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章电离平衡胶体第一节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1(2011年河北唐山高三第一次模拟)下列事实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醋酸与水能以任意比互溶醋酸溶液能导电醋酸稀溶液中存在醋酸分子常温下,0.1 mol/L醋酸的pH比0.1 mol/L 盐酸的pH大醋酸能和碳酸钙反应放出CO20.1 mol/L 醋酸钠溶液pH8.9大小相同的铁片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和醋酸反应,醋酸产生H2速率慢pHa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pHa1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10倍ABC D解析:选B。电解质的强弱与它是否与水能以任意比互溶无关。不管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其水溶液都能导电。pHa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pHa
2、1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10倍,说明其溶质为强电解质。从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可知正确,选B。2在相同温度时,100 mL 0.01 mol/L氨水与10 mL 0.1 mol/L 氨水相比较,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ApHBNH3H2O的物质的量COH的物质的量D完全中和时消耗相同浓度盐酸的体积解析:选C。两种溶液中一水合氨总的物质的量均为0.001 mol,由于0.01 mol/L 的氨水浓度小,电离度大,所以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多,溶液中电离后剩余的一水合氨的物质的量少,故B错误,C正确;因一水合氨的总物质的量相等,所以完全中和时消耗相同浓度盐酸的体积相等,D错误;0.01 m
3、ol/L的氨水中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比0.1 mol/L的氨水小,所以pH是前者小于后者,A错误;故选C。3常温时有以下三种溶液:a.Ba(OH)2,b.NaOH,c.NH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溶液的pH:abcB同pH的三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pH:abcC中和同pH、同体积的三种溶液消耗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的体积:abcD同pH的三种溶液稀释不同倍数,pH仍相同,则三种溶液稀释的倍数:abc解析:选A。a为二元强碱,b为一元强碱,c为一元弱碱,A正确;pH相等,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稀释后,一水合氨越稀越电离,使得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增加,其他不
4、变,所以pH为cab,B错误;pH相等,溶液的浓度大小比较为cb2a,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为cab,C错误;对于强碱,稀释相同体积后,pH也相等,D错误。4(2011年重庆高三第一次模拟)今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pH111133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醋酸盐酸A. 、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B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C等体积、两溶液与足量的Zn反应,产生气体量D温度下降10 ,四种溶液的pH均不变解析:选D。NH3H2ONHOH,加NH4Cl晶体后平衡左移,pH减小,NaOHNH4Cl=NaClNH3H2O,溶液pH减小,A正确。分别加水稀释1
5、0倍,四溶液pH关系正确,因加水稀释时NH3H2O和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B正确。等体积、两溶液与足量Zn反应产生氢气,因为、pH3,而醋酸浓度大于盐酸,C正确。温度下降10 ,NH3H2O、CH3COOH电离程度减小,pH会发生变化,D不正确。5pH1的两种一元酸HX与HY溶液,分别取50 mL加入足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收集到H2体积分别为V(HX)和V(HY)。若V(HX)V(HY),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X可能是强酸BHX的酸性比HY的酸性弱C两酸的浓度大小c(HX)c(HY),pH1的两种一元酸稀释100倍,HX溶液的pH会小于3。6(2010年高考天津卷)下列液体均处于2
6、5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某物质的溶液pHc(CH3COO)解析:选B。强酸的酸式盐如NaHSO4溶液的pH7,A错误;pH4.5的溶液中c(H)104.5 molL1、pH6.5 的溶液中c(H)106.5molL1,B正确;同浓度CaCl2和NaCl溶液中,CaCl2溶液中的c(Cl)是NaCl溶液中的c(Cl)的2倍,AgCl在CaCl2溶液中溶解度小,C错误;依据电荷守恒c(CH3COO)c(OH)c(H)c(Na),因为c(OH)c(Na),D错误。7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将pH5的盐酸稀释100倍所得到的溶液B等物质的量的强酸和强碱反应后所得到的混合溶液Cc(H)c(OH)
7、1106molL1的溶液D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解析:选C。盐酸不管怎么稀释,pH始终小于7,A选项错误;强碱与强酸的物质的量相等时,H与OH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B选项错误;CO2是非电解质,溶于水生成碳酸,显酸性,D项错误。8.常温下pH12的X、Y两种碱溶液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 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是弱碱,Y是强碱BX、Y两种溶液稀释前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两种溶液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溶液中c(H)与c(OH)之比都变大D两种溶液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溶液中c(H)与c(OH)的乘积都变小解析:选C。由图象知X为强碱,Y为弱
8、碱,稀释后氢离子浓度增大,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故A、B错,C正确;因温度不变,故水的离子积也不变,D错。9常温下,1体积pH11.5的强碱溶液与10体积某浓度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盐酸的pH等于()A1.5 B2.5C3 D3.5解析:选D。强酸强碱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有V102.510Vc(H),c(H)1103.5,该盐酸的pH3.5。10现有常温下的四份溶液:0.01 molL1CH3COOH溶液;0.01 molL1HCl溶液;pH12的氨水;pH12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B将混合,若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C将
9、四份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溶液的pH:,D将混合,若有c(CH3COO)c(H),则混合液一定呈碱性解析:选C。加入酸、碱都会抑制水的电离,中CH3COOH电离出的H浓度最小,中电离出的H浓度为0.01 molL1,中电离出的OH浓度为0.01 molL1,故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水的电离程度相等,A项错。混合若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B项错。将混合,若有c(CH3COO)c(H),不能说明OH与H浓度的相对大小,故D项错。11.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I随加水的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O”点导电能力为0的理由是_。(2)a、b、c三点溶液中
10、c(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3)a、b、c三点溶液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4)若使c点溶液中c(CH3COO)增大,溶液c(H)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_;_;_。解析:(1)纯净的冰醋酸中无水,不能电离,故冰醋酸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O”点导电能力为0。(2)随着水的加入,醋酸电离出H和CH3COO,c(H)逐渐增大,导电性增强。但加入水达到一定程度时,溶液体积的增大占主导地位,导致离子浓度减小,则导电性减弱。所以由图得知c(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ab。(3)溶液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4)加入的物质消耗H,使CH3COOH的电离平衡向右移,或加入CH3COO均可。答案:(1)在“O”点
11、处加水量为0,冰醋酸未电离,无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2)cab(3)c(4)加CH3COONa固体加NaOH固体加Na2CO3固体(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12(2011年北京人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证明CH3COOH为弱酸,现有药品和用品:冰醋酸、蒸馏水、pH试纸,请你设计实验证明。(1)设计的理论依据是_。(2)简要步骤是: _。(3)需要记录的数据是_。(4)分析推断:由于_,说明_,所以CH3COOH为弱酸。解析:本题是一道限用试剂的设计型实验简答题。分析给定试剂的应用,进行联想,确定证明方法,即依据弱酸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分析题目所给药品,可通过测定醋酸稀释前后(稀释100倍
12、)pH的变化进行判断。若稀释前后pH相差小于2个单位,即可说明醋酸溶于水后是不完全电离的,随着水的加入,促进了醋酸的电离,从而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答案:(1)弱酸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存在电离平衡(2)取少量冰醋酸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摇匀后用pH试纸测之并记录为pH1,然后取上述溶液1 mL,加水稀释至100 mL,再次用pH试纸测之并记录为pH2(3)两次测定的pH:pH1和pH2(4)两次测定的pH相差小于2个单位(pH2pH12) 醋酸溶于水不能完全电离13在t时,某NaOH稀溶液中,c(H)10a molL1,c(O H)10b mol L1,已知ab12,则(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
13、数KW_。(2)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精确值是_molL1。(3)在该温度下,将100 mL 0.1 molL1的稀硫酸与100 mL 0.4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_。解析:由c(H)10a molL1,c(OH)10bmolL1和ab12,可知KWc(H)c(OH)1012;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精确值是溶液的c(OH)与水电离的c(OH)之差,即10b10a;在该温度下,将100 mL 0.1 molL1的稀硫酸与100 mL 0.4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后,NaOH过量,c(OH)101molL1,KWc(H)c(OH)1012,则c(H)1
14、011molL1,进一步求出溶液的pH11。答案:(1)1012(2)10b10a(3)1114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某溶液的pH。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1)该学生的操作_(填“正确”或“不正确”),其理由是_,_。(2)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同时请分析是否一定有误差?_。(3)若用此法分别测定c(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误差较大的是_,原因是_。答案:(1)不正确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则相当于将待测溶液稀释,该学生测得的是稀释后溶液的pH (2)该学生操作错误,但不一定有误差。因为若溶液不显中性,则H或OH被稀释,测得的不是原溶液对应的
15、pH,会产生误差。若溶液显中性,则不论稀释与否,在一定条件下,溶液中c(H)和c(OH)始终相等,此时则不产生误差 (3)盐酸在稀释过程中,醋酸继续电离产生H,使得该溶液中c(H)变化较盐酸中c(H)变化小,测量盐酸pH变化较大,误差较大第二节盐类的水解1(2011年北京师大实验中学高三模拟)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硫化钠水解:S22H2OH2S2OHB硫氢化钠水解:HSH2OH3OS2C制Fe(OH)3胶体:Fe33H2OFe(OH)33HD硫酸铝溶液跟偏铝酸钠溶液反应:Al33AlO6H2O=4Al(OH)3解析:选D。A项,S2水解要分两步,且不产生H2S气体,S2H2OHSOH,H
16、SH2OH2SOH。B项,实际上是HS的电离方程式。C项,用FeCl3溶液制得的Fe(OH)3胶体是稳定的,不可逆,应用“=”连接:D项,Al3与AlO水解相互促进而彻底反应生成Al(OH)3沉淀。2为了使NH的浓度和Cl的浓度比为11,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双选)()A适量的盐酸 B适量的CH3COOHC适量的氨水 D适量的Na2CO3解析:选BC。本题考查加入离子对水解平衡和电离平衡的影响。NH4Cl中由于发生反应:NHH2ONH3H2OH,使c(NH)c(Cl)11,因此需增大c(NH),但又不能影响c(Cl)。A项中的HCl虽抑制NH的水解,但同时增大了c(Cl)。B项电离出H,能
17、抑制NH的水解。C项中氨水电离出NH,符合要求。D项中若加入Na2CO3,则会发生COH2OHCOOH,能促进NH的水解。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HCOOHH2OHCOOH3OBCO2H2OHCOHCCOH2OHCOOHDHSH2OS2H3O解析:选C。A、D两项属于弱电解质的电离,B项,不仅反应不属于水解反应,而且电离方程式写的也不规范。4(2009年高考天津卷)25 时,浓度均为0.2 molL1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B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Cc(OH)前者大于后者D分别加入NaOH固体,恢复到原温度,c(CO)均
18、增大解析:选C。A项,两种溶液中均存在着水的电离平衡,NaHCO3溶液中还存在:HCOHCO及HCOH2OH2CO3OH,Na2CO3溶液中还存在:COH2OHCOOH,故A正确。B项,两种溶液中均存在Na、CO、HCO、H2CO3、OH、H、H2O,B正确。C项,浓度相同时,CO水解程度大于HCO,故Na2CO3溶液中c(OH)更大,故C错。D项,NaHCO3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HCOOH=H2OCO,c(CO)增大,Na2CO3溶液中加入NaOH,导致CO的水解平衡向左移动,c(CO)增大,故D正确。5草酸是二元中强酸,草酸氢钠溶液显酸性。常温下,向10 mL 0.01 mol/L N
19、aHC2O4溶液中滴加0.01 mol/L NaOH溶液,随着NaOH 溶液体积的增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V(NaOH)0时,c(H)1102 mol/LBV(NaOH)10 mL时,c(Na)c(C2O)c(HC2O)解析:选D。A项中因“草酸氢钠溶液显酸性”说明HC2O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当V(NaOH)0时,c(H)应小于1102mol/L ;B项中当V(NaOH)10 mL 时,NaOH过量,此时溶液中的主要成分是Na2C2O4和NaOH,所以有c(Na)c(C2O)c(HC2O)成立,故选D。6下列各组离子中,每个离子都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Zn2、 Ag、H
20、CO、Cl、PO、SOBFe3、Br、Al3、H、CO、H2POCAg、SO、SiO、Fe2、S2DFe2、ClO、NO、HS、Cu2、HSO解析:选C。A中Cl、SO不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B中Br不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D中NO不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7为了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现用醋酸钠进行实验,证明它在水解时是吸收热量的,其中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A将CH3COONa3H2O晶体溶于水,温度降低B醋酸钠水溶液的pH大于7C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加热后,颜色变深D醋酸钠溶液与浓H2SO4微热,可逸出醋酸蒸气解析:选C。A项,晶体溶解过程伴有热效应,无法判断温度降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21、,故无法证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B项,只能说明CH3COONa发生了水解;D项是一个高沸点酸制备低沸点酸的反应,与题干要求无关。8将0.1 mol 下列物质置于1 L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数目最多的是()AKCl BMg(OH)2CNa2CO3 DMgSO4解析:选C。Mg(OH)2难溶于水;Na2CO3溶于水后COH2OHCOOH,水解掉一个CO,生成两个阴离子;KCl、MgSO4的阴离子不水解,所以选C。9(2010年高考四川卷)有关100 mL 0.1 molL1NaHCO3、100 mL 0.1 molL1Na2CO3两种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个数:B溶液
22、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C溶液中:c(CO)c(H2CO3)D溶液中:c(HCO)c(H2CO3)解析:选C。等浓度的Na2CO3与NaHCO3溶液,Na2CO3的水解程度大,所以电离出的H多,A正确;在Na2CO3溶液中COH2OHCOOH,NaHCO3溶液中HCOH2OH2CO3OH,由此可看出NaHCO3溶液中阴离子较少,B正确;NaHCO3溶液显碱性,水解程度(HCOH2OH2CO3OH)大于电离程度(HCOCOH),所以生成的H2CO3的物质的量大于生成CO的物质的量,C错误;CO的第一步水解远远大于第二步,D正确。10(2009年高考全国卷)用0.10 mol L1的盐酸滴定0
23、.10 molL1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c(NH)c(Cl),c(OH)c(H)Bc(NH)c(Cl),c(OH)c(H)Cc(Cl)c(NH),c(OH)c(H)Dc(Cl)c(NH),c(H)c(OH)解析:选C。本题考查化学基本理论电解质溶液,着重考查电荷守恒。用盐酸滴定氨水,溶液中的各种离子浓度相应发生变化,溶液的酸碱性也随之变化。因此出现几种情况都有可能。但根本一点:不能违背电荷守恒:n(H)n(NH)n(Cl)n(OH);观察各项,C选项不可能出现。11(2011年湖北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室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pH11的氨水pH11的氢氧化钠pH3的醋酸p
24、H3的硫酸(1)若分别加水均稀释10倍,则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填序号)(2)若将两溶液按一定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7,此溶液中一定存在下列关系:c(SO)_c(NH)。(填数字)(3)若将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此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4)若将V1mL溶液与V2mL溶液混合后pH7,则_。解析:(1)稀释等倍数时,弱电解质溶液比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改变小,故。(2)根据电荷守恒有c(NH)c(H)c(OH)2c(SO),故pH7时,即c(H)c(OH),故c(SO)c(NH)。(3)c(NaOH)103molL1,c(CH3COOH)远大于103molL1,故等体积混合时
25、CH3COOH过量,故有:c(CH3COO)c(Na)c(H)c(OH)。(4)NaOH中c(OH)与H2SO4中c(H)相等,故恰好中和时V1V2。答案:(1)(2)(3)c(CH3COO)c(Na)c(H)c(OH)(4)11溶液12已知H2O2、KMnO4、NaClO、K2Cr2O7均具有强氧化性,将溶液中的Cu2、Fe2、Fe3沉淀为氢氧化物,需溶液的pH分别为6.4、6.4、3.7。现有含FeClx杂质的氯化铜晶体(CuCl22H2O),为制取纯净的CuCl22H2O,首先将其制成水溶液,然后按图示步骤进行提纯: 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最适合的氧化剂X是 _。(填编号)AK2C
26、r2O7 BNaClOCH2O2 DKMnO4(2)物质Y是_。(3)本实验用加碱沉淀的目的是否能达到?_。原因是_。(4)除去Fe3的化学方程式为_。(5)加氧化剂的目的为_。(6)最后能不能直接蒸发结晶得到CuCl22H2O晶体?_。原因是_。解析: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加入氧化剂能把Fe2氧化为Fe3同时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上述提供的几种氧化剂中符合要求的只有H2O2。当CuCl2溶液中混有Fe3时,可利用Fe3的水解:Fe33H2OFFe(OH)33H,加入CuO、Cu(OH)2或CuCO3与溶液中的H作用,从而使平衡右移,把Fe3转化为Fe(OH)3沉淀而除去。最后从CuCl2溶液中得到
27、CuCl22H2O也不能直接加热蒸发,为抑制CuCl2水解,应在HCl气流中加热蒸发。答案:(1)C(2)CuO或Cu(OH)2或CuCO3(3)不能因加碱的同时也会使Cu2生成Cu(OH)2沉淀(4)Fe33H2OFe(OH)33H;CuO2H=Cu2H2O(5)将Fe2氧化成Fe3,便于生成沉淀而与Cu2分离(6)不能 因CuCl2水解,故应在HCl气流中蒸发13常温下有浓度均为0.5 molL1的四种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盐酸氨水。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溶液中,可发生水解反应的是_(填序号,下同),在发生水解反应的溶液中pH最大的是_。(2)上述溶液中,既能与氢氧化
28、钠溶液反应,又能与硫酸溶液反应的是_。(3)取适量溶液,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此时溶液中的值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将等体积的和的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5)取10 mL 溶液,加水稀释到500 mL,则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解析:(2)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与硫酸溶液反应的物质有弱酸的酸式盐、弱酸的铵盐、铝、氢氧化铝、氧化铝等。(3)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使NH3H2ONHOH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H)减小,c(NH3H2O)增大。(4)恰好反应生成NH4Cl溶液,水解显酸性。(5)加水稀释到500 mL,溶液浓度为0.01 mo
29、lL1,溶液中的c(H)102molL1,溶液中的c(OH)1012molL1,溶液中的OH就等于水电离出的OH,即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c(OH)1012molL1。答案:(1)(2)(3)减小(4)c(Cl)c(NH)c(H)c(OH)(5)1012 mol L114常温下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溶液的pH如下表:实验编号HA的浓度/molL1NaOH的浓度/molL1混合溶液的pH甲0.20.2pHa乙c0.2pH7丙0.20.1pH7丁0.10.1pH9(1)不考虑其他组的实验情况,单从甲组分析如何用a来分析HA属于强酸还是弱酸:_。(2)不考虑
30、其他组的实验情况,单从乙组分析c是否一定等于0.2 _。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c(A)与c(Na)的大小关系为_。(3)从丙组结果分析HA是_酸,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_。(4)丁组实验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_molL1。解析:甲实验中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A盐溶液,若a7,HA为强酸,若a7,HA为弱酸。乙实验中如果HA为强酸,c0.2 mol L1,若HA为弱酸,c0.2 molL1。pH7说明溶液显中性,c(H)c(OH),由电荷守恒可知,c(A)c(Na)。丙组实验时HA过量的情况下混合液显碱性说明HA为弱酸。混合溶液中c(H)c(A)c(OH)c(H)。常温下KW10
31、14,所以当混合溶液的pH9时,由水电离的c(OH)105 molL1。答案:(1)若a7,HA为强酸,若a7,HA为弱酸(2)否c(A)c(Na)(3)弱c(Na)c(A)c(OH)c(H)(4)105第三节酸碱中和滴定胶体1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由于碱式滴定管调零时仰视读数,使计算出的盐酸浓度与实际浓度比较()A偏高 B准确C偏低 D可能偏高或偏低解析:选C。仰视滴定管读开始刻度时使V(NaOH)(aq)V2V1中的V1偏大,V(NaOH)(aq)偏小,c(HCl),则c(HCl)偏低。2(2011年内蒙古锡林浩特高三第一次模拟)为达到预期的目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32、A容量瓶检漏:在容量瓶中注入适量的水,塞上玻璃瓶塞,左手五指托住瓶底,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反复倒置数次,观察是否漏水B为减小中和滴定误差,锥形瓶必须洗净并烘干后才能使用C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D为了测定某溶液的pH,将未经湿润的pH试纸浸入到待测溶液中,过一会取出,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解析:选C。A选项错,容量瓶检漏时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立过来,观察是否有水漏出,如果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后塞紧,再倒立,若仍不漏水,则可使用。B选项,锥形瓶洗净后是否烘干对实验无影响,错误。D选项,将pH试纸浸入到待测溶液中错误,应改为用干净的玻璃棒蘸
33、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中间,待变色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3大雾天气会给经济生产和民众的出行带来许多不便,甚至造成一些交通事故的发生,下列关于大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雾是一种纯净物B大雾是一种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0 nm 的分散系C光束通过大雾时会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D大雾实际上是水蒸气解析:选C。大雾是一种气溶胶,所以是微粒直径介于1 nm100 nm之间的混合物,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4(2011年四川成都高三第一次模拟)已知常温、常压下,饱和CO2水溶液的pH3.9,则可推断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NaHCO3水溶液时,适宜选用的指示剂及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的情况是()A石蕊,由蓝变红 B甲基橙
34、,由橙变黄C酚酞,红色褪去 D甲基橙,由黄变橙解析:选D。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pH3.14.4,与该滴定后溶液的pH(3.9)接近,应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因滴定时溶液的pH由大到小,故甲基橙由黄变橙。5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ZnSO4溶液,将10 g ZnSO47H2O溶解在90 g水中B欲制备Fe(OH)3胶体,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C为鉴别KCl、AlCl3和MgCl2溶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D除去铁粉中混有的I2:加热使I2升华解析:选C。将10 g ZnSO47H2O溶解在90 g水中所得溶液
35、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 %,A错;长时间煮沸时Fe(OH)3胶体将变成Fe(OH)3沉淀而得不到胶体,B错;C项可以通过滴加NaOH后是否有沉淀鉴别出KCl,加入过量NaOH后沉淀是否溶解鉴别开AlCl3和MgCl2;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D中FeI2FeI2,不符合。6生物学家借助新的显微技术,成功观察到小于200纳米的微粒。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半径最小的是()A雾 B蛋白质溶液C石灰乳 DKNO3溶液解析:选D。在分散系中溶液的分散质微粒半径最小,又因蛋白质属于大分子,故D符合。7如图为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Y对1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X滴定的图象,依据图象推出X和Y
36、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下表内各组中的()ABCDX/molL10.120.040.030.09Y/molL10.040.120.090.03解析:选D。由图知,30 mL NaOH溶液恰好中和10 mL 盐酸,即3YX,表中A、D属此种情况,但A组中X0.12 molL1,c(H)0.12 mol L1,pH1,加入20 mL NaOH溶液后溶液的c(H)1102molL1,pHlg(1102)2,符合题意。8已知土壤胶粒带负电荷,在土壤里施用含氮量相等的下列肥料,肥效较差的是()A(NH4)2SO4 BNH4HCO3CNH4NO3 DNH4Cl解析:选C。A、B、D中的氮均以NH形式存在,有利
37、于被带负电荷的土壤胶粒吸收,供植物较长时间缓慢吸收,而C中的氮一半以NH、一半以NO形式存在,后者所带电荷与土壤胶粒所带电荷相同,不容易被土壤吸收。9中和滴定是一种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的定量分析方法。实际工作中也可利用物质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进行类似的滴定分析,这些滴定分析均需要通过指示剂来确定滴定终点,下列对几种具体的滴定分析(待测液置于锥形瓶内)中所用指示剂及滴定终点时的溶液颜色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用标准酸性KMnO4溶液滴定Na2SO3溶液以测量其浓度:KMnO4紫红色B利用“AgSCN=AgSCN”原理,可用标准Fe(SCN)3溶液测量AgNO3溶液浓度:Fe(SCN)3红色C利
38、用“2Fe32I=I22Fe2”原理,用FeCl3溶液测量KI样品中KI的百分含量:淀粉蓝色D利用“OHH=H2O”原理来测量某盐酸溶液的浓度:酚酞浅红色解析:选C。此题是中和滴定的拓展题。A项利用过量KMnO4本身的颜色来确定滴定终点;B中利用Fe3能与KSCN结合成Fe(SCN)3红色为滴定终点;C中只要反应一开始就有I2生成,溶液就呈蓝色;D中酚酞由无色滴定到浅红色为滴定终点。10有X、Y、Z三种元素,已知:X2、Y均有与Y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Z与Y可组成化合物ZY3且ZY3溶液遇苯酚呈紫色。请回答:(1)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Na2X水溶液显_性,原因是
39、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将ZY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红褐色液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此液体具有的性质是_(填写字母)。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b插入电极通直流电后,阴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c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烧后,有氧化物生成解析:(1)由ZY3溶液遇苯酚呈紫色可知ZY3为FeCl3,则Z为Fe,Y为Cl,即而由可知X为S,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硫酸(H2SO4)。Na2S水溶液显碱性,原因是S2发生了水解反应。(2)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a)、电泳(b)等性质。将胶体蒸干、灼烧时,会发生反应:2Fe(OH)3Fe2O
40、33H2O,最终有Fe2O3生成。答案:(1)H2SO4碱S2H2OHSOH,HSH2OH2SOH(2)Fe33H2OFe(OH)3(胶体)3Habc11某学生为测定某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实验如下:用1.00 mL 待测硫酸配制 100 mL 稀H2SO4溶液;用0.14 mol/L 的NaOH溶液滴定上述稀H2SO4 25.00 mL。(1)该学生用0.14 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稀硫酸的实验操作如下:A用酸式滴定管取稀H2SO4 25.00 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C用蒸馏水洗净滴定管。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
41、碱式滴定管刻度“0”以上23 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0”刻度。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并分别固定在滴定管夹两边。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_。该滴定操作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_。在D操作中调节液面的目的是_。(2)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滴定结果(填“偏小”、“偏大”或“恰好合适”)_,原因是_。(3)用去NaOH溶液的体积如下表(单位:mL):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14.9015.5015.10计算原待测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
42、解析:(1)使滴定管尖嘴处充满溶液,滴定管内部无气泡,液面处在“0”的位置,以便准确地记下标准液滴定前的刻度,(2)偏大,未润洗相当于标准液被稀释,实际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大于理论上的体积。(3)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二次的数据不能用于计算,因与第一次、第三次相差太大,操作中肯定有错误。由第一次和第三次求得(NaOH)15.00 mL,c(H2SO4)4.20 mol/L。答案:(1)ECDBAGF酚酞试液使滴定管尖嘴处充满溶液,滴定管内部无气泡,液面处在“0”的位置,以便准确地记下标准液滴定前的刻度(2)偏大未润洗相当于标准液被稀释,实际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大于理论上的体积(3)4.20
43、 mol/L12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6HCHO=3H6H2O(CH2)6N4H滴定时,1 mol(CH2)6N4H与1 mol 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称取样品1.500 g。步骤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步骤移取25.00 mL样品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10 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 min 后,加入12 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1)根据步骤填空: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
44、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注视_(填编号)。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_色变成_色。(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滴定次数待测溶液的体积/mL标准溶液的体积滴定前刻度/mL滴定后刻度/mL125.001.0221.03225.002.0021.99325.000.2020.20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0 molL1,则该样品中氮
45、的质量分数为_。解析:(1)碱式滴定管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直接加入NaOH标准液,相当于使标准液变稀,使测定结果偏高;锥形瓶洗涤后水未倒尽,对消耗标准液的体积无影响;滴定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酚酞遇酸性物质显无色,遇碱性物质显红色,故终点时应由无色变红色。(2)根据题给信息可以推断n(N)n(NH)n(NaOH),根据三次滴定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平均应为20.00 mL,所以 n(N)0.1010 molL120.00103L0.00202 mol,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100%18.85%。答案:(1)偏高无影响B无红色(2)18.85%13草酸晶体的组成可表示为H2C2O4x
46、H2O,为计算x值,进行如下实验:称取W g草酸晶体,配成 100 mL 溶液;取25.00 mL所配制的草酸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适量稀H2SO4后,用浓度为a 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至KMnO4不再褪色为止,所发生的反应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请回答:(1)实验中不需要的仪器是_(填序号),还需要补充的仪器是_(填名称)。碱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天平(带砝码)100 mL 量筒100 mL 容量瓶烧杯锥形瓶药匙漏斗(2)滴定过程中若用去KMnO4溶液V mL,则所配草酸溶液的浓度为_molL1,由此可计算出x的值为_。(3)若滴定
47、终点时,俯视读数,则x值可能会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4)为了计算方便,当每次取25.00 mL草酸溶液时,配制适当浓度的标准KMnO4溶液,在数值上使c(H2C2O4)0.5V(KMnO4)(V的单位为mL),这样只要测出KMnO4溶液的体积就可以快速得出所配草酸溶液的浓度,试计算标准KMnO4溶液的浓度。解析:(1)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该实验所量取溶液精度为0.01 mL,不能用量筒。在考虑所用仪器时,主要考虑两个实验:滴定实验所用仪器;配制草酸溶液所需仪器。(2)根据反应的方程式有:2KMnO45H2C2O4;5a molL1VmL103
48、 LmL12c(H2C2O4)25.00 mL103 LmL1;c(H2C2O4)molL1,则25.00 mL草酸溶液中n(H2C2O4)molL125.00 mL103 LmL125aV104mol,W gn(H2C2O4)M25aV104 mol(9018x)gmol1(9018x)aV102,x5。(3)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所读取的数值偏小,根据x5,V偏小,则x偏大。(4)根据:2KMnO45H2C2O4;2c(H2C2O4)V(H2C2O4)5c(KMnO4)V(KMnO4),把c(H2C2O4)0.5 V(KMnO4),V(H2C2O4)25.00 mL代入得到c(KMnO4)
49、5.00 molL1。答案:(1)滴定管夹、铁架台、玻璃棒(2)5(3)偏大(4)5.00 molL1第四节电化学1(2011年湖北黄冈高三五校联考)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用铜板作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阴极铜板质量增加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锌粒与盐酸反应时,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解析:选C。依据原电池原理,逐项分析,Fe比Cu活泼,Fe、Cu形成原电池,Fe为负极,A项正确;用Cu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时,阳极Cu失电子,阴极Cu2得电子,B项正确;Cu与Fe3反应,生成Fe2和C
50、u2,不会有单质铁析出,C错误;Zn与盐酸反应时,加入CuCl2溶液,Zn会置换出Cu,附着在Zn片表面,形成原电池,加快Zn与盐酸的反应速率。2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H2SO4,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如图所示产生H2的体积V(L) 与时间t(min)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解析:选A。a中加入CuSO4溶液,部分Zn被Cu2氧化为Zn2,使生成H2量减少,但因为形成CuZn原电池,使生成H2的速率却加快了。3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由此判断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MNPAZnCu稀H2SO4溶液BCuFe稀
51、盐酸溶液CAgZnAgNO3溶液DZnFeFe(NO3)3溶液解析:选C。A项中M极反应式为:Zn2e=Zn2,M棒变细;B项中M极反应式为:2H2e=H2,M棒不变粗;C项中M极反应式为:2Ag2e=2Ag,N极反应式为:Zn2e=Zn2,M棒变粗,N棒变细;D项中M极反应式为:Zn2e=Zn2,M棒变细。4某一同学根据离子反应方程式2Fe3Fe=3Fe2来设计原电池。下列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A电极材料为铁和锌,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B电极材料为铁和铜,电解质溶液为Fe(NO3)3溶液C电极材料为铁和石墨,电解质溶液为FeCl2溶液D电极材料为石墨,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解析:选B
52、。由反应方程式可知,Fe为负极,不如铁活泼的导体为正极,含Fe3的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故B项可行。5(2011年天津高三第一次模拟)燃料电池是燃料(如H2、CO、CH3OH等)跟氧气或空气起反应,将此反应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电解质溶液通常是KOH溶液。下列关于甲醇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甲醇为正极反应物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8OH6e=CO6H2O放电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放电一段时间后,溶液pH降低放电时负极和充电时阳极的反应均为氧化反应A BC D解析:选A。燃料电池中燃料在负极上反应,错,正确;放电时,阳离子移向正极,错;由电极反
53、应式可判断反应消耗OH,所以pH降低,正确;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阳极都发生氧化反应,正确。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电解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可通过电解的原理实现任何物质被电解时,必导致氧化还原反应发生A BC D解析:选A。电解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错。7KIO3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取,以石墨和铁为电极,以KI溶液为电解液在一定条件下电解,反应式为KI3H2O=KIO33H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解时,石墨作阳极,铁作阴极B电解时,在阳极上产生氢气C电解后得到KIO3产品的步骤:过滤浓缩结
54、晶灼烧D电解中,每转移0.6 mol电子,理论上可得到0.2 mol无水KIO3晶体 解析:选A。石墨作阳极,铁作阴极可保证电极不参加电解反应,故A项正确;生成H2的反应为还原反应,应在阴极上发生,故B项不正确;KIO3受热分解,不能灼烧,故C项不正确;每转移0.6 mol 电子,仅生成0.1 mol KIO3,故D项不正确。8(2011年湖北武汉高三第一次调研)某溶液中含有NaCl和H2SO4两种溶质,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该混合溶液时,根据电极产物,可明显分为三个阶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阴极自始至终只析出H2B阳极先析出Cl2,后析出O2C电解最后阶段为电解水D溶
55、液pH不断增大,最后为7解析:选D。电解质溶液中,n(Na)n(Cl)n(H)n(SO)3321,开始电解产生H2和Cl2,随着产生H2和Cl2的同时,生成的OH中和H2SO4,且OH过量,最后是电解水,因而最后溶液的pH7,阴极只放出H2。三个阶段分别相当于电解HClNaClH2O。9烧杯A中盛放0.1 mol/L的H2SO4溶液,烧杯B中盛放01 mol/L的CuCl2溶液(两种溶液均足量),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为原电池,B为电解池BA为电解池,B为原电池C当A烧杯中产生0.1 mol 气体时,B烧杯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为0.1 molD一段时间后,B烧杯中溶液的pH
56、接近7解析:选B。A池由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和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符合形成原电池的条件,而B池两电极材料相同不具备原电池形成条件,故A项正确,B项不正确;A池C极产生0.1 mol H2转移0. 2 mol 电子,B池其中一极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根据电子通过各极的量相等可知,产生Cl2也为0.1 mol,故C项正确;B池最后只剩余H2O,故pH接近于7。10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若图乙中横坐标x表示流入电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E表示反应生成Cu的物质的量BE表示反应消耗H2O的物质的量CF表示反应生成H2SO4的物质的量DF表示反应生成O2的物质的量解析:选
57、C。根据电解反应总化学方程式: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Cu、H2SO4及消耗H2O的物质的量均是转移电子物质的量的,故A、B、D正确;生成O2的物质的量是转移电子物质的量的,故C项错误。11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设计实验验证Fe、Cu的金属活动性,他们提出了以下两种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有关实验项目。方案:有人提出将大小相等的铁片和铜片,分别同时放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中,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据此确定它们的活动性。该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_。方案:有人利用Fe、Cu作电极设计成原电池,以确定它们的活动性。试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原电池装置图,标出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并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反应式
58、:_;负极反应式:_。方案: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再设计一个验证Fe、Cu活动性的简单实验方案(与方案、不能雷同):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_。解析:方案利用金属能否与酸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强弱是可行的,Fe2H=Fe2H2,而Cu不与稀H2SO4反应。方案根据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和两极活动性关系比较Fe、Cu活泼性也是可行的。可将Fe、Cu用导线相连插入同一稀H2SO4溶液中,有气泡产生的为正极,不活泼。方案答案较为开放,可用Fe与CuSO4溶液的置换关系说明Fe比Cu活动性强,也可电解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阴极先析出Cu来说明Fe比Cu活泼,前者更简单。答案:方案:Fe2
59、H=Fe2H2方案: 如图所示2H2e=H2Fe2e=Fe2方案:取无锈铁棒插入CuSO4溶液中,若铁棒表面覆盖一层铜,说明Fe比Cu活动性强 FeCu2=CuFe212. (2011年四川成都高三第一次模拟)图为相互串联的甲、乙两电解池,试回答: (1)甲池若为用电解原理精炼铜的装置,则:A是_极,材料为_,电极反应式:_,B是_极,材料为_,电极反应式:_,电解质溶液为_。(2)乙池中若滴入少量酚酞试液,开始电解后,C极附近呈_色。(3)若甲槽阴极增重12.8 g,则乙槽阳极放出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_。(4)若乙槽剩余液体为400 mL,则电解后得到碱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pH为_。解析
60、:(1)A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电解法精炼铜时,A为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B为阳极,材料为粗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电解液为含Cu2的盐溶液,如CuSO4或CuCl2。(2)对乙池来说电极反应式为故Fe极附近溶液pH升高,溶液呈现红色,C极附近呈无色。(3)12.8 g Cu为0.2 mol,共转移0.4 mol 电子,乙池中阳极产生Cl2 0.2 mol,V(Cl2)4.48 L。(4)2NaCl2H2O2NaOHH2Cl2 0.4 mol0.2 mol所以c(OH)1 mol/L,所以pH14。 答案:(1)阴纯铜Cu22e=Cu阳粗铜Cu2e=Cu2含Cu2的盐
61、溶液(2)无(3)4.48 L(4)1 mol/L1413在图中,甲烧杯中盛有100 mL 0.50 molL1的AgNO3溶液,乙烧杯中盛有100 mL 0.25 molL1 的CuCl2溶液,A、B、C、D均为质量相同的石墨电极,如果电解一段时间后,发现A极比C极重1.9 g,则:(1)电源E为_极,F为_极。(2)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析出物质_mol。(3)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析出气体_mL(标准状况)。(4)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析出物质_mol。(5)D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析出气体_mL(标准状况)。(6)甲烧杯中滴入石蕊试液,_附近变红,如果继续电解,在甲烧杯中最终得到_溶液。
62、解析:电解一段时间后,A极比C极重,故A极上必有Ag析出,C极上有Cu析出,若A极上析出银的物质的量为n(Ag),则C极上析出Cu的物质的量为n(Ag),由题意知108 gmol1n(Ag)64 gmol1n(Ag)1.9 g,解得n(Ag)0.025 mol。由此可知,两电解池内的电解质均是足量的,故两池电极反应式分别为:A极:Age=Ag,B极;4OH4e=2H2OO2,C极,Cu22e=Cu,D极:2Cl2e=Cl2,A、C两极析出物质的量分别为0.025 mol 和0.0125 mol,B极析出O2的体积为0.00625 mol 22.4 Lmol10.14 L140 mL;D极析出C
63、l2物质的量为0.0125 mol22.4 Lmol10.28 L 280 mL。答案:(1)负正(2)4Ag4e=4Ag0.025(3)4OH4e=2H2OO2140(4)Cu22e=Cu0.0125(5)2Cl2e=Cl2280(6)BHNO314由于Fe(OH)2易被氧化,所以实验室很难用亚铁盐与烧碱反应得到白色纯净的Fe(OH)2沉淀,应用如图所示电解实验,来探究能否制得白色纯净的Fe(OH)2沉淀,两电极的材料分别为石墨和铁。(1)a电极材料应是_;b电极的电极反应是_。(2)电解液c可以是_ (填编号)。A纯水 BNaOH溶液CNaCl溶液 DCuCl2溶液(3)d为苯,其作用是_
64、,在加入苯之前,对c溶液应作简单处理:_。(4)为了在较短时间内看到白色沉淀,可采取的措施是_(填编号)。A改用稀硫酸作电解液B适当增大电源的电压C适当减小两电极间的距离D适当降低电解液的浓度(5)若c为Na2SO4溶液,当电解一段时间,看到白色Fe(OH)2沉淀后,再反接电源,继续电解,除了在电极上看到气泡外,混合物中另一明显现象为_。解析:(1)为提供生成Fe(OH)2的Fe2,应用铁作阳极。(2)纯水和CuCl2溶液不能作电解质溶液,前者导电性差,后者不能生成Fe(OH)2,NaCl溶液作电解质溶液,阴极上发生2H2e=H2的反应,使OH浓度增大,可与阳极上生成的Fe2生成Fe(OH)2;Na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Fe2可直接与OH生成Fe(OH)2,故可选B、C。(3)为防止空气中O2和已溶解于溶液中的O2将Fe(OH)2氧化,可采取煮沸再加苯封闭的方法。(4)缩短两极间距离、增大电压都可加快反应速率。(5)如果反接,Fe为阴极,有氢气生成,而石墨为阳极有氧气生成,O2可氧化Fe(OH)2,立即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答案:(1)Fe2H2O2e=2OHH2(或2H2e=H2)(2)BC(3)防止空气中O2迅速氧化Fe(OH)2加苯之前应将电解质溶液煮沸(4)BC(5)白色絮状沉淀立即转化为红褐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