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3533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9.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41页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基础整合 考点突破 热点聚焦 基础整合 基础梳理 网络构建 基础梳理 一、世界的物质性 1.物质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 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 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 。意识 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 客观的物质性 社会 物质 物质性 二、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

2、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 .和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运动是物质 和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 的运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 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 状态。运动是 ,静止是 。物质世界是 和 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 和 。变化 过程 固有的根本属性 存在方式 物质 物质 物质 特殊 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绝对运动 相对静止 相对主义 诡辩论 2.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是事物运动过程中 的、的、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客观性

3、: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 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 ,也不能被 .普遍性:、和 ,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 的规律。没有 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3)方法论要求 必须 ,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 和 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固有的本质 必然 稳定 人的意志 创造 消灭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 固有 规律 尊重规律 违背规律 条件 形式 辨别区分 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律在不同条件下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产生不同的效果。人不能改变规律本身,但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使规律发生作用的效果有利

4、于人类。网络构建 考点突破 精讲考点 典题例练 考纲展示高频考点1.哲学的 物质概念(1)自然界的物质性;(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个本质:世界的本质是 物质。2对关系: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2个特征: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4个概念:物质、运动、静止、规律。2.哲学的 运动概念(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3.物质运动的规律(1)规律的概念;(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哲学的物质概念 考点一 1.正确理解物质的概念 考点透析 2.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物质的具体形态 哲学上的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区别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状态不生不灭、

5、永恒存在有生有灭联系(1)物质是从各种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2)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而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从产生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从存在来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均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

6、物质体系,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特别提示 易错辨析 1.(2015年广东文综,33)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辨析:上述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2.雾与霾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辨析:雾和霾都属于物质的具体形态。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所说的物质,是宇宙中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3.哲学上的物质即具体科学中物质的总和。辨析:哲学上的物质和具体科学中讲的物质也就是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特殊、抽象和具体的关系,而非整体和部分的关系。4.人们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人们的思想也

7、是物质的。辨析:“客观存在”不等于“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存在的东西未必是物质现象。命题探究 命题角度1 世界的物质性 高考扫描:2015年新课标全国文综,22,选;2014年新课标全国文综,21,选。典例导引 (2015重庆模拟)目前,我国水电开发已由过去主要受经济、技术约束的阶段,进入到了主要受生态约束的阶段。2015年3月,国家环保部以要“严守生态红线”为由,明确否决了重庆小南海水电站项目。从哲学上看,之所以强调水电开发必须要服从“生态约束”“严守生态红线”,是因为()A.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是永恒的 B.社会是客观的物质性社会 C.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 D

8、.世界是客观的物质性世界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界的物质性。材料强调水电开发必须要服从“生态约束”“严守生态红线”,说明我们要尊重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体现了世界的客观物质性,D符合题意;本题强调的是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不是社会的客观物质性,B与题意不符;规律是客观的,但规律的存在和发挥作用是有条件的,规律会随着其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条件的变化而变化,A说法不科学;本题强调的是物质的客观性而不是意识的能动性,C与题意不符。答案为D。哲学的运动概念 考点二 考点透析 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原理内容理解强调误区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都离不开一定的运动,它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

9、保持自己的存在,没有运动就没有物质侧重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载体。离开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侧重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方法论要求我们既不能脱离物质谈运动,也不能脱离运动谈物质物质的唯一特性与固有的根本属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从物质本质上讲的,是相对于人的意识、精神而言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怎样的,是怎样存在的,或者说“客观实在”本身有哪些属性。特别提示 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绝对)运动(相对)静止 区别含义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

10、过程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性质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和有条件的联系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易错辨析 1.(2015年江苏政治,24)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辨析: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2.“客观实在性”是指

11、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辨析: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3.运动是永恒的、有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绝对的。辨析: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4.静止就是没有运动变化的状态。辨析: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命题探究 命题角度2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高考扫描:近7年没有考查。典例导引 (2015豫东、豫北名校联考)中国科学院的学者们通过研究“沉睡”在塔里木盆地下1 000多米的沉积岩心,解开了“塔里木盆地的沙漠究竟从何而来”这一谜团。大约五百万年前,塔里木盆地曾出现过大规模湖泊群,但终因周围山体抬升阻止水汽进入

12、盆地,导致湖泊永久消失,变为沙漠。这一研究结果进一步佐证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人类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A.B.C.D.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及世界的可知性。大约五百万年前,塔里木盆地曾出现过大规模湖泊群,但终因周围山体抬升阻止水汽进入盆地,导致湖泊永久消失,变为沙漠,这体现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符合题意;“塔里木盆地的沙漠究竟从何而来”过去是一个谜团,现在解开了,说明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答案为A。命题角度3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高考扫描:近7年没有

13、考查。典例导引 (2015唐山一中检测)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了“飞矢不动”的理论,迷惑了很多人。下列对芝诺的“飞矢不动”理论评价正确的是()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 承认了事物处于绝对运动之中 承认了飞箭在一瞬间离开一点向新的一点运动的趋势 陷入了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 A.B.C.D.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整个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飞矢不动”理论把飞矢在某一点上的相对静止绝对化,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从而陷入了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排除,符合题意。答案为C。物质运动的规律 考点三 考点透析 1.规律的概念(1

14、)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理解 注意:图表右侧的举例均不属于规律,如“苹果落地”属于自然现象,但其中蕴含的“万有引力”,则属于规律。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规律混同于具体规律,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规律不等于现象,凡是能够借助感官直接感知的均为现象而非规律。特别提示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世界观原理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又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2)方法论要求我们 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

15、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规律不等于规则。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制定、修改或废除。规则是主观的,可以制定、修改、补充或废除,正确的、合理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特别提示 易错辨析 1.(2015年安徽文综,11)改变规律能避免前进中的困难曲折。辨析: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是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2.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辨析:任何事物的变化与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但不

16、同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不同,即使同一规律,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效果也不同。3.规律有好坏之分。辨析:规律在不同的条件下发挥作用,会给人带来积极或消极影响,但这不能说明规律本身有好坏之分。4.规律是永恒不变的。辨析: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否认规律是客观的,是唯心主义的体现;认为规律是永恒不变的,则是形而上学的表现。命题探究 命题角度4 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高考扫描:2010年新课标全国文综,39(1),非选。典例导引 (2015武汉调研测试)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的多次重复“数落”会使孩子从内疚不

17、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甚至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从哲学角度看,克服超限效应需要()尊重规律,因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坚持适度,因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注意方法,因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避免刺激,因为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A.B.C.D.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说法过于绝对;不能过分刺激不等于避免刺激,做法不当;当孩子犯错时,父母的多次重复“数落”违背心理教育的规律,符合题意;当孩子犯错时,父母的教育也要具有针对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符合题意。答案为C。规律的客观性

18、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二是指规律是否发挥作用,也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时,规律就必然起作用;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不存在时,规律就不起作用。特别提示 命题角度5 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高考扫描:近7年没有考查。典例导引 (2015年邯郸二模)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地理环境,形成了滩羊肉独特的风味品质,其肉质细嫩、无膻味、味道鲜美,被称为宁夏“五宝”之一,盐池“三宝”之首,享誉世界,备

19、受消费者喜爱。陈海靠做盐池滩羊生意赚了第一桶金。由于散养放牧的越来越多,畜载量大大超标,导致草场破坏严重。后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始全面实施封山禁牧。滩羊在圈养以后,人们开始饲喂青贮玉米和精料,比散养的时候长得快、肥,出栏时间大大提前。可是人们发现,盐池滩羊圈养一段时间以后,羊肉的味道发生了改变,不那么香了,而且膻味重了。陈海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养羊也是这个道理。原来散养的滩羊长期在草场环境里,是吃着百草长大的,这对于滩羊肉特有味道的形成至关重要。于是陈海让滩羊吃上了草场上的草,肉的味道有了一些改善,但是由于活动空间小,运动少,肉的品质和散养的还是有差距。为此,陈海给滩羊建了十几亩的运动场。滩

20、羊吃上了原来的草,和原来一样活动,还喝上了原来的水(盐碱水,含矿物质特别多),盐池滩羊肉的味道有了进一步的转化。经过几年的饲喂,盐池滩羊肉久违的味道终于又回来了,不仅鲜香浓郁,而且没有了膻气味。如今,陈海的生意比以前更红火了,销售量大幅度提高。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陈海是如何找回滩羊肉的味道的?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规律的有关知识,包括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等。其次,要将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有效对接。答案:(1)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最初的圈养使滩羊肉味道改变,违背了滩羊生长的自然规律。陈海让滩羊吃上原来的草,喝

21、上了原来的水,和原来一样活动,遵循了滩羊生长的自然规律,从而获得成功。(2)人具有主观能动性,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陈海通过长期的思考和实践认识和把握了滩羊养殖的规律,遵循和利用了规律,从而找回滩羊肉的原味。(3)认识和利用规律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陈海通过创造一系列有利于滩羊生长的条件,从而使滩羊肉的品质提高。(4)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陈海既尊重客观规律,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从而最终找回滩羊肉的原味。热点聚焦 关注时政 拓展视野 遵循规律 事半功倍 热点说明 自然界是物质的,要求我们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承认自然

22、界的客观性,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人类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改造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发展经济要遵循经济规律、搞好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是高考的重点,不可忽 热点预测 1.尊重自然,保护家园 2015年10月17日新华网报道,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的批复,原则同意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 2030年),规划要求,全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要

23、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我们之所以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因为()A.人类只能适应自然,而不能改造自然 B.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C.各种客观物质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 D.在自然界面前,人们无能为力【解析与答案】1.B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我们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B项符合题意;在自然界面前,人们并非无能为力,人们能够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利用自然,A、D说法错误;各种客观物质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C说法错误。2.尊重孩子,让孩子

24、享受童年 2015年10月12日至13日,第四届中国小学校长大会在湖南长沙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聚焦管理创新”。当前,有些家长“超前”“超负荷”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使孩子学习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事与愿违。在孩子培养问题上,这些家长()A.认为事物发展不存在矛盾 B.忽视了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C.没看到事物发展过程存在质变 D.不重视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的影响【解析与答案】2.B 从材料中的“超前”“超负荷”“事与愿违”可以看出,有些家长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忽视了教育规律及孩子的成长规律,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要求。3.尊重市场,调控房

25、价莫任性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似乎给房地产市场一剂定心丸。或许未来的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但高库存加之高房价使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不可能再像2009年一样任性。长期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将逐步告别过去住房商品化初期的高速发展阶段,且随着购房适龄人口峰值的即将回落以及劳动力人口总量已经回落,市场发展出现趋势性变化不可回避,调控房价须理性。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规律的知识分析调控房价不能任性的理由。解析:本题以政府调控房地产业不能任性为背景,考查规律的有关知识。首先回答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然后结合材料分析即可。答案:(1)规律是客

26、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惩罚。(2)房地产市场有自身的规律,我国房地产市场将逐步告别过去住房商品化初期的高速发展阶段,且随着购房适龄人口峰值的即将回落以及劳动力人口总量已经回落,市场发展出现趋势性变化不可回避,所以调控房价须理性,不能任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和各种极端天气的出现,使人们不断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这一问题也随之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复习时注意以下必背答题术语 1.自然界是物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3.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4.应当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方法技巧 点击进入课时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