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88.50KB ,
资源ID:335540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3554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米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2第一至第十一课。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16世纪后)中国农民除了种植双季稻外,他们还可以种甘蔗、烟草或其他的经济作物,或动员他们家庭的女劳动力从

2、事织绸或织布的手工业。”该现象说明当时的中国A. 农产品完全商品化B. 传统农业结构变化C. 农业经济逐渐衰退D. 私营手工业的进步【答案】B【解析】根据“他们还可以种甘蔗、烟草或其他的经济作物,或动员他们家庭的女劳动力从事织绸或织布的手工业”表明农民除了种植粮食作物外,还种植经济作物,满足市场需要,反映了明清时期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农民生产的目的不仅仅是自给自足,传统农业结构变化,故B正确;A、C不符合史实,排除;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2.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这种做法A. 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B. 加剧了土地兼并C. 适应

3、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D. 刺激了人口南迁【答案】C【解析】【详解】新航路开辟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据材料“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可得出耕作技术的进步,与土地兼并的加剧无关,B项错误;据材料“南方民众开垦耕地”,可得出梯田适应了南方地形,推动南方的深入开发,C项正确;人口南迁推动了梯田的开垦,而不是开垦刺激了人口南迁,因果倒置了,D项错误。3.三辅黄图未央宫:“织室,在未央宫,又有东西织室,织作文绣郊庙之服。”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属官有东织、西织令丞,河平元年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室。”这两段文献材料中涉及的都是:A. 私营手工业B. 官营手工业C. 家庭

4、手工业D. 工场手工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未央宫”“ 织作文绣郊庙之服”以及“少府属官有东织、西织令丞”可知这两段文献涉及的是官营手工业,选项B正确;材料中提及手工业产品是皇室在祭祀时候穿着,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产品不具备这一属性,排除选项A、C;材料未涉及工场手工业,排除选项D。【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未央宫”“ 织作文绣郊庙之服”以及“少府属官有东织、西织令丞”的理解,结合官营手工业的特征解读。4.电影十二生肖中的兽首铜像是在乾隆帝时由宫廷工匠们精心制作的,铸工精整,清晰逼真,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这说明当时A. 冶铜业一直由官府垄断B. “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

5、系已经出现C. 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D. 官营手工业仍代表手工业的较高技术水平【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由宫廷工匠们精心制作的,铸工精整,清晰逼真,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可以得出官营手工业仍代表手工业的较高技术水平。故答案为D项;A项违背史实,排除;B项说法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明代中后期以来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排除C项。【点睛】本题属于提炼信息类选择题。其备考启示:其一,发现。即找出材料中关键的字词句段;其二,转化。浓缩关键的字词句段,转化历史学科术语。5.唐代“俞大娘航船”规模宏大,水手多达百人,每年往返于江西与淮南,所获利润十分可观。杜牧也曾说富室大户往往聚居于江淮地区水运方便

6、的“草市”。这集中反映了唐代A. 草市成为地方商业中心B. 水运是江淮经济发展的关键C. 江淮经济发展优势明显D. 草市发展改变人口空间分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俞大娘航船”的活动和杜牧的说法,可知这两个史料强调的是江淮地区凭借便利的水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等,商品经济发展的优势明显,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支持草市成为地方商业中心的信息,A选项排除;水运是江淮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并不是最关键的,B选项排除;材料没有提及草市对人口空间分布及城市化的影响,D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6.明朝以来人有恒产,多奢少俭”,清朝以后“今则家无担石者十居其五,而饮食服饰竞以侈靡相尚”。这一

7、变化反映了明清时期A. 社会生活商业资本日益活跃B. 商品经济发展引发奢侈风尚盛行C. 奢侈消费盛行浪费社会财富D. 社会习俗逾越礼制现象趋普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人有恒产,多奢少俭”“饮食服饰竞以侈靡相尚”并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以致出现了生活奢华之风,社会观念发生变化。故答案为B项。A项,题干不能反映商业资本活跃,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浪费社会财富,排除;D项,题干不能说明逾越礼制,排除。7.北魏至唐朝中叶,政府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大部分只能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租税,服徭役、兵役。这一措施A. 加重农民的赋税负担B. 动摇了封建

8、土地制度C. 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D. 导致自耕农经济衰退【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到唐朝中叶的均田制,均田制下“这些土地的大部分只能使用,不准买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故答案为C。均田制不会加重农民的赋税,A错误。材料显示的是抑制土地买卖,不能动摇封建土地制度,B错误。国家实行均田制不会挤垮自耕农的经济,D错误。8.晚明时期,徐光启曾说:“私通者,商也。官市不开,私市不止,自然之势也。又从而严禁之,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矣。”据此可知“海禁”政策A. 导致了沿海地区的严重贫富分化B. 严重阻碍中外正常的文化交流C. 有效维护了东南沿海的社会安定D. 使民间海外贸易

9、走向畸形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私通者,商也”“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中可以看出,海禁时期的走私活动和亦商亦盗的私人贸易不断发展,破坏了沿海地区的社会秩序和安定,这说明了“海禁”政策使民间海外贸易走向畸形发展,故D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海禁”政策导致贫富分化,故A项排除;B项是“海禁”政策的影响,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排除。【点睛】“私通者,商也”“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是解题的关键。9.“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

10、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以此来判断新航路开辟的影响A. 促进欧洲开始社会转型B. 资产阶级开展了殖民黑奴贸易C. 推动世界市场雏形出现D. 导致欧洲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全球史观”“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可以判断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推动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但不符合“全球史观”,排除。10.新航路开辟以后,来自美洲的金银大量涌入西班牙,造成通货膨胀;同时,西班牙商人变得富有,他们纷纷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这些现象对西班牙产生的共同影响是A. 推动了殖民扩张活动B. 缓和了国内阶级矛盾C.

11、 提升了西班牙的国际地位D. 阻滞了国内资本主义发展【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价格革命的影响,没有反映出殖民扩张的活动,排除A;西班牙人变得富有并不能缓和国内的阶级矛盾,排除B;材料反映西班牙把大量的财富用来消费,阻滞了国内资本主义发展,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由于西班牙人变得富有,获得地产和贵族头衔,所以他们把大量的财富用来消费,并没有投入工业生产,阻滞了国内资本主义发展,使西班牙的工业落后于其他国家,D正确。点睛:抓住关键信息“西班牙商人变得富有,他们纷纷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衰落的原因分析解答。11.“英国人安东尼培根是一名奴隶贩子,从1768年开始就从

12、事黑奴贸易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每趟获利仍高达百分之几百。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了7600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对这段材料的认识中最准确的是( )A 黑奴贸易使英国商人获利丰厚B. 殖民者从非洲抢夺了大量劳动力C. 黑奴贸易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 黑奴贸易具有血腥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从事黑奴贸易”“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可知,黑奴贸易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故选C;ABD只反映了材料的部分信息,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从事黑奴贸易”“

13、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联系三角贸易的史实分析解答。12.16、17世纪,建立在全球商品交换基础上的社会分工逐渐形成;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和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品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由此可见,当时A. 亚洲经济地位依然较高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具规模C. 西欧与东欧的矛盾尖锐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主流【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说明“全球商品交换基础上的社会分工逐渐形成”,结合所学知识,16、17世纪经过了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具规模。故答案为B项。ACD项,材料无法体现亚洲的经济地位的高低、西欧与东欧的矛盾

14、是否尖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否成为主流,排除。【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13.从15世纪到19世纪的400年中,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表现出许多与在非洲、拉丁美洲扩张的不同之处,如殖民者的扩张手段更加多样化,除了签订“保护”条约、武力征服等常见手段外,还有租地、联姻、签订不平等条约等方式。这是因为与非洲、拉丁美洲相比,亚洲A.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 人民富有反抗精神C. 人口众多地形复杂D. 国家众多面积较大【答案

15、】A【解析】【详解】之所以西方殖民者在不同地区表现的侵略扩张的手段不一样,主要是由于亚洲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导致的,故A正确;殖民扩张手段与人民的反抗精神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C、D是次要因素,排除。14.19世纪中期,英法两国签约规定: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法国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的关税,征收关税的商品减少到总数的30%,关税平均约为15%,这一做法A. 体现了经济自由主义思想B. 导致两国关税收入的大幅下降C. 体现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D. 缓和两国对殖民地的激烈争夺【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世纪中期”“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的关税”

16、得出工业革命后因生产力的发展,自由主义思想盛行,A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降低关税,并未提到关税收入的变化,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大力干预是在罗斯福新政后,C项错误;题干并未提到两国对殖民地的争夺,D项错误。15.据记载,以机器为核心的工厂曾引起了激烈的武装抗议。1811至1816年间,英国爆发了卢德运动。手工业工人认为机器是他们低工资和失业的罪魁祸首,他们结成组织,捣毁纺织机器。运动在被镇压后很快销声匿迹。这表明A. 英国工厂制度存在严重的弊端B. 工业化进程中阶级矛盾有所激化C. 手工业工人不能接受技术革新D. 工人们追求建立平等公正的社会【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不是强

17、调工厂制度的弊端,而是强调工人运动的发展,排除A。从材料可以看出工人们捣毁机器,反映出在工业化的过程之中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故选B。手工业工人捣毁机器,不是不能接受技术革新,而是“认为机器是他们低工资和失业的罪魁祸首”,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出工人追求建立平等公正社会的要求,排除D。16.从19世纪后期起,大型工业企业开始在国家经济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所有大型企业的新形式中,制造业无论是在资本构成、生产效率还是在技术进步、知识更新等方面都走在了前头。这说明A. 手工工场开始退出历史舞台B. 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了工业规模C. 制造业承担了大部分的科研工作D. 垄断企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

18、推动者【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材料中反映的是大型工业企业的作用,实际上是强调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垄断组织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手工工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就开始退出历史舞台;B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的特征;C选项只是反映了材料的部分信息,没有完整的表述材料内容。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7.表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年代1870189619001913比例78%74%72% 由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A. 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 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 世界各国工业发

19、展差距明显缩小D. 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图表的能力。图表显示四国在1870年到1913年的总产值虽然随着时间有所下降,但是仍然保持70%以上的控制地位,所以不能说明欧美发达国家开始由盛转衰,因此A选项排除。结合所学,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世界经济结构主要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而材料体现不出这一特点,因此D选项不选;材料中只给出资本主义强国的数据,没有其他国家的发展情况,不能反映出世界这一概念,故C不选。之所以欧美发达国家所占比重下降,是因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有所发展,虽然发展不明显,但也在在数据中得到了体现,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考点定位】

20、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意义与影响18.“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材料中“中国富农大贾仿造洋机器制作”产生了A. 洋务派的军用工业B. 外商在华的近代工业C.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企业【答案】C【解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是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和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因此材料中的“中国富农大贾仿造洋机器制作”是指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中的“洋务派”“外商”“四大家族”均与材料中的“富农大贾”的身份不

21、符,排除A、B、D项。19.观察1843年与1858年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这一现象造成A. 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B. 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C. 列强控制了中国棉纺织业的命脉D. 中国民族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旨在考查正确解读图表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由图表中的数据可知18431858年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不断下降。这反映的是外国棉纺织品大量倾入中国,导致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逐渐走向衰败,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本题应选B项;近代中国的小农经济虽不断走向解体,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故A项的表述错误;图表中未涉及列强对

22、中国棉纺织业命脉的控制,故排除C项;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晚于图表中的时间“18431858年”,故排除D项。【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20. 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发展轻工业,后发展重工业,洋务运动则相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私营企业为主,洋务运动则以官办或官督商办为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近代化的主体是资产阶级,洋务运动则以政府官僚的推动为主。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中国( )A. 近代化成为共识B. 政府鼓励私人资本主义发展C. 近代化内忧外患

23、背景下展开D. 近代化具有内源性特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分别从行业、企业性质、主体三个角度对比了中国近代化与西方近代化的不同,中国近代化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展开的,外部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内部有农民运动的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近代化只能以官办为主,重工业为先导。所以本题选C。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21.19世纪末,清政府多次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其主要目的是A. 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 获取资产阶级的政治支持C. 扩大税源以解决财政危机D. 调整经济政策以救亡图存【答案】C【解析】【详解】材

24、料中“清政府多次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反映了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暂时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根据所学可知,这主要是由于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为解决因赔款造成的财政困难,扩大税源而导致的。故答案为C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末清政府暂时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这不是该措施的主要目的,其主要目的是缓解财政困难,维护清王朝统治,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清政府是地主阶级的代表,而资产阶级的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政权,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不会予以清政府以支持,排除;D项,材料信息只反映了19世纪末清政府暂时放宽对民间

25、设厂的限制,但是缺乏之前的经济政策的对比,不能得出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的结论,排除。22. 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中国近代史中指出:“自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以来,纵观中国民族工业的成长,经历的是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造成民族工业成长道路曲折的主要原因有( )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和掠夺 中国社会自然经济的顽固与强大 近代中国政府始终不支持民族工业 “重农抑商”思想一直是中国近代主流思想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试题分析:考查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掌握的知识可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和掠夺中国社会自然经济的顽固与强大是其主要原因,而的说法错误,由此

26、判断A项正确。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详解】23.“社东有条清水河,河岸是个小山坡,社员山上挖红薯,闹闹嚷嚷笑呵呵。忽听河里一声响,河水溅起一丈多,吓得我忙大声喊:谁不小心掉下河?大家一听笑呵呵,一位姑娘回答我:“不是有人掉下河,是个红薯滚下坡!”这首歌谣反映了A. “大跃进”中的“浮夸风”B. 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合作化浪潮C. “文化大革命”中的经济动荡D. 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业大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不是有人掉下河,是个红薯滚下坡!”可知,滚下去的不是人而是一个红薯,体现了浮夸风的盛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27、,这是大跃进时期的特征,故A选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合作化运动是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合作化的信息,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大家一听笑呵呵”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经济动荡问题,故C选项错误;材料中“不是有人掉下河,是个红薯滚下坡!”等体现了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而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业大发展,故D选项错误。24. 据临川县志记载:“出工一条龙,做事一窝蜂,不管干多少,都是记高分。”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哪个历史时期的农业生产情况?A.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 文革时期

28、C. 改革开放初期D. 二十一世纪初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出工一条龙,做事一窝蜂,不管干多少,都是记高分”信息说的是出勤不出力,这与人民公社时期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的特点相符,故B项正确;ACD项时期不存在人民公社,故排除。所以答案选B。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人民公社25.近代上海农村地区的妇女善于纺织土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土布滞销,许多妇女转而进城中洋纱厂、洋布局做工。这说明A. 工业发展促进人口流动B. 民族工业受到外资刺激而兴起C. 手工业出现规模化生产D. 上海农村的自然经济完

29、全解体【答案】A【解析】【详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上海地区洋纱厂、洋布局等外资企业兴起,吸引了大批从事家庭纺织业的妇女到厂做工,即工业发展促进人口流动,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洋纱厂、洋布局是外资企业,不是民族工业,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手工业出现规模化生产,故C项错误;D项错在“完全”,故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三小题,26题 18分,27题 10分,28题22 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均输平准,也增加了人民负担。

30、公元前81年,昭帝召贤良、文学赴京师,“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摘编自侯家驹著中国经济史(1)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的经济主张。材料二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货殖列传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2)比较材料二中的两则材料,说明我国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促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主张:实行统制措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对商人征收重税。(2)变化:由人口稀少、生产方式原

31、始落后、物资贫乏变为人丁兴旺、农业发达、物资富足甚至可对外供应;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江南地区逐渐得到开发。原因: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迁的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解析】【详解】(1)主张:据材料“公元前81年,昭帝召贤良、文学赴京师,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可知,实行统制措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据材料“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均输平准,也增加了人民负担”可知,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据材料“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

32、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可知,抑制工商业,对商人征收重税。(2)变化:据材料“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可知,西汉时期我国江南地区人口稀少、生产方式原始落后;据材料“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可知,西汉时期江南物资贫乏;据材料“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知,宋代时期江南得到开发,农业发达、物资富足甚至可对外供应;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原因:结合所学可从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迁的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少数

33、民族与汉族的融合等方面回答。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摘自诗经小雅材料二 有煜(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摘自诗经小雅材料三 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其直(在争论中获胜)。及断狱日,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摘自国语晋语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材料三说明了这一时期土地关系变化中的什么问题?【答案】(1)井田制。(2)表明公田以外,出现了私田(3)表明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了。【解析】(1)本题据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并结合所学知识

34、即可回答这反映的是井田制。(2)本题据材料二“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与材料一相比在公田以外,出现了私田。(3)本题据材料三“刑侯与雍子争田”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的角度回答这说明了这一时期土地关系变化中的什么问题。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词“制度、变化、问题”,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遂及我私刑侯与雍子争田”,即可规范作答。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166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

35、源地。1750年后,英国人口急剧增长。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5%。史钟文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材料二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材料三、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徐刚世纪末的忧思材料四 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也包括着,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用

36、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3)据材料四,概括英国治理环境的措施。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启示。【答案】(1)原因:立法推动圈地运动提供自由劳动力;殖民扩张和三角贸易提供了资本和广阔的海内外市场;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确立专利制度,鼓励发明创造;丰富的煤铁资源;先进的手工业技术;自然科学的发展等。(2)

37、影响:推动城市化进程;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贫富分化加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3)措施:英国政府通过立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和斗争促进了环境的治理和改善。启示: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及其影响。从18世纪末英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英国工业化的影响,英国治理环境的措施,英国工业化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等方面来分析。(1)依据材料“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

38、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却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5%”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答案。(2)依据材料二的表格内容和材料三的描述并结合所学可以从城市化的进程、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3)依据材料“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可以得出英国政府通过立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可以得出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促进了环境的治理和改善。(4)依据四则材料可以得出我国现代化建设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利竞争力;坚持可持续发展,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