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291.50KB ,
资源ID:33587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358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政治文明历程模块训练题.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政治文明历程模块训练题.doc

1、中国政治文明历程模块训练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据此回答13题。1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规定皇位世袭 B.建立三公九卿制 C.推行郡县制 D.确立皇权至高无上2. 下列措施中,使专制皇权得到不断加强的是三省六部制的建立丞相制度的废除清朝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A. B. C. D.3.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

2、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中国具有几千年的政治文明发展史。古代的制度丈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据此回答48题。4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的主要意义在于 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C.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D.实践了法家学说5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与废除主要体现了 A.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B.相权威胁皇权 C.国家统一的需要 D.权利的相互制约6下列官职或机构中,对中央官吏行使监督职能的有刺史御史大夫御史台按察使 A. B. C. D. 中国

3、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回答1012题。7隋朝创立、唐朝继承和完善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主要是指其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扩大了选拔官吏的来源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加强了思想控制A. B. C. D.8明朝选拔官吏沿袭了科举制,其主要特点是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 废除明经诸科,设明法科 答卷的文体为“八股文” 允许发挥个人见解 A. B. C. D. 中国古代各个封建王朝都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据此回答910题:9唐朝时管辖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方式有设置都督府,建立行政机构 送公主和亲 从内地迁来大批移民 册封当地首领

4、A. B. C. D.10明清两朝在西南地区实施改土归流的政策A. 规定按田亩多少纳税,允许人口流动 B.在当地推广土司制度 C.康熙时为平息“三藩之乱”而加以大规模推行 D.由中央政府任命行政官员实施直接统治 中国古代经常出现国家分裂的现象,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据此回答1113题。11维系一个统一的大帝国,通畅的交通是不可缺少的条件。秦统一以后,在交通方面采取的措施有 A.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B.统一车轨,修建驰道 C.“陆行乘车,水行乘船” D.设置转运使管理交通12阅读下面的这幅历史地图。此图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是 A.西汉时期监察区的划分 B.汉初的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形势 C

5、.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情况 D.唐朝时在边境设置军镇的情况13元朝和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采取的 措施中,不同的是 A.抗击外来侵略 B.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C.建立行政机构开发边疆 D.设置机构管辖台湾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据此回答1415题。142006年1月25日长江日报讯:市民革施平等13名政协委员联名写出提案:应尽快将辛亥革命首义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武汉成为辛亥首义之地,其原因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新知识分子群思想活跃人民群众反抗怒潮高涨革命党宣传组织深入四川保路运动创造了条件 A B C. D.15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最

6、大贡献是A. 扩大了中国和世界的交流 B.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B. 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D.使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0世纪30年代,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据此回答1620题。16对瓦窑堡会议的评述正确的是目的是制定适应民族革命战争需要的政治路线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推动了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 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的报告 A. B. C. D.1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有具有空前的广泛性 国共两党采取党外合作的形式 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和成文的共同纲领国共双方各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A

7、. B. C. D.181940年,毛泽东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是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中间势力”是指农民和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开明绅士 A. B. C. D.19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共坚决回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其根本用意是A. 不准备与国民党继续合作 B.以斗争求团结B. 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显示人民军队的力量20以下图片中,能够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是 A B C D 制度变革与法制建设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据此回答2125题。2120世纪50年代我国推动国家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A. 在工矿企业实行民主改革 B

8、.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发动群众参加共产党的整风运动 D.成立全国政协22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A.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3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宣告人民政协完成历史使命A. B. C. D.24在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A.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25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

9、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是因为它 A.全面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 B.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 C.提出了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主张D.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主张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4分,27题11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3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始置左、右丞相,佐助君主处理国家军政要务。赢政统一全国后,设置“三公”。其中御史大夫职位相对低而权限重,太尉一职虚有其位而无实人。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

10、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三 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据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材料四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黄佐南雍志明太祖语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三公”的出现有何实质意义?御史大夫的设置反映了什么矛盾?(3分) (2)据材料二,唐太宗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为此设置了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3分) (3)据材料三,为什么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2分) (4)元代实行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据此

11、并结合材料四,说明明朝废除丞相的原因和措施。(3分) (5)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3分)27阅读下列材料: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大事记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套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共同纲领,规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1954年,第一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行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并把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正式载入宪法。1956年,中国共

12、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9661976年,十年动乱。造反派夺取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多年停开,公检法陷入瘫痪。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1978年,十一后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1979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6年,制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6年后,全国人大先后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如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

13、法环境保护法,形成了以宪法 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1999年,全国人大九后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请回答: 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政治建设三个阶段的基本内容、阶段特征,并分析其实质和发展趋势。(11分)28有位史学家说:“科举制度的施行,用统一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清末维新人士认为: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随贫弱”的后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种看法是否互相矛盾,为什么?(

14、4分) (2)请就科举制度从隋唐的产生到明清以后衰落的历史,谈谈你对其作用的评价。(8分)2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中共对国民党采取的政策各是什么?其依据是什么?对当时的政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3公)中国政治文明历程模块训练题参考答案1D A项属于D项范畴之一,首先掉除,B、C虽是其内容,根据教材表述,郡县长官及三公九卿任免均由皇帝负责,同时说明皇权至高无上。故选D。2A C、D明显不符合史实首先掉除。B项表述不确切、不完整。三省六都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 三省分工使宰相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选A。3A 4C A、D与题干不

15、符,B项说法正确,但根据题干“主要意 义”所示,C项更符合条件。5A 统治阶级所做的一切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其统治,故A正确。6C 7B 8B 9D 10D 11B 12B 13A 14A 15B 16A 17B 18D19C 以斗争求团结是其策略,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是其目的。20C21B 从对国家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上看,应是B、D两项最为重要。而D项成立全,国政协是在1949年,不属于20世纪50年代。B项最符合题意。22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施政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职能。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二者的主要不同在于所规定的社会性质的

16、差异,前者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后者是社会主义国家。C项为正确选项。后者体现了社会主义原 则,前者体现的是新民主主义原则。23C 24. D25B26(1)“三公的出现是对世袭制的否定。御史大夫的设置是君权与相权矛盾的产物。(2)态度:设宰相筹划大事,以弥补君主的不足。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宰相,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同时 相权三分,有利于加强皇权。(3)宋代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而且还削掉了宰相的用人权和司法权。 (4)元朝实行行省制,中书省长官就是宰相。原因:中书省权力过重。措施:废丞相,权归六部,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 负责。(5)趋势

17、:相权渐趋衰落,皇权日益强化。虽然有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阻碍了新思想和新经济因 素的产生和发展。27阶段特征和基本内容: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基本内容:制定了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阶段特征: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初创。第二阶段:“文革”时期。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践踏。阶段特征;民主政治建设进程遇到严重挫折。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基本内容:完善了宪法,颁布了民族区域自治法等一系列法律,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明确提出依法治国。阶段特征: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走

18、向完善。实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发展趋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向“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向迈进。28(1)并不矛盾。这两段话是对科举制度在不同时代所起的,作用的评价。(2)隋唐建立科举制度,适应了士族衰落、庶族兴起的趋势,为庶族参政开辟了途径;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为繁荣古代文化作出了贡献。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限制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八股取士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 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阻碍了新型人才的成长。29(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政策:同国民党合作。依据:孙中

19、山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影响: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使中国进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工农运动的迅速发展,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政策: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依据:蒋、汪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南京国民政府残酷屠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实行反革命恐怖政策。影响:中国无产阶级从城市转入农村、创建红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她革命,使党赢得了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中共开始有了自己的政权和军队。(3)抗日战争时期:政策: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依据: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影响: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4)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政策:打倒蒋介石,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依据;美。蒋勾结,撕毁双十协定和停战协定,于1946年6月向我中原解放区进攻,挑起全面内战。影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治人民22年的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