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师说教学反思和教学设计沁阳市第一中学王琳琳5月15日(周五)傍晚得到自己进入本年度焦作市优质课的决赛的消息之后,我十分震惊,万分惶恐。虽然已经走上讲台7年,但说来惭愧,我从未参加过任何的优质课比赛,连校级的公开课也很少上。平时讲课率性、随意,而优质课要求高,听课老师人数多、水平高,自己能行吗?周六周日加班把课文又读了几遍,把自己录微课的课件和教案熟悉了一下,并做了些修改。周一到校邀请三个年级的同事来听,大家给我提了很多意见:学生积极性不高,有几次出现冷场;设计得面面俱到,没有重点;内容老套,没有新意;时间分配不合理,后面内容本该出彩却草草收场姐妹们帮我出了很多主意。于是接下来我又赶忙调整思路,
2、删去了关于本文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分析的环节,删去了教师的范读,同时搜集有关新闻材料和评论以及从师的名言和事例图片到周二下午,一切基本敲定,我忐忑的心情才稍微平静一点点。现在一切都结束了,细细想来,真的很感谢我的那些好姐妹,是她们让我明确了设计思路并且有了迎战的勇气和自信。同时我也庆幸自己能有这样一个挑战自己的机会,因为在准备和参与比赛的过程中我有了很多收获和感悟。一、立足根本注重方法字词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尽管字词教学破费时力,不易出彩,但这不能成为在赛课中绕开字词教学的理由,因此我在课堂第一个环节设计了自己检测的环节,并且插入了对“根据结构推断词义”的方法指导。希望学生在学文言文的时候不
3、仅要多积累,而且要讲方法。二、强调人文品读精神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自然语文教学就承担了知识传授与人格培养的双重任务,如果我们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心灵的塑造,那我们便失去了语文的灵魂。所以,我把第二个教学目标确定为“品读韩愈精神,树立尊师重道的思想。”通过对者写师说的原因的分析来品读韩愈,通过对文中从师之道的句子赏析和古今相关名言、事例的拓展来让学生树立尊师重道的思想。三、联系现实升华思想学生不喜欢文言文,因为读不懂文言字词,也因为觉得里面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没有太多联系,我想如果老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文言文时能适当联系一下当下的人和事,会不会拉近学生和古人的距离,让学生对文言文少一点反
4、感,多一点亲近?以上是我在备课中的一点思考,不过实际讲完之后,我也发现了自己设计中的很多不足。比如:文言字词检测方面,只检测了三处“师”的含义还有一个句子的翻译,涉及的面太窄。整个课堂读书声不浓,读书方式单一,缺乏朗诵指导。整节课没有“写”的环节,学生只有“动”,没有“静”。课堂花哨,不实用。除了一点精神上的感悟之外没有实实在在的收获。课堂预设太多,学生生成不够。教师内涵不足,课堂语言不够沉稳。对学生的点评不够具体,缺少升华。“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而这也将化为我追求的动力,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进步。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检测文言现象,积累文中重点字词。2。品读韩愈精神,树立尊师重道的思想。
5、【教学重点】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新闻?最近,一组“最霸气女教师出游,小学生为其打伞遮阳”的照片在网上广泛传播并且引发热议。很多网友指责老师行为恶劣,缺乏师德,同时批评学生小小年纪就会阿谀奉承;也有人不以为然:既然学生都说了是自愿为老师撑伞,那说明师生关系很是融洽嘛,学生爱自己的老师,甚至愿意为老师撑伞遮阳,又有什么错呢!你怎么看待这件事?你怎样看待师生的关系?这件事如果在古代会不会引起如此热议?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关于老师的文章师说(ppt出示课题),看千年之前的韩愈认为我们该怎样对待老师,怎样从师学习。齐读学习目标二、字词
6、检测一词多义:“师”拓展:绳吏之法尤峻绳:捆绑。颜色不老,人怪之。怪:以为怪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三、 品读文本【问题一】这篇文章因何而作?何以见得?(结合文中原句回答)(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明确】“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从中可以看出,韩愈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十七岁小伙子的。韩愈写此文仅仅是为了送人吗?【明确】批判当时的耻于从师的社会风气当时风气如何?结合文中原句回答社会风气从师的风尚不流传,人们普遍耻学于师。从文中找根据:“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直接道出从师的风气。“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7、“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插入背景: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在这样人人耻师的社会风气下,柳宗元不敢当老师,面对韦中立的拜师请求,他婉言拒绝。而韩愈呢,不仅毫不犹豫地收李蟠为弟子,竟然还敢写文章昭告天下,你从中感受到他什么样的品质?(生回答)不畏权贵、正直敢言。 正所谓:众眼碌碌耻师道,群怪聚骂如等闲。抗颜为师拍案起,铁肩担道在人间。【问题二】本文阐述了哪些从师的道理?(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三两段,相互讨论完成答案,教师总结明确)【教师总结】以上是古人的从师之道,也是韩愈对于从师的观点,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正
8、是得益于这种古道,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相信这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的。四、拓展延伸(一) 你知道哪些关于老师的名言?尊师学习的故事?(学生说,老师补充)从师的名言三教圣人,莫不有师;千古帝王,莫不有师。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一日之师,终身为父。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尊师的典范(图片)子贡结庐守墓尊师至诚孝道楷模张良三拾履访贤求师终获真传文学家鲁迅探望老师(寿镜吾)传为美谈数学家华罗庚修炼成名不忘师恩(王维克)一代伟人毛泽东尊师重教光辉榜样(毛宇居、杨昌济、徐特立)(二)对于下面一个新闻,你怎么看?学校组织学生游玩,一位老师不管是站着、坐着还是行走中,总有一位背着书包的学生为其打伞。此事曝光后,众多网友群起而攻之,说教师“享受特权”,作威作福。经调查,学生是自愿给老师打伞。这个老师教了他们三年,师生关系很好。小结:古人云:“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师道既尊,学风自善。”1200年前,韩愈向我们阐释了这一道理,今天我们应该接过韩愈手中的接力棒, 从今天起,做一个乐于从师,谦虚向学的人。六、作业1、阅读梁衡读韩愈。2、你认为当今社会教师的作用是什么?人们应该怎样从师?用白话文写一篇现代版的师说,200字左右。附:板书设计师说韩愈结构推断直接翻译不畏流俗结合语境调整语序正直敢言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