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检测(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联合国历年发布的“人类发展程度指标(HDI)”,是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按照一定计算方法组成的综合指标,用来衡量各国的发展水平。下表为四个国家2010年的统计资料。阅读分析表格,回答12题。国家人口密度(人/km2)HDI平均寿命国民平均就学年数老年人口比例(%)甲4030.38551.13.32.98乙1260.38554.64.33.41丙1110.71976.910.411.04丁80.71967.28.815.261.就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所处阶段而言,最可能已经进入“低增长阶段”
2、的国家是()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2.关于四个国家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国人口数量最多B.乙国老年人口数量比甲国多C.丙国目前城市化速度最快D.丁国最易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答案1.D2.D解析第1题,丙、丁的老年人口比重均在10%以上,说明人口老龄化严重,最有可能为“三低”模式的“低增长阶段”。第2题,老龄化严重的国家最容易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下图为甲、乙两地的人口增长模式。读图回答34题。3.图中甲的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A.高高高 B.高高低C.高低高 D.低低低4.关于图中乙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地城市化水平高B.乙地城市化发展速度快C.人口
3、迁出大于迁入,增长率低D.由于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频繁,死亡率高答案3.D4.A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数据,甲的出生率、死亡率都很低,所以甲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选项D正确。第4题,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数据都很低,在1%以下可知,乙地人口的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为发达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发展速度慢;该地经济发达,人口以迁入为主;环境条件优越,但由于老龄化严重会导致死亡率上升。选项A正确。人口抚养比是指14岁及以下少儿人口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之和除以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值,当人口抚养比超过60%时为“人口负债”时期。下图为“我国劳动人口与非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
4、重曲线图”(含预测)。读图完成56题。5.我国进入“人口负债”时期的年份约为()A.2010年2020年 B.2020年2030年C.2030年2040年 D.2040年2050年6.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延迟退休年龄可减轻社会养老负担B.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增大了劳动人口数量C.少儿人口的持续减少使“人口负债”期提前到来D.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负债”无影响答案5.C6.A解析第5题,由材料信息可知,当人口抚养比超过60%时为“人口负债”时期。从图中分别读出选项中四个时段内的少儿人口比重、老年人口比重、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通过计算可知,2030年2040年,人口抚养比将超过6
5、0%,我国将进入“人口负债”时期。第6题,由图可以看出,我国老年人口增加较快,从而导致劳动年龄人口负担过重;今后,我国可以采取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以增加劳动人口从而减轻社会的养老负担。7.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答案C解析沿海务工人员返乡就业,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推进了家乡的城市化进程,A项不符合题意。沿海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带来先进的技术,促进家乡经济的发展,B项不符合题意。返乡就业后不再外出打工,减少了春运的客流量,C项符
6、合题意。返乡就业,不仅带来生产经验,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观念,有利于促进区域文化交流,D项不符合题意。读“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对比图”,完成89题。8.图中表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曲线是()A.M1 B.M2 C.N1 D.N29.依图可知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城市人口()A.总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B.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增加C.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少D.各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答案8.B9.D解析第8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故虚线代表城市化水平曲线,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故M1代表发达地区
7、城市化水平曲线,M2代表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曲线。第9题,结合两类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可以判断N1代表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比重,N2代表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比重。20世纪70年代中期,两个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20世纪70年代后,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增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少;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阶段,世界城市人口总数在增加。10.近几年来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在城市建设中,重点突出了徽派民居建筑式样,当地民居与一批被整体迁移到此的安徽古宅交相辉映,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这充分说明()A.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景观的影响B.政府政策对城市建筑格局的影响C.城市
8、建设突出了现代化色彩D.这种城市建设是哗众取宠答案A解析罗店民居在城市建设中,突出了对民族文化的吸收、继承与发扬,其建筑景观与当地原民居形式相互交融,充分说明了地域文化对建筑景观的影响。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11.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A.2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C.8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12.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答案11.D12.D解析第11题,由
9、图可知,2010年单位面积人口数量在2千米和4千米处比1990年减少,A、B项错误。10千米处与8千米处相比,10千米处两线差值更大,故D项正确。第12题,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A项错误。由图可知,该时间段,郊区人口密度不断增加,而市中心及附近人口密度不断降低,是由于城市中心地区以商业等活动为主,城市内部结构不断调整的反映,D项正确。城市中心商业活动发展,地租水平也会不断提高,B项错误。城市等级与城市地理位置、交通、资源等方面有关,与城市人口密度变化相关程度不大,C项错误。下图为“我国两城市不同年份的人口分布构成示意图”。读下图回答1314题。13.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
10、的主要特点是()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D.交通线路增多14.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市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有()市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缓解市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郊区交通更加便利A. B. C. D.答案13.B14.B解析第13题,城市化的表现为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第14题,由于市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缓解市区环境问题,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市区迁移到郊区。读“我国某区域各大城市的三级体
11、系比较表”,完成1516题。城市面积(km2)GDP(亿元)人口(万)城市级别子82 4033 486.202 808直辖市丑12 4002 750.001 234副省级城市寅21 1111 203.00619地级市卯8 032603.00395地级市辰27 600334.1500地级市15.关于城市等级的叙述,正确的是()A.寅卯辰 B.卯丑子C.寅丑子 D.丑卯辰16.由表格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人口数量与城市等级呈负相关B.经济实力与城市等级呈负相关C.城市面积与城市等级呈正相关D.城市人口数量与城市等级呈正相关答案15.C16.D解析第15题,由表格可以看出,寅丑子,寅卯辰
12、。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第16题,由表格可知,城市人口数量、经济实力与城市等级呈正相关。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规划示意图”,若该城市规划合理。回答1718题。17.下列与图中甲、乙、丙各功能区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商业区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B.商业区低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C.低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商业区D.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商业区18.若在本功能区规划方案中充分考虑了盛行风的影响,该城最有可能位于()A.中南半岛 B.我国东南沿海C.印度半岛 D.西欧地区答案17.B18.D解析第17题,从图例在图中分布看,甲主要分布于市中心以及市区边缘的道路交会处,交通便利,应是商业区;乙所占的面积最大,应是低
13、级住宅区;丙位于河流的上游,周围是绿地,布局在城区边缘,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应是高级住宅区。第18题,重工业区靠近铁路布局且都分布在该城市的东北方向,因此从盛行风的角度考虑应是当地盛行西南风,故最有可能位于西欧。读“某中等城市街道及居住区布局示意图”,回答1920题。19.甲、乙、丙、丁四大居民区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0.图中居住环境尚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A.河流贯穿居民区B.工厂与居住区之间无隔离带C.铁路环绕在居民区外围D.绿地环绕居民区答案19.C20.B解析第19题,公共设施投放的规模、类型和数量都是以人口数量为基础的,图中各居民区公共设施的差异
14、主要体现在垃圾桶的数量和密度上。因而各居民区人口数量级可通过垃圾桶的数量和密度来推测,图中丙居民区垃圾桶的数量最多、密度最大,可推断其人口数量最多。第20题,居住环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工厂与居住区之间无隔离带,即使该地终年盛行西风,工厂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噪声等也会影响居民区。二、综合题(共5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对我国人口政策进行了微调,主要是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从而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材料二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全国65岁及以上老人共1.19亿,占总人口的8.87%。上海市2013年
15、户籍人口1 426.9万人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共245.3万人。估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5亿。材料三小红在上网时发现了两组有关我国婚姻状况的数据:甲:2010年上海平均结婚年龄全国最高,男性31.1岁,女性28.4岁。乙:香港统计年刊载,1991年至2007年香港的离婚判令数与粗离婚率统计图(粗离婚率指一年内每1 000名1564岁的离婚人数所占比重)。(1)据上述材料分析我国调整人口政策的主要原因及产生的影响。(2)比较分析全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与上海市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差异,分析上海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对上海带来的主要影响,并提出解决建议。(3)由材料三图可知,1991年至2007
16、年香港离婚率的变化特点是_,分析这种变化使香港产生的人口问题有哪些?答案(1)原因:我国当前面临的人口增速放缓,人口呈现老龄化现象是本次调整人口政策的主因。影响:在短时间内将出现一次生育高峰,从长期来说对我国人口均衡发展有积极意义。(2)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处于7%和10%之间,已进入到人口老龄化阶段;上海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大于10%,已处于人口严重老龄化阶段。影响: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费用上升;青壮年负担加重等。建议:在政策许可的情况下鼓励生育。(3)波动上升离婚率增加会降低人口出生率,同时会使单亲家庭增多,对家庭尤其是儿童产生不利影响,并影响社会稳定。22.读“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简
17、图”和“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1)根据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分析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开始的时间。(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请说明其原因。(3)请从资源、生态环境、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城镇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4)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你认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城镇化应从哪些方面来推进?答案(1)1980年以后上海郊县土地面积快速减小,而市区土地面积快速扩大,说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2)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3)耕地
18、资源锐减(土地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加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4)将城镇的务工人员转化为城镇居民,提高城镇人口比重;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城镇第二、三产业;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扩大城镇用地规模等。解析第(1)题,城镇化标志之一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从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中可知1980年以后上海市区土地面积快速扩大,而郊县土地面积快速减小。由此推测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大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第(2)题,城镇化水平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高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原因可从影响经济发展的自然原因、经济状况和人口分布状况等方面分析。第(3)题,城镇化快速
19、发展可能会造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如环境污染加重),交通、住房条件变差等。第(4)题,推进城镇化建设可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城镇经济等方面进行。23.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_(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2)现拟在A、B、C、D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地;从环境角度考虑,化学工业布局在E处的合理性体现在:_、_等。(3)近年来,该地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的主要动力是_,城市化的最主要标志是_比重不断上升。(4)目前该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请你为缓解该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答案(1)文教区(2)A
20、河流下游最小风频上风向(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4)建设卫星城;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优先发展城市公交;错时上下班。解析(1)文化教育事业属于社会公共事业,故文教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2)大型批发市场需占用较多土地,且需要便利的交通条件,便于货物的集散,图中A处位于城市外缘,且位于铁路和高速公路交会处,交通通达度高。化学工业容易带来大气、水污染等,一般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上风向以及城区河流的下游。(3)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是城市化的推动力,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城市化的最主要标志。(4)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措施主要有合理规划,公交优先,错时上下班等,另外建设卫星
21、城,疏散大城市市区人口也能缓解交通紧张。2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2013年8月11日,石家庄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五大产业园区”和“四个新市镇”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试行)。意见明确,按照主城区标准,推进新市镇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城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新市镇聚集;放宽城镇户籍限制,村民可自愿转城镇户口等。材料二下图为石家庄周边区域城市分布示意图。(1)描述图中城市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2)简述促进石家庄城市等级提升的最主要因素,并说明理由。(3)石家庄加快城镇化建设,四县城大跨步对接石家庄主城区,其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可能产生哪些影响?答案(1)分布特征:多沿交通线路分布;多分
22、布于河谷、平原地带。原因:地势平坦,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便利,便于对外交流和联系。(2)铁路运输。石家庄处于石太线、石德线、京广线等铁路线交会处,成为山西、河北等地物资转运的枢纽;铁路运输带动了工商贸易的发展,促进石家庄成为华北地区的工业重镇;便利的交通能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促使城市服务范围扩大,城市等级提高。(3)有利影响:加快石家庄市县城城区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等级的提高,利于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促进县城建设。不利影响:过快的城镇化可能带来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以及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治安混乱等问题。解析第(1)题,分布特征可以从图中直接获知,原因要结合该地地势、交通条件来考虑。第(2)题,石家庄市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其城市等级提升主要依靠铁路运输。第(3)题,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