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徽师联盟202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pdf含解析).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3141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徽师联盟202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pdf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省徽师联盟202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pdf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徽省徽师联盟202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pdf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徽省徽师联盟202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pdf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徽省徽师联盟202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pdf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安徽省徽师联盟202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pdf含解析).pdf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安徽省徽师联盟202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pdf含解析).pdf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安徽省徽师联盟202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pdf含解析).pdf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历史 10 月质量检测卷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纵、准考证号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 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2选择题使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选择题(本部分共15 题,每题3 分,共45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魔目要求的一项)I 距今大约1.32 万年的赵家徐姚遗址,总计出土遗物1000

2、余件,火塘3 处。遗址内出土遗物以动物骨骼为主,陶片、陶塑次之,陶片有穿孔痕迹,穿孔内壁较平整,体现出相对成熟的制陶工艺,蚌器上也见有规整的穿孔 痕迹。赵家徐姚遗址的发现()呈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典型特点 B.r当时中国的制陶技术领先世界 C提供新旧石器时代过渡的证据 D印证了渔猎是食物的唯一来源 左传哀公十五年记载子路在卫国内乱中被人“以戈击之,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子路在生死枚关的搏杀时刻不肯“免冠”,这折射出()A礼乐制度塑造士人品格 C代表封建贵族价值标准 B先秦思想家的道德诉求 D.儒学成为社会主流观念【高三历史:10 月质检一第1页,共6 页】#QQABDQKEo

3、gCIABBAAQhCEwHSCEMQkAGCAKoORFAEMAAAQAFABAA=#3 荀子认为:“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 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据此可知,荀子追求()A,构建出森严的封建秩序 B引导人们遵循宗法制度 C 礼法并施构建社会秩序 D 以德治国遏制兼并战争 4 文献记载秦灭六国后 下令迁徙关押各国的旧贵族和豪富到咸阳、巴蜀等地 以削弱他们的政治、经济势力 其中被迁到秦国都咸阳一带的,就有十二万户之多,并在迁徙之后及时整顿当地社会风俗等。这反映出()A,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c严刑峻法激化社会矛盾 关

4、东六国反秦势力强大 法家思想违背历史潮流 5 东汉官吏诈病现象是东汉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诈病期间官吏们拥有一种“病人”身份,在行政程序上他 们能够合理地拒绝进入或退出官僚队伍 下表是有记录的东汉“诈病官员”人数统计:时期“诈病官员”人数 任职区域“诈病官员”人数 东汉前期(光武至和帝)30、地方 44 东汉后期(j帝至献帝)91 中 央 84 表格数据体现了()A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 C.儒家学者的消极避世 注:部分官员任中央官与地方官期间均出现诈病现象。)B统治者清除政治的异己势力 D黄老之学影响士人价值取向 6 下表展示了南朝时期扬州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农业 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取得进步,劳

5、动力数量增加,大量兴修水利和围垦湖田。手工业“三吴”地区成为青瓷器的主要产地,南方的造纸业、炼钢业的迅速发展 商业 内河和海外贸易的得到发展,城市商业日渐繁荣。据表可知,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重农抑商政策日益瓦解:B江南地区开发的深入 C经济重心南移速度加快 D南方统治阶层的重视 7 唐诗是诗人记录当时心情的载体,从他们的诗中我们可以体会诗人们萦念的情怀。下表是部分唐诗的摘录,从 表中诗句可推断出()李白 南奔书怀 秦赵兴天兵,。茫茫九州乱。杜甫 哀王孙 腰下宝块青珊瑚,可怜王孙位路隅。戴叔伦 抚州对事后送外生宋坟归饶州 勤侍呈上姊夫 骨肉无半在,乡园犹未旋。A文学作品可以直接证史 C

6、唐诗真实再现社会全景 B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 D唐诗风格各异类型众多【高三历史户 10 月质检 第2页,共页】#QQABDQKEogCIABBAAQhCEwHSCEMQkAGCAKoORFAEMAAAQAFABAA=#8 唐朝中后期推行两税法,规定:4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稼,勺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 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唐朝这一改革()A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rB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C不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D.实质上废除了人头税 产 9 宋人爱食羊肉,在清明上河图2中有家羊肉店叫“孙羊店”,店外挂着每斤六十足的牌价,据现代学者推侧,:该店一斤

7、净羊肉价格应该在一百二十文以上而北宋英宗年间的羊肉不过才三十余文,到了北宋末年,羊肉价.一 口一 井 格己涨到每斤三百八十五文。这种情况可以说明北宋()A商业发展导致财政危机严重 B攻府缺乏控制通货膨胀机制 C商业发展导致通货膨胀出现 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逐渐瓦解 I0金朝统治者十分崇拜孔子,不仅修建孔庙、拜渴孔庙,而且还让孔子的后代担任各种官员。除了称重孔子重 视孔子的子孙之外,金朝皇帝还带头学习儒家经典,向时用儒家文化作为标准来教育、录用官员。这反映出金 朝()人崇尚正统观念 B步入文明时代 C彻底推行汉化 D民族隔阂消除 II雍正帝即位后,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驱逐西方传教士,雍正帝直言不讳地

8、对传教士说:“你们培养的基怪徒只承 认你们,若遇风吹草动,他们可能惟你们之命是从。联知道目前还没什么可担心的,但当成千上友的般只到来 时就可能出乱子。”这反映出()A.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教士传教方式存在分歧 C.儒学统治地位受到冲击 D夷夏之防观念根深蒂固【高三历史 10月质检 第3页,共页】#QQABDQKEogCIABBAAQhCEwHSCEMQkAGCAKoORFAEMAAAQAFABAA=#12从小说作者科举功名的分布变迁视角出发,对我们研究明清小说的发展历程无疑是有益的补充。下表是明清靓 分小说作者科举功名情况统计:时期 进士、举人小说作者从 低级与无科举功名小说作者人 明朝(

9、洪武至隆庆年间)130 18 明朝(万历至崇祯年间)110 59 清朝(顺治至嘉庆年间)84 73 清朝(咸丰至宣统年间)29 了0)由此可推知(B明清小说创作逐渐世俗化 D小说作者同等的社会地位 A明清官方都推崇小说创作 C社会主流价值观得以重构 13洪仁歼认为立法的目的是挽救世道人心,法治是手段,德治(纲常伦纪,教养大典)才是目的。并提出“教法兼 行”将教育和立法结合起来,而不是单纯倚仗于法。教虽以西学西艺为手段,但“教法兼行”的思想源于儒家。据此可知,洪仁歼的思想主张()反映农民阶级的利益主张 B体现建设法治国家的理想 具有中西合璧的时代特征 D无法跳出礼法结合的藩篱 A C 14清末著

10、名政治家、教育家李端菜曾上奏请推广学校折,针对当时教育制度中存在的弊病提出了“一经五纬”15.的教育改革方案。请推广学校折后被采用,成为清末教育改革的指针和纲领性文件。清廷支持教育改革的 主要原因是(,)西学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力图推广新式教学方法 D.展内在要求 B资本主义 改革派救亡图存的需要 A C 1871 年中日签订修好条规及相关通商条约,两 互派公使和领事、两国兵船往来指定通商口岸,两!A近代国家主权观念 增强 C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 B.正式建立了条约关系。条约规定双方彼此不得干涉内政,互相承认领事裁判权等p 这反映出(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D清廷天朝上国观念的消亡)二、非选择

11、题(本部分共4 题,其中16 题14 分,17 题15 分!18 题12 分,19 题14 分,共55 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汁 材料一 从孔子创立儒家的过程看,孔子的学说实际上是通过对夏、商、周三代又化的“因”和“损益”而形成的 思想体系,既继承和延续了原初的文化,又有所变化和发展,因而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性。孺家学说 推行的安家邦和忠孝之道的理念,不仅得到统治者的支持,在普通百姓眼里,也契合了长期以来坚固的血练管 理和社会道德上的满足。这种积极、有为的思想立足现实,为此,后世儒家主动吸收其他学派合理的思想,也 使儒学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摘编自乐爱国儒家文化与

12、中国古代科技 材料二 宋代理学在新的哲学基础上重建了传统的礼治秋序。理学家在人伦关系中强制注入以“理”为依据的尊卑 灭人欲”的说教,无 名分,使“礼”的权威性、普遍性和必然性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瑞认。理学家“明天 疑是对个体独立、自由的严重束缚。在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明清时代,理字的贪面影响尤为明显。不过,理争 在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努力塑造理想人格,也不乏积极意义,中华民族塑成独特的文化性格重气节、重道德、富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显然受到了理学的深刻影响。摘编自王家范、张耕华等大学中国史 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学成为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主流文化的原因。(8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

13、所学知识,简述宋明理学的影响。(6 分)【高三历史 10月质检 第4页,共6 页】A#QQABDQKEogCIABBAAQhCEwHSCEMQkAGCAKoORFAEMAAAQAFABAA=#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材料 明朝中央决策体制流程图 材料 明朝中央决策有公开议事的传统,自明太祖时议事机制可分为朝议、皇帝召集议事及廷议三种,这三者是 决策必不可少的部分。宰相制度废除之后,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职又渊阁,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内 阁的票拟能够帮助皇帝拟出决策意见,在皇帝不愿处理政务之时甚至依赖此机制支撑中央决策的正常运转。但,皇帝还是机制主动 内阁的票拟只是决策的一

14、个环节,内阁拟出决策意见还需皇帝进行最后处理,正常情况 权的掌握者。早期内阁在中央决策体制中的行动是皇权效能的补充机制而非独立机制,而明朝中后期,却出现 了内阁专控朝政二十余年的状况,内阁的权力开始与设想有了差别。摘编自张梦鑫明朝中央决策体制研究 材料三 明代内阁制度作为议政、咨询与秘书功能并兼纳辅政机构,对皇权形成了有效的制约,也对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内阁具有票拟,草拟诏救、平章政务、论思和备顾问的职能,虽然没有决策权,少 但是仍然对皇权形成了制约,尤其是在万历初年张居正当国的10 年里,内阁制度发展封了顶峰。中外奏章无 不经由内阁票拟,特别是在皇帝怠政的时候,票拟更是百

15、官与皇帝沟通的唯一渠道,内阁把辅政职责和秘书性 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协助六部诸司等机构维持国家行政体制的正常运行。内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或者延 缓最高决策的制定。闰巨 可以改变皇帝的意志。内阁尾官僚集团中最接近皇帝的人,阁臣与皇帝和皇太子大多都有师保关系,他们对皇 帝和皇太子的影响显然要多于其他大臣。的效率、封驳奏章的次数以及人员的素质,对行政效能都能产生 定的影响,也 摘编自于江泰明代内阁对皇权的制约.)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内阁的地位变化,并分析内阁运作的主要特点。(7 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内阁制度在明代政治中的作用。(8 分)【高三历史,:10月质检

16、第5页,。,共6 页】扮#QQABDQKEogCIABBAAQhCEwHSCEMQkAGCAKoORFAEMAAAQAFABAA=#18.材料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朝贡贸易即贡赐贸易,周边各国向中原王朝帝王进贡,中原王朝帝王回赐。这种贡赐关系并不是明朝首创,中国古已有之。明初实行海禁,严禁民间私人贸易,在明朝开国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外贸易基本上限定在“朝 贡贸 易”的框架之内进行。明成祖即位后,虽然依旧坚持海禁,却公开地欢迎外国朝贡,周围藩属国纷纷赴京朝 贡,宗主和藩属关系进入鼎盛时期。但在“怀柔远人”和“薄来厚往”的原则下,朝贡贸易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弊病。且不说对其贡物以高

17、于几倍的价值给予,而且朝贡使团时常哄抬货价。有鉴于此,明中后期,明政府开始。对解贡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首先是对入明朝贡的贡期、人数等方面做出规定,如日本,“贡期限十年,人不过百了 舟不过三,燎不可许”,对朝贡贸易的限制趋严。明末,“楼乱”日益严重,民间走私逐渐代替朝贡贸易,市舶司裁二存一,使原本已有所萎缩的朝贡贾易更加 衰落。虽然明穆宗时下令“开关”,允许民间“远贩东西二洋”,全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但中国资 本主义萌茅并没有凭借大量白银的流入而发展起来,整个社会几乎处在奢侈享乐之中。而且在隆庆开禁的影响 下,民间出海贸易益多,朝贡贸易遭到严重打击,其衰落加速,面临崩溃。朝贡贸易至此也成

18、为一纸空又,难以为 继。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材料关于朝贡贸易的观点予以说明。(要求:归纳材料中的任一种观点,并围绕这一 观点予以说明。做到史论结合,观点明确)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材料-魏源认为清王朝要消除来自西方国家的威胁,在对外作战中立于不败之地,仅仅“悉夷情”是不够的,“夷情”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师夷长技以制 源在海国图志的自序中,非常清晰地表明了自己写书 的观点和目标,就是为了向西方学习,使中华大地不再受到列强的侵扰。胡博魏源海国图志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反思 材料二 随着五口通商的形成,中国资本主义经济逐步发展,洋务派首次提出“商战”一词,通过洋务运动的催化,中国初步诞生

19、了一批具有早期民族资产阶 改良意识的知识分子。他们推崇西方文化,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 主义经济,对发展本国工商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西方列强经济、式力的刺激下,早期维新派宣扬“实业 救国”论,强调振兴商务,维新派摒弃传统弃商、蔑商思想,重视提高商人地位,其思想宣传吸引了更多的地 主、官僚投入兴办近代民族工商业。由此,受利益所趋,从事工商业人数剧增,民族企业如雨后春笋,民族资 本主义经济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摘编自陈燕玲早期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两种救国思想形成的各自原因。(8 分)(2)有学者认为“商战”思想其实己超出“商”的范畴,请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

20、识予以说明。(6 分)【高三历史 10月质检 第6页,共6 页】#QQABDQKEogCIABBAAQhCEwHSCEMQkAGCAKoORFAEMAAAQAFABAA=#【高三历史10 月质量检测 第 1页,共 2 页】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大约 1.32 万年表明该遗址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制陶工艺相对成熟,又具有新石器时代大量使用陶器的特征,说明该遗址能够提供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证据,故 C 项正确;新石器时代的典型特点是使用磨制石器,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A 项;“领先世界”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B 项;古人类以捕猎动物为食,但“唯一来源”说法

21、过于绝对,排除 D 项。故本题选 C 项。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子路在生死攸关的搏杀时刻不肯“免冠”,正是将服饰的伦理符号功能空前放大,将端正衣冠作为尊礼重德的君子威仪、君子人格的集中表现,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先秦思想家的道德诉求,排除 B 项;孔子虽然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但学生子路却出身平民,故材料无法体现出封建贵族价值标准,排除 C 项;春秋时期,儒学没有成为社会主流观念,D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D项。故本题选 A 项。3【答案】C【解析】材料中荀子的意思是顺着人的情欲,就一定会发生争夺从而引起暴乱,要通过师长和法制

22、的教化、礼义的引导,才能维持正常秩序,实现社会的稳定。由此可知荀子主张对人民施以教化,使其明礼,用礼仪规范对其起到教化的作用;在礼仪教化的同时制定法律,对于违反礼仪教化的人予以制裁,用刑罚来禁止人们犯罪。这体现了荀子“倡导礼法并施”的思想,C 项正确;封建秩序形成于秦朝,与荀子所处的战国时代不符,排除 A 项;材料中没有提及宗法制度,排除 B 项;以德治国无法遏制战国时期各个诸侯的兼并战争,排除 D 项。故本题选 C 项。4【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了巩固新建立的封建国家,维护自身的统治,在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A 项正确;严刑

23、峻法和关东六国反秦势力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B、C 两项;材料反映的是秦实行暴政丧失民心,未涉及法家思想是否违背潮流,排除 D 项。故本题选 A 项。5【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戚宦官专权是东汉政治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东汉王朝走向衰落的要因。自和帝始,外戚、宦官为争夺最高统治权力,多次展开争斗。面对此种社会现实,部分官吏借助“患病”,或间接地表明态度,或离开政治舞台。故东汉后期“诈病官员”人数激增,反映了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故 A 项正确;材料中的信息无法得出东汉官吏“诈病”现象增多,是源于统治者清除政治上的异己势力,结合题干和所学知识,可以知道东汉后期政局混乱影响一部分

24、官员成为隐士,故 B 项错误;C 项表述不符史实,结合所学可知,儒家基本是入世的,故 C 项错误;黄老之学一般是在朝代建立初期,本题题干时间显然不符合,材料也没有体现,故 D 项错误;故本题选A 项。6【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民南迁,大量人口流入南方有利于南方农产品、手工业品的发展,此外南方长江沿岸商业城市有所发展。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江南地区的开发推动了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B 项正确;当时重农抑商政策并未瓦解,排除 A 项;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所以“经济重心的南移速度加快”的说法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实不符,排除

25、 C 项;南方统治阶层的重视是其中一个原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D 项。故本题选 B。7【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来这些都是安史之乱时期的诗歌,对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有着多角度、跟踪式地反映。无论是李白、杜甫还是戴叔伦,几乎所有的诗人笔下都有对战乱年代苦难现实的描述,这说明的是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B 项正确;文学作品不可直接当作史料直接使用,排除 A 项;唐诗并不能真实再现社会全景,排除 C 项。材料无法得出唐诗风格类型众多的说法,排除 D 项;故本题选 B 项。8【答案】2024 高三 10 月质量检测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

26、两税法以资产多寡为征税依据,增加了税收,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A 项正确;两税法按资产多少收税,土地兼并不会影响朝廷的税收,因此朝廷不会抑制土地兼并,排除 B 项;唐代尚无资本主义,排除 C 项;人头税废除是在清雍正帝时,排除 D 项。故选 A 项。9【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不同时期北宋羊肉价格的对比,侧面可以看出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速上涨。北宋后期,物价的疯涨是社会经济危机的典型表现,尽管政府也在极力平抑物价,却是无能为力。故 B 项正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封建社会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自耕农的户税和地税,而土地兼并严重使得地税收入越来越少,也就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且北宋财政危机不能说是商

27、品经济发展导致的,排除 A 项;通货膨胀是政府超额发行纸币的结果,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C 项不符合题意;北宋并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 项错误。故本题选 B 项。10【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女真统治者对于儒家文化的尊重,说明女真与汉族在文化上已经具有了诸多的共同性,体现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体现出金朝统治者崇尚正统的观念,故 A 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金朝对于儒家文化的尊重和学习,无法得出金朝步入文明时代,排除 B 项;金朝虽然注重学习汉族制度文化,但依然保留很多本民族的特征,“彻底推行汉化”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C 项;“隔阂消除”的说法过于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 D 项

28、。故本题选 A 项。1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害怕西方传教士传教威胁统治,且天主教传入中国以后,又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冲突,成为影响封建统治的不稳定因素,种种因素之下雍正决定禁止传播天主教,驱逐传教士,反映夷夏之防观念的根深蒂固,故 D 项正确;题干并未体现君主专制,故 A 项排除;题意没有体现天主教传教方式存在分歧,故 B 排除;题意没有体现儒学统治地位受到冲击,故 C 排除。故本题选 D 项。1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城巿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反映市民生活的小说大量出现,此外越来越多的下层失意文人为了生计,应书商之请投入到民众喜

29、闻乐见的通俗小说创作中去,通俗小说因此逐渐成了明清小说的主流。故本题选 B 项;根据材料和相关史实,无法得出小说创作得到官方推崇的说法,A 项排除;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仍然是儒家的纲常伦理秩序,C 项排除;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无法得出无功名者拥有和功名者同等社会地位的结论,D 项排除;故本题选 B 项。13【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以西学西艺为手段,但教法兼行的思想源于儒家”可知其主张具有中西合壁的特征,C 项正确;农民阶级的根本要求是土地,题干并没有涉及农民的土地问题,排除 A 项;材料提出法治是手段,没有关于建设法治国家的内容,排除 B 项;题干中的教和法与中国传统的礼法不是一个概念,排除

30、D 项。故本题选 C 项。14【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各国列强虎视眈眈,维新派成为了救国最重要的力量,为解决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维新派将教育改革作为变法之根本大计,寻求解决人才的问题,从而缓解民族危机和维护清廷统治,请推广学校折被推行适应改革派救亡图存的需要,故 D 项正确;“西学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 项;维新变法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制度,主要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排除 B 项;材料未体现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且推广新式教学方法是改革内容不是改革原因,排除 C 项;故本题选 D 项。1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71 年的中日修好条规及其相关

31、的通商条约是清政府外交从消极对待转向积极应对的表现,“试图通过建立平等条约关系”体现了清庭近代外交观念和国家主权观念的增强,故 A 项正确;19 世纪 70 年代,中国的西北、西南、东南边疆地区安全遇到了严重危机,俄国、英国、日本、法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排除 B 项;19 世纪 70 年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故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说法错误,排除 C 项;“消亡”一词表述绝对化,仅凭中日修好条规无法得出这个结论,排除 D 项;故本题选 A 项。二、材料解析题16【答案】(1)原因:契合了巩固君主专制的要求;儒学的内在特质;迎合了普通百姓的心理;积极入世的思想,具有务实性;与时

32、俱进,顺应了社会发展。(8 分,答出任意 4 点,每点 2 分,意思对可酌情给分。)(2)影响:强调尊卑名分,再次确认了“礼”的权威性和普遍性;其“明天理,灭人欲”的说教,是对个体独立、#QQABDQKEogCIABBAAQhCEwHSCEMQkAGCAKoORFAEMAAAQAFABAA=#自由的严重束缚;推崇理想人格,重视气节与责任,有利于中华民族独特文化性格的塑成;等等。(6 分,答出任意 3点,每点 2 分,意思对可酌情给分。)【解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学成为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主流文化的原因,据“既继承和延续了原初的文化.又有所变化和发展,因而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性”得出与时俱

33、进,顺应了社会发展;根据“儒家学说推行的安家邦和忠孝之道的理念,不仅得到统治者的支持”得出契合了巩固君主专制的要求;据“在普通百姓眼里,也契合了长期以来坚固的血缘心理和社会道德上的满足”得出迎合了普通百姓的心理;据“这种积极、有为的思想,立足现实”得出积极入世的思想,具有务实性。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儒学的内在特质。(2)影响:根据“理学家在人伦关系中强制主入以理为依据的尊卑名分”得出强调尊卑名分,再次确认了“礼”的权威性和普遍性;根据“理学家明天理,灭人欲的说教,无疑是对个体独立、自由的严重束缚。”得出其“明天理,灭人欲”的说教,是对个体独立、自由的严重束娉;根据“中华民族塑成独特的文化性格重

34、气节、重道德、富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显然受到了理学的深刻影响。”得出推崇理想人格,重视气节与责任,有利于中华民族独特文化性格的塑成;等等。17【答案】(1)地位变化:拥有票拟权,政治地位有所提高。(1 分,意思对可酌情给分。)内阁运作的主要特点:作为皇帝的秘书机构存在;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票拟权力来自皇帝;后期拥有事实性决策权。(6 分,答出任意 3 点,每点 2 分,意思对可酌情给分。)(2)作用:多功能辅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弥补了丞相废除后的行政运行缺陷;缓冲皇帝与国家机构的矛盾。保障国家机构正常运行。(8 分,答出任意 4 点,每点 2 分,意思对可酌情给分。)【解析】(1)地位

35、变化:根据材料一的图示和材料二中“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职文渊阁,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内阁的票拟能够帮助皇帝拟出决策意见”可知明朝内阁阁臣拥有票拟权,政治地位有所提高。特点:根据“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内阁的票拟只是决策的一个环节,内阁拟出决策意见还需皇帝进行最后处理”可知皇帝的秘书机构和票拟权力来自皇帝;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内阁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内阁专控朝政二十余年的状况”说明后期内阁拥有了事实性决策权。(2)作用:根据材料“明代内阁制度作为议政、咨询与秘书功能并兼的辅政机构”可知内阁具有多功能辅政的特点,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弥补了丞相废除后的行政运行缺陷;根据“票拟更是百官与皇帝沟

36、通的唯一渠道,内阁把辅政职责和秘书性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协助六部诸司等机构维持国家行政体制的正常运行。”“他们对皇帝和皇太子的影响显然要多于其他大臣”可知,缓冲皇帝与国家机构的矛盾,保障国家机构正常运行。18【答案】【示例】观点:明代国家政策是影响近代化的重要因素。(2 分,意思对可酌情给分。)说明:明代商品经济发展背景下,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而明初为打击敌对势力,实行海禁政策。在明成祖时期,朝贡贸易兴起,促进了宗主国和藩属关系的发展,这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明中期实行海禁,朝贡贸易衰落,不利于海外贸易发展。明穆宗时期,实行开海政策,国的生丝、丝绸和茶叶源源不断的销往西方,国内外市场通过东南

37、沿海贸易港口与欧洲、东南亚、日本和西亚等地联系起来,传教士东来,中西交往增多,全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这极大的促进了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此后明代再度实行海禁,等到崇祯年间再度开海之时,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潮流。(8 分,意思对可酌情给分。)综述,明代的国家政策影响下,近代化因素成长缓慢,只有彻底摆脱封建制度,近代化才能真正实现。(2 分,意思对可酌情给分。)(示例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根据材料主旨以及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启示:明代国家政策是影响近代化的重要因素。说明:以近代化和海禁政策的关系为线索,结合明代海禁政策的演变过程展开说明

38、。具体说明过程可以分为三部分,明初、明中期以及明后期。明初为打击敌对势力,实行海禁政策。在明成祖时期,朝贡贸易兴起,促进了宗主国和藩属关系的发展,这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明中期实行海禁,朝贡贸易衰落,不利于海外贸易发展,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明穆宗时期,实行开海政策,中国的生丝、丝绸和茶叶源源不断的销往西方,国内外市场通过东南沿海贸易港口与欧洲、东南亚、日本和西亚等地联系起来,传教士东来,中西交往增多,全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这极大的促进了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此后明代再度实行海禁,等到崇祯年间再度开海之时,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潮流。最后对说明过程进行总

39、结,得出明代国家政策影响了明代社会转型,只有彻底摆脱封建制度,近代化才能真正实现【高三历史10 月 质 量 检 测 第 2页,共 2 页】。19【答案】(1)原因:“科学救国”思想: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师夷之长技”思想;洋务运动掀起学习西方军事科技的浪潮。(4 分,答出任意 2 点,每点 2 分,意思对可酌情给分。)“实业救国”思想: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战败,标志洋务运动的失败,“科学救国”思想面临困境;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兴起,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力量壮大;西方国家掀起资本输出浪潮,提高

40、了实业的影响力。(4 分,答出任意 2 点,每点 2 分,意思对可酌情给分。)(2)说明:“商战”思想以“商”为名,实质上主张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等全方位变革。“商战”倡导者既包含洋务派也包含维新派,商人并非主体。要振兴商务,势必要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加强国际交往,因而体现了洋务派思想;要振兴商务,势必要学习西方近代教育,完善立法,改良政治,因而体现了维新派思想。(6 分,答出任意 3 点,每点 2 分,意思对可酌情给分。)【解析】(1)原因:“科学救国”思想: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根据材料“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可知,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师夷之长技”思

41、想;结合洋务运动兴办近代企业可知,洋务运动掀起学习西方军事科技的浪潮。“实业救国”思想:结合甲午中日战争可知,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战败,标志洋务运动的失败,“科学救国”思想面临困境;结合 19 世纪末的瓜分中国狂潮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兴起,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结合清政府政策的松动可知,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力量壮大;结合 19 世纪末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史实可知,西方国家掀起资本输出浪潮,提高了实业的影响力。(2)结合林则徐、洋务派、维新派、实业家等人的救国之路可知,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不同的社会阶层提出了自己的救国方案,“商战”思想以“商”为名,实质上主张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等全方位变革。根据材料可知“商战”倡导者既包含洋务派也包含维新派,商人并非主体。根据材料“推崇西方文化,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知道要振兴商务,势必要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加强国际交往,因而体现了洋务派思想;根据材料“宣扬实业救国论,强调振兴商务,吸引了更多的地主、官僚投入兴办近代民族工商业。”可知要振兴商务,势必要学习西方近代教育,完善立法,改良政治,因而体现了维新派思想。#QQABDQKEogCIABBAAQhCEwHSCEMQkAGCAKoORFAEMAAAQAFABA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