权时呈现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美国谋求改善对华关系,而苏联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故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战略构想,改善了同美日的关系,并加强 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在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我国开始全面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4)20世纪80年代“无敌国”外交。由于美苏互有攻守的战略态势,加之第三世界力量壮大,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
22、主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制定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国家友好相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而斗争。关注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思想、新理念,胡锦涛主席在60年国庆阅兵讲话中讲到:“我们将坚定不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要发扬光荣传统,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履行使命,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为维护世界和平再立新功。”胡主席的讲话
23、充分体现了我国新时期外交的新思想、新理念。一是讲和平发展的任务很艰巨,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二是要讲交流沟通。虽然我们是生活在信息化的社会,但这并不等于人们之间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国家之间一定要怀着换位思考的意识,抱着公正客观的态度,来承认和照顾彼此的合理利益需要,这样才能够增进互信,加强合作,增加共识。三是要讲互利共赢。这不仅是指在经贸领域,在其他领域,比如说政治、安全、文化、教育,国家之间都应该讲互利共赢,这样国家之间的关系才有坚实的基础,才能保持其活力和旺盛力。四是要讲合作和谐。中国古人讲要“和合而谐”,我们一定要加强沟通,密切合作,使得世界上和谐的成分能够多增加一些,不和谐的成分减少一些,这样有利于加深和扩大各国之间的合作。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不仅是中国外交的长远目标,也是现实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